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集合十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集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86W 次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集合十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紙吸水後的變化現象,能用語言與同伴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用觀察、嘗試、探究、討論的方法客觀記錄事實。

3、知道愛惜紙張,體驗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卡紙、糖果紙、牛皮紙、即時貼、面巾紙、電光紙、報紙、手工紙等。

2、水盆六隻,抹布若干、酸奶瓶、糨糊、毛筆等。

3、貼有相應紙卡的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請小朋友看看桌上這些是什麼紙?

2、猜猜如果把這些紙寶寶放到水裏洗澡,它們會變成什麼樣呢?

3、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的想法:哪些紙洗了可能會爛?哪些紙可能不爛?在記錄紙上記下來,你認為洗了會爛的給它打個勾,不會爛的給它打個叉。

二、探索過程

現在要請你們自己動手來試一試,把這些紙放到水裏去洗一下,看看到底會怎樣,要一張一張地洗,將紙放入水中,用手搓搓。(驗證剛才猜想的結果)。並把實驗中的發現在記錄紙上記下來。

(在洗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一張一張地洗,將紙沉入水中,用手搓搓。引導每個孩子在猜猜、洗洗、議議、找找、比比、記記、講講的過程中,發現紙的變化:潮了、軟了、就爛了、 吸水了、紙搓破了、也爛了…… )

三、交流討論

請小朋友把你記錄好的紙貼到黑板上我們一看。

提問:你記錄的.表示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猜的?又是怎麼玩的?在玩的過程中發現哪些紙會爛?哪些紙不會爛?(請幼兒將探索過程中的發現説聽。)看看剛才猜對了嗎?

四、拓展經驗

1、你知道還有哪些紙?給他們洗澡會怎麼樣?

2、洗爛了的紙還有用嗎?那我們應該怎麼辦?教育幼兒愛惜紙張,不要隨意把它們損壞掉。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我有一雙小小手”是省編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材中班下冊,“我用感官去發現”這一主題中的二級主題內容。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引導幼兒通過認識手的外形特徵和功能,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培養他們從小善於觀察和發現的好習慣,教育幼兒用自己的雙手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克服困難,增強責任感,使幼兒養成熱愛勞動和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雙手,體驗玩小手遊戲的快樂,並在愉快的氛圍中用小手大膽表演。

2.學會保護自己的小手。

3.能大膽表達,創編動作,發展創造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投影儀、PPT課件、音樂磁帶、衣服、動物頭飾(貼紙)。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引起幼兒興趣

1.謎語激趣

師:小朋友,老師説個謎語,大家猜猜看是什麼?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五個在左,五個在右。只會幹活,不會開口。

幼:我們猜到了,是我們的雙手。

師:真聰明,猜對了,是我們的一雙手。下面,我們作個遊戲吧。

2.拍手遊戲,引出課題。

組織幼兒聽《小手拍拍》的音樂,邊聽邊做“拍手操”。

二、認識小手的基本構造

1.觀察講述,認識小手

師:剛才我們是用什麼來做動作的?

幼:我們的小手。

師:你們的小手可真能幹。現在請你們舉起自己的小手給老師看一下。啊,你的小手真白、真乾淨,來和老師拍拍手吧!

(2)引導幼兒看自己的小手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師:同伴間相互比比看,我們的小手大小是不是一樣的。

幼:不一樣,我的`大,她的小。

師:我們的兩隻小手還有很多一樣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吧!(幼兒相互找小手一樣的地方。)

師小結:咱們的手有很多一樣的地方,我們都有兩隻手,一隻左手,一隻右手,每一隻手都有五個手指頭。手指上還有手指甲、手心和手背。

2.介紹並瞭解小手各部位的名稱。

師:向幼兒逐一介紹並説出,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名稱。

3.引導幼兒看大屏幕課件,師幼共同做手指操(手指寶寶睡覺)

師幼:同做手指操,讓幼兒加深印象,鞏固手指名稱。

4.一起唱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

三、瞭解小手的本領及用途

師:説説你們自己的小手有什麼本領?

幼:吃飯、穿衣、上廁所、做遊戲等。

(1)玩“手指遊戲”引起幼兒興趣。

師:我做你們説:看老師伸出的手指,幼兒説出它的名字。

師:我説你做:幼兒表演讓某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的動作。

師:你們的小手真是太靈巧了,下面,請你們用靈活的小手來疊一下自己的衣服吧。(看誰疊得又快又好)

(2)師幼評議,評選優勝者。

師:示範疊衣服的步驟:衣服要放平整,關上兩扇門,兩手抱一抱,點點頭,彎個腰,衣服疊好了。

師:大家做的真好,我們的小手真的聰明能幹!

師:小朋友們,下面,我們看看小手還會表演什麼動作?(課件演示)

①小手可以表示數字(1—10個數字)

②小手還會説話:(動作演示)再見、打電話、真棒……

師:我們的小手還有一個特殊的本領,看看這是什麼?(出示投影展示手影動作)

師:看老師的手變變變,變成了什麼?(變成小鴨、小羊、小貓、小白兔等)

師:我們的小手還能做手影遊戲,咱麼一起試試吧!

(鼓勵幼兒戴各種動物頭飾或貼紙,自由表現,大膽表演)。

四、活動總結

師:如果我們沒有小手會怎麼樣?

幼: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也做不好

師:我們應怎樣去保護自己的小手?

幼: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手的清潔衞生;

師:每天擦一些護手霜;不玩刀子等鋭器,不玩危險遊戲……。

師: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呢?我們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爸爸、媽媽、老師和小朋友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我們的小手才會更能幹。下面跟着老師一邊聽音樂,一邊做《拍手操》吧。

幼兒隨着音樂做《拍手操》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回家後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利用晚上的燈光繼續玩手影遊戲,並想想影子像什麼?(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2.回家後幫父母做一些事情,第二天早上來告訴老師。

本次活動結合幼兒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等特點,通過對手的瞭解和實踐活動,讓孩子學着用自己的雙手去幫助他人,教會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引導孩子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設計:小螞蟻過冬

一、活動目標:

1、進一步瞭解螞蟻的生活習性,知道螞蟻是羣居的,在地下過冬。

2、初步學會觀察、描述、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學會協商解決問題。

3、體驗與同伴共同協作完成任務的成功感和快樂感,激發幼兒親近自然的願望。

二、活動準備:收集的螞蟻過冬資料、看圖講述圖片或小故事等、螞蟻頭飾

三、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一天早晨,小螞蟻跟着媽媽來到樹林裏找東西。樹林裏變了樣,樹上的葉子都掉了下來,只有光禿禿的樹幹,一陣風吹來,它感到很冷。小螞蟻奇怪地問媽媽:“怎麼我的好朋友燕子,大雁,青蛙,烏龜他們都不見了,他們到哪裏去了呢?”

“螞蟻媽媽會什麼説呀?”

媽媽説:“冬天到了,燕子大雁都飛到南方去了,青蛙烏龜到洞裏冬眠了。”

小螞蟻又接着問媽媽:“那我們螞蟻怎麼過冬的呢?”

“誰來告訴小螞蟻呀?”

螞蟻和青蛙都是在洞裏過冬的,他們的`過冬方式一樣嗎?

青蛙是冬眠過冬,螞蟻是躲藏過冬。

風越刮越大,螞蟻媽媽馬上帶着小螞蟻到螞蟻奶奶的洞裏去躲藏。

2、觀察討論:

(1)螞蟻奶奶的洞在哪裏?地面上有些什麼呢?

(2)螞蟻的地下通道是寬寬的還是窄窄的?通道象什麼?(四通八達)

(3)那些寬大的地方是幹什麼用的?有幾個儲藏室?裏面藏些什麼東西?

3、相互交流:

過一會兒風小了,螞蟻媽媽帶着小螞蟻鑽出了洞口,他們也準備挖洞過冬,可是天很冷他們人又少,怎麼辦呢?

幫小螞蟻挖四通八達的螞蟻洞,使螞蟻舒舒服服地在洞裏有吃有玩高高興興地生活。

4、教師小結:

螞蟻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都在辛勤地勞動。那麼到了嚴寒的冬天它們又到哪裏去覓食呢?它們是如何過冬的呢?原來聰明的螞蟻在入冬之前早有準備。它們首先搬運雜草種子,準備明年播種用;同時搬運蚜蟲、介殼蟲、角蟬和灰蝶幼蟲等到自己巢內過冬,從這些昆蟲身上吸取排泄物做為食料(奶蜜)。

四、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遊戲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對實驗結果進行猜測並做記錄。

2.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

重點難點:

1.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

2.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船兒向前行》,學習單《浮沉實驗記錄表》,盆(或透明保鮮盒)、油泥、彈珠、小碗、小石頭、紙片、泡沫等物品,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瞭解實驗內容和過程。

1.我們要來做實驗,看看手上的這些東西哪些會沉到水裏,哪些會浮在水面上。

2.在進行實驗前,你需要猜測這個物體沉浮情況,並且記錄到學習單上。

3.進行實驗後,再將實驗結果記錄到學習單上,驗證你的猜測是否正確。

二、為每一組提供一套材料,讓幼兒自由進行實驗,教師從旁觀察、指導。

三、請幼兒試着討論物體浮沉的原因。

1.為什麼彈珠、石頭、油泥會沉下去?紙片、泡沫卻是浮在水面上的?

2.碗怎樣放會浮在水面上?怎樣放會沉下去?

3.油泥可以捏成什麼樣子就不會沉下去呢?

四、請幼兒將油泥捏成某種造型,使其可以浮出水面。教師請成功的幼兒和大家分享他(她)的.方法,再請幼兒將這個方法記錄在學習單上。

五、請幼兒閲讀幼兒用書上的內容,看看書上的方法是什麼。

六、請幼兒都將油泥捏成油泥船的樣子,然後試着在其中放彈珠、石頭等物品,看看各自的油泥船能承載多少物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我們班孩子從小班開始就接觸水管玩具,並且被他們選為最喜歡的玩具之一。但我發現,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他們興趣不減,可搭建水平也不增,大多數孩子還是喜歡用直通管來搭一些長長的寶劍、棍子之類的東西,然後饒有興致地把此當做武器打鬧。很少有孩子用到彎管、三通管、四通管這些接頭管。而這些接頭管的運用不但可以讓玩具的造型得到千變萬化,同時讓幼兒認識這幾種常見的接頭管,瞭解它們在生活中的運用也是很有意義的。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我是小小安裝工”,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產生探究的興趣,體驗遊戲中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感知並認識直通管、彎管、三通管、四通管,並瞭解它們的作用。

2、激發幼兒探究幾種常見接頭管的興趣,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夥伴合作的快樂。

重點:認識直通管、彎管、三通管、四通管,並瞭解它們的作用。

難點:兩人合作正確使用三通管、四通管。

活動準備:

1、自來水廠水池圖一張。

2、多媒體操作材料:電腦、數碼相機、投影儀。

3、水管玩具、幼兒操作背景圖若干張(動物小區水管安裝圖)

活動過程:

一、自由搭建,認識特殊的接管。

1、“今天,老師帶來了你們喜歡的水管玩具。請你們用最短的時間搭一個你喜歡的東西。”

2、“請搭好的小朋友來説説你搭的是什麼?你用了哪種水管?”

3、根據幼兒所回答,教師逐一介紹直通管、彎管、三通管、四通管。

小結:直通管可以把管子朝一個方向接的長長的,而彎管、三通管、四通管它們都是接頭管,可以改變管子的方向。

二、探究特殊的接管。

“自來水廠也要用到這樣的管子,工人叔叔想把總水池裏的水引到分水池,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想想辦法。”

1、引導幼兒探索將水分別引入左右水池的方法。請個別幼兒上台嘗試操作。(彎管)

2、引導幼兒探索同時將水引入左右水池的方法。(三通管)

3、引導幼兒探索同時將水引入三個水池的方法。(四通管)

4、改變其中一個水池的.位置,引導幼兒探索同時將水引入三個水池的方法。(將四通管與彎管連接)

5、引導幼兒探索同時將水引入四個水池的方法。(將四通管與三通管連接)

6、教師小結:這些接頭管不但可以改變管子的連接方向,而且還可以與其它管子連接。

三、遊戲:我是小小安裝工

1、“森林裏的動物都住進了新房子,想請你們幫忙安裝水管。你們兩人一組合作來安裝,水管必須接進每個動物的家中。記住,不要浪費水。”

2、“安裝好的幼兒請幫忙到更大的小區安裝水管,可以3人或者4人合作。”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並提醒幼兒要合作,把水管安裝牢固。

4、多媒體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共同評價。

四、活動延伸

一起尋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會用到接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奇妙的連接大師:螺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連接大師:螺絲

活動一:擰一擰

活動目標

1.認識螺絲,知道螺絲由螺桿和螺帽組成;

2.瞭解螺絲螺旋上升的特性;

3.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及觀察分析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不同口徑的飲料瓶、燈泡、螺口;

2.不同自徑的螺絲;

3.鋼筆、圓珠筆。

活動過程

1.投放材料,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可做適當的指導)

2.提出問題,“這些東西好玩兒嗎?”

3.引導幼兒在操作中發現:“這些材料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能擰在一塊兒。都能扣緊……)

4.為什麼能擰到一塊兒?瓶口上有一道一道的;瓶蓋上也有一道道的;燈泡上有圈一圈的紋,轉着轉着就上去了;這個圈套在螺絲上,一擰就擰上去了;教師向幼兒講解螺絲的構造一由螺桿和螺帽組成。

5.幼兒討論,總結答案。生活中有許多的物品都是利用螺絲的原理設計的,這些物品接口的地方像盤山公路一樣,是旋轉上升的。

活動二:奇妙的螺絲

活動目標

1.知道螺桿和螺帽在匹配的情況下,可以連接、固定物體;

2.瞭解螺絲原理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活動準備

1.不同直徑的螺絲;

2.繩子,方便膠,透明膠,細鐵絲等;

3.需用螺絲連接的玩具。

活動過程

1.“你能把玩具連接在一起嗎?”鼓勵幼兒嘗試使用各種材料。

2.幼兒相互交換玩具材料。體驗各種連接效果。

3.探究比較哪一種材料使用起來最方便,結實?

幼兒分組操作,比賽驗證。(用螺絲連接材料,是最方便、結實的。)

4.教師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絲若干。幼兒操作發現:(帽太大了,擰不緊;帽小了,擰不上去。有的卻能擰上去。)

5.引導幼兒分析比較,為什麼有的螺絲能擰上去?

6.幼兒討論,得出結論,螺絲在匹配的情況下可以很方便的連接,固定物體。

7.幼兒相互合作用螺絲連接材料,製作玩具。

8.教師小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顏色的異同等。

2.知道雞、鴨、鳥全都會生蛋,對事物有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各種各樣的蛋

2.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蛋

1.出示蛋,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蛋嗎?

你們還認識什麼蛋?

2.ppt課件:各種各樣的蛋

引導幼兒將動物圖片與蛋一一對應。

3.你還知道什麼動物也會生蛋?

二、引導幼兒運用比較的方法觀察蛋。

1.教師:這些蛋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引導幼兒從蛋的大小、重量、顏色來比較。

2.教師小結: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輕。有的蛋是深黃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還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帶斑點的。

三、由表及裏觀察,產生探索的興趣。

1.教師:雞蛋裏面是什麼樣的呢?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並將雞蛋打開觀察。

2.觀察:是不是每種蛋都有蛋白、蛋清呢?每種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樣嗎?

(逐一打開蛋。)

3.教師小結:每種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殼,敲碎蛋殼,裏面都有蛋黃、蛋清。

四、活動結束

教師講述有關蛋的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討論有關蛋的話題。如:蛋黃怎麼會變成動物寶寶的?為什麼蛋有大有小?結合主題活動,引導幼兒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來的各種方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同一種東西在水裏可能會浮也會沉。

2、學習尋找讓東西浮起來的方法。

3、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膠泥若干、玻璃彈珠、卡紙、屈別針若干、桂圓若干、水、水杯、盆、小空塑膠瓶若干、吸管若干、鹽、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教師講述故事:從前,有一位魔法師,他住在一座魔法城堡裏。他的城堡四周圍着一條水溝,使城堡和外界隔離,不準外人進入,可是總有許多人慕名而來找這位魔法師。所以在城堡的水溝外,每天都有一堆人等候,希望有一天魔法師能夠大發慈悲,可以收他們做徒弟。

於是,有一天魔法師設了三道關卡。他説如果有人闖過這三道關卡,就可以收這個人做徒弟,否則,就施展魔法把他們摔得鼻青臉腫……

現在,老師就按照魔法師的方法設立了三道關卡,請小朋友來進行闖關,看看誰是最聰明的寶寶。

二、介紹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1、在教室兩邊設立三個關卡

(1) 水盆中有沉在水裏的`玻璃彈珠,旁邊有紙、膠泥等魔法物。

(2) 水盆中有沉在水裏的屈別針,旁邊有空塑膠瓶、吸管等魔法物。

(3) 水杯中有沉在水裏的桂圓,旁邊有糖、鹽等魔法物。

2、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在兩邊的關卡。

請幼兒開動腦筋看如何讓沉在水底的物品浮起來,你可以利用旁邊的魔法物進行幫助。哪一組闖關成功就是“聰明寶寶隊”。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視,確認物體是否浮起來 ,是否闖關成功。

操作後談話:你闖關成功了嗎?過了幾關?你是如何做的?

讓闖關成功的幼兒介紹其方法。

四、鼓勵幼兒再次操作

聽了小朋友的介紹,你再去試一試好嗎?

五、老師帶上魔法師面具給每位闖關成功的幼兒貼上獎牌 :“恭喜小朋友闖關成功,小朋友真聰明,魔法城堡歡迎你們,你們將在這裏學到更多本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喜歡玩變色遊戲,感受科學活動的樂趣。

2.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並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變化;3.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積極參與交流。

3.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三色紙粘土、透明飲料瓶若干個、塑料筐數個、瓶蓋數個、油畫棒、記錄卡、抹布、水粉顏料

活動重點:

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並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變化。

活動難點:能清楚的表述實驗結果,並能在記錄卡上記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有三個好朋友也來我們教室了,他們就藏在你們的椅子下面,請你們把好朋友找出來吧。(紅黃藍三色紙粘土)他們也喜歡抱一抱,教師示範:紅色和黃色紙粘土抱在一起變成橙色。現在請你給他們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兒歌:小紅和小黃,抱在一起,擰呀擰呀擰,變成橙色畫橘子。

二、展開:神奇的魔法瓶

1.老師今天給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神奇的魔法瓶,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和幼兒拿礦泉水瓶(瓶蓋上有顏料),晃動,出現顏色。

2.教師偷換放有其他顏色顏料的瓶蓋,再次晃動,變色。

師:誰知道是怎麼回事?我的魔法瓶裏的'水怎麼變顏色了呢?細心的小朋友發現了,剛才老師換了一個瓶蓋,瓶子裏水的顏色就又變了,那麼,祕密到底在哪兒呢?

(1)觀察瓶蓋祕密

(2)談論水的顏色和瓶蓋裏的顏色之間的關係(教師示範在記錄卡上記錄實驗結果:紅色+?==橙色,給幼兒留一個疑問。)討論:水的顏色和瓶蓋裏的顏色不同,會怎麼樣?

3.幼兒玩變色遊戲,並記錄。

師:請小朋友們選一個和自己瓶子裏的水顏色不一樣的瓶蓋,再次晃動,看一看水變成什麼顏色了,並記錄。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總結:色彩真神奇。教師請幼兒完成大的記錄卡,並選取個別幼兒的記錄卡進行展示,總結變色的祕密,再次激發幼兒對顏色的興趣。

三、結束教師提供一幅簡筆畫和紅、黃、藍三原色的畫筆,請幼兒想辦法按教師的要求給正確塗色。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説、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不鏽鋼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體驗探索、發現的樂趣。

2、能仔細觀察,用清晰的語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不鏽鋼勺子(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幼兒摸箱。

3、ppt

【活動過程】

一、照平面鏡,玩鏡面遊戲,感受平面鏡的成像引入。

師:林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面鏡子,待會兒請小朋友們來照一照,,看看鏡子裏的你和鏡子外面的你都一樣嗎?摸一摸,這個鏡子是平的還是不平的的?

二、創設"魔法情景",出示勺子,感受勺子的凹面和凸面。

師:林老師最近向魔法師借了一個魔法寶貝,這個魔法寶貝功能很多,不僅能舀東西吃,還可以用來照,照出來的樣子還不一樣,大家猜猜是什麼呢?

師:這個魔法勺和剛才小朋友們找的鏡子可不一樣,它不是平的,請你們用手摸一摸魔法勺用來舀東西吃的一面,感覺下它是彎進去還是鼓起來的呢?哦,彎進去的這面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凹面,我們一起用這個凹面再照照自己的小臉蛋,看看我們的小臉蛋是朝上還是朝下呢?哦,原來勺子的凹面照出來的小臉蛋是倒立的。另一面如上。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發現了勺子用來舀東西的彎進去的那一面叫做凹面,照出來的小臉蛋是倒立的,鼓出來的那面叫做凸面,照出來的.小臉蛋是倒立的。

三、鞏固凹面和凸面,摸箱遊戲。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一個魔法箱,魔法箱裏有許多小朋友用魔法勺照出來的魔法卡片,待會兒我會請表現好的小朋友從魔法箱裏摸出一張魔法卡片,並要説出這張魔法卡片上的小朋友是用魔法勺的凹面還是凸面照出來的,你是怎麼知道的?答對有魔法禮物獎勵!

四、總結"魔法經驗",結合ppt拓展幼兒實踐運用。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勺子有這樣的魔法,還有很多東西都有這樣的魔法,小朋友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用凸面鏡做成的呢?哪些東西是用凹面鏡做成的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説、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