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地心營救》觀後感(精選6篇)

《地心營救》觀後感(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21W 次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地心營救》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心營救》觀後感(精選6篇)

《地心營救》觀後感 篇1

習慣於每週末晚上打開電影頻道看《佳片有約》,這周觀看了美國與智利合拍的電影《地心營救》,當用時130分鐘看完影片後,第一感覺就是既驚心動魄又温暖感人,超震撼,超好看。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2010年8月5日,智利阿塔卡瑪沙漠的聖荷西銅金礦坍塌,造成33名礦工被困礦井入口5公里外地下700米的地方。政府派出救援隊耗時17天找到了礦工所在的位置,打通了兩個能夠與被困礦工交流的探井,分別運送食物和進行通信聯絡,69天后33名礦工被全部救出。應該説影片不單單呈現出的是一場關於生命的奇蹟,更是一個國家對生命的尊崇和真摯的情感!

影片一開始不久,當載着礦工們工作的卡車駛進礦井入口時,其中一名第一天來上班的玻利維亞籍礦工問旁邊的人,“這是唯一的入口麼”?“這是唯一的入口,也是唯一的出口”時,看到這裏,讓人莫名地心跳加速,莫非他們要出事?果不其然,在礦工們剛剛開始作業時,礦井塌方了,出路被塌陷的巖石全部封死,33人被困在了礦坑崩落的地心深處!是坐以待斃,還是絕境求生?危急關頭,馬里奧站出來了,這個平時就很樂觀豁達、待人真誠並充滿智慧的人,撐起了33個兄弟生的希望。在食物匱乏,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的情況下,在恐懼與絕望甚至死亡瀰漫在人羣中時,馬里奧都憑着這股信念,及時出現並控制了局面,並且帶領大家最終克服種種困難,齊心協力,最終全部獲救。

故事情節演繹到事故發生的第17天,當探測器到達地下700米那一刻時,陷入絕境的礦工們欣喜若狂,他們激動萬分,用紅筆寫下“我們全部33個人都活着”!當紙條隨着探測器伸出地面,地上的營救人員和家屬也和他們一樣欣喜若狂!要知道,在救援人員打通“生命通道”前,在不到50平方米的緊急避難室裏,礦工在被發現前的17天,只能依靠井下緊急避難所保存的食物維持生命,每人按照馬里奧的指揮,每48小時只可吃兩湯勺罐頭魚、半片餅乾和小半杯牛奶。當馬里奧打開櫃子拿出最後一小瓶金槍魚罐頭時,大家的心都徹底絕望了,33人能否安然無恙,能否平安生還?

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好幾次被這33名礦工所感動,也被這個智利奇蹟和智利精神所感動。

比如:當看到鳳凰號救生艙繪上智利國旗顏色的時候;當救生艙下到地下600多米,礦工們那種涅槃重生的感覺的時候;當救生艙一點點上升時,幸福的笑容漸漸浮上玻利維亞人的臉上的時候;當沙漠上插了32面智利國旗和1面玻利維亞國旗的時候;當影片最後33個礦工抱在一起圍成一個圓心的時候,眼眶幾度都潮濕了……

《地心營救》據説被稱為“史上最牛營救”,很像中國的《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慶幸年輕的礦業部長不世故的人文關懷,技術工程師的不放棄,馬里奧的領袖能力,礦工家人們在一次次希望幻滅後的堅守,礦工們的自救,最終看見了智利人民的勝利,從對普通生命的尊重到智利國家形象的提升,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絕處逢生的時候,會從絕望深處開出一朵花。人心,是影響每一步判斷和抉擇的那種決心和求生意志。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執着的信念,不管是施救的還是被救的都不要放棄,活着是多麼美好!

《地心營救》觀後感 篇2

週末帶着孩子到影城看了一部真實感人的影片《地心營救》。這是由智利礦難真實故事改編。2010年的8月5日,位於智利北部沙漠的何塞銅礦發生塌方故事,正在井下進行作業的33名礦工全部被埋。他們被困於接近地心的地下700米深處,救援難度很大。不過,經過當地救援隊的不懈努力以及世界各國的通力配合,再加上地下礦工的齊心協力、不言放棄,在68天之後,33名礦工被全部救出,被稱為“21世紀的'奇蹟”。

被困曠工他們缺乏食物,儘管在地下的避難所有吃的,但是僅夠33個人吃上幾天。當他們吃到第十四,五天的時候已經只能喝水和一點點罐頭食物,他們開始幻想自己的家人給自己送來美好的食物,那個時候燈光突然打的很亮。整個環境給人温暖的感覺。但是幻想破滅,鏡頭前燈光恢復成冷色,每個人的臉上都透露出絕望。誰還存有希望?礦工家屬首先沒有失去希望。本片自始至終,把鏡頭對準這些人——礦工們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姐妹,展現他們對失聯親人的牽掛和愛。

救援工作肯定不會那麼容易,一開始,畫面幾乎被絕望籠罩。那個銅礦的礦主説,他當了25年礦工,遇見5次塌方,沒有救出過一個人。救援隊的總工程師説,如果用鑽機鑽孔,軌跡會出現偏差,甚至有20種不同軌跡,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當鑽頭一次次碰到堅硬的巖石損壞,或當鑽孔軌跡一次次偏離方向,但他們最終沒有放棄救援,通過所有人的努力最終將被困礦工救出……

這部影片真實,感人,充滿正能量,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影片。

《地心營救》觀後感 篇3

本來是想看瘋狂動物城的,但因為不喜歡看3D+是國語配音的,所以最後棄了。結果讓我遇見了這部電影。先説電影場景吧,故事發生在智利就不用説了。因為是採礦的地方,所以地方比較偏,看起來像是沙漠。然後電影開頭就是一片連綿起伏的沙丘,伴着紅色的霞輝。一種磅礴的氣勢撲面而來,接下來場景就轉到了一個歡鬧的party上。想説背景音樂真的很好聽,聽不出來是那種樂器,但就是那種很歡快的曲調,加上狂歡者的熱情,確實很能感染人。

整部電影從頭至尾基本都是在講營救的故事。營救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政府派出來的營救隊伍,另一方面是被困者的自我營救。而被困者的自我營救又包括了兩個方面,一個是心理上的,因為畢竟是被困在地下,食物又極其緊缺的情況,人性的醜陋此時可見一斑。另一個就是被困者們在客服了心理上的障礙,並團結一致後,展開的自我救贖。電影有好幾處看的我老淚縱橫,或許年齡大了,心理也成熟了,面對這種電影能體會的也就更多了。

想着重説有幾點。第一,被困者們在被困是面對僅存剩餘不多的食物時,曾出現過矛盾。二是,食物消耗殆盡時大多數人都開始出現幻覺,看到了自己最想見到的人和最想吃的食物。第三,我想説的是信仰。被困者中有一名是牧師,帶着大家做禱告,期盼能夠得到上帝的救贖。也許最後的最後,在面臨食物短缺和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支持他們撐過這十幾天的就是信仰。他們期待着自己會被救贖,期待着與家人的再次團聚。看着電影裏面的被困者一次又一次的矛盾衝突,還有礦井上面家人的撕心裂肺。

有剎那,我覺得,最艱難的事也不過如此了吧。平時遇到的所謂的困難在他們所遇到的困難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最後想説,也是這部電影的中心吧,never ever give up!還記得電影裏面隱約有這麼一句話,大概是I will never give up to find a way out until there is no way out,大致就是不到黃河不死心的意思,不記得字幕翻的是什麼了。很喜歡這句話,也很喜歡他們的不放棄的精神,也欣賞馬里奧的領導力,也被家人的深情感動,還有礦業部長一直到最後都沒有放棄的精神!都很棒!值得看!

《地心營救》觀後感 篇4

今天在學校裏,我看了一部電影,它的名字叫《地心營救》這部電影讓我有很深的感觸。

《地心營救》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講述的是智利礦難33名礦工被困地下200多層,69天成功救出無人身亡,但是,有一人在我的腦海中很深刻,他就是馬里奧馬里奧是一個被困的礦工人員之一,她經常安慰朋友,鼓勵朋友,她幫其他員工合理分配食物,本人只能吃三天的食物,吃了69天!

營救時出了許許多多的意外,比如,鑽機頭毀壞,不得不停止救援,鑽機放錯位置,職部隊鑽斜了,找不到礦工們的位置,但所有的人都沒有放棄,他們堅持,他們相信一定會有奇蹟發生!可在第20幾天的時候,他們忽然聽到鑽幾鑽,人機聲已經在他們的避難所下面,他們失望極了。但仍然堅持了下來,果然在第69天的時候,奇蹟發生了!33名礦工成功被營救出地下!與他們的家人團聚在了一起,本身緊張而慌亂的家人們心也變得不慌亂了,瞬間化悲傷為快樂!

這讓我最感歎的一點就是本應該是三天的食物,卻被他們吃了69天,地下那麼的熱,可他們仍然堅持了下來,還然有一顆平靜的心,這讓我體會到了,只要井然有序,不慌亂,鎮定自若,有堅定的信念,就一定不會被困難而打敗!

《地心營救》觀後感 篇5

看完《地心營救》這部電影,使我領悟到了生命的珍貴。

在33個礦工被困礦洞中時,外面的礦主因為救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所以他就派了一小羣人去礦下查看,然後告訴大家那33個人沒救了,就讓眾人回去。可是達里奧的姐姐瑪麗亞帶着眾人死賴着不走。礦主也只能慢慢地拖時間。然後,政府終於派了一個新上任的領導人———勞倫斯來查看。可是這個新上任的領導人根本不懂礦坑中的情況,所以只能請教礦主,可是礦主還是本性不改,在勞倫斯和33個礦工的親人堅持下,政府和礦主才開展的救援行動。這件事因為勞倫斯,使全國人甚至外國都得知了,如果救援失敗,政府會被迫從選總統的。

而33個礦工,在馬里奧的領導下,勉強地活了下來。馬里奧還會大家平均分食物,而且食物一天比一天少,一直到大家都沒有食物,而且有人還要開始吃人,馬里奧制止了他。當大家第一次聽見鑽機的聲音時,所有人都歡喜起來,可是轉頭位置偏離,大家都絕望了。勞倫斯想盡辦法,用巖石的硬度,算出來33個人所在的位置,終於找到了那33個人,全世界都歡呼起來。

漸漸地33個人在下面過上的日子,一次偶然他們看報紙時,看見報刊讓馬里奧寫書,便給他一份豐厚的稿酬,大家認為馬里奧準備獨吞那份錢已跑了,不打算分給他們,因此把他趕了出去。之後“貓王”和馬瑪尼爭奪一個MP3,就持刀相向,但馬里奧讓馬瑪尼放下刀,讓他倆冷靜下來,便告訴大家自己並沒有偷偷拿走稿費,因為大家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當大家都被救出去時,他們和自己的親人擁抱在一起,這33個礦工終於重見天日。

看完這個電影,讓我明白的兄弟之間的情誼是多麼珍貴,又是我領悟到生命的珍貴。

《地心營救》觀後感 篇6

2010年8月5日,智利阿塔爾沙漠的聖荷西銅金礦坍塌,造成33名礦工被困礦井5公里外地下700米的地方。政府派出救援隊耗時17天找到了礦工所在,打通了兩個能夠與被困礦工交流的探井,分別運送食物及進行聯絡,69天33名礦工全部被救出。

“當了25年礦工,遇見過5次塌方,沒有救出過一個人。”“他們在這些食物下最多能堅持7天。”“如果用鑽機鑽井,軌跡會出現偏差,甚至有20多種不同的軌跡,成功的機率是微乎其微。”

是什麼讓33名礦工在69天的堅持中存活?是什麼讓33名礦工重返地上,重見至親?

是馬里奧的優秀領導能力;是政府對生命的尊重;是33名礦工的希望和堅持。

這部影片最讓我感動的是33名礦工存活下去的信念和相信被救的希望以及政府人員的艱辛,努力和堅持。

一千次嘗試,一千次失望。沒有束縛住愛迪生探索的慾望和進取的鬥志,他心中始終燃燒着一絲成功的希望。正是這具有無窮力量的希望,才讓他走出了心靈的茫茫大海。只有心中有希望,才有鞭策和動力,才會付出熱情面對一切,收穫成功。

在失望面前許多人會選擇放棄,其實,希望就在旁邊。居里夫人耗費心血卻得來一團“污泥”,她一氣之下差點將之摔個粉碎。還好,希望成就了她,最後證明,那就是十多年的心血結晶——鐳。而萊斯等科學家對電話做出了許多研究,最終卻因為不能實用而放棄,貝爾做出的僅是把一個螺絲轉1/2周,改變電流幅度,終贏得了電話發語權。

不要讓失望絆住雙腿,矇住雙眼。堅信希望,用樂觀的心態面對,在逆境中心存喜樂,滌盪心靈,人生的壯美就會呈現。

《地心營救》告訴我:絕處逢生的時候,會從絕望深處開出一朵花。人心,是影響每一步判斷和抉擇的那種決心和求生意志。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堅持自己所堅信的。不管是施救還是被救都不要放棄,心存希望,活着是多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