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加工實習工作總結範文

加工實習工作總結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83W 次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加工實習工作總結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加工實習工作總結範文

加工實習工作總結範文1

要把一個沒有任何專業技術基儲從來沒有接觸過生產的大學生,通過學校的幾年學習,培養成一名合格的、熟練的技術工人,這需要一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專業基本功訓練是學生學好專業技能的基礎環節。要抓好基本功訓練,則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注意安全

安全文明生產是學生進入生產實習的第一課,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技術工人,就必須樹立牢固的安全文明生產意識。教學中對各種機牀、砂輪機等的`安全操作規程,實習中工作服的穿戴要求及文明生產規範等,要求學生不僅要認真聽,還必須牢記。如:不應戴手套操作機牀、女生必須戴工作帽、搞好車間衞生等。

2、熟識機牀。

車牀的基本操作包括工件的裝夾,刀具的選用,通過換檔改變車牀主軸的轉速,左右手在走刀、進給時的相互配合等。在學生基本操作訓練初期,車牀主軸轉速不宜過高,刀具、工件都可以選一些比較安全的材料代替。其目的主要是使學生通過上級操作,訓練兩手在操作過程中的協調能力,要求能靈活的調整車削速度和控制進給量。

3、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作為一名合格的車牀操作工人,不僅要在生產中能加工出合格的產品,還必須熟練掌握車刀的刃磨方法,如:各種刀具的前角和后角、切削刃的磨削技巧等。並能根據刀具材料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磨削方法,明確刀具刃磨技術在機械加工生產中的作用,懂得一把好的刀具對提高生產率,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性。練好刀具刃磨技術,是學生將來能成為一名合格技術工人的基本條件。

加工實習工作總結範文2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沉。是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悄悄逝去,轉眼間已經結束在車加工車間實習的時間了,在這一個多月的實習中,我懂得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同時也讓我知道了在學校的那個簡單和單純的小社會中與現實社會之間的距離和差別,更重要的是我學到了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與技能,下面就我在車間實習的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在識圖、作業及使用各類車加工用檢具的方面

關於識圖方面上,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很少接觸到圖紙,來到車間後,每時每刻都在接觸圖紙,由開始的不懂到了解,再到後來的熟悉,我現在已經學會怎麼樣的看懂圖紙上的尺寸、技術要求以及需要測量的項目等,同時也學會了在測量時所用到的遊標卡尺、深度尺、千分尺等工具怎麼樣的使用。也熟悉了作業指導書和檢驗指導書,在指導書上知道了怎麼樣的操作機牀的步驟以及在操作時應該要注意的問題,而在加工產品後怎麼樣的去用各類的量具進行自檢,自檢後的尺寸是否達到圖紙上的要求。在學習時還知道了各類產品放進料框時應該怎麼樣的去疊放,知道了怎麼樣的填寫交接班信息及各類產品加工流程的工序卡。

二、在加工工藝流程、改車與調試及要求的.方面

在車間學習的時候,我知道了各類零件加工的工藝流程,從鍛件開始到粗車一序、粗車二序、鑽中孔、精車一序、精車二序以及精車三序等。瞭解各種機牀的工作原理,瞭解了機牀的系統是三菱的還是法蘭克的,每種機牀的操作面板及不同系統的機牀的不同之處,所用的刀具的類型,以及知道了怎麼樣去換刀片等情況。在車間跟着四個調試員師傅學習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感悟頗深,最主要的是我學到了要加工一個零件該怎麼樣的去編程,怎麼樣的走刀與退刀最合理,同時我也學到了對一個機牀怎麼樣的去進行改車與調試,如何的選、拆、裝、車卡盤,如何的進行對刀操作。在鑽中孔時,最大的可鑽直徑是多少,這些也讓我更好更深的熟悉圖紙,讀懂圖紙,這顯然是與學校有很大的不同,我受益匪淺。

總之,學習是一個過程,在車加工車間實習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而這裏面有些是在學校裏學不到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也許在很多地方不知道的,還是在某些地方有很多缺陷還沒有真正的搞清楚而存在不足,但我以後會更加努力來彌補我所在知識上和技能上的不足之處,接下來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難,而我也做好了準備來迎接挑戰,用行動來證明自己!

加工實習工作總結範文3

我實習的單位是一家五金零部件加工廠。生產的零部件種類很多,主要是以衝壓的零部件為主,每一批的訂單都不多,屬於種類多批量少的產品生產類型。廠的規模很少,只有10來個左右的工人。

加工廠的大概佈局圖如下。車牀的型號有大、中、小三種,而從它們的擺設和廠的規模上可以看出,它是屬於工藝對象專業化佈置。從下圖可以看出,產品的進出口是沒有硬性規定,原材料主要是從二車間門口進去,原因是二車間門口剛好正對着正門,汽車進來直接就可以把原材料在車間門口卸貨,還有一個原因是,二車間放置着大型的衝牀,它幾乎是所有產品的第一個工序的加工設備。而產品的出口是在一車間門口還是二車間門口,這主要考慮生產的最終產品究竟是在一車間生產還是二車間生產,因此,兩個車間的門口都是產品的出口。

這種佈局好嗎?當然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好的方面:佈局簡單,產品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會很容易被發現,車牀的利用率很高,只要近期有訂單,車間裏平均一天空閒的車牀數不超過兩台。因為幾乎每台車牀都是‘多面手’,只要裝上不同的模具它可以生產不同工序產品。再者,物流路線挺順暢。人員之間的溝通很方便(雖然機牀運作時聲音很大,但影響不大),中間產品可以按一定的方向流動(注:雖然這不是最佳的流動方向,在下面會有所敍述,但是,這也總比雜亂無章地把中間產品搬來搬去的好),可以減少一定的搬運量。壞的方面:很明顯,二車間中幾台車牀聚在一起不利於中間產品的運輸和存放,相反地,應該的車牀放得分散一點,均衡一下中間產品的存放量。而一車間呢,在門口的右邊靠牆的地方用來放置了一些雜物,使本來可以放置設備的位置利用不了,降低車間空間的利用率。當然,在這裏不擺放設備,主要是為了更方便人員的走動。從整個佈局來説,設置得不是很理想,這麼大面積,中間產品的搬運量卻不是最少的,可以説,這種佈局對整個廠的生產率是有一定影響。至於影響多少就需要實際的定量分析了(很可惜在實踐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從車牀的種類上看只有一種,衝牀,同時還有其它兩種設備:壓管設備和電磨。電磨是用來加工簡單的模具時用到,加工模具時還會用到人工電鍍,然後再把模具固定在空閒的衝牀上,就可以生產零部件了。這樣就決定了每一台車牀都可以生產每一種產品的一個或多個工序。而哪一台車牀加工哪個一個工序,這又取決於每台車牀的承壓力,以及每個中間產品所需的衝壓力。上圖中的小圓圈代表衝牀,而箭頭表示產品的一般加工方向。接下來就分析一下兩個車間的物流狀況吧!

首先看一下二車間的產品流向吧,眨眼看來,這個方向很不合理。產品的最終出口是二車間的門口,可是,最後一道工序的車牀卻設在最裏面或者中間。在實習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產品在二車間流動的方向是逆時針,而有些卻是順時針。很明顯地,這是由於車牀擺放不合理所導致的,生產產品方向的一致性是生產效率的基礎。

它這樣一種設置,很明顯地,缺乏有序性,會增加下一種產品的準備時間。從另一方面來説,這樣擺放可能是為了某一兩樣種中間產品的存放吧!但是,大家也知道,生產率的提高並不是僅僅是某幾個生產步驟的.提高,各個車牀生產能力的不均衡必定會影響最終產品生產效率。但是很遺憾的人,沒有人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而僅僅在某個瓶頸工序上增加工人數(但本身這個車牀的工人是不夠的)。沒有人會探討為什麼這處工序會成為瓶頸,有沒有解決方法?有時為了提高車牀的利用率,當一台車牀閒置了,就開始另一種產品的生產,也顧不上什麼中間產品流動的一致性,更也沒有考慮到什麼中間產品的搬運量了。因為大家都有一個共識,解決這些問題不值錢,所以它就不能夠引起人的足夠重視。這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不知道是設備調試人員的技能水平不夠,還是車牀太舊的原因,總之,這些車牀老是出問題,這對車間生產是很致命的問題。這個問題一天不解決,基本就談不上説什麼解決車牀之間生產能力的均衡性了。

再來看一下一車間吧!可以看出這裏的設備生產兩種不同類型的產品,這裏的車牀都是小型的,且從中間產品流動的方向來説,好像很不合理,對吧?都是向裏面流動的。對於下面的那一套車牀倒沒有多大關係,因為它們生產是以重量比較輕的小零件為主。但是上面那套車牀這樣擺是不行的,因為它們生產的產品比較重(把一條條空心的鐵管壓成一定的形狀,再把它運到接近門口的那一塊空地上,最後把管子焊接起來)。如果可能的話,這兩套設備應該對換一下位置。小廠的資金太少了,根本不可能使生產流水線化(除非自己有能力去設計組裝,可以説,有這種能力的老闆很少),因此儘可能地減少中間產品的搬運量,才能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

還想到一個問題,有時候,有些產品在二車間加工完以後,再搬到一車間中閒暇的車牀去加工剩下的工序。這時,你可以想象到,生產的效率是如何了(雖然管理模式真的很“靈活”)。

從圖上,可以明白地看出,該廠根本不設倉庫的。在靠牆壁的小塊地方會放上一些產品的包裝物,如包裝繩和一些裝剩料的大袋子。工具和以前用過的模具就放在一車間的左上角,模具被放在鐵架子上,而工具多數就放在一張長桌子裏。中間產品就地存放(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一些佔據空間比較大的成品一般放在二車間門口的右邊那一塊地方。可再加工的剩料和不可再加工的剩料存放得不太合理,這裏一堆,那裏一堆。同時不可再加工的剩料不及時地被清理掉,存放得太多,佔去了不少空間。但是,這些問題都解決了,能夠為這家小廠帶來多少效益呢?可能會很小,因為據我瞭解,該廠的員工都屬於比較純樸的人,不會去偷廠裏的剩料,而原料是絕對沒有人敢去偷的,因為少了一塊鐵板是很容易被發現的,然而,剩料賣了折回來的錢也不多吧!偷來也沒啥意思。那麼,你也許會問,那麼,那些放在鐵架上的模具或鐵塊呢?這也不用擔心,因為工人做多長時間,廠長幾乎就呆多長時間。

我對這個廠的部局有個想法,把中間那一堵牆打通,車牀和其它要用到電的設備都靠牆去,把加工接近程度最強的車牀放在一起,車牀型號由大到小按逆時針方向擺放,同時車牀之間的間隔儘可能的均衡。

中間劃出一定面積來放置可再可加工的剩料,一些以前用過的模具,和平時使用的工具等等。出口定為原一車間的門口,進口定為原二車間的門口。還有一點應該注意的是,最頻繁生產最後一個工序的車牀應儘可能地靠近原一車間的門口,相反地,最頻生產第一個工序的車牀應儘可能地靠近原二車間的門口。

在產品的營銷方面做得不是很理想,這樣導致了生產的不均衡,訂單在不同的月份變化很大。生產不均衡引起資源浪費很多,以沉沒成本為主,如車牀的利用率低,也有變動成本,如工人的工資和一些原材料等等。從另一方面來説,產品營銷做得不好,也與生產管理不到位有一定關係。如,為了節省開支,上一年沒有用完的原材料,下一年繼續使用,或者購買一些廉價的原材料,而質量差的原料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和檔次(注:這只是產品檔次提高的基礎,要提高產品的檔次,必需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另一方面,生產率的低下使產品的平均成本降不了,而中國的市場規則是,只有產品價格足夠地低才能生存。哪怕你對國內廠家這種不道德的價格戰,再怎麼鄙視也得遵循,至少也得取箇中庸的價格。

這一次實踐,使我感受到生活的不容易,以及工人的辛苦,天天都幹着既單調又辛苦的活,他們的幹活動力是什麼,是家庭,老幼的要吃飯,幼的還要讀書,開支大是不用説的,如果家裏的孩子不懂事,花費特別大,那更不用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