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精選23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精選23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8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精選23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

伏倫斯基和安娜的靈魂屬於兩個不同的精神世界。他們雖然一見鍾情,但他們貌合神離,相距遙遙,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當安娜孤獨無助的時候,伏倫斯基選擇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種花花世界。對生活和理想徹底失望的安娜選擇了自殺。她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與不幸。她需要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干擾。她用她的方式尋求到心靈的完全寧靜。

讀完這本書,我彷彿感到安娜正在某個角落裏,懷着滿腹的渴望和決絕的目光看着我……我想,我終會擁抱,帶着同樣滿懷的情,擺脱所有的現實,去與她一起起舞長空。

風中之燭在風中搖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終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

安娜的愛情雖然沒有得到完美的結局,但她永遠都是我所知道的最美的女人,永遠駐留在我的心中。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

關於安娜這個形象,自其誕生以來,古今中外,眾説紛紜,不同階層不同世界觀不同時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安娜是一個性格極其複雜,極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積極、進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極、落後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義。

安娜是一個資質優美,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裏,她象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

對安娜一直懷有成見的列文,都為她的美為她的豐富活躍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間由悠閒恬靜而又顯得那麼優美端麗突然變為好奇、氣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聰明和良好的教養,都深深打動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內心裏讚歎道:“這是怎樣一個女人!”“一個多麼出色、可愛、逗人憐惜的女人!”“這個活人身上帶着一種新鮮的動人心魄的風度。”“同她談話是一種樂事,而傾聽她的談話更是一種樂事。”短暫的會面,便使列文依依不捨地離安娜而去時,他“又望瞭望那幅畫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對她發生了一種連他自己都覺得驚訝的一往情深的憐惜的心情。”

在歡騰的舞會上,吉娣眼睜睜地瞧着渥倫斯基謙卑、馴從地投向安娜,並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奪去了她的愛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敵,可她卻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來愈歎賞她”,安娜“那穿着簡樸的黑衣裳的姿態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鐲的圓圓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掛着一串珍珠的結實的頸項是迷人的,她的鬆亂的捲髮是迷人的,她那生氣勃勃的美麗的臉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個複雜多端詩意葱蘢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塵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單純自然,感情熱烈真摯,對不幸的人懷着深厚的同情。她對受了欺騙的杜麗表現了無限的關切、温柔、真摯、善良和友愛的感情。如此一位優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過是真摯的愛情與母愛,可她的追求由一開始便註定了無盡的悲劇結局。

安娜是一個誠實、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嚴感的女性,當她一經接受渥倫斯基的愛情以後,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來的“虛偽與欺騙”的生活處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舊生活決裂,她説:“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騙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這樣一個人,我要愛情,我要生活。”她是一個正直而不放蕩的女人,她追求真摯的愛情,她曾對渥倫斯基説:“愛,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正因為它對於我有太多的意義,遠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掙扎在貴族社會虛偽的污泥裏,極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婦女不是被玩弄的對象,不是男性生活的點綴品,她們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嚴。她將自己的追求寄託在真摯的愛情裏,企圖尋到一條道路來徹底解放自己和人格,這種愛並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無上的目標,而是有着極其深刻的內涵,為此,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譽、社會地位、還有她最深愛的兒子。

作家花了大量的筆墨寫安娜體態和精神的美,不是偶然的。安娜的美,對作品的主題思想和情節結構以及作品人物,特別是對安娜本人的命運,都是有重要的作用。魯迅説過,悲劇就是將美麗的東西撕毀給人看。如果沒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沒有渥倫斯基跟安娜的愛情,便沒有卡列寧家的破裂,更沒有安娜悲劇結局一百年來帶給人們深深的震撼!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3

我被這部小説打動了。打動我的有兩點:一個是小説開頭的那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另一個是安娜與弗龍斯基的愛情和列文與基蒂的愛情。

在閲讀小説名著之前,我一般都先了解小説的創作背景,《安娜卡列尼娜》寫於列夫托爾斯泰對新思想的複雜的探索時期,這個時期正處於新舊交替的動盪時期:資產階級的衝擊,封建制度的腐朽……正如列文所説:“一切都是混亂的,一切都正在建立。”在這部小説中,列夫托爾斯泰提出了每個時代的人都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人究竟應該怎樣生活才能得到幸福?安娜用她的方法來追求自己的幸福,列文也以他的方法去經營自己的愛情。

安娜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高貴的、優雅的,像女神一般。但越往下讀,我看到了她身上的矛盾性。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她是叛逆的、無畏的,在愛情與理智道德面前,愛情佔了上風,儘管在我看來是飛蛾撲火般的愛情;可她雖愛弗龍斯基,卻又礙於倫理、親情等等,不願與丈夫離婚,還要盡一切努力保持弗龍斯基對她的“新鮮感”。這種愛是感性的,面對弗龍斯基的瘋狂追求,她以為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幸福,並甘願為這幸福拼盡全力。她一廂情願的認為愛情必然是雙方奮不顧身,全心全意,所以才無法接受弗龍斯基的社交應酬;相反,弗龍斯基卻不願因安娜而喪失自己的獨立性,這樣,兩個人的矛盾不斷積累,安娜一次次地竭斯底裏最終導致二人分道揚鑣。安娜即便認識到自己在這段愛情中的自私和佔有慾後,仍沉迷於想象的“理想的愛情中”,最終決然地撇下了一切,選擇永遠離開。

可能在很多人眼裏,安娜的愛情是轟轟烈烈的,但我不喜歡這樣的愛情。我更喜歡列文與基蒂之間的愛情。列文的愛情觀是理性的。我非常喜歡這個人物,因為在列文身上我感覺看到了作者自己,理性而深刻。列文與基蒂的愛情也更符合我的愛情觀。含蓄的列文第一次向基蒂求婚,選擇在沒有別人在場的時候,被拒絕後默默承受、慢慢調整,仍舊一如繼往地深愛基蒂;在他們即將結婚前夕,他將自己的日記送給基蒂,裏面記載着他的初戀和他已經不是處男的事實。他認為愛情不應該有欺瞞,應該坦蕩;當他不喜歡客人向基蒂獻殷勤而嫉妒時,也是選擇直接告訴客人他不喜歡這樣,並表示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還是會將客人趕走。這樣的列文很可愛。

我認為列文比安娜幸福,列文並沒有將愛情當作自己唯一的追求,與基蒂的愛情更是相互欣賞與理解;安娜將愛情當作她的唯一追求,愛情破滅了,她也被摧毀,最終只留下一場人生悲劇,令人惋惜。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4

六年級剛開學時,李老師就推薦了《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就買了一本。

這本書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還是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中的其中一本。這本書的構思很精妙,條理簡潔明瞭,文章很引人入勝。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記敍的是戰爭年代發生的故事。戰爭年代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這本書也很好的反映了戰爭年代的不和平與殘酷。

我體會最深的人物是安娜卡列尼娜這位夫人。她是一個家境富裕,身世非同小可的人物。但是她從來都不開心,從來對自己不是很關心。她總是在關心別人,就算是一個陌生人出了什麼事情,她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復。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她很少需要別人的施捨,她憑藉自己的頑強毅力,不斷進步,事業最終蒸蒸日上。這也是我非常佩服她的地方。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人也是這樣,她也有缺點,但是她的優點是常人無所能及的。她的親姐妹有很多,當她墮落的時候,她們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從來沒有在意別人的眼光。她也很少對別人品頭論足。她的這個優點在她之後的事業上使她事半功倍。我們也要做到不對別人品頭論足,爭取把自己做到最好!

這個年代是一個戰火瀰漫,混亂的年代,是一個法西斯剝削人民,壓迫人民的年代。貧窮的人家,上一頓飯吃飽了,下一頓飯都不知道在哪裏。我們現在吃穿住行根本不用愁。這本書和我們現在的時代有着明顯的對比,我們不能揮霍自己的人生,不能隨意糟蹋金錢,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正當的地方。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現在我們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5

我是酷愛讀書的,但我又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高中的時候就曾嘗試去讀這本書,大學的時候又來過一次,但兩次都沒讀的下去,讀了沒幾頁便半途而廢,所以我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如今的年齡再讀安娜,才真正讀出了很多況味,俄國的等級制度,底層人民的無奈,上流社會的奢華生活,感受到安娜、弗倫斯基的賽馬、舞會、晚宴等,也見識了列文鄉村生活中廣闊的田野、漫天大雪中的樺樹林。書中對每一個人物的刻畫都非常鮮明,除了安娜、卡列寧和弗倫斯基三位主人公之外,列文、吉蒂、奧勃朗斯基、陶麗兩對夫婦也同樣牽動着我的心。

安娜像書籍封面一樣的美麗、端莊、又魅力四射,她遊走於上層社會之間,熱愛組織參加各種貴族式的聚會,是高高在上的貴夫人。但她並不是遙不可及不食人間煙火的,她有獨特的親切和和藹,讓所有見過她的夫人、小姐都愛上她、喜歡她。無論從何種觀點來看,身為皇室後裔的貴婦人,有一個前程錦繡、事無鉅細的丈夫,和一個天真可愛的兒子,這是所有女人都渴望得到的生活吧,就是這樣一位讓人人羨慕的貴婦人,因為一次與青年才俊弗倫斯基的相遇,開啟了一場不要命的熱情。

在安娜和卡列寧的關係中,安娜自認為自己是一直活在卡列寧的手掌中,以至於她每次想起自己的丈夫,總是在想自己某一天終要衝破卡列寧“用虛偽和謊言編織的網”,她是一個有獨立精神的人,正如在和弗倫斯基的戀情開始之初,她收到卡列寧“迷途知返”的信件時所説,“上帝把我造成這樣一個人,我需要戀愛,我需要生活”。但她又何嘗不是和卡列寧一樣深受傳統思想的侵蝕和影響呢,她的內心認可自己是在做一件可怕且不道德的事情,無法真正的去面對自己,正視和弗倫斯基以及卡列寧的感情。她在終於做出決定和弗倫斯基雙雙私奔之後,時時刻刻掛念自己的兒子,請求卡列寧和他離婚並交出兒子的撫養權,她在弗倫斯的鄉下莊園中過的膽戰心驚、敏感多疑,懷疑一切人看她的眼光,甚至坐着馬車走在街上,都覺得路人對她投來鄙夷的目光,與其説是別人給她的不如説是安娜給自己設定的“壞女人”“背叛”等等罵名,她在這樣的糾結往復中最終抵不過內心的煎熬,選擇卧軌自盡,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悲劇,更多的是一個家庭的悲劇,封建思想和傳統教義毀了她,她毀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縱觀這段家庭悲劇,不得不承認,故事中的每一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安娜也許是在封建宗法制和上流社會的壓迫下(其婚姻由安娜的姑姑促成,具體細節書中並未交代)十幾歲便嫁給了三十幾歲的卡列寧,在安娜的眼中,卡列寧是一架冰冷的機器,每天周旋於官場和各種官文之中,不能滿足安娜對愛情的幻想和要求,但這並不代表卡列寧就是不愛安娜的,相反我會認為他是愛着安娜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況安娜本就是一位氣質超羣的千金小姐,十幾歲的豆蔻年華,試問正常的理念下,又有哪個男人會不愛呢?更別説按照書中的描述,安娜的一個眼神便能讓已婚鋼鐵直男列文失了分寸。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待愛情的定義不盡相同,也許卡列寧不善於表達、不懂浪漫,久經官場的他更是少了那份安娜追求的激情與狂熱。安娜和弗倫斯基結合與愛情,以至於在和弗倫斯基的相遇中,她把愛情當成了生命的全部,但弗倫斯基不同,他除了愛情還需要事業,安娜為了愛情拋棄了一切,因此也對弗倫斯基苛刻的要求起來,求而不得,兩人開始互相猜疑,關係越加疏遠,此時失去一切的安娜選擇用自盡報復弗倫斯基,對他而言,她覺得她只剩下“死”可以作為唯一的籌碼。

“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福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婚姻不像愛情,兩個人戀愛時出了差錯可以和平分手,但是具有法律效益的婚姻一旦形成,便也多了更多責任和負擔,婚姻出了問題,雙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一點上,大概我也深受傳統思想的束縛,竟對卡列寧多了一些同情和理解。十分欣賞卡列寧的行為,在得知安娜和弗倫斯基的傳聞之初,卡列寧首先給安娜寫了一封“迷途知返”的信件,信件中並未直接直白的説明安娜和情人的問題,只是告訴她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失了分寸,即使放在現在來看,這也算是一個寬容的丈夫給自己妻子所留的最大情面。而在安娜的眼中這樣的行為卻變成了一件及其虛偽甚至讓她噁心的事情,她認為自己找到了愛情,而卡列寧卻不放她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安娜懷了弗倫斯基的孩子,生產的時候仍然在卡列寧的家裏,她性命垂危,託人帶消息喊來了弗倫斯基,此時卡列寧也聞訊趕到了家裏,他坐在牀邊握着安娜的手臂,望着安娜和剛出生的弗倫斯基的女兒,滿眼都是愛意和心疼,而此時弗倫斯基就坐在牀邊另一側椅子上,一間屋子四個人,只有卡列寧是外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男人,自己的妻子生產情人的孩子,他不但沒有氣到發瘋,還對剛遭受生產之痛過的妻子滿懷憐惜。安娜説卡列寧是冰冷到沒有感情也許是對的,他冰冷到即使你不愛我,我也一樣愛你。

安娜是不幸的,這種不幸來源於愛情,愛情本沒有對錯,錯就錯在她瘋的不夠徹底。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6

這本書透過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感情而失敗的杯具和列文在農村面臨的危機而進行的革命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鄉下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奧布朗斯基在已經有五個孩子的狀況下卻仍與家庭教師相愛,與他的妻子杜麗鬧翻。而趕去莫斯科為哥嫂調節的安娜,卻在車站認識了故事的另一個主角——渥倫斯基。於是,這個糾結的故事就這樣華麗麗的開始了。

話説當時,杜杜麗的妹妹吉提正暗戀渥倫斯基,可渥倫同學卻無心娶她。十分不巧,愛着吉提的列文從鄉下趕來,在舞會上向吉提求婚,卻被當場拒絕。在同一場舞會上,渥倫斯基被安娜迷倒,不顧一切地追到人家家裏才想起來安娜已經有家庭了,安娜的丈夫卡列寧也覺得渥倫同學有點一根經,因此也露了面,言下之意便是——喂,我是她丈夫,別把我當空氣。本來吧,這事到這也差不多要結束了,但是當時艱辛誰人知?沒想到安娜和渥倫斯基,一個裏應,一個外合,硬是弄出一大堆事兒來……天理難容,也註定了他們的杯具。

最後,安娜卧軌自殺了卡列寧參加了她的葬禮,並帶走了他們的女兒。渥倫斯基受到良心的譴責,志願參軍去塞爾維亞與土耳其作戰,但求一死。哎,要我説,他早幹嘛去了?

哎,回想當時看書時,我可沒少罵渥倫斯基和安娜,感情是一回事,家庭又是一回事,他們所謂的感情是虛無飄渺的,無論如何總不就應衝開家庭的底線。雖然説當時卡列寧與安娜歲數相差甚大,但他寬容但是少見的,他總在為安娜着想,對安娜的私生子也很好,更只因安娜之後有了悔改之心而求他原諒,他便原諒了她,樣的胸襟一百個人裏面也沒有一個啊!從安娜的種種來看,安娜是一個連自己都不會為自己思考更別説顧全大局的人,不明白道德為何物的可憐人,也正是正因她自己,才一手造就了這場杯具。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7

感情固然完美,就像絢爛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嚮往,擁有一個人一生的快樂和幸福,但在不輕易間它卻將安娜帶入痛苦的深淵,就像飛蛾撲火一樣在感情中灰飛煙滅。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倫斯基過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氣,對她來説他就是期望和寄託,而弗倫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種征服感,就像獵人戰勝猛獸一樣,這種愛談不上偉大。安娜對感情的渴望讓她忘卻了苦惱,感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強大讓她衝破世俗。安娜才決定投入新生活—————和弗倫斯基在一齊。

但是,安娜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對兒子的愧疚與罪惡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對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終以自己的方式結束了生命,尋求心靈的安靜。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她的身軀是,不知安娜是否後悔她的一生就這樣結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譏諷,她完全追求的感情也將粉碎,經過心靈的折磨,她以死來證明對社會的反抗,對真愛的執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堅信在此刻的社會安娜這種形象還會受懲罰,我們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懷疑是否還存在。在哪?但安娜還是沒有對現實妥協,她,一個柔弱的她還是沒有對現實妥協,她,此刻需要的大概是無痛苦,無干擾的生活吧,但現實給不了。

感情是什麼?對安娜來説,她又是否得到過?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齊不拋棄她,在任何時候都在背後永遠給她依靠的人,但她卻得不到。

火車從她身上駛過,發現她只是一個脆弱的女子,她無力抵制。正因她決定死亡,一個常人無法亂下的決定。在孤獨的身軀背後我還看到一個孤獨的靈魂,來時一人,去時一人。孤獨是這個女生的結局,悲慘是這個女生的宿命。

火車駛過時,輕輕地,不好打擾安娜安靜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8

《安娜卡列尼娜》的創作是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俄國曆史發生重大轉折的時期。奴隸制改革後,舊制度迅速解體,資本主義關聯逐步構成,資本主義的發展給農民帶來更深重的災難,矛盾空前尖鋭。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行。《安娜卡列尼娜》講的就是一個不幸的家庭:美麗的安娜在十七歲那年,由姑媽做媒,嫁給了比她大二十多歲的官僚卡列寧。二人雖生有一子,但婚姻中毫無感情可言。當安娜遇見英俊的皇室侍從武官渥倫斯基時,久就被壓抑的感情迸發了出來。她一往情深地愛上了渥倫斯基,公然與他同居,並生下一女。安娜不屈從虛偽的婚姻形式,大膽追求真摯感情的行動觸怒了她隸屬的整個上流社會,上流社會對她進行了一系列可怕的打擊,安娜最終不堪忍受強大的輿論壓力而卧軌自殺,以死向整個社會提出了抗爭。

安娜這個人物形象在書中佔據着中心地位,她具有廣泛、深刻的概括好處。安娜是一個美麗的姑娘,有着良好的家世,有着美麗的面容。小説中關於安娜的肖像描述,極其出色,且多以側面描述。如,對安娜一向抱有成見的列文,見了安娜後,不由地在內心中讚歎她的美;又如,渥倫斯基的母親是個很風流的女生,但是在見到她之後也是由衷的喜愛她。這所有表現出來的都是安娜的美。但是這樣美麗的人,卻在結局中死去,不禁讓人惋惜,但同時這也是杯具所帶來的效果。安娜的命運值得同情,但應當説,她的人生理想是極為渺小的,她所追求的全部幸福無非就是爭取和保有個人的感情。在此刻看來,這是一種侷限,但是當把她放到沙皇俄國那個黑暗的時代,放到那個到處都是虛偽、腐敗、無恥和無真情可言的上流社會時,這是一中進步,一種美。

渥倫斯基是一個花花公子,但是對於當時的整個社會而言,他還算是個比較優秀的人。他愛上了安娜,且自以為是誠心誠意珍惜安娜的感情,其實,他從來沒有真正明白過安娜,因此,他從來沒有像安娜愛他那樣愛安娜。安娜為他犧牲了一切,而他卻捨不得功名、捨不得上流社會。隨意到最後,當安娜以清醒的目光去審視他的時候,她看到了渥倫斯基對她所表達的感情的實質。它喚醒了安娜,讓她得以新生,卻又一次將她推入深淵。於是,安娜選取了死亡,而渥倫斯基則是精神上的覆滅。

這樣的結局讓我們心痛,但在這時我們卻發現另一個線索,那就是列文,他們的聯繫不僅僅僅是情節上和人物關聯上,更重要的是在內部聯繫上,在安娜與渥倫斯基的杯具發生的同時,列文的家庭確實"新生"。

於是,我們會發現這樣看上去像是很矛盾。他在肯定了安娜的美與追求的同時,有對她抱有強烈的譴責。因此《安娜卡列尼娜》客觀上所表現出來的,遠比作者本身想要表達的資料更深刻與有好處。我想,它之因此魅力永存,在於它在人們心裏喚起了完美的感情和對生活強烈的愛,激起人們對資本主義社會中扭曲生活、愚弄人類完美感情實力的憎恨。

其實產生杯具的結果不止是渥倫斯基感情的背叛而是整個黑暗,罪惡的社會。追求自由幸福,嚮往婦女解放在那個年代都有過,中國古代著名梁山伯祝英台,他們感情杯具也是當時封建社會和封建思想所致。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現如今社會,提倡婦女解放,能夠大膽追求自己幸福權利。

《安娜卡列尼娜》創作於19世紀70年代(1873—1877),當時俄國正處於歷史大變動時期,俄國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歐資本主義浪潮的猛烈衝擊。"一切都顛倒了過來,一切都資本主義制度剛剛開始建立。在這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最吸引托爾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變化和婦女的命運。家庭杯具層出不窮,一幕幕展此刻他的眼前,而一個婦女因感情問題而卧軌自殺的消息,個性使他感到震驚和難過,於是就產生著名小説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9

從社區圖書室借來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又購買電子版方便出差閲讀,每一章結都看了兩遍。驚歎作品的細膩與偉大,值得反覆咀嚼。

“妻子老了,可你還精力旺盛。你只要看上一眼,就會覺得再也無法愛你的妻子。不管你怎樣尊敬她,一旦遇到可愛的人兒,你就完了,完了。"這段對安娜哥哥婚姻描述堪稱經典。安娜哥哥出軌家庭教師,被妻子發現,家裏雞犬不鳴,五六個娃離不開妻子照顧,他只好困囿於家庭,一次又一次請求妻子原諒,儘管他已經不愛她,但為了家,為了孩子,必須裝出愛妻子模樣。這是不幸家庭其中一種。陶麗,安娜嫂子。對她而言,何嘗公平?畢生精力貢獻給家庭,卻遭來丈夫背叛,更難以接受的是他喜歡的是身份地位相貌都不如自己的家庭教師。自尊心碎了一地,卻無法逃離,深思熟虛之後,還是選擇原諒。但一切與之前不同了,她不再信任他,也不願意再愛他,為了孩子面子只能如此。

記得看川端康成自傳時,有個極深印象。小時候,川端康成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患眼疾看不見,常年閉門不出異常孤獨。而他很貪玩,每晚都玩得很晚才回家。每天晚歸都很內疚,發誓再也不出去玩了,可第二天傍晚,他又偷偷溜出去玩。回來又內疚又發誓,明天還是依舊。這和男人出軌心裏如出一轍,並非十惡不赦,人性使然。

我問身邊女性朋友,如果另一半出軌,能原諒他嗎?好幾個朋友都異口同聲,堅稱絕對離婚。但事實上,當她們另一半有風吹草動時,儘管她們不甘心,內心各種糾結,但還是選擇原諒。這就是現實生活。從人性角度而言,一輩子只愛一人是不可能的,人的情感需要多種多樣,一個人不可能滿足另一個人所有感情需要。現代社會又處處充滿誘惑,只要你還有魅力,就不愁沒人欣賞。你是願意守着一顆無趣的靈魂,還是與他人競爭顏值百裏挑一,靈魂獨一無二的人?這是兩難選擇。人生是條流動的河,需要不同支流加入,又分別流向不同河道,這條河才具有生命,否則,死水一潭,生命凝固,枉然來世一遭。這是對生命褻瀆。

當然,男女得公平。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是男權思想,要摒棄。婚姻是一項社會制度,以家庭為單位,社會治理需要。它違反人性有很多弊端,但它也有諸多好處,彼此關愛,彼此取暖,利於社會和諧穩定,利於資源整合孩子教育。錢鍾書説,婚姻是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內的人想出來。其實,進出無分別,幸與不幸在於自身修練。經營婚姻需要智慧,每個人都要寬容,温柔以待人性中那點瑕疵。放過他人放過自己,方可幸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0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個不同。輕輕打開那面塵封的扉頁,我彷彿再次跨越歷史和空間的鴻溝,來到了沙皇的俄國。

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

安娜是一個誠實、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嚴感的女性,當她一經接受渥倫斯基的愛情以後,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來的“虛偽與欺騙”的生活處境了。這個資產階級婦女解放的先鋒,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個性的解放和真誠的愛情,雖然由於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劇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但她以內心體驗的深刻與感情的強烈真摯,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劇性命運而扣人心絃。

還記得第一次看見安娜·卡列尼娜時,一種異樣的陰霾就籠上了心頭,不是因為她出眾的美貌,而是因為弗倫斯基與她的第一次相會。安娜對真摯愛情的追求與上流社會虛偽腐敗的道德觀念之間的不可調和的衝突,是安娜悲劇的主要原因。託翁如此着筆,定然是要引出一些難解的困境。她將自己的追求寄託在真摯的愛情裏,企圖尋到一條道路來徹底解放自己和人格,這種愛並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無上的目標,而是有着極其深刻的內涵,為此,她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譽、社會地位、還有她最深愛的兒子。這種種衝突首先表現在她與丈夫卡列寧的矛盾鬥爭中,屬於彼得堡官僚集團的卡列寧是個殘酷無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

安娜,一個上流社會富有家庭的年輕女子,嫁給了年齡懸殊的卡列寧。貌似是收到了混跡官場的丈夫的冷落,才有了外遇,有許多讀者都認為卡列寧的刻板與“唯名是圖”造成了安娜的悲劇。

安娜·卡列寧娜,總體來説,是一個怯弱而又勇敢的人。可以説,最後的卧軌,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來,卻無能為力。安娜的慘死從多方面揭發和控訴了沙皇俄國特別是它的上流社會的腐敗和黑暗。她的死,是對黑暗社會的一個反抗,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對真摯誠懇的嚮往,對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在今天要求婦女解放的時代,這一種悲劇給我們的啟示,更是深遠而恆久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1

讀完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種蒼涼不覺湧上心頭,自己也彷彿隨着書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個人生——一個不凡的人生。

安娜本來也算是個幸福的女子。上帝給她太多:美麗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潑的兒子、能為她帶來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但是幸福,每個人又是怎樣定義的呢?上帝卻沒有給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感情。與比她大二十歲的高官,卡列寧。結婚十餘年,丈夫地位顯赫、醉心功名,也會對安娜好,但是這些的“好”,只但是是她丈夫關注的社會性的輿論,遵守並履行結婚的宗教好處,以及為人丈夫對妻子的職責而已。每晚進行循例式的對話,更令安娜生厭。生活上的富裕,卻難以掩蓋心靈上的乾渴。

火車站下的相遇,造就了安娜與渥倫斯基在火車上了結的孽緣。她擁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熱流像海嘯般向她湧來。冷水如熱流的相湧,最終衝破了安娜的堤防,任由渥倫斯基的愛如海嘯般一瀉萬里。如果沒有婚姻制度、如果沒有生下愛兒、如果沒有社會輿論,安娜與渥倫斯基的相愛,來得太遲且來得讓人感到欣慰。但是現實便是現實,他們的結合,雖然並不稀奇,反而在聖彼得堡,擁有情人是常事。看來違反婚姻制度,失去母親職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毅然破壞了上流社會體面的遊戲規則。但是,安娜,卻頭一回為自己做了主——她想擁有完整的感情。

但是,最後安娜卻卧軌而死。一個真摯、動人、生機勃勃的生命就這樣逝去。回顧安娜的人生軌跡,從有一個快樂單純的家庭,快樂的生活,到渥倫斯基的介入,並美名其曰“感情”。而這個“感情”的到來,卻帶走了她的一切。

世上的感情本如此,蕩氣迴腸的也有,生死相許的也有,細水長流的也有……感情面前,沒有對錯,只有有沒有真心愛過。難道不是嗎?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2

世上沒有完全幸福得稱心如意,十全十美的婚姻。安娜的不幸是制度造成的,不允許離婚,女人在婚姻權上無權利造成的。更是自身造成的。不論任何社會制度下,遵守社會秩序規範,活在有序社會中。人受限制才有幸福。幸福不是隨心所欲的,是要不以犧牲別人的幸福自由,而保障自己幸福的自由。自由的幸福是有限制的保障。

安娜離開曾經幸福的婚姻又組建了家庭就幸福了嗎?生活又是先幸福,過着過着就不幸了。任何一個通過婚姻組成的家庭起始幸福,否則不會有婚姻。在長久新鮮變熟悉之後,彼此再熟悉不過。優點缺點盡現。優點也不優,缺點是缺點。

人與人,哪怕夫妻,由陌生到熟,由熟又到陌生。人就像過日子做工作總需有新意,對婚姻也難保也厭倦。但日子是總這樣,白天黑天,規則不可變,改變的是自身過日子方式,使日子有聲有色。任何行業規律也都如此。

婚姻的七年之氧也靠夫妻雙方共同努力,共同面對時間給婚姻帶來的問題。顯然安娜未意識自身是家庭主角的變化,自己該做的事情。她丈夫忙於官場業務也無暇顧及,是他根本未考慮到有變化。安娜的錯誤在於年輕,不成熟,順應了她的心思,而違備社會秩序。背叛家庭,投入新生活。無限制的自由得到的幸福以為幸福。不滿足生活,慾望強烈。

人是社會一份子,人不能脱離社會而存在。家庭是社會構成的一部分,幸福在家庭之中,也在社會之中。社會是有序的。脱離社會正常秩序的家庭在社會上便會引起維護有序世界人的反感。

安娜新家庭承受不了眾人的眼光,脱離不了身為社會一分子的生活。人不可能永遠禁錮家庭之中。家庭是家人的棲息地,但人不全是為家庭而存在。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人的社會性,價值性。人是家庭屬性與社會屬性共存共生的。二者不能絕立存在,一旦分割,必有悲劇。感情不是一個人的全部,不是幸福的全部來源。

朋友,親情,公共事物,不可或缺,少了一部分,生命不完整。想以感情為全部幸福寄託的安娜即喪失了對家庭的失望,對幸福的全部希望。她所以為的一落入現實融化了。她缺乏對人生命角色,社會性,生存,生活,家庭之間的相聯性,之所以幸福的根源認識。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3

小説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話“幸福的家庭每每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苦情。”這句話也恰好暗喻了安娜的這一生。

安娜是奧布朗斯基的妹妹,安娜隻身來找奧布朗斯基,故事的情節也是從這裏開始的。

在火車站,接妹妹的奧布朗斯基魚伏倫斯基相遇,並介紹安娜與伏倫斯基認識,伏倫斯基被安娜可愛的臉上温柔的笑所打動,回到彼得堡後,安娜也經常會與伏倫斯基在各種社交場合相遇,伏倫斯基對安娜展開了瘋狂的追求,安娜也漸漸為之所動,他們不顧外界的非議,公然同居,使得安娜原本的丈夫卡列寧擱不下臉面。在安娜有了伏倫斯基的孩子後,分娩時,她一再請求丈夫的原諒,丈夫由於是教徒便答應了。分娩後,她便與伏倫斯基逃到了國外,回國後,安娜又涉足上流社會社交圈,但物是人非,誰也不歡迎她,她未得到丈夫的離婚許可而伏倫斯基也不常回來。在一次口角中,安娜選擇了她初來俄國火車站看到的一幕——卧軌自殺,安娜最終悔恨的死去。可以説安娜這一生命運跌宕,雖然出身貴族,但卻沒有獲得自己的幸福,最終選擇了自殺。

對安娜,我既同情又憎恨,同情她原本的善良,她美麗的面容,卻最終含恨自殺,同情她沒有收穫一份可以攜手到老的感情。憎恨她打破了自己原本安寧的生活,違背婦道與伏倫斯基出軌。這無疑是給丈夫安了頂大綠帽子,她也未曾想到,丈夫是個男人,男人的面子該往哪擱?憎恨她不顧外界的勸阻,執意與伏倫斯基私奔逃走。正是因為伏倫斯基的不常回家使安娜與他發生口角而最終選擇了一條讓她走向死亡的路。

伏倫斯基的“風流,花花公子”使得安娜選擇走上身敗名裂,含悔而死的路。作者的感情似乎與我一樣,他對安娜也是就讚美又譴責。讚美在作者描寫陶麗、吉娣看到安娜時目光突出了安娜的美麗,也從對哥哥感情的安撫,突出安娜的善良。譴責在安娜違背婦道,禁不住誘惑,最終使自己身敗名裂,對於伏倫斯基,作者也用譴責,抨擊的態度描寫這個風流的花花公子,可以説是安娜所有的優點與伏倫斯基的缺點相映。作者也用大量筆墨描寫了伏倫斯基為了政治利益和安娜在一起,這樣的婚姻是不幸的。

作者借安娜的命運多舛,引出了上流社會的芸芸眾生,抨擊了他們腐朽的精神與沒落的生活方式,使我頗有感觸。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4

列夫托爾斯基的《安娜阿卡列尼娜》在19世紀的世界文壇上掀起了軒然大波,通過對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愛情的悲劇,她在不斷掙扎之後走的極端的路線,作者渲染的豐富的感情色彩都讓人感受到深刻壓抑的窒息的疼痛感,以及對故事主人公的憐憫與惋惜。

“風中之燭在風中搖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終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這句話所表現出來的絕望深刻體現了安娜的懦弱無助,她一直都在勸慰自己,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過錯,但是她作為一個母親,對兒子的牽掛與愧疚使她深陷矛盾與罪惡之中,她在經過無助的痛苦掙扎於煎熬之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找尋心靈的真諦。我想當它的靈魂脱離身體俯視她的一生時會不會悔恨,她所放棄一切追求的愛情被粉碎,她想以死來抗拒當時的社會,在那個俄國新舊交替的歷史時代,關於家庭的悲劇層出不窮,她的反抗與對真愛的執着是否能夠引起人們對真理性的思考真的值得懷疑。

電影場景裏這場愛情悲劇的結尾是安娜身着一襲與沃倫斯基初次見面時所穿的黑色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卧軌,結束了自己絕望的愛情與生命,也結束了一直以來的痛苦與煎熬,她獨自一人承擔了這段為道德和社會所不齒的愛情的後果,在這場吉蒂。卡列寧,沃倫斯基等多人的多角戀與各自婚姻的愛情的對比下,安娜無疑是可憐的,她選擇獨自一人承擔所有的苦果,然而這場以死亡結尾的戲劇性悲劇卻成功塑造了那個時期很多像安娜一樣的婦女的形象,這種背叛家庭,拋棄兒女,卻又擔心兒子會被人看不起的女人,至今為止也會被世人所厭惡與摒棄吧,但是柔軟的安娜仍然沒有妥協,她決定讓死亡來作為她最後的堅持,不管世人能不能理解,她要勇於面對自己的感情,不在這紛亂痛苦的世間沉浮煎熬,是她自己一手造就了自己的悲劇,不過猜想安娜也從不後悔,儘管從始至終她都是孤獨的,對她來説清醒的孤獨並不可怕,渾濁的美好的假象才令人窒息,所以她承受了悲慘的宿命,走過了孤獨的命運。

世界的倫理綱常一如既往地堅守着所謂的真理正義與道德,這些與安娜都沒有關係了,愛恨情仇也離她遠去,讓一切畫上句號吧,誰也不要再打擾她的安靜。而我們,我們仍然要努力地在這個世界上正直道德地生活下去,讓悲劇止步於故事裏。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5

這本書是十二月份外國文學課上講的一部作品,分為上下部,每部有五百多頁,所以看了比較久,老師也重點講了好幾節課。情節不是很集中,有兩條主線,一個是卡列寧的日子安娜出軌弗朗斯基,兩人相識相戀到弗朗斯基激情褪去安娜卧軌自殺的過程,一個是列寧經過種種曲折與自己心愛的吉蒂結婚生子並且在對死亡的恐懼與迷茫探索中最終獲得真諦幸福生活下去的過程。書中交叉敍述兩個主人公的故事,最後以一喜一悲的結局給人以震撼和啟示。這是我讀完整冊書所能回憶連接起來的概括。

從這兩個主人公的經歷來説,我有兩點感觸比較深。一個是從安娜的經歷裏得出的,從前高貴從容渾身散發着魅力的安娜為了愛情拋棄了自己的一切,之後在愛情中漸漸迷失自我最終失去理智走向末路,看着這個過程其實很可怕,就是她把對方當做了自己的全部,存在的全部意義,而對方又不可能始終保持同樣的熱情和把她看得同樣重要,愛情中的不平等造成女方的極度敏感與猜疑,把自己和愛的人都逼入絕境,甚至要通過自殺的方式來懲罰男方讓其後悔,這是多麼愚蠢的一種想法,火車壓到她身上的前一秒她才醒悟過來自己在做什麼,可是一切都晚了。看似愚蠢的事件可是現實中卻在真真切切地上演着,聽過見過的例子不計其數,所以如何成熟獨立地愛一個人,時刻保持起碼的理智判斷與思考真的很重要,這樣才能保全自己保全愛情。

而列寧,一直在糾結人生問題:人為什麼活着,死亡真正的含義是什麼,我是誰等等,他很迷惑,也有很多時刻想到死亡,和安娜不同,他還是迷迷糊糊地就這樣活了下來,經營着自己的家庭和農業,在經歷了一次次地困境後終於找到了那個讓自己內心充實豐潤的寄託-宗教,問題並沒有解決,但是他找到了信仰,確定的信仰,他可以靠着這份信仰明確地活下去。其實,信仰真的很重要,一個人沒有自己的那份信念為自己指明方向,提供動力,真的會感覺很空虛,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活着的意義是什麼,信仰有很多種,宗教是其中一種,希望我們都能找到那份能能讓我們踏實安心的信念和信仰,好好地生活下去。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6

書中介紹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位上流社會的貴婦,她討厭所謂的交際的宴會,她只是安於本分的照顧兒子和丈夫。這在遇見渥論斯基後都變了,最後安娜被丈夫卡列寧遺棄,被上流社會鄙視而卧軌自殺。

初讀這本書時,並沒能安娜的性格和追求。開始,她是過上了上流生活,可在情人渥論斯基的追求下,她放棄了自己的家庭,願意和渥論斯基一起離開。但她在要求和丈夫離婚時,她還是去看了看她朝思暮想的兒子。這種愛不亞於她對渥論斯基的愛。從此還可以看出她敢於同資本主義的上流社會做鬥爭,努力追求自己嚮往的愛情。但是列夫托爾斯泰卻將她的命運結束在火車軌上。這樣的結局令人悲哀,同時又將資本主義的上流社會中的名媛/紳士們醜惡的心靈和束縛的思想躍然紙上。

書中一號男主角渥淪斯基是一個英俊瀟灑的貴公子。他不僅虜獲了安娜的心,還讓公爵的女兒吉蒂為他着迷。但是他在開始時鐘情於安娜的美麗與賢惠。我覺得他對安娜的感情不可説是十分認真也不可否認這份感情。開始,他愛上了安娜,在安娜死後,他又重返上流社會的交際圈,仍然不務正業,很快忘記了安娜。這也許就是他的虛偽之處。不可否認他的痴情也是無可挑剔的。從文中大量的語言和動作描寫,又似乎真的沉醉於甜蜜的愛情之中。他是複雜的。

書中安娜的丈夫卡列寧是一個冷靜/獨裁的家長,從書中大量側面描寫可以看出他深受上層社會思想的禁錮。他和安娜原本是沒有感情的結合在一起的,面對安娜的背叛,他又給了安娜一次機會,讓她重回家庭。從一方面説他可能慢慢愛上了安娜,從另一方面説他也是在維護他在上流社會的地位和榮譽,最終導致他聽信別人對安娜的。

和卡列寧一樣吉蒂也深受痛苦和煎熬。他誤認為沃倫斯基是愛她的。直到希望破滅後,他悲痛萬分,憑藉自己的勇氣最終從悲傷中走了出來。她又是幸福的。

我哀痛安娜的結局,更憎恨當時黑暗的社會。列夫托爾斯泰從側面塑造了吉蒂幸福的形象,揭露了當時的社會面貌。

讓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再次沉醉在大師的筆墨間吧!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7

《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長篇小説,作為小説,它在文體上有着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其流暢性、內在邏輯縝密性和自然的雙線索交織等方面都是令人無可挑剔的。除此之外,令我着迷的還有它體現出的作者創作過程中現實與理想的交匯。

正如開頭“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自己的不幸”所説,作者對於現實的思考是基於婚姻愛情關係展開的,主要涉及四對婚姻或愛情模式:卡列寧與安娜,安娜與沃隆斯基,列文與吉蒂,奧布朗斯基公爵夫婦。安娜涉及了前兩個不幸的模式,與她相對的是列文的幸福模式,我認為安娜是作者為自己設想的另一種生命選擇方式,是一種假想的人生道路;而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影子,是較貼近作者真實的'生活狀態。現實與理想交匯之後,宗教色彩濃厚的託翁在寫作的時候很可能會想“可能的選擇有無數種,上帝安排了最好的”,於是他極力要寫出這個現實的一定是最好、最幸福,而那些帶有可能性的選擇雖然看起來光明,但會遭遇不幸和陷阱。

在寫安娜時,多次通過旁人觀察突出地提到安娜身上帶着深藏的激情和攝人的活力,這也正是作者內心深處的力量。在安娜心中的愛情火花被沃隆斯基點燃的時候,作者持矛盾而偏於贊同的態度,安娜在觀看賽馬時流露出對沃隆斯基過分關注後,勇敢地向丈夫攤牌,她想的是“唉呀,多麼光明啊!這是可怕的,但我愛看他的臉,我愛奇妙的幸福……我的丈夫!啊!是的……哦,謝謝上帝!同他一切都完了。”在猶豫中追求愛情的幸福終於壓倒了道德上的內疚。安娜是托爾斯泰設想的自己,替他完成了拋棄家庭出走的假想行為。他為了抑制自己對這種假想的嚮往,便渲染了這種假想生活所面對的阻力——把愛情的困境,社會輿論壓力,還有自己對於拋棄家庭孩子的心理譴責都詳細地呈現出來。

列文是現實作者的影子,有着探索農村改革的激情與思考上帝與人關係的深邃性,他敏感易怒、天真又自卑,不過我們看到他的家庭表面很美滿,他和吉蒂雖歷經坎坷但終成眷屬,雖然被安娜深深吸引但並未出軌,這比安娜所追逐的愛情更符合作者對於現實的要求。《安》成功地塑造出安娜與列文的突出形象,也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索,在現實與假想的交匯中對比,增強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8

我覺得,我有必要寫一篇讀後感,因為這才不枉讀一部著作。當然,我必須聲明:茲部世界名著是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他是俄國的作家。

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我會先讀《戰爭與和平》,再讀《安娜·卡列尼娜》,之後可能就是《復活》。因為這是一個作家的寫作風格與世界觀念成長的過程,或者説,是一個變化的歷史進程。只因茲著是較廉價的(180閲餅),於是在代金券支付73閲餅的基礎上,通過支付寶支付了1.07元。

全著大概説的是婚外情的悲劇吧,一個漠然的社會。紅顏禍水。並不是所有吸引你的女人都能給你帶來快樂。如果我還有什麼可説的的話,那就是著中主人公的名字。我閲讀伊始,就注意到了一個類似人名形式的一串字符——“安娜.阿爾卡迪耶芙娜”。我説,書名不是“安娜·卡列尼娜”嗎?怎麼會有“安娜.阿爾卡迪耶芙娜”?

再看一個譯本也是如此,我於是不得不認為她是個打醬油的。但是越到後面越是像把作者狠狠地揪出來,無情地拷問一番,再歇斯底里地臭罵一頓。後來,當參看第三部譯本時,才知“安娜·卡列尼娜”的全名是“安娜·阿爾卡迪耶夫娜·卡列尼娜”。是在人物表上知曉的。這才釋然。

但縱觀全書,先是“安娜.阿爾卡迪耶芙娜”,後來是“安娜.卡列尼娜”,最後又反為“安娜.阿爾卡迪耶芙娜”。沒有全名就算了,當你譯錯,沒想到還錯來錯去。無語!(特別聲明:間隔號與原文同;“芙”與“夫”也與原文同。)

我學到了什麼?最明顯的就是,一個人説的話(在書面上),被引號括住的,可以為若干段落。發現作者慣用“平心靜氣”,就像三毛慣用比喻句“就像一個世紀那麼長”一般。一個段落很長,所以要時刻注意指稱框架中的首要主語,記住他,直到另一個語篇中另一主語框架的出現。這樣有助於明晰是誰説的,避免小句的矇蔽,而使自己感到混亂。一個篇章,若干段落中,會有一段小段落是觀點語篇,需要以作者的口吻來讀,因為那可能就是作者的心聲。比如茲著人物的一些話語可以看作是俄國文壇狀元列夫·托爾斯泰的話。

如果説,一個人的生活需要什麼來使之充實的話,我選擇閲讀。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19

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給予我深刻感受的作品,以悲劇結局,讓人震憾回味。《安娜·卡列尼娜》在列夫·托爾斯泰的所有作品中,是寫得最好的。《戰爭與和平》也許更波瀾壯闊、更雄偉、更有氣勢,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麼純粹、那麼完美。

一個曾經賢惠的貴族婦女安娜,帶着她那熄滅的虛無,曾不顧一切痴迷追求的夢幻,奔走在絕望、孤獨、褪去美好的末路,最終倒向奔馳而來的火車。她那美麗的面龐、天真的愛情煙滅在呼嘯而去的火車鐵軌間,消逝在貴族們的唏噓聲中。

這樣讓人痛心的結局,讓我為安娜的天真、美麗、善良感到痛惜不值,為花花公子渥倫斯基對安娜態度由痴情、討好到欺騙、另尋新歡感到憤慨、厭惡。

《安娜·卡列尼娜》體現的主題是複雜多元的,列夫·托爾斯泰作為一代文學巨匠,他筆下矛盾集中的體現、情感的衝擊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以深刻表達。大多數人們剖析安娜的死是貴族社會死板、禁錮的思想制度造成的結果,而在我看來,她個人的情慾是錯誤的根源,她那禁不住誘惑的輕信與不經深思熟慮隨自己的慾望行事的個性,一步步葬送了自己,可以説,她的天真也叫愚昧。

《安娜·卡列尼娜》引發了我的思考:面對誘惑,理智需要臨駕於情感之前,光是鬆懈、漏洞迭出的抵禦是無法讓人免於走入歧途的,唯有徹底的、堅定的理智才能讓一個人根基牢固,不被情感、慾望的洪流沖走,也不隨波逐流。一般來説,一時的快感、暫時的慾望滿足往往是招致不幸結局的導火索,《安娜·卡列尼娜》中氾濫的情慾讓獲得短暫快樂的安娜最終對生活失去信心而葬送生命,在走出書本的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相繼墜入慾望的陷阱,為了追求那一時的光輝而抹黑未來的人生路呢…看來,理智的完備是一人條漫長的征程,需要人們博覽羣書,洞悉事物本質,豐富人生閲歷,從而達到應對世事安之若素、穩若泰山的人生境界。

我曾想:假如安娜擁有牢固的理智,完全屏蔽掉花花公子的殷情,抵抗世俗的誘惑,結局必會是另一番風景。這樣也許不能解放天性、不叫自由、不叫愛情,但是,安娜也能在原有的人生軌道里過她正常愜意的人生。然而,書中也許會有假如,但人生中絕無假如,一個人一旦失足,那便是必然…

以此讀後感警示自己在以後人生路上理智慎行。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0

故事的開始是一個美好的開始,驚豔動人的安娜在火車上邂逅了風度翩翩的年輕將軍渥倫斯基,看似美好的邂逅卻是悲劇的開始。

安娜,美麗而風韻,有一個深愛着的兒子,一個身世顯赫會賺錢的丈夫,生活在上層社會,衣食無憂,這樣讓旁人無比羨慕的生活又有多幸福呢?她的男人醉心於功名,虛偽而冷漠,婚姻在他的眼裏沒有感情的基調僅此只是“神的意志”。在只有金錢和名望的婚姻中安娜得不到幸福,得不到愛情無疑對她是一種折磨,這時一個彷彿可以點亮她的人生的男人出現了,渥倫斯基,同樣出身貴族,英姿颯爽使多少少女為之傾倒,而他卻被安娜深深地吸引,對安娜張開熱烈的追求。起初安娜還在壓抑着自己的情感,但渥倫斯基的熱情終究還是喚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愛情。他給了安娜愛情的確點亮了安娜的人生,但因為他的愛情安娜被他推進無盡深淵最終,在宗教信仰壓力,被原有社交圈集體唾棄,內心的自責和愧疚等多重壓力下,沃倫斯基對外界壓力的妥協、對安娜的冷落,成為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多疑和無所寄託使她崩潰,她穿着一襲黑裙,卧軌自殺。

在我看來,每個人的生命中都需要一個依靠,都需要一個精神寄託,我們可以把愛情,友情,親情以及自己的事業和榮譽當做依靠和寄託。很顯然,安娜的精神寄託便是她與渥倫斯基的愛情。愛本身是沒有錯的,愛情是美好而甜蜜的,但是安娜的愛錯就錯在她對愛情的要求太嚴苛了,把愛的本質扭曲了。她厭惡憎恨卡列寧,認為卡列寧平平淡淡,對她根本沒有愛情,她愛渥倫斯基,雖然她從未承認但是我認為她愛的正是渥倫斯基的轟轟烈烈,愛的正是他對她的殷勤,而並不是渥倫斯基本人。可以説,安娜的生活是痛苦而糾結的,她想為了愛情而生活,但是完全沒有能夠站得住腳的立場。從經濟上來説,她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她的生活費完全靠卡列寧供給,書中提到,在卡列寧寫給她告訴她被原諒的那封信中,甚至還夾了一卷鈔票。從情感上來説,雖然書中着重描寫了安娜生產之後卡列寧堅決不同意離婚,但是在第四部的末尾也描寫了安娜在這個時候也主動放棄了離婚的想法的心理活動。我認為,安娜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轉變還是因為她放不下她的兒子謝遼查。她知道,一旦離婚丈夫卡列寧勢必會奪走孩子的撫養權,那樣的話對安娜又是一次痛苦的折磨。

別把情慾的噴張當做愛情,也別把慾望的滿足看成幸福,因為安娜的悲劇正源於此。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1

非常認真地拜讀完託翁的長篇小説《安娜卡列尼娜》,感受和書評相差非常的遠。

書評內容如下: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冷漠和沃倫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卧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另一人物萊温這裏就不贅述了。

安娜特別懂得利用自身優勢去誘惑男人,而且她很討厭上流社會的虛偽,這些本來都是她的優點,可我卻無法喜歡上她,更加無法去可憐她,在託翁詠長拖沓的結尾,我甚至非常期待看到她是怎麼死的。

首先,安娜背叛了自己的丈夫,無論他的丈夫如何(我向來反對夫妻的匹配説法),總之安娜的背叛就是一種錯誤,既然你不對,就沒有什麼資格去要求丈夫應該怎麼對你真正的寬容和友好,殊不知時下很多夫妻離婚是都是儘可能大地傷害另一方,所以卡列寧沒有同意和安娜離婚,我認為沒有什麼不妥;

其次,安娜毫不猶豫地選擇和沃倫斯基到國外去,完全把兒子給扔下了,等到和情人從國外回來才發現自己多麼的想念兒子,這種愛是自私的。一個為了自己的幸福而置兒女不理的媽媽我不認為是什麼好媽媽;

第三,在和沃倫斯基的相處中,安娜對於愛情有超強的控制慾,或許由於她缺乏安全感,對情人有強烈的不信任,也非常的神經質,成天懷疑情人對自己不忠,對情人的行蹤必須瞭如指掌,有種讓人喘不過氣的感覺,經常有意識地把自己打扮地特別的妖嬈並以此感到心理安慰似的認為,這樣做情人就會永遠地留在自己的身邊,一個由於自己美貌而愛上自己的人,這種愛情本身就毫無可靠性而言,她卻在無限地加大這種不可靠性,真是又可憐又可恨;

第四,那個幾乎要了她生命而生出來的女兒,安娜居然不愛她,不是一個好母親的行為;

第五,為了讓情人後悔寧願付出自己的生命,自負而專橫、也愚昧。

如果把安娜的悲劇歸結於社會制度我倒是非常認可的,因為安娜如果生活在當代,大可通過正常的程序去離婚,她就不會沒有任何的名分,也就不會發生由此而來的任何悲劇。除此之外,我不認為她的丈夫和情人有多麼的醜陋和自私。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悟性不夠高,這麼多人看過的書,別人認可的道理為什麼我一點都看不到,這些天我一直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觀點有問題,但是這麼長的小説我可是非常仔細地閲讀的,沒有走馬觀花,所以不可能是看不懂,我想是我太另類了吧。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2

歷經3月,我終於將列夫托爾斯泰的長篇大作——《安娜·卡列尼娜》看完。在上書的那一刻,彷彿一世紀的光景在我眼前瞬逝。現在,我來談談對於女主安娜的一些小看法。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羅斯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主要作品之一。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冷漠和弗龍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卧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莊園主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脱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説深受我國讀者喜愛,它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小説中,女主安娜的人物形象着實令我被震撼,她18歲時嫁給前途無量的政治家卡列寧,後誕下一子,過後便是的平淡而充實的生活,在離開兒子前往莫斯科,她會感到孤獨與思念——她過着就是這樣的普通生活。然而,弗龍斯基的出現點燃了她的慾望,對於愛情的追求。自此,她的童真一去不復返。

弗龍斯基高大帥氣,風度翩翩,他對安娜執着的追求,使安娜墜入了愛情的深淵中;他的温柔體貼,使安娜放下了最後一道防線。為此,她不惜付出自己的名譽,家庭來換取這份她想要佔有的情感。

但是,安娜縱身一躍,不顧一切追求所換來的不是王子與公主的愛情故事,而是無盡罪惡的深淵。

她與弗龍斯基在一起後,弗龍斯基的温柔體貼消失殆盡,帶來的,是無盡的爭吵與痛苦。甚至連她處在的上流社會,也對她賦予無盡的嘲笑。

弗龍斯基與安娜不同,他的慾望不僅有安娜,還有賽馬,事業。安娜只是他慾望的一部分,當慾望得到滿足時,厭倦油然而生。但是安娜不一樣,安娜的內心中,只有弗龍斯基一個人,弗龍斯基的厭倦與安娜愈發強烈的愛發生衝突,最後,在對於生活的絕望以及對愛情戰爭勝利的追求下,她決定懲罰弗龍斯基,在鐵軌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幸的女人。

安娜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所想所思,她勇敢而又直率,從來不做違心的事情。就像她説的一樣:“我不能不跟着我的心走。”她迷戀弗龍斯基,愛他,渴望他,所以她寧願滅亡,也要佔有他的愛。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弗龍斯基在安娜死後精神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全部意義,負罪感讓他選擇不再去實現慾望,而要將自己的生命已經毫無價值的生命,揮灑在殘酷的戰場上。

而安娜的人生,在悲劇中,落下了帷幕。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 篇23

那支她曾經用來照着閲讀那本充滿憂慮、欺詐、悲哀和罪惡之書的蠟燭,閃出空前未有的光輝,把原來籠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給她照個透亮,接着燭光發出輕微的嗶哱聲,昏暗下去,終於永遠熄滅了。

安娜,就這樣走了。

在寂寞和孤獨的浸染下,在隨心所欲渴望愛情的烈火下,在靈與肉、世俗和自我、付出與背叛下,在自我設障的層層圍攻下,暗黑與失落吞噬了她。為了讓所愛的福倫斯基能因自己的死而再把彼此遺失了的愛找回來,為了讓福倫斯基永遠生活在愧疚和悔恨中,魅力無限的安娜,最終還是走了。

她走的是那樣着迷,走的是那樣痴狂。

每一個女人,都要經歷一個安娜·卡列尼娜,經歷一個圍城,才能找到屬於自己家庭人生路。

香煙紅顏一縷,亡於無人能左右的時代,亡於自我的不能和解,亡於自作自受,亡於逃脱不了的自我的迷霾。

痴情的安娜,詮釋了一句話:緣求來,緣散去,痴情女子不消恨,難抵水能東流。

當她一畫十字,畫出了自己一系列少女時代和童年時代的回憶,生命帶着它種種燦爛歡樂的往事剎那又呈現在她的面前。是否人來自赤裸裸,臨尾時亦是赤裸裸?是否當繁華落盡後,留下的是真誠和純真,是初心和美,是甜蜜湧上心頭?

那不是情,那不是愛,那不是喜,那不是恨,那不是金錢榮辱,不是世人冰霜,不是痴情女人薄倖男,不是子女存世牽掛,那是什麼?那是初心!是隻屬於自己的純真和良善,是那片年幼時的十里桃花。

生命仿如公交車,到站了自然有人下,臨戰了自然有人上。上下自有定律。上的人在塵世中爭名奪利,長臉面、償歡情、享行樂,為功為名為利鬥來撕去,恨天怨地怒蒼天。

下車的人若能到最後,眼前浮現出鮮花鳥語,芳草萋萋,清晨黃鸝出谷的笑聲,浮現出母親那碗簡單無物而又温暖無盡的熱湯,而非怨天閉不了眼的哀愁與倦容,那也算是對自己生命、對自己有了一個不枉此生走一遭的答案。那就是有了自由來,隨意去,不貪不戀、不求不捨的幸福緣;有了通天地靈性精華,明曉人性源泉的根基和樂土。那緣何不樂呢?

緣盡緣散。花開時,書卷裏念曉而解憂世間苦;花落處,青燈黃卷,青山萬鬆,塵歸塵,土歸土,不捨不戀,不求不訴,是智慧仁心,是彼岸。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個悲劇,是一座圍城,更是千萬人所不能不思索的豐碑。

無量壽佛。是萬法自然,是如來,是阿彌陀佛。

人間路,路人間,循共產主義,做淡然快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