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優]

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優]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25W 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優]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引導幼兒能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知道接下去該鋪什麼教學準備:

小房子圖片(3張),小動物圖片(兔子、熊、刺蝟),幼兒操作卡片以及各種圖形,地板塊教學過程

開始部分:

1、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出課題森林裏住着3只小動物,他們呀非常非常的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們媽媽都是東找西找的,有好幾次都急的哭了,可是這3只小動物啊,還是不知道改正這個錯誤、有一天,他們又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還是沒回家,他們的媽媽又着急又生氣,怎麼找也找不到他們,這件事情啊,被森林裏面的智慧爺爺知道了,非常生氣,於是,智慧爺爺就告訴了這3只小動物,“你們不聽媽媽的話,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們做錯了事情,還不知道悔改,那就要受到懲罰了,我已經把你們回家的路給沒收了,每條路只留了前面幾塊磚,除非你們找出規律並且正確的剩下的磚鋪對了,才能再回到家裏"3個小動物一聽,就嗷嗷大哭起來,這可怎麼辦啊,後悔自己沒有聽媽媽的話早點回家,他們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麼把回家的路鋪好,聰明的小兔子想啊想,想啊想,終於想出來了,找出了規律並且把磚鋪好了,可是小熊和小刺蝟傷透了腦筋也想不出來,一直在嗷嗷的哭着,他們哭着哭着就走到了我們小二班,小熊和小刺蝟一想,小二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聰明的,就想請你們來幫幫他們回到家,小朋友願意幫忙嗎?

基本部分

1、啟發幼兒觀察小路,並發現小路的排列規律①請幼兒觀察小兔鋪的小路,讓幼兒討論其規律是什麼(發現磚是一個紅的,一個黃的排列規律)②再請幼兒集體幫助小熊鋪路、先觀察:顏色一樣,形狀不同的排列,討論一下後面應該怎麼排,請幼兒討論,並且集體説出來(如果小熊的路鋪對了,就把小熊換成微笑的`,如果不對,還掛着哭着的小熊)

2、請幼兒操作幫助小刺蝟回家(每個小朋友發一個操作卡)(水彩筆)①教師指導②請幼兒説出你是怎麼鋪的、老師小結:觀察前面是怎麼鋪的,後面的要和前面的一樣鋪下去、結束部分:集體遊戲:鋪路玩法:請兩個小朋友出來比賽,看誰鋪的又快又好(遊戲可玩N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自己物品自己用

活動目標:

1、觀看玩偶表演,對人物的行為作出正確的判斷,知道應當使用自己的生活用品。

2、通過閲讀幼兒用書瞭解隨便使用他人物品帶來的健康隱患。

3、能在老師的英倒下,根據提問討論情境表演的內容。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認識自己的標記,教師在教室裏隨意不知幼兒的小標記

2、小女孩、小男孩玩偶,水杯一個,排練情景表演。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遊戲導入活動--找標記

幼兒觀看玩偶表演

引導幼兒討論表演內容

教師:

(1)你覺得樂樂這樣做對嗎?如果你的朋友遇到這種事情,你會怎麼做?

(2)樂樂願意幫助別人,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但是,自己的杯子只能自己用,可不能借給別人。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4、觀看教學掛圖,瞭解不能亂用別人水杯、毛巾的原因。

小結:感冒的小朋友的水杯上會沾着看不見的細菌,我們用這樣的杯子喝水,細菌就會從杯子上跑到我們嘴巴里面。眼睛發炎的`小朋友用毛巾擦眼睛,細菌會留在毛巾上,我們再用同一條毛巾擦眼睛,細菌也會跑到我們的眼睛裏。這樣我們也會生病的。

5、教師提問,引發幼兒討論,拓展幼兒的經驗。

問:如果小朋友發現自己或者別人沒有毛巾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模仿刷牙的動作,掌握刷牙的方法。

2.能堅持早晚刷牙。延伸活動:請幼兒記錄一星期裏刷牙的次數。

活動目的:

1.明白早晚刷牙的重要性。

2.學習刷牙的方法。

3.欣賞兒歌的韻律。

活動準備:

牙刷、牙膏、小鏡子。可以張開口的手偶、假牙和蛀牙圖樣、紗布。牙齒模型、幼兒自備的牙刷。

活動過程:

1.出示牙刷、牙膏,請幼兒説説它們的'用途和在什麼時候使用。

2.請幼兒照鏡子觀察牙齒的顏色、形狀。

3.老師預先在手偶的嘴巴里貼上假牙,其中一隻是蛀牙。在手偶的臉上貼一塊紗布,老師假扮手偶,發出呻吟聲,請幼兒猜猜手偶不舒服的原因。

4.手偶請幼兒找找他的牙齒哪裏有一個黑色的大洞,請幼兒討論蛀牙的原因,例如:吃太多糖果,又沒有早晚刷牙。

5.請幼兒替手偶想想辦法怎樣治療蛀牙,例如:定期檢查、早晚刷牙、少吃糖果。

6.老師出示牙齒模型示範刷牙,幼兒利用自己的牙刷模仿刷牙的動作。總結分享請幼兒檢查自己有沒有蛀牙。

教學反思:

1.在活動區投放牙齒模型、張貼刷牙步驟的流程圖,進行刷牙練習。

2.請班中有蛀牙的幼兒説説自己長蛀牙的原因及牙痛時的感受。孩子們都會去表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2、嘗試沿着一條線段自上而下地畫短線,初步學習正確的握筆姿勢。

活動資源:

牙刷一把。畫紙、蠟筆。

活動流程: 一、引發興趣,導入課題。

教師:你們每天刷牙嗎?你們是怎麼樣刷牙的?(告訴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

二、講解示範。

1、教師:小朋友們,牙刷是什麼樣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出示牙刷)

教師小結: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齊。

2、教師和小朋友一起討論刷毛的畫法。

(1)“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哭啊?”教師出示一張畫好牙刷但是沒有刷毛的畫紙。

(2)討論“我們來幫助小牙刷畫上刷毛吧!誰有好辦法?”(請幼兒上前把自己的想法在紙上畫出來)

(3)教師示範“牙刷的`刷毛要排好隊,一根一根靠得緊”

(4)再請小朋友上前來畫,教師給予指導:刷毛不要畫得太長。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 教師:劉老師這裏有好多沒有刷毛的牙刷,我們一起來為他們添畫上牙刷毛吧!

2、 鼓勵大膽作畫,提醒幼兒注意握筆的姿勢。

3、 指導幼兒畫牙刷毛時,要從上往下、從坐往右一根一根地畫,要畫得多、畫得緊密。

四、引導評價

1、 互相欣賞作品 2、 教師:哎呀小朋友真能幹,畫了這麼多漂亮的牙刷。我們一起來刷刷牙吧。(幼兒和教師一起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天天刷牙好》或者做《我愛刷牙》的音樂律動 附:天天刷牙好

小牙刷,手中拿,

張開我的小嘴巴。

上下刷,裏外刷,

牙齒刷得白花花。

早上刷,晚上刷,

沒有蛀牙人人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棉籤和水粉顏料在規定餓範圍內塗畫。

2、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創造能力,喜歡參加美術活動。

3、讓幼兒懂得關心別人,具有愛心。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棉籤塗色作畫的方法。

難點:會用不同的顏色和花紋來裝飾新衣服。

活動準備

聖誕老人面具、教師範畫衣服、幼兒美術用書《新年新衣服》、抹布、貧困山區兒童的幻燈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帶上聖誕老人的面具情景導入活動。

1、聖誕老人和小朋友們問好。新年快到了,我要送給乖小朋友們一件禮物,小朋友們看看是什麼?逐一出示準備好的“衣服圖”讓幼兒觀看。

2、提問:這些衣服漂亮嗎?想要嗎?

3、我會把這些漂亮的衣服送給你們班的乖寶寶,可是我還要設計很多衣服送給偏遠山區的.孩子,他們的經濟條件很差,過新年的時候沒有新衣服穿,新年快到了,我一個人設計不了那麼多漂亮的衣服,小朋友們,你們願意幫助我設計一些漂亮的衣服來送給他們嗎?

二、基本部分:

1、聖誕老人説: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用棉籤來給衣服設計漂亮的圖案,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棉籤作畫的方法吧。

——“先蘸上你喜歡的顏料顏色,如果顏料太多,就在調色板上抹一抹,然後就可以在衣服圖上設計你喜歡的圖案了。如果你要用很多顏色來裝飾,那不同顏色用不同的棉籤去蘸,不能把一根棉籤去蘸多種顏料。

2、聖誕老人説:讓我來給你們做個示範吧。短線裝飾、曲線裝飾、圓點裝飾、塊面裝飾等。

3、 老師提出繪畫要求。

4、幼兒作畫,老師觀察幼兒繪畫過程並給予幼兒適當的幫助。

三、結束部分:

將幼兒的作品張貼在牆上,讓大家欣賞與交流,引導幼兒説出自己喜歡某幅作品的理由。

四、活動延伸:

新年快到了,小朋友們都買了新衣服,但是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別説新衣服,就連一件保暖性好一點的舊衣服都沒有,(播放幻燈片和背景音樂)你們看,冬天到了,那些孩子都只穿了薄薄的破爛衣服和褲子,腳上只穿了一雙滿是泥濘的破膠鞋,可是他們還要堅持每天走很遠的路去上學,他們也想有你們這樣幸福的生活,可是平困的家庭沒有辦法讓他們實現這個夢想,孩子們回家去叫爸爸媽媽為貧困山區的小朋友送上一件暖和的棉衣和褲子、鞋子讓他們過一個暖和的新年吧!你們今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做這個,好嗎?

教學反思

通過此次教學活動,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讓他們喜歡上美術活動,同時,也教育了幼兒要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潛移默化地教育幼兒要有愛心。在活動中,我採用情景引入法,很快的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整個過程都以聖誕老人的身份參與其中,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角色,而且學習積極性很高,在繪畫過程中,孩子們也積極的參與,創造出一幅幅獨特的作品。在活動延伸部分,以圖片、背景音樂和語言的感染,讓幼兒深切體會到貧困兒童是多麼需要幫助。整個活動比較成功。當然,再成功的活動,都有它的不足之處,由於本班幼兒很多都沒有滿三歲,他們從沒有上過幼兒園,在作畫時,少數孩子拿着棉籤無從下筆,在老師幫助後才順利的完成;活動延伸部分,也是因為孩子的年齡和個體差異,少數幼兒沒有得到情感上得共鳴。這次活動的成功與不足都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考慮的問題更加全面、更加細緻、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時刻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