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4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22W 次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在看看、講講、想想中瞭解水的三種變化形態。

2、能力目標:能用語言或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小水滴旅行的過程。

3、情感目標:願意探索大自然的奧祕,激發孩子們進一步探索水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水蒸氣、下雨、下雪、結冰的自然現象有一定的瞭解。

2、物質準備:故事《小水滴的旅行》及和故事內容相符的課件;小水滴寶寶圖片;白紙,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水的`變化過程。

難點是能夠畫出並説出水滴的變化過程。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小水滴寶寶圖片,提問:"看,這是誰呀?" "十一長假的時候,很多小朋友都和爸爸媽媽去旅行了,小水滴寶寶也要出去旅行了,你們猜猜它會到哪兒去呢?"

二、播放課件,通過課件和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水的變化過程。

1、欣賞課件,幼兒初步瞭解水的三種形態。

(1)、幼兒欣賞第一段課件,師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小水滴變成了是什麼?它怎麼變成水蒸氣的?"

(2)、幼兒欣賞第二段課件,師提問:"小水滴跟着雲媽媽飄呀飄,一陣風吹來,它變成了什麼?落到北極後它又變成了什麼?"

(3)、幼兒欣賞第三段課件,師提問:"小水滴變成雲後飄到了哪裏?從哪裏可以看出這是北極?"

(4)、幼兒欣賞第四段課件,師提問:"小水滴落到北極變成了什麼?"

(5)、幼兒欣賞第五段課件,師提問:"小水滴旅行完回到了哪裏?對媽媽説了什麼?"

2、幼兒認真聽故事,進一步感受水的三態變化過程。

(1)、幼兒連續欣賞課件,老師生動的講述故事。

(2)幼兒討論:"小水滴在旅行過程中,有幾次變化,分別變成了什麼?":小水滴一共變了三次,分別變成了雲(水蒸氣)、雨、雪。它多像一個神奇的魔術師呀!

三、幼兒相互講講故事。

四、小水滴想把它這次旅行的過程畫下來,小朋友們願意幫幫它嗎?

1、幼兒回憶故事內容,把小水滴的旅行過程畫下來。

2、展示作品,並簡單介紹。

3、老師幼兒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幼兒最喜歡閲讀繪本故事,基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在繪本故事中滲入抽象的數學概念,1到10的點數,比較多少都很好的在故事中有趣的表達了,符合幼兒形象化的思維方式。

二、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幼兒在故事中理解生活中數學的10以內的點數,比較多少的概念。

2.幼兒能聽懂故事情節,並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話複述故事。

3. 幼兒在故事中意識到要保護野生動物,培養幼兒有愛心。

三、活動準備:

1.編寫故事《禾苗的祕密》

2.製作PPT動畫

四、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老師:你們想知道禾苗的祕密嗎?

幼兒:想知道。

老師:我們一起來看故事把這個祕密找出來。

2.教師講故事:

春天來了,1株禾苗上有2只蟲子,3只青蛙又吃掉了2只蟲子,接着出現4條蛇,5只老鷹,6個獵人,7只狗,8只熊,9只蜜蜂,10個警察。最後,動物們四散逃跑,獵人被警察抓走了。

3.説一説故事中的`數字規律

1株禾苗2只蟲子3只青蛙4條蛇5只老鷹,6個獵人,7只狗,8只熊,9只蜜蜂,10個警察。總共10個數,每次都遞增1,每次比前一次多。

4.説一説故事中的道理:

提高幼兒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在生活中不虐待小動物,對小動物有愛心。

5.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聽了今天的故事從中得到了很多樂趣,請你們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並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準備活動——建築師造房子,很辛苦,讓我們先來做個熱身吧!

教師帶領幼兒跟隨動感的音樂做一些伸展、跳躍、踏步等熱身運動二、米袋的玩法——造度假村要有很多東西,可是今天我們只有一種材料——這是什麼?

——我們可以拿它做什麼呢?

幼兒自由探索米袋的各種玩法,熟悉米袋三、山村圖1、出示山村設計圖——這是度假山村的設計圖,我們要造那些東西?

2、幼兒對今天的任務有一定的瞭解,教師引導幼兒根據先後有步驟的進行四、米袋山莊1、米袋變綠茵小道——練習雙腳跳——米袋的哪一面像草地?

——草地能用腳踩嗎?

——讓我們跳過綠草地吧。

要求:雙腳併攏,擺動小手,落地時不能碰到袋子——把米袋連起來,變成長長的綠茵小道。

幼兒練習左右跳2、米袋變假山——練習跨跳——怎樣讓米袋立起來變成一座假山?

——怎樣過假山?

——試試把幾座小山連起來,怎麼跳過去?

——你能跨過幾個小假山?

幼兒可自由探索米袋變假山的方法,教師視情況給以指導(袋子對摺,立於地面)3、米袋變石頭——練習單腳跳——怎麼樣把米袋變成小石頭?

——石頭小,下面是條小河,所以我們要一個腳一個腳跳到石頭上——你能連續跳過幾個石頭?

幼兒可自由探索米袋變石頭的方法,教師視情況給以指導(袋子對摺,折小)要求:保持身體平衡,儘量不讓另一個腳落地,連續跳過幾個石頭4、米袋運磚——練習提袋跳——造房子要用許多磚頭,如果我們是小袋鼠就好了,把磚頭放進袋鼠媽媽的袋子裏。

——怎麼樣把米袋變成小袋鼠?

幼兒可自由探索米袋變袋鼠的方法,教師視情況給以指導(鑽進袋子)要求:雙腳併攏,雙手緊緊抓住袋子口,不讓袋子往下掉;每人拿一塊磚頭到目的地,練習數次。

五、分組建造並“遊玩”山村——小小建築師真能幹,讓我們分組再來造一次吧。

幼兒5人一組,兩人鋪綠茵,兩人造假山,一人準備好運磚袋——讓我們再運一些磚頭到山村幼兒根據自己組搭建的山村,根據路線,將磚頭運到目的地。

六、結束——讓我們去邀請其他小朋友也來玩玩我們的度假村吧!

 活動領域:

健康活動前評析這是一個比較具有農村幼兒園特色的健康活動,因為所選的'材料是我們常見的米袋,通過孩子們的收集,教師的設計,我們將廢舊的米袋變廢為寶,這些原本不起眼的米袋子成為了孩子們户外活動時非常喜愛的一個運動材料,孩子們利用袋子進行各種各樣的遊戲,而今天設計的教學活動也是由孩子利用米袋自發進行的一種跳躍遊戲整理而成的。

活動目標:

1、探索並實踐多種利用米袋進行跳躍練習的方法。

2、練習雙腳跳、單腳跳、跨跳、提袋跳等多種跳的能力及動作的協調能力。

3、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及成就感,學會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人手一隻米袋、報紙球若干、山村設計圖一張環境創設:“是小小建築師,一起建造度假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探索影子,獲取有關影子形成、變化的具體體驗。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

3.激發幼兒探索影子現象的興趣和好奇心。

活動準備

1.一隻燈或幻燈機等光源。(做手影遊戲用)

2.材料紙“這些手影像什麼”。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影子的注意。

“小朋友,你見過影子嗎?”“什麼時候會有影子?”( 太陽光,電燈光照着我們的時候就有影子)“還有什麼東西有影子?”(樹、花、房子、動物等)“為什麼會有影子呢?”(幼兒猜測並討論)用幻燈機做實驗,使幼兒知道因為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引導幼兒觀察物體的影子及變化。

“請你到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麼樣的?”“請你在找一找、看一看,還發現了哪些影子?他們是什麼樣的?會不會變?怎麼樣就使自己沒有影子了?”(我們把光的位置改變了,影子就會改變,躲到陰暗處,就沒有影子了。讓幼兒改變光照的位置觀察影子的變化)

3.引導幼兒閲讀材料紙,玩手影遊戲。

“下面我們來玩手影遊戲。老師用手做一個影子,讓你們猜這是什然後在跟老師學着做好嗎?”師生共同做手影遊戲。“我們變了這麼多手影,你們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同手影呢?”(手的不同姿勢形成了不同的影子)

活動建議

啟發幼兒注意晚上在馬路上,路燈照着自己的影子有什麼變化。

活動延伸

1.玩踩影子游戲“怎樣使別人踩不到自己的影子”。

2.早晨在一個物體的影子上做記號,觀察整個上午它會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