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實用】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75W 次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吃各種食物(果凍、魚、熱湯、水果等)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2、明白吃飯時不狼吞虎嚥,細嚼慢嚥才有利於健康。

教學準備

1、各種零食和飯菜的圖片或包裝袋。

2、幼兒用書。

3、一張有關進食不當造成事故的新聞報紙。

教學過程

1、教師通過與幼兒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零食是我們小朋友愛吃的'東西,你們都吃過哪些零食呢?

(2)幼兒回答。教師在黑板上依次寫出幼兒講到的食物名稱。

(3)教師:除了零食以外,我們還要吃飯菜,你們吃過的飯菜都有哪些呢?

(4)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關的圖片。

2、引導幼兒瞭解進食時可能遇到的危險。

(1)教師:飯菜可口、零食好吃,但如果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不注意,也會發生危險哦!

(2)教師朗讀有關報紙新聞,如幼兒吸食果凍造成窒息死亡;幼兒中午口中含飯睡覺造成窒息死亡;等等。

3、讓幼兒發現由於進食不當所產生的危險。

(1)教師:在黑板上的這些圖片中,你覺得我們在吃哪些東西時要注意呢?為什麼?

(2)幼兒思考後説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小結:吃飯時不裹飯;魚有刺時要慢慢吃,防止被魚刺卡到;湯太燙了就等一會再喝;等等。只要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慢慢吃,多加註意,就不會發生這些危險。

4、幼兒看書,進一步瞭解進食時要注意的安全。

(1)教師:請打開書,看看書上提醒我們在進食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2)幼兒看書回答。教師小結:細細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後再嚥下;我們吃水果時要及時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時要慢慢吃;過熱的食物要等到稍涼以後再吃。

5、引導幼兒瞭解進食時的衞生保健知識。

(1)教師:剛才我們講了吃東西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那你們知道要養成哪些衞生習慣才讓我們吃得更健康嗎?'

(2)教師講述兩種不同的情景讓幼兒做選擇。如在吃飯時,是一邊説話,一邊吃飯好還是安靜地吃飯好呢?吃飯時狼吞虎嚥好還是細嚼慢嚥好呢?等等。

教學反思: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幼兒園多美麗。

2.培養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等好習慣。

3.讓幼兒知道自己是一個生活在愛和美好的世界裏。

活動準備:

幼兒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談話。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的幼兒園操場上長有什麼嗎?(有樹、草、魚等)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這些草長得怎麼樣呀?(青青的、綠綠的)草的生命力很強,從小就很能幹,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太陽當頭照,它都説:“我不怕,我不怕!”小朋友們説,小草是不是個乖孩子呀?(是)那小朋友是不是也要向小草學習呀,遇到困難也一樣堅強去克服?(是)

2.教師小結。

師:讓幼兒明白自己也應該像小草一樣堅強,生活上養成自己能做的事就一定要自己做。

3.組織幼兒觀察金魚並進行交流。

師:小朋友們在水池裏看到什麼啦?(小金魚)有多少小金魚呀?(有許多小金魚)小朋友們看到小金魚在幹什麼呀?(在快樂地遊玩)小朋友知道小金魚為什麼敢自由自在地游泳,不怕有壞蛋來捉他們嗎?(不知道)因為小金魚的媽媽總是跟在小金魚的後面,發現有壞人後,馬上保護小金魚,就像我們的小朋友一樣,爸爸媽媽時刻在保護着你們,過馬路的`時候抱着你,走路的時候手牽着你,是不是呀?(是)那小朋友們你們爸爸媽媽愛你們,你們愛不愛他們呀?(愛)

4.教師小結。

師:讓幼兒體會到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都愛着自己,自己也應該愛別人,關心別人。

5.請幼兒觀察大樹並交流想法。

師:小朋友看這大樹長得怎麼樣呀?(很高、很大、葉子很多)太陽出來了,下小雨啦,我們可以躲到樹蔭下,擋太陽、擋雨,小朋友們愛不愛在樹呀?(愛)我們能不能用小刀還有別的東西來破壞大叔呀?(不可以)我們要愛護樹、草和其它的植物、動物,因為它們也在愛着我們。

6.唱歌。

教師領唱《我們的幼兒園多美麗》,讓幼兒體會到自己生活在一個愛、美麗的世界裏。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1.背景知識:日常生活的禮貌用語。

2.物質材料:木偶一個、模型電話(每組一個)

活動與指導:

1.導入活動。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們好!”

教師引導説:“小木偶在問你們好,你們應該説什麼啊?”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大家一起説禮貌用語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見。”小朋友們主動和小木偶再見。

教師總結: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説再見,這樣才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場景遊戲:

(1)“鈴... ...”來電話了,

教師示範接電話:“喂,您好,... ...再見。”

(2)“鈴... ....”來電話了。

教師引導説:“我現在請最有禮貌的`孩子來接電話。”找幾名表現好的幼兒來接電話。

(3)分組遊戲:相互打電話

幼兒是否能説使用禮貌用語“你好”“再見”

(4)特殊場景:“鐺,鐺。”另一名大班教師敲門。

a.教師説:"小朋友,你們好。”小朋友:“你好”

b.教師説:“我想請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嗎?”徵得幼兒同意。

c.教師走時,幼兒主動問好説:“老師再見。”

3.做客遊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在活動室、午睡室等場所要保持安靜。

2、學習輕輕走路、輕輕説話、輕輕放物品。

3、喜歡安靜的環境。

活動準備:

1、座位:兩個大半圓。(有一定的空隙,便於幼兒活動。)2、四種小動物出場的課件。及相機活動中拍攝用和PPT。

3、分組材料:輕輕看書(2組)、橡皮泥、玩玩具、搭積木(2組)、夾夾子、喂豆豆。

4、班得瑞輕音樂,地面上有貼好的.正方形線條。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四種小動物出場的課件:初步感知小動物們會輕輕地做哪些事?

開始語:寶貝們,有一羣可愛的小動物來了。我們一起用閃亮閃亮的小眼睛看一看。

1、小貓出場:喵喵喵,小朋友你們好!(小朋友向小貓問好。)我會輕輕,瞧我走路多輕,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了。

教師:小貓會什麼呀?(追問)那它會輕輕地幹什麼?(教師帶領幼兒説一説,並可以輔以動作表示)2、同上3、教師提問:那我們小朋友會輕輕地做哪些事情呢?(吃飯、放碗、收拾玩具、讀書、搬椅子。)4、教師小結:希望我們小朋友以後也要像這些小動物學習,學會輕輕走路、輕輕説話、輕輕敲門、輕輕地放玩具。

二、情境練習:學習輕輕看書(2)、橡皮泥、玩玩具、搭積木(2)、夾夾子、喂豆豆,通過親身體驗進一步感知應該如何輕輕地做各種事情。

1、幼兒自選材料活動,教師巡迴指導,(並拍攝一小段幼兒輕輕地行為)並及時在活動中有輕輕地行為給予鼓勵和表揚,對個別幼兒出現大聲嚷嚷的行為進行提醒和糾正。(教師提醒:小朋友們,請你們輕輕地把玩具收進籃子裏哦!)2、請幼兒説一説:你剛才玩了什麼?你是怎麼玩的?

3、播放拍攝視頻,幼兒觀看,發表感想。教師:老師也幫你們拍了一段攝像,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看了這段電視,你覺得好嗎?好在哪裏?

4、播放PPT:一日生活中的活動中各個環節,小朋友做事輕輕的畫面。

6、小結:這些小朋友真棒呀!我們以後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輕輕地,能做到嗎?(鼓勵幼兒大聲地、充滿信心的説:能做到!)三、玩遊戲,進一步鞏固練習。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地走到黃色的線上來,我們一起來表演:我會輕輕。

2、在輕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帶領幼兒沿着正方形:我們輕輕走一走:不推也不擠,嘴巴不發出聲音,小腳輕輕地一步一步向前走。我們輕輕説一説:找個好朋友,湊在一起輕輕説,只有你我才聽見。輕輕笑一笑:抿起小嘴巴,微微笑一笑 嘻嘻嘻。輕輕敲敲門:握起小拳頭,輕輕碰一碰。"咚咚咚"。我會輕輕走出教室去外面遊戲,真開心呀!

活動延伸:

1、學唱歌曲《我叫輕輕》。

2、在日常生活中鞏固幼兒的行為。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猜謎語,並能完整的猜給家長和小夥伴們聽。

2.懂得鞋子的正確穿法。

3.知道在活動中鞋子掉了、鞋粘扣開了、穿反鞋時,要及時的糾正過來。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5.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

1.《可愛頌》《我愛洗澡》歌曲音樂。

2.一雙幼兒穿的鞋子。

3.多媒體教學資源:《寶寶和小鞋》的相關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説謎語《好朋友》,請幼兒猜謎語

謎面:兩個好朋友,見面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走。如果穿對了,它們頭靠頭,如果穿錯了,它們把頭扭。

提問: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謎語説的哪兩個好朋友?(謎底:鞋子)

幼兒猜出謎語後,教師出示一雙幼兒穿的鞋子,請幼兒一起學説謎語。

二、教師和幼兒做遊戲,引導幼兒感受鞋子不舒服時會給自己帶來的危險

1.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讓幼兒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鬆開時腳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覺。

玩法:教師以鞋寶寶的口吻説“請你跟我這樣做”。同時將自己的鞋分別以穿反鞋、鞋粘扣鬆開、掉鞋等樣子穿鞋、走路,小朋友們接着説“我就跟你這樣做”,模仿老師的.樣子去做。站起來走走試試,穿這樣的鞋子走路感覺會怎樣?

2.組織幼兒説一説:這樣的鞋子穿起來舒服嗎?穿着這樣的鞋子走路有什麼感覺?會發生什麼危險?

3.教師小結。

當出現掉鞋、鞋粘扣開了和穿反鞋時,腳丫走起路來就會覺得不舒服,還有可能出現絆倒、摔倒等危險。

活動反思:

生活中可以發現孩子經常將鞋子左右穿反。鞋子穿反了,從外觀上看,很彆扭,不美觀;從身體方面考慮,幼兒會感覺不舒服,影響幼兒走路及正常的活動。要是經常不注意,會影響幼兒小腳的生長,甚至影響健康,因而,對教師來講,及時發現情況,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對幼兒參加正常活動,以及幼兒的身心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積極意義。

要讓幼兒分清鞋子的正反,必須先分析導致孩子反穿的原因,據我觀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小班孩子年齡小,觀察能力弱,觀察不夠細緻,把大致相同對稱的鞋子誤認為是一模一樣的,所以穿鞋時不再選擇,隨手拿來,套上就算,容易出錯;二是,幼兒對應匹配能力還不夠,不知道,左腳對應左鞋,右腳對應右鞋。清晰原因後我就設計了三大環節來“對症下藥”“據因糾果”。首先用擬人化的方法幫助幼兒認識鞋的正反,讓幼兒清楚地知道一雙鞋子兩隻是不一樣的,然後用謎語來告訴幼兒,穿錯鞋像兩個好朋友在生氣,噘嘴歪頭,穿對鞋像朋友在微笑、點頭拉手。最後,以遊戲“找鞋穿鞋”發展幼兒的細緻分辨、對應、匹配的能力。

以上活動來自幼兒的生活,貼近幼兒,教育迴歸了幼兒的生活,使生活和教育相互交織,相互滲透。

小百科:鞋子有着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獸皮縫製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們保護腳不受傷的一種工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瞭解教室內外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2、培養在教室內外活動的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

2、幼兒用書

3、課件

教學過程:

1、教師通過與幼兒對話,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教室是我們學習、遊戲和進餐的'地方,可是如果我們不注意,教室內外還可能隱藏着很多危險哦!大家想一想教室內外會有哪些危險呢?

(2)幼兒思考後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2、幼兒看書,引導幼兒瞭解教室內外需要注意的地方。

(1)教師:請小朋友打開書,看看教室內外有哪些地方需要我們注意安全呢?

(2)幼兒觀看幼兒用書後回答。

(3)教師:誰能告訴我,書上都畫了些什麼?它們説的是什麼意思呢?

(4)教師指引幼兒看書,並指導幼兒區分行為的對與錯。

(5)請幼兒動筆操作,在幼兒用書上將對的行為畫勾,錯的行為畫叉。

3、教師帶領幼兒情景表演:教師安全我知道。

(1)教師:現在我們來做情景表演,我來出題,你們來表演。要記住你們表演的一定要是安全的行為喲!

(2)教師請幼兒分批表演,如小朋友收拾玩具時應該怎麼做?在走廊上自由活動時應該怎麼做?如廁時應該怎麼做?等等。

(3)表演結束後教師進行小結,並表揚表演好的幼兒。

4、教幼兒認識安全標記。

(1)教師:老師做了許多安全標記,這些安全標記都是用來提醒小朋友注意教室內外安全的。誰知道這些標記都表達了什麼意思呢?

(2)幼兒根據圖意猜測並回答。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