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800字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8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1W 次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8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800字

昨天晚上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就把這本書看完了。書中主要講了一個英國人19歲出海探險。在外漂泊31年後,50歲又回到英國的故事。

重點講述在大海上航行遇險的故事。海上風大浪大,多次遇到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又遇西班牙海盜,被壓回北非當了兩年俘虜。兩年後趁出遠海釣魚,殺死看守逃脱。然後又被附近的大船救起來,在巴西種植園生活一段時間後,又開始了大海航行販運貨物的冒險生活,乘坐的大船擱淺沉船,坐皮划艇,又遇翻船,抱着一個木板飄到一個小孤島的沙灘上。全船人全部遇難,他是唯一的一個倖存者。此時已離家8年。魯濱孫在島上自力更生。又生活28年。

19歲出海,8年之後27歲落難的島上。23年之後,50歲,平息一場水手的叛亂,最終平安回英國的故事。情節曲折跌宕,適合小孩子看。

我感興趣的是魯濱孫在島上的生活。他在島上訓練了鸚鵡波爾。救了一個黑奴隸,星期五。還救了星期五的'爹,還有一個葡萄牙人。

這是我第1次完整的把書看完(借四年級同學的書,全書帶插圖200頁)。雖然是個兒童版,但是故事的大概我總算曉得了。原來只是斷斷續續的看了其中一部分。總是不過癮,這次。總算把一本書看完。有了全局視野。

魯濱孫在島上,他圈養了山羊,馴化了鸚鵡波爾。播小麥,除了農作物,他還種葡萄,這些種子是大船上取下來的,是當時人類文明的結晶。另外他出去幹農活時,手裏拿着長槍,腰上斜掛着火藥和子彈。皮帶上掛着一個鋸,一隻斧頭。長槍防身的。斧頭和鋸是用來幹農活的。

前兩天在百度上無意中搜到了荒島求生主題的視頻。博主小黑,也是光着腳在熱帶雨林裏,拿了一個刀,(因為不能帶槍,只能帶一把刀)。一是用來防身,第二是用來披荊斬棘。三是用來挖土刨坑。和魯濱孫的行頭一樣,只不過魯濱孫又有槍又有斧頭。

真人視頻裏面,也類似,博主小黑圈養的是山豬,母山豬還生小豬。養了兩個寵物小狗,平時巡山就帶在身邊。看來人類需求都差不多的。

種農作物,植水果樹,畜牲畜,養寵物。

不過魯濱孫還有一個黑奴助手——星期五

看了這漂流記有什麼用?就會對荒島求生之類的視頻有一個基本的瞭解。以後再看到此類的視頻就不會上癮,就會一個對比。擴大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知識儲備就增加了。萬一哪天不幸落入孤島也不會一無所知,但這是低概率事件。

魯濱孫該能在這個小島上生活23年。除了自身身強力壯,抵抗力強(得過一次重感冒,睡7天,扛過去了),同時也因為有現代科技的加持,比如有槍,有斧頭可以砍樹,有鋸可以據木頭。有小麥的種子,葡萄種子。有帆布,可以禦寒。這完全不同於原始社會時代的狀態,石器時代,刀耕火種時代。魯濱孫有英國工業文明的科技加持,才能一個人生活在鼓搗上23年的。

然後我又百度了一下。相關的電影,還真的有人拍了電影(97年拍攝的)。看了前面6分鐘。介紹了魯濱孫漂流的原因,是為情所困,把情敵殺了,然後被迫流亡,原來是狗血劇啊。而本書中沒有提到這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