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學生讀《悲慘世界》有感

學生讀《悲慘世界》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88W 次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讀《悲慘世界》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讀《悲慘世界》有感

黑暗的牢房裏,一個衣衫襤褸的囚犯,獨自痛苦而茫然的坐着。在他25歲時,只因為貧困和飢餓打破了一塊玻璃、偷拿了一個麪包而被判19年的苦役。陰暗潮濕的監獄裏,只有牆縫中露出的一縷微光,照在他絕望的臉上

這個不幸的囚犯,就是法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悲慘世界》裏的主人公----冉阿讓。他的不幸使他仇視法律,不再相信任何人,並要對世界進行報復,性格也變得兇狠而孤僻。然而,就在冉阿讓放棄這個社會的時候,仁慈的卞福汝主教,這個基督的使者,用仁愛之心,寬大的胸懷,點醒了暴怒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反而將那對燭台送給冉阿讓並叮囑他:“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 。讓冉阿讓徹底悔悟,從此,化名為馬德蘭,棄惡從善,開始了新的生活。

當他曾擁有無數財產時,他卻把絕大多數錢捐給了慈善機構和窮人,以至於他出門時往往口袋裏裝滿了錢,回來時又空了。對於窮人而言,他就是保護傘,正義的化身。

為了使一些陌生的人不受傷害,他竟然一次次鋌而走險,不惜暴露自己曾是苦役犯的身份,被當時黑暗社會的忠實守衞者冷酷的警長沙威盯上。為了珂賽特的幸福,他從此又走上了東藏西躲的痛苦生活,最終珂賽特得到了自己的'幸福,而他卻在平靜與安詳中死去……

讀完這本書,感動之餘,我突然感悟到,原來在那樣一個黑暗和冷酷的世界裏,也有光明和温暖啊!尤其不能讓我忘懷的是:當革命的起義者安灼拉讓冉阿讓去殺黑暗政府的忠實走狗沙威時,冉阿讓讓沙威認識到了自己的過錯,並放走了沙威。讓我們看到了冉阿讓是在通過自己的博愛、寬容及其高尚的靈魂,重新喚回因生活在那個悲慘世界的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

也許我們很難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心中擁有一片光明,用善和愛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心靈去給予他們更多的温暖,這個世界就會充滿愛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