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通用9篇)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通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9W 次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焦裕祿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通用9篇)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篇1

4月9日,在觀音閣街道辦事處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電影“焦裕祿”,觀看中深深的為焦裕祿一心為了黨的'事業,為了羣眾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而感動,焦裕祿同志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探風沙,滿腔熱忱雨夜察民情,他經常病痛發作卻仍然堅持工作,直至被強行送進醫院……。

學有榜樣,感有方向,每個人學習焦裕祿精神都有不同的體會,每個時代學習焦裕祿精神都有不同的重點。如今在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活動中,深感自己身上責任重大,作為一名基層幹部,如何做好本職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面鏡子,一面象焦裕祿同志那樣“心中裝着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僕情懷,探求真理,不吃別人剩下的饃的求實作風,心裏時刻裝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立足本職崗位,紮紮實實工作,本本分分做人,時刻照好焦裕祿這面“鏡子”,請組織放心,請人民放心。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篇2

今天下午,黨總支部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焦裕祿》,深受感動。焦裕祿同志不考慮個人利益,為黨為人民到最貧窮的蘭考縣任縣委書記,為了徹底改變蘭考縣的貧窮,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黨員學習。

時間已過去40年,但40年後的中華大地,我們依然銘記着這樣一位好黨員,好公僕----焦裕祿。蘭考縣貧瘠的土地使人們背井離鄉,遠處務工。焦裕祿同志努力帶頭克服種種困難治理風沙,在肝病疼痛來臨時他用茶缸或者桌角硬物頂住胸部來緩解,一件破舊的大衣是他唯一的'取暖之物,他自己的妻子、子女和普通百姓一樣,沒有享受特殊待遇。他一心為公,沒有考慮個人的貪圖享樂,沒有考慮個人得失,把自己的全部都獻給了蘭考大地。

作為一名老黨員,社區的樓長,我要怎樣工作?社區正在開展黨的羣眾路線實踐活動,我應該以焦裕祿同志為榜樣,他不畏困難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義無反顧地投身到艱苦地區從事黨的事業。我現在還可以為黨做事,需要我為居民做什麼,我都會盡力去做的,將學到的知識,積累的經驗,全部運用到工作中。以實際行動為居民辦實事,把居民對社區的建議和要求及時彙報給社區,協助社區領導解決好居民實際困難。服從社區領導對我的工作安排,為社區工作盡心盡力,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篇3

焦裕祿同志的事蹟和精神,從學生時代便有所耳聞,但當時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知道個大概,並沒有切身的體會。上週我觀看了電影《焦裕祿》,又在網上查閲了很多有關焦裕祿同志的生平事蹟,結合開展黨的羣眾路

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的學習,使我對焦裕祿精神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入的瞭解和認識,內心很受感動、很受教育。

焦裕祿同志用熱血和生命詮釋了對國家和人民的赤膽忠心。在蘭考,他帶領全縣人民進行封沙、治水、改地的鬥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風沙最大的`時候,他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瓢潑的時候,他帶頭踏着齊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勢;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率領幹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羣眾送救濟糧款。他經常鑽進農民的草菴、牛棚,同普通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為人民鞠躬盡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成就了焦裕祿精神的永恆。這種精神也成為我們奮鬥的榜樣和力量。

焦裕祿同志是縣委書記,是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他是每一名黨員幹部的楷模,也是每一名人民公僕的榜樣。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幹部,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就是要學習焦裕祿同志那樣凡事探求就裏、“吃別人嚼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和“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要學習焦裕祿同志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祿同志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他長期帶病工作,家裏人口又多,生活比較困難,可是他堅決拒絕給他救濟。吳縣長送來的大米他送給了技術員;他把錢救濟了困難羣眾,兒子沒吃上紅燒肉;別人送的魚,他又讓孩子送回去;孩子沒有好衣服而讓同學嘲笑……點點滴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無私、清廉、崇高的革命精神。

對於年輕黨員幹部來説,貌似與反腐倡廉還沾不上邊。但我覺得,這個階段恰恰是打牢“清廉”品格根基的關鍵時期。要在這個思維活躍、價值取向多變的時期,努力培養健康向上的興趣愛好,鍛造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樹立廉潔奉公的執政理念,牢記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崗位,扎扎紮實實工作,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篇4

觀看了電影《焦裕祿》,進一步瞭解了焦裕祿同志的生平和先進事蹟,感到很有意義。

從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看,公僕精神是本質,奮鬥精神是精髓,求實精神是靈魂,大無畏精神是重要內容,奉獻精神是鮮明特徵。作為黨員要做到:

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始終不渝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任何時候都決不猶疑、決不含糊、決不動搖。

二是要堅定宗旨意識,始終與羣眾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做羣眾的貼心人,做羣眾的主心骨。

三是要堅定發展方向,堅持走羣眾路線,把幹事創業熱情與科學求實精神結合起來,把開拓進取與尊重規律結合起來,把抓好當前工作與着眼長遠發展結合起來。

焦裕祿精神體現了我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焦裕祿同志當年在烈士們流血犧牲解放出來的90多萬畝土地的蘭考大地任縣委書記,他既是一縣之首,同時又是全縣人民的公僕。他説:“黨把這個縣36萬羣眾交給我們,我們不能領導他們戰勝災荒,應該感到羞恥和痛心。”正是為了這些窮苦百姓,正是為了這些烈士們流血犧牲解放出來的廣大人民,他在蘭考帶領羣眾發展生產、植樹治沙、脱貧致富,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如今,我們的國家和社會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焦裕祿同志那種視人民如父母,以“為人民服務”為己任的精神仍需發揚光大。

“心裏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這是焦裕祿同志公僕精神的寫照,也是黨的羣眾路線“三嚴三實”在他身上的具體體現。作為一名領導就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主動加強黨性修養,不斷用黨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切實做到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繫。

我認為學習焦裕祿,不能單純説説、寫寫,腦子熱熱,要做三個結合:一是與羣眾路線結合起來。要通過學習焦裕祿精神,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二是與學習身邊的先進典型結合起來。身邊的典型可能不是那麼高大、那麼完美,但可能更切合自身實際,可以用焦裕祿的精神激勵自己,用身邊的典型指導自己,學習那些優秀黨員的做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三是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要對照焦裕祿同志,聯繫思想和工作實際,找差距、定措施、選定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實際行動、具體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學習效果,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宋人歐陽修説過,聖賢者"雖死而不朽,逾遠而彌存"。魯迅也説過:"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裏,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祿同志就是一個雖死猶生,活在人心裏,逾遠而彌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將逾遠而彌存,歷經時日而愈加光芒四射。

焦裕祿同志雖然已經離開我們很久了,但他的崇高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永遠是億萬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鼓舞我們的思想源泉。做為名黨員,要求我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要以焦裕祿精神來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以黨風帶師風,以黨風塑師魂。

他用光輝的一生鑄就了忠誠、愛民、科學、創造、實幹、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我們是教育工作者,肩負着祖國的重任,我們更應該學習焦裕祿精神,並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忠誠人民教育事業,關心愛護學生,樹立科學的態度,提高科學發展水平。敬業、實幹、無私奉獻,為開創科學發的新局面培養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篇5

以前對焦裕祿同志的事蹟瞭解的並不是很多。在最近通過觀看電影《焦裕祿》以及閲讀穆青的文章《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對焦裕祿同志有了更深的瞭解,焦裕祿同志的偉大革命精神,深深打動了我,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一行一行滾燙的文字,撞擊着我的靈魂,昇華着我的思想,淨化着我的心靈。

我們今天重温焦裕祿精神,深情緬懷焦裕祿同志,就是在呼喚這樣一種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牢記宗旨、心繫羣眾,“心裏裝着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僕精神;勤儉節約、艱苦創業,“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求實精神;不怕困難、不畏風險,“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呈英雄”的大無畏精神;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

這也是在向每一個黨員幹部發出忠告:永遠要做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公僕,絕不能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作為領導幹部,要時刻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把實現好、維護好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一個“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的焦裕祿式的好乾部。

要學習焦裕祿精神,我覺得,關鍵是要學習以下幾點:

一是學習他熱愛本職的思想。在蘭考一年多的時間裏,焦裕祿拖着虛弱而多病的身體,在風沙迷漫的沙漠上植樹澆水,在漆黑的暴雨之夜的田地間視察洪情,蘭考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他走了120多個大隊,多少農家的門檻,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跡。

二是學習他甘於吃苦、甘於奉獻的精神。當組織上安排焦裕祿同志到環境、條件較差的蘭考縣任縣委書記時,他沒有任何抱怨,沒有任何要求條件,而是積極主動地投入了工作,很快與當地羣眾打成一片。

在工作中,焦裕祿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鞠躬盡瘁。焦裕祿常年穿的是打着補丁的衣服,一件舊大衣成了他禦寒的唯一之物。他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窩窩頭,小鹹菜。在下鄉救災治澇的數月艱苦奔波中,總是自備乾糧,手拿雨傘,和羣眾一起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他堅持生活在羣眾之中,和羣眾同甘共苦,哪裏最艱苦,哪裏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為公,一心為民,他的心裏裝着蘭考縣36萬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

三是學習他全心全意為羣眾謀利益的崇高精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焦裕祿同志對人民羣眾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裏時刻裝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

我們要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都能向焦裕祿同志那樣成為一個在平時能看得出來,在困難時期能衝得出去,在危難時刻能豁得出去的黨的先鋒戰士,我們的黨就能永葆青春,我們的事業就前途無量。

我們正應對着各種挑戰,我們要將焦裕祿同志的精神內化為理念,外化行動,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立足本職,真抓實幹,化危為機,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焦裕祿同志為榜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以良好的黨性和作風凝聚人、吸引人、感召人,就能使各項工作突飛猛進。總的來説,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牢記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崗位,扎扎紮實實工作,為羣眾搞好服務。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篇6

近期,學校組織全體同學觀看了電影《焦裕祿》。焦裕祿沒有什麼豪邁的語言,悲壯的行為,但他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詮釋了對國家和人民的赤膽忠心。

影片再現了這樣一個不朽的共產黨員形象,生動、親切、真實可信地表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所閃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個璀璨奪目的閃光點,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登上歷史的舞台,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正是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代表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感動了、激勵着千千萬萬的民眾,形成了萬眾一心跟黨走,這是歷史的必然。我黨從建黨至今,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好黨員,好乾部,我認為,這絕不是一個偶然的、孤立的現象,它深刻地反映了黨的'本質,鮮明地體現了黨的主流,同時也充分揭示了中國共產黨所以能英雄輩出的歷史必然。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上書寫着“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體現了我們黨的宗旨。在這一偉大旗幟的感召下,集合起一批又一批中華民族的優秀分子,為了這一崇高的事業前赴後繼,奮鬥犧牲。無論是在血與火的戰爭年代,還是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站在時代最前列的始終是共產黨員,他們不愧是我們民族的脊樑,社會的中堅,時代的中流砥柱。

焦裕祿就是這千千萬萬為人民的利益而獻身的共產黨員中的傑出代表,他雖然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但是,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的密切聯繫羣眾的傳統,黨的為老百姓辦實事的作風,卻在他身上一脈相承。焦裕祿當年跋涉2500餘公里,給全縣的84個風口、1600個大小沙丘編了號,繪了圖的情形;對被雪圍困的老大爺説的“毛主席叫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話似乎又響在人們的耳畔,及時把黨的温暖送到千家萬户,時刻把羣眾的冷暖掛在心上,在他身上閃耀的精神光芒聚焦成同一個璀璨奪目的閃光點,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焦裕祿留給我們共產黨員的遺產,那就是浩然正氣,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無私奉獻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永葆共產黨員的本色。讓我們敬仰,讓我們自豪。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篇7

忘不了……看過就忘不了……

這部電影還是考試後,媽媽讓我多瞭解一些名人故事,才很不情願看的,但沒想到,看了一遍,就讓我如此難以忘懷。

忘不了,他第一天到任,迎接他的不是簇擁着的鮮花,不是經久不息的掌聲,不是滿面春風的歡顏,不是欣喜若狂的人羣,而是一羣孩子,一羣衣衫襤褸的孩子,一羣圍着他不走的孩子。一羣討走了他包裏所有食糧後仍不肯罷休的孩子,蘭考人的孩子,“歡迎”他的孩子。

忘不了,他第一天主持會議,他所做的,不是侃侃而談,不是氣宇軒昂,不是決心猶如排山倒海,不是誓言宛若天崩地裂。他把領導們引進了車站的候車室。密密麻麻的人羣,紛紛揚揚的大雪,模糊的車軌,喧囂的站台。火車來了,他被人們推來搡去。火車帶走的是他的`人民,他的瀕臨死亡邊緣的蘭考人民。

忘不了,多少個夜晚,他縮在屋角沉思;多少個白晝,他奔波在黃河故道;多少家的門檻,他都跨過;多少人家的事他都瞭如指掌。他説他是人民的兒子,他説他是毛主席派來的。

——他叫焦裕祿,很普通的名字。這是一個在蘭考擔任了一年零三個月的縣委書記的名字。這是一個至今讓蘭考人想起就會涕淚滿面的名字,課外書中讀過這個名字,而眼前在熒屏上又強化了這個名字。

他沒有豪言,沒有壯語,但是,他的話,他的故事,已經深深地烙進了人們的心中。

詩人臧克家有一句詩,“有的人把名字刻入了石頭,想不朽,有的人府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的更早;給人民當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臧老是為魯迅先生而作此詩的,而魯迅又自謂“俯首甘為孺子牛”。在《焦裕祿》這部電影裏,我找到了“孺子牛”這個詞的最好的解釋。

如今的蘭考,告別了貧瘠,生長出了神奇,莊稼漢們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一度荒蕪的土地,變成了綠野平疇,香飄四季。

如今的蘭考,告別了萎靡,生長出了神奇。當地人民把努力奮鬥融入了勤勞的天性,這裏不再是荒野、荊棘遍地。

如今的蘭考,告別了愚昧,生長了神奇、科學的春天,飛機播種,機械作業,昔日戈壁走上了創造的坦途。

而今,人們瞻望着那個沙灘上凝視不冥的眼睛。

而今,那個鞠躬盡瘁地操勞的人還在關注着蘭考的每一份奇蹟。

——這就是焦裕祿。在車站用一杯蘭考土挽留大學生的焦裕祿,在林場像個小學生一樣虛心求教的焦裕祿、在雨中帶病考察的焦裕祿,在病中記掛着蘭考麥穗的焦裕祿……

他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人,他是36萬蘭考人心中的“神”!

所以,當一鏟一鏟蘭考土撒在他的棺木上時,人們撕心裂肺地呼喊,人們悲慟欲絕地痛哭。我想人們在看這部電影時一定是哭聲一片,因為我知道:人們不是為電影的表現而動情,震憾人心的是事蹟的本身!

而我,沒有哭,我為什麼要哭呢?雖然他英年早逝,但千古流芳,我為他高興!

如果焦裕祿還活着的話,他會這樣告訴我們的:在各自的崗位上,好好地努力吧,讓我們俯首甘為孺子牛!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篇8

看完《焦裕祿》,影片中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忘——大雪紛飛,黃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書記拉車,幾人推車,車上裝着救濟糧,寒風挾着雪片打在人們的臉上。河南民歌《共產黨是咱好領頭》響起,為這一行人的愛民行為拼命地吼唱着。破土房的門被推開,焦裕祿出現在門口。屋裏的一對老夫婦,老頭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驚詫地看着這位不速之客。焦裕祿來到炕前,坐在老頭身邊:“大爺,您的病咋樣呀?快過年了,我們給您送點糧食和錢來,您們先用着。”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強睜開昏花的.老眼,看着焦裕祿:“你,你是誰呀?”焦裕祿拉着他的手:“我是您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的鬍子顫動着,淚水涔涔下。老太婆伸出手,順着焦裕祿的頭上往下摸索,帽子、圍脖、棉衣:“感謝毛主席……給我們派來了這樣的好兒子!”那粗獷的民歌配合着畫面將電影推上高潮。

“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焦裕祿同志不愧是共產黨的好書記,人民的好兒子,他是為蘭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電影結束後,一位女觀眾泣不成聲地説出了大家的心裏話。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了最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祿同志在任何時候都把羣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羣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繫,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在這次“講黨性修養、樹良好作風、促科學發展”活動中,自己要不斷去增強焦裕祿同志這種為人民服務埋頭苦幹,永不知倦的責任感。過去有一句話:“黨叫幹啥就幹啥”,不講條件,不提要求,不計個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為黨的工作中去。

“紅日照天下,湧現振奇人。儘管病魔纏繞;奮起棒千鈞。甘願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鼈,倒海索奇珍。蘭考焦裕祿,耿耿鐵精神。鹽鹼淨,內澇治,風沙馴。絃歌聲起,楊柳東風萬户春。借問津樑何處?萬事認真實踐,全意為人民。羣眾中來去,天地共翻身。”當時郭沫若寫的一曲《水調歌頭·贊焦裕祿》將焦裕祿短暫而光輝的生命以客觀公正的角度翔實地傳誦了出來。焦裕祿用他的熱血,在蘭考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寫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了最新最美的圖畫。自己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辦公室幹部,應該時刻牢記自己共產黨員身份,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加強自身修養和作風建設,為實現人生的價值,燃燒自己!只有把人民羣眾放在心上,記在腦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作貢獻,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僕,一個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兒子!。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焦裕祿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的一生中學到的,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人民的好兒子,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電影焦裕祿觀後感 篇9

看完電影《焦裕祿》,我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眼前仍是蘭考漫天風沙裏倔強挺立的幼苗,焦裕祿,他也和中國歷史上一代代先賢一樣,用熱血和生命詮釋了對國家和人民的赤膽忠心。

影片再現了這樣一個不朽的共產黨員形象,生動、親切、真實可信地表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所閃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個璀璨奪目的閃光點,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人們深情緬懷這個名字,就是在呼喚這樣一種崇高而不朽的精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艱苦奮鬥的精神;是在向每一個黨員幹部發出忠告:永遠要做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公僕,絕不能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作為領導幹部,只有時時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贊成不贊成,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和歸宿,人民才會擁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於不顧,當官作老爺,欺壓百姓,終將被人民所唾棄。

焦裕祿是主動請命、義無反顧地從大城市奔赴蘭考災區的.。而當時沸沸揚揚的所謂“災區栽幹部”的議論,正像幽靈一樣纏繞着某些幹部,使之把災區視為畏途。他面對狂暴的“三害”,從災難壓頂的蘭考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豪邁地喊出有朝一日沙丘可以變成綠林,澇窪可以養魚,鹽鹼地可以長出好莊稼,關鍵是要有一個“幹”字的石破天驚的預言。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重病之軀,夙夜匪懈地為蘭考人民奔波、操勞。他緊緊依靠羣眾領導羣眾同自然災害進行殊死搏鬥,腳踏實地為人民辦了一件件實事。他一生嚴於律己,廉潔奉公,從不追逐名利,時刻以一個普通勞動者要求自己。這一切,又無不繫於他身上最本質最可貴的一點,就是:事事想着羣眾,一切為了羣眾;集中羣眾智慧,尊重羣眾首創精神;與羣眾保持最密切的聯繫,永遠不脱離羣眾。他篤誠地實踐了黨的羣眾路線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