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精選11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9W 次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精選11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 1

【活動目標】

1、感知6以內的數。

2、通過觀察比較正確認識和區分物體的高矮和厚薄,能將物體按高矮和厚薄排序。

3、在比較的過程中,逐步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圖片,厚薄不一的書5本。

學具:幼兒用書第32頁,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鞏固認識高矮,按高矮排隊。

請三位高矮不同的`幼兒站到前面來,讓大家觀察比較,可以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有序地排隊。

再請5—6位高矮不同的幼兒上來,讓他們目測比較高矮排序。

(2)認識厚薄。

出示厚薄不一樣的書本,提問:這裏有什麼?有多少?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啟發幼兒用比較和目測的方法認識書本的厚薄,再請幼兒上來比一比排一排,學習按厚薄給書本排序。(從薄到厚、從厚到薄。)

2、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看圖説一説:圖上有什麼?哪個厚?哪個薄?並認讀漢字:厚薄,並在厚書旁邊的圓圈裏圖上黃顏色。

(2)觀察比較彩色格子的長短,説説:哪個顏色的格子最長?哪一種最短?並按從長到短的順序在右邊的格子裏寫上寫上數序。

(3)啟發幼兒按數序提示給格子塗色。

3、活動評價。

讓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材料,教師表揚正確排序並大聲講述的幼兒。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 2

教學內容:

比較厚薄教學要求:

1、認識厚薄,通過學習要求A組學生能正確區分比較物體的厚薄,並會正確運用“厚薄”表述比較的結果。

2、B組學生能區分物體的厚薄,並能説出這個厚,那個薄,不要求説出物體的'名稱。

3、C組學生要求能用手指出哪個物品厚,哪個物品薄,不做語言要求。

教具準備:

衣服、書、黃瓜、胡蘿蔔、積木等若干。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厚薄不同的兩件衣服,請學生比一比,説一説,哪件厚,哪件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較厚薄。

二、新授課

1、實物感知與比較:出示厚薄不同的兩塊積木,讓學生先觀察,再比較,用手摸一摸,説説哪塊厚,哪塊薄。出示厚薄不同的黃瓜片,讓學生進行觀察,比一比哪片厚,哪片薄。

再出示厚薄不同的兩本書,請學生比一比、説一説,哪本厚?哪本薄?再出示胡蘿蔔片,觀察比較它們的厚薄。

2、鞏固認識:把厚薄不同的黃瓜片和胡蘿蔔片放在一起,讓學生進行比較,説出什麼厚,什麼薄。

活動延伸:

用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比較物品的厚薄。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厚薄的比較,希望同學們在在下課後注意觀察我們身邊的物品,比一比同學們身上的衣服,看誰穿的厚,誰穿的薄,回到宿舍,比一比你們的被子,看看誰的厚,誰的薄。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 3

活動目的:

1、會區分物體的厚薄,並會正確運用“厚薄”表述比較的結果。

2、能從3——5個厚薄不同的物體中,找出等量的物體。

3、能對3——5個物體進行正逆排序。

4、使幼兒對探索厚薄感興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黃瓜、胡蘿蔔、百蘿蔔、書、積木等若干。

活動過程:

1、引題。教師出示厚薄不同的兩本書,請幼兒比一比、説一説,哪本厚?哪本薄?

2、通過遊戲“比一比”感知物體的厚薄。

(1)引導幼兒從座位底下拿出書和旁邊的幼兒進行比較,並能用“厚薄”表述比較的結果。

(2)找一找:請幼兒在3——5本書籍中找出一樣厚或者一樣薄的書。

2、小組操作活動。

(1)排一排:提供厚薄不同的黃瓜片、胡蘿蔔片、書、積木等,引導幼兒將每類物品按從厚到薄或從薄到厚的順序排序。

(2)塗色:按圖示給圖中的物體根據厚薄的`不同塗上不同的顏色。

3、運用多媒體展示幼兒操作作品。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益智區提供厚薄不同的物體請幼兒排序;並能根據圖示進行塗色。

生活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引導幼兒尋找幼兒園、家裏和周圍環境中厚薄不同的物體。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 4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厚薄、高矮、粗細進行7以內的正、逆排序。

2、發展幼兒思維的可逆性、傳遞性和雙重性。

3、培養幼兒愛動腦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7張厚薄不同的圖書圖片;7張高矮相同、粗細不同的樹幹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老師這裏有一些你們的好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誰呀!

二、基本部分

1、厚薄的排序(出示厚薄不同的圖片,7張)。

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可是他們沒有名字,很傷心,我們來幫他們把名字起了好嗎?(讓幼兒按照從薄到厚的`順序)

你們看看那一本書是最薄的?它就叫老小。我們把老小送回家,剩下的誰是最薄的?那它就是老六。再看看剩下的誰是最薄的?……

下一個應該是誰呢?……

依此類推,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能夠找到一個既快又準確的方法。

他們又要出來玩了,這次他們是老大現出來的(讓幼兒自行操作,用每次都選出最厚的方法按從厚道薄的順序排列)

2、粗細的排序這些書門出來玩,感到很累,這個時候他們發現了一些樹樁。他們就商量在樹樁上坐一會兒,休息一下,可是他們應該怎樣安排呢?(出示7張高矮相同、粗細不同的樹幹圖片)

他們想把這些樹樁按從細到粗的順序排,怎樣排?引導幼兒用前邊的方法,依次找到最細的方法進行排序.這時,他們想換換位置,把這些樹樁從粗到細排,哪有怎樣排?請幾個幼兒用相同的方法上來親自操縱,進行排序。

高矮排序

他們玩得很開心,你們想不想也出去玩?但我們要排隊才行。

將全班幼兒按人數分成六組,進行從高到矮,從矮到高排序

結束部分:排好隊,和幼兒一起開火車出去。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 5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

2、激發幼兒參與操作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

學習將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

活動難點:

學習將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大小不等長方形報紙

厚薄不同的書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出示書本引出活動)

老師:小朋友們好,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呀?

(幼兒回答)

老師:是的,今天老師帶了很多書寶寶呢,我們看看這些書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呢?

(幼兒回答)

老師: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有些小朋友説的也很好,這些書寶寶看起來有的厚有的薄,那一共有基本書呢?我們能不能按照書的'厚薄跟它們排序呢?

(幼兒思考)

二、引導幼兒對書本進行排序。

老師:好的,現在老師要請孩子們來排一排哦,我們先從五本書開始,不着急,慢慢來,先請一位小朋友來試試看哦。

(請幼兒來操作)

老師引導孩子先找出最薄的,再找出剩下中最薄的,直到排完。)

老師: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排的對不對呢?先從最薄的開始,然後厚一點,厚一點,厚一點,直到最後一個最厚的。

老師:好啦,那我們再添加兩本吧,要怎麼排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在要怎麼排吧!

(繼續請幼兒來進行排序)

老師帶領幼兒集體檢查驗證

出示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引導幼兒進行比較,説出最大的,大的,最小的。

老師:那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幾個正方形吧,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大小不一樣,那誰來比一比説一説,把比較的結果告訴我們呢?

(請幼兒來回答)

老師帶領幼兒集體表述。

三、活動結束。

老師:好啦,今天我們學習比較了厚薄,以及複習了我們以前學過的大小比較,孩子們要記得哦,在家也可以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有材料自己複習哦。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 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區別長短、寬窄、厚薄,並能用詞表達。

2、讓幼兒學習按照長短、寬窄、厚薄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初步體驗序列中物體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3、鼓勵幼兒完成多種活動內容,並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操作結果。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學習按照物體長短、寬窄、厚薄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不受物體顏色、形狀、材料的干擾,進行長短、寬窄、厚薄差異的排序,並在選擇的過程中強化幼兒對序列中物體的相對性和可變性的體驗。

活動準備

1、活動室佈置:擺放一些寬窄、厚薄不同的物品,如:圍巾、毛巾、皮帶、桌子、凳子、積木、書、毛衣、襯衫等。

2、教具:寬窄的紙條若干(同顏色、同長度;同顏色、不同長度);按長短、寬窄、厚薄、高矮、大小、多少等差異排序好的材料紙各一張(如圖1-圖7);錄音機、磁帶。

3、學具:每人一個信封,信封內有兩張形狀相同、厚薄不同的紙片;每人兩張寬窄、顏色各不同的'紙條:黃色的寬,綠色的窄;墊板若干;寬窄不同的布若干。

第一組:寬窄排序材料(同顏色、同長度、寬窄不同);數字卡片;厚薄排序材料(同質料、不同厚薄);長短排序材料(同顏色、同寬窄、不同長度)。

第二組:寬窄排序材料(不同顏色、同長度、不同寬窄);厚薄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顏色、不同厚薄);長短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顏色、不同長度)。

第三組:寬窄排序材料(顏色、長度、寬窄均不同);厚薄排序材料(顏色、質料、厚薄均不同);長短排序材料(顏色、質料、長短均不同)。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玩踩墊遊戲。(體驗哪塊墊厚,哪塊墊薄)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厚,哪些東西薄。

2、小組活動:

按不同難度分成三個小組。(要求邊操作邊講述)(爭取每人都能完成三種活動)

3、活動評價

在實物投影儀中出示幼兒的操作結果,幼兒集體檢查。

4、小結。

遊戲活動彩布排序。

活動結束

音樂起,小朋友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 7

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的方法,區分2-5樣物體的厚薄,並對其進行排序。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

3、通過分類合作比較,體驗快樂。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木板,書,圍巾,紙,襪子,毛巾,餅乾,鞋盒,飲料,積木,籃子

活動過程:

(一)目測

1、師:小朋友冬天穿的外套,比你們現在穿的要怎麼樣啊(厚)那現在的的呢(薄)

2、出示木板

師:我這裏有一塊木板,你們覺得是厚還是薄呢?

師:那我現在在拿出一塊,現在這塊木板是厚還是薄呢?

小結:原來一樣東西是不能比的,要兩樣或兩樣以上的東西才能比較厚薄

師:你是用什麼方法知道的這塊木板厚的(用眼睛看)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亮呢,一看就知道厚薄。

3、出示書

師:那請你們再來説説這兩本書誰厚誰薄

師:請你上來指一指看,你是用什麼辦法知道的啊

4、出示鞋盒

師:咦,那這兩個盒子呢,請你上來指指看,你用這麼辦法啊

小結:我們能通過自己的眼睛,來比較東西的厚薄。

(二)觸摸

1、教師出示圍巾

師:天氣變得冷起來了,我要圍怎樣的圍巾,那請你們想想看,這兩條,我要圍哪一條呢

師:你們都覺得是這條厚嗎師:那你是用什麼辦法知道呢

師:對了還可以用摸一摸的方法來比較。

2、教師請幼兒上來摸,上來區分

師:那金老師請小朋友來摸一摸,看看是哪條厚,哪條薄

小結:我們剛才可以用自己的手來摸一摸,來比較物體的厚薄。

3、在每張椅子下面放兩樣厚薄不一的東西

師:老師在你們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個籃子,請你來比較籃子裏的東西,在最厚的東西上面貼上紫色的記時貼,貼好的小朋友把籃子送到這裏,記住自己是放在哪裏的教師檢驗2-3樣物品

小結:我們的小朋友真棒,能用手觸摸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厚薄。

(三)並放比

1、教師出示兩塊厚薄不明顯的肥皂(桌上地面上)

師:那請你來看看,這兩塊肥皂,誰厚誰薄

師:哇,有些人覺得是這快厚,有些人覺得是這快厚,那底是誰厚呢,請你來想想辦法比一比。

師:恩真棒你的辦法真好,是把兩塊肥皂,並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師:咦,那裏又有一塊肥皂,跟這裏的肥皂比是厚的還是薄的啊

師:你用什麼辦法進行比較啊講述比較厚和比較薄

2、出示餅乾盒

師:現在的這三盒餅乾誰最厚誰最薄,請你也來比一比

師:你用什麼辦法比較出來的

小結:對於有些物體厚薄不明顯的,我們可以用並放比較的方法。

(四)超市

1、出示不同厚薄的東西

師:剛才我們的小朋友都學會了並放比較厚薄的的方法是不是啊,有位超市的售貨員,想請你們幫幫忙,你們願意嗎,原來超市有很多厚薄不同的`東西需要整理,並要找到自己的家,你看有用品區,飲料區,食品區,玩具區師:等一下請每個小朋友拿一件商品,先去找到他們的家,然後再進行比較,你可以從厚到薄,也可以從薄到厚的給他們排排隊。

檢驗: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排的對不對,這一組,這是最薄的,這是最厚的。

教師依次檢驗總結:今天我們學會了很多種辦法去比較厚薄,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並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五)尋找,操作

師:我們的家裏,教室裏都有很多的東西可以用來比厚薄,那現在我們就到教室裏去比一下。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瞭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後的數學活動中多加遊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 8

教案目的:

1、在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厚薄,能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

2、激發幼兒參與操作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

在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厚薄,能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

活動難點:

在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厚薄,能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

教案准備

橡皮泥若干。

教案流程

一、做蛋糕

1、小熊糕餅點開張了,小熊做的蛋糕非常好吃,所以生意特別好,它都忙不過來了,小熊想請小朋友來幫忙,你們願意嗎?

2、請幼兒拿出橡皮泥做蛋糕,教師觀察指導。

二、比較厚薄

1、每位幼兒做完一塊蛋糕,教師選取一幼兒做的蛋糕,讓幼兒觀察期

厚薄,引導幼兒討論並得出結論:確定蛋糕的厚薄,要兩塊蛋糕進行比較才知道。

2、出示兩塊蛋糕,讓幼兒比較厚薄,再出示1塊蛋糕,將3快蛋糕進行比較,幫助幼兒在比較的過程中學會用最厚、不厚不薄、最薄的詞彙來啊描述其特徵,提問:剛才這塊最厚的蛋糕為什麼現在變成不厚不薄的呢?引導幼兒理解厚薄比較的相對性。

三、蛋糕排序

1、幼兒用橡皮泥做蛋糕,按要求一次做出厚薄不一的3塊蛋糕,用語言描述,然後比較厚薄並進行排序。

2、引導幼兒用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排序。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 9

設計意圖

家的濃濃的親情,會使幼兒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孩子渴望媽媽温暖的懷抱,也期盼和爸爸一起遊戲玩耍。在一個家庭中媽媽爸爸是相輔相成的,為了強化爸爸在幼兒成長中的積極影響,讓幼兒在活動中學會感激,學會報答,學會關心,學會愛。父愛是深沉的,但是深沉的愛卻難以被年幼的孩子察覺。因此設計了這個音樂活動《好爸爸,壞爸爸》。

教學目標:

1、嘗試根據歌詞內容運用動作、表情展現爸爸的神態。

2、理解“好爸爸”、“壞爸爸”對自己的愛。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準備:

音樂CD,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完整欣賞歌曲。

請你仔細聽一聽,這個小朋友為什麼一會兒説有個好爸爸,一會兒又説有個壞爸爸?

兒歌《好爸爸、壞爸爸》

我有一個好爸爸

做起飯來,鏘鐺鐺 鏘鐺鐺

洗起衣服,嚓嚓嚓 嚓嚓嚓

高興起來,哈哈哈 哈哈哈

打起屁股,啪 啪 啪啪啪啪

嗯 真是稀里嘩啦

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好爸爸 好爸爸

我有一個好爸爸

哪個爸爸不罵人

哪個孩子不害怕

打是親來罵是愛

哪個不是好爸爸

二、根據歌詞意思創編A段動作,進行表演。

1、學爸爸做飯、洗衣服

2、學爸爸高興時的樣子

(1)這個小破鞥有為什麼説他有一個好爸爸?

(2)巴巴爸爸高興時,是怎麼笑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你爸爸笑的時候,還會有哪些動作?

3、學學爸爸生氣的樣子

(1)小朋友做錯事情時,爸爸會怎麼樣呢?他是怎麼做的?

(2)爸爸打過你嗎?爸爸為什麼打你?被爸爸打了,你心裏會覺得怎麼樣呢?

4、完整表演A段

你覺得這是一個好爸爸還是一個壞爸爸?為什麼?

三、根絕歌詞創編B段動作,進行表演。

(1)這段音樂聽起來和剛才有什麼不一樣呢?

(2)你想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這段音樂呢?

四、完整表現歌曲

1、分角色表演(老師做爸爸,小朋友做孩子)

提出要求:在爸爸打孩子的時候,孩子把屁股伸出,爸爸用手狠狠的打。

2、男孩做爸爸,女孩做孩子再次表演。

五、情感教育

我們都有一個好爸爸,所以我們也要做一個好孩子,不能讓爸爸生氣,好嗎?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雖然孩子 們的興趣 很濃,在課堂 上發言也比較熱烈,但是總體感覺目標的達成度不高,在“感受 和爸爸在一起愉快、甜蜜、安全 的感覺。”這一點上,孩子們似乎沒有貼切的表達。

可能有幾個原因造成了上述情況

1、前期的經驗準備不足,很多小朋友都沒有和爸爸一起玩相關遊戲 的經驗。

2、父親的愛往往是比較含蓄的,甚至會用一種比較嚴厲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且在家庭中,很多母親並不注重培養孩子對父親的崇敬,往往會在孩子面前數落父親。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 10

活動目標:

1、感知和分辨多個物體的粗細、厚薄。

2、學習按物體的粗細、厚薄排序。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粗細不同的紙筒5個,厚薄不同的書5本。

3、幼兒每人一份材料,不同粗細的小棍5根,半根黃瓜,一把塑料小刀。

活動過程:

1、學習按粗細排序

2、學習按薄厚排序

(1)教師出示不同厚薄的書本,請幼兒説一説是什麼,數一數有幾本,想一想怎樣才能區分這5本書的.厚薄。

(2)請一名幼兒上來,把它們從薄到厚排成一排,並説一説哪本最厚,哪本最薄,其他幼兒判斷排得對不對。

再請一名幼兒上來,把書本從厚到薄排列,其他幼兒判斷排得對不對。

(3)教師播放多媒體資源,呈現厚薄不同的木塊的圖片,請幼兒按照從薄到厚、從厚到薄的順序排列,感受厚薄的相對性。

3、操作練習

(1)幼兒兩人一組,先將手中的小棍從細到粗、從粗到細排序,再將黃瓜片,切成厚薄不同的小片,按照從薄到厚、從厚到薄排序,互相説一説自己對粗細、厚薄的認識。

(2)打開幼兒操作材料,按要求做練習。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認識厚薄教案 11

活動目的:

1、會區分物體的厚薄,並會正確運用“厚薄”表述比較的結果。

2、能從3——5個厚薄不同的物體中,找出等量的物體。

3、能對3——5個物體進行正逆排序。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黃瓜、胡蘿蔔、百蘿蔔、書、積木等若干。

活動過程:

1、引題。教師出示厚薄不同的兩本書,請幼兒比一比、説一説,哪本厚?,哪本薄?

2、通過遊戲“比一比”感知物體的厚薄。

(1)引導幼兒從座位底下拿出書和旁邊的幼兒進行比較,並能用“厚薄”表述比較的結果。

(2)找一找:請幼兒在3——5本書籍中找出一樣厚或者一樣薄的書。

2、小組操作活動。

(1)排一排:提供厚薄不同的黃瓜片、胡蘿蔔片、書、積木等,引導幼兒將每類物品按從厚到薄或從薄到厚的順序排序。

(2)塗色:按圖示給圖中的物體根據厚薄的不同塗上不同的顏色。

3、運用多媒體展示幼兒操作作品。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益智區提供厚薄不同的物體請幼兒排序;並能根據圖示進行塗色。

生活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引導幼兒尋找幼兒園、家裏和周圍環境中厚薄不同的物體。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後,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我採用了情景導入的方法;小兔去買衣服,請小朋友們幫小兔選一件薄厚合適的衣服。果然,表演一開始就牢牢的吸引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們開始積極地給小兔幫忙,甚至在活動結束後一位小朋友還意猶未盡的和我説:“老師,我覺得你今天的.表演太有意思了。”

但是也有美中不足,我比較了三件衣服的薄厚,缺少嚴謹的數學語言去歸納,如哪件最薄、哪件最厚,哪件介於兩者之間。同時,由於三件衣服比較之後已經是按順序排好了的,所以再讓小朋友們來排序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就沒有讓孩子們正逆排序,這裏就忽視了目標2,其實可以問問孩子們:“衣服是按什麼順序排好的,還可以怎麼排?”這樣就會引出正逆排序。看樣子在設計活動的時候考慮的還不夠周全,在處理課堂隨機應變的方面還需要再加強鍛鍊。

接下來我請孩子們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比較薄厚,因為缺乏生活經驗,我也沒有提供大需範例,所以一下子就把孩子們考住了,看樣子平時生活中的教育還需多關注,老師要做一個有心人,擴充孩子們的知識面。

最後在分組操作的比較中,我將孩子們分成四個組,第一組比較書的薄厚,第二組比較衣服的薄厚,第三組比較板子的薄厚,第四組比較紙的薄厚。因為前面忽視了正逆排序,所以這裏我直接讓孩子們按照物體薄厚排排隊,卻沒有先讓孩子們比一比薄厚,直接過快的過度導致能力強的孩子獨攬大局,能力弱一些或內向一點的孩子無所事事。其實如果讓孩子們自由選擇一件物品之後再和同伴們比一比,再來排排隊,就會讓孩子們動起來,再讓孩子們交換組試一試,活動將會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