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師教案8篇

幼兒園教師教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7W 次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師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教案8篇

幼兒園教師教案1

目標

1、藉助故事,瞭解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運動方式。

2、理解蹦、蹬、劃、跑、跳、遊等動詞表示的含義。

準備

1、活動前幼兒和父母一起收集有關動物運動的資料。

2、掛圖,故事磁帶。

過程

1、猜想比賽結果。

――出示故事中的角色。它們是誰?如果這三種動物比賽跑步誰會贏?為什麼?

――如果比賽游泳又會是誰贏呢?為什麼?

2、初步理解故事。

――翻閲幼兒活動材料,講講看到了什麼。

――小牛、小馬和小青蛙在比什麼本領?你知道比賽結果嗎?

3、完整欣賞故事。

――結合掛圖,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為什麼小青蛙有的時候比不過小牛、小馬,有時又能贏小牛、小馬呢?

――你聽到故事中的小動物都做了哪些動作?

4、討論動物的運動方式。

――幼兒自由結伴互相看看自己帶來的動物資料,談談動物有哪些運動方式,每一種運動方式中哪一種動物是冠軍。

――組織幼兒集中交流,分享、瞭解各種動物的運動方式。

建議

1、動物種類繁多,其運動方式比人類更為多樣,用故事引發幼兒探索與此相關的'經驗,是幼兒感興趣的。

2、在語言角里提供水、陸、空動物生活環境的背景,以及製作各種動物指偶的材料,引導幼兒表演或仿編故事《比賽》。

附:比賽

很久很久以前,小牛、小馬和小青蛙比賽跑步。小牛和小馬甩開四隻蹄子,“噔噔噔”地跑起來。小青蛙個兒小,只好一蹦一蹦地往前跳。

小馬跑得比風還快,一下子就跑到了小河邊。小牛跑得呼哧呼哧,也跑到了小河邊。小青蛙蹦啊蹦啊,蹦了老半天才到小河邊。

小青蛙跑得慢,小馬和小牛都唱起歌來笑話他。小青蛙氣得肚子一鼓一鼓,眼珠子都凸了出來。

小青蛙望着“嘩啦啦”流着的小河,忽然有了一個主意。他説:“我們到小河裏再去比一比,看誰更快。”小馬和小牛哈哈大笑:“比就比,你這個小青蛙,在哪裏比都快不了。”

“一二三!”小青蛙一蹬腿,手一伸,“撲通”一聲跳下了水。小馬和小牛“撲通,撲通”也跳下了水。

小青蛙埋下頭,後腿蹬水,用手划水,一下一下很快向前游去。小牛和小馬一低頭就嗆水,一抬頭身子就沉下去,只好慢慢往前遊。

小青蛙很快游到了對岸,河裏的小牛和小馬還在那裏慢騰騰地遊着,小青蛙“咕呱咕呱”地唱起歌來笑話他們。

小牛和小馬輸給小青蛙很不服氣,每天到水裏去學游泳。他們慢慢變成了水牛和河馬。小青蛙呢,也每天到河裏去游泳。他們誰都不想輸給別人。

幼兒園教師教案2

一、課程題目

題目要註明活動主題和班級類別(如:小班語言活動小貓的生日)。活動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在幼兒能接受的範圍內,並能激發幼兒參興趣。(注:圍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寫,以幼兒為主體。目標應具體、可操作、體現遞進,並有針對性。不要寫重複和無效的目標,目標制定應避免空、大的現象。)

二、活動準備

分為經驗準備、教學設備準備、材料準備。經驗準備指在上這堂課之前幼兒已經具備的經驗。教學設備指音像播放設備、投影儀等。材料準備指繪本、塑料瓶、卡片等上課需要的材料。

三、活動目標

幼兒園的活動目標分為三類: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目標的擬定要以幼兒為主體,符合幼兒發展水平,避免抽象和宏大。

四、活動過程

第一點導入方式有很多,比如遊戲導入,故事情節導入,音頻動畫導入等,方式多種多樣,你可以設想出自己的獨特創意。下面介紹一下幾種常見導入方式。遊戲導入,先設計一個聯繫活動主題的遊戲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通過遊戲引出活動主題。故事導入,幼兒總會對各種各樣的故事着迷,在活動之前為幼兒創編一段小小的.故事情節會讓幼兒在整個活動中充滿探索欲。

第二點再分步寫具體上課過程

各環節之間要層層遞進,跨越不可太大,要考慮到幼兒的理解水品,突出主題,逐步達到活動目標。而且要分為針對全部小朋友的提問和個別小朋友的提問。要在提問的時候想到幼兒可能的答案及回答方式,以及自己的應對方式,把握好上課過程的主線及節奏,語言簡練,不能被幼兒帶走上課思路。

第三點寫活動總結

老師要針對本節課的上課重點及幼兒的表現做總結,幫助幼兒回顧及記憶本節課的課程內容,通過總結進一步實現自己的授課目標。

五、活動延伸

如手工摺紙活動,則可以延伸到請小朋友在自己的摺紙上劃出自己喜歡的圖案。一般可以用幾句總結性的話代替。幼兒活動多涉及到分享,延伸活動可以請小朋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去和小夥伴或者爸爸媽媽一起學習。以上就是一篇幼兒園活動教案的基本模板,希望你能為小朋友們創作出優秀的教案。

幼兒園教師教案3

【設計思路】

在孩子們看來,老師是有性的人。教師節到來之際,通過這一主題活動,幫助幼兒瞭解老師的工作,感受老師工作的辛苦,激發幼兒用語言和行為表達自己熱愛老師的情感,從小樹立尊敬老師的觀念。

活動名稱】老師您辛苦了

【重點領域】

社會、語言、藝術。

【活動目標】

1、感受老師的濃濃愛意,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

2、能在大家面前大膽清楚地説出自己的想法。

3、尊敬其他的老師(如保育員、炊事員、保健醫生),珍惜她們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歌曲《老師老師你真好》

【活動過程】

(一)參觀幼兒園其他老師的工作。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要帶着你們去看一下幼兒園裏面其他老師的工作,想去嗎?

(激發幼兒的.興趣,但你要還一同去看老師的工作)

①教師提出參觀要求,注意安全。

教師:看看老師們都在做些什麼呢?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看到的情況回答問題)

②帶領幼兒一邊參觀,一邊提出問題。

教師:保育員老師都為我們做什麼呢?

(折被子、掃地等)

教師:還有在醫務室的老師平時也為我們做了什麼呢?

(不舒服的時候可以去找醫務室的老師)

教師:她們的工作辛苦嗎?她們的工作重要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老師們的辛勤工作呢?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讓幼兒更加深入瞭解其他老師們的工作)

③教師小結:我們要尊重老師,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每一個幼兒的成長,都離不開幼兒園裏面老師的教育和奉獻。

(二)欣賞歌曲《老師老師你真好》,感受老師的辛苦。

教師:今天老師呀!還準備了一首關於老師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教師播放音樂)

引導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老師對自己濃濃的愛意和老師工作的辛苦。

(網絡上輸入《老師老師你真好》都可以找到這首兒歌)

(三)交流討論,瞭解每種職業都很重要。

①提問:還有哪些人也在為我們服務?

幼兒:我的媽媽是醫院的醫生,她每天都要很辛苦的為別人看病。

幼兒:我的爸爸是一名警察,他會保護大家的。

(鼓勵幼兒多説一説。重點讓幼兒瞭解她們父母的工作,並讓幼兒主動説一説父母的工作的辛苦,還要了解每種職業都很重要)

②幼兒交流與討論。

教師引導幼兒分小組來説一説自己父母的工作,以及工作主要是做些什麼事情。

③提問:如果小朋友們長大了,希望做什麼工作呢?

(四)情景表演:我來當小老師,感受老師工作的辛苦。

教師組織幼兒來進行情景表演,選擇某一在幼兒園生活學習的板塊讓幼兒來進行表演。

情景一:教師帶領孩子們做操。

情景二:教師組織孩子們來學習本領。

情景三:教師和孩子們玩遊戲。

通過情景表演,讓幼兒體會老師們的一天工作,感受老師工作的辛苦,從心裏萌發愛老師、尊敬老師之情。

(五)教師總結

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裏面,有很多的老師在為了讓孩子們開心的生活和學習,而辛勤的工作。希望小朋友們能尊敬老師、珍惜老師們的老公成果,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幼兒園教師教案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大膽作畫的能力。

3、教幼兒學習畫短曲線。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小雞 母雞 公雞

2、塗色:小雞雛

3、幼兒用繪畫材料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件:小雞 母雞 公雞

1.教師:圖片上有誰呀?

小雞跟着雞媽媽去幹什呢?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教師講解小雞的生活習性,使知道小雞不僅喜歡吃米還喜歡吃小蟲子。

二、展開

1.出示範畫

引導幼兒觀察小蟲子是什麼樣子的。

(鼓勵幼兒大膽地説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師示範:畫短曲線(小蟲)。

3.出示畫紙:小雞雛

教師:今天天氣真好,小雞來到草地上,找自己喜歡吃的'小蟲子,

小朋友也幫小雞找一找好嗎?

4.請幼兒在畫有小雞的畫紙上畫小蟲子。

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作畫,適時地幫助幼兒完成作品。

 三、結束展示幼兒作品

引導幼兒欣賞,並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幼兒園教師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婺源多姿多彩的美麗田園景色。

2、知道婺源鄉村的一些特色。

活動準備:

1、有關婺源風景的圖片。

2、準備與圖片相匹匹配村板,活動最後將圖片固定在上面。

3、幼兒用書、教學掛圖60—47和60—49。

活動過程:

1、教師以旅行社在幼兒園招聘小導遊的形式,引入活動

——教師:我們江西有許許多多美麗如畫的風景,受到了各地遊客的讚揚。現在,越來越多的遊客喜歡來我們江西旅遊。剛才,旅行社打來電話,説現在小導遊緊缺,想請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來幫忙,招聘幾個小朋友去婺源當導遊,我們都來報名吧,做一名優秀的導遊,讓跟多的人喜愛我們江西婺源,可是做好婺源的導遊,我們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呢?

——幼兒討論。教師總結:想要做一名優秀的婺源導遊,要對婺源的風景名勝、特色瞭解熟悉才可以喲。

2、教師出示掛圖,讓幼兒瞭解婺源的美麗風景

——出示掛圖請幼兒欣賞婺源的美景,如,油菜花田、卧龍谷、彩虹橋、鴛鴦湖、無緣村外的河流等。

——教師:這些美麗的風景就在我們江西婺源,你最喜歡哪裏的風景呢?幼兒踴躍説出自己知道的風景點及喜歡的風景圖

——教師:大家仔細欣賞風景圖,告訴我們你為什麼喜歡這處風景呢?它哪裏打動你了?畫面上的景象讓讓你聯想到了什麼?幼兒交流自己對各種景點的`感受及認識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總結幾處風景。

1、村外的油菜花田,一眼望去,鬱綠的一層託着耀眼的純黃色的油菜花,不加任何雜色,並釋放這撲鼻的香氣,瀰漫在整個村落。

2、婺源的村落羣山環抱,山清水秀。村中明清古建築遍佈,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牆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港溪水貫通、九曲十灣;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溪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構築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港。

3、卧龍谷是一處完全原始風貌的高山峽谷景區,谷中春季山花爛漫,夏季鬱鬱葱葱,秋季紅楓盡染,冬季冰雕玉砌,景區內四季變換着不同的色彩,而高山峽谷裏面更是瀑布成羣,美不勝收。

4、彩虹橋是一座木質橋在整個徽州、乃至中國僅此一橋,它是婺源的象徵,彩虹橋建成在清華村與畢家墩最佳河面上,兩村依山傍水,景色如畫,橋上游是筆架山,橋下游築着一道石壩,形成美麗的小西湖,廊橋與村落、青山、碧水、驛道構成了中國最美的水墨畫,尤其是晨霧、細雨、月色下更顯得詩情畫意

5、遊戲:跟着導遊旅行去

——教師:剛才我們瞭解了婺源的一些美麗風光,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每張圖片就是一個美麗景點,我們進行一次旅行活動吧,老師充當一次導遊,你們做遊客,考慮我這個導遊是不是稱職。

——教師將圖片分散愛教室各個角落,教師引導幼兒逐一欣賞並介紹這些風景、特產。換幼兒當導遊,挑選景點進行介紹。

——教師小結:婺源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有許多如詩如畫的美景,人傑地靈,我們要將自己瞭解的婺源告訴自己認識的每一個人,讓大家都喜歡婺源。婺源還有許多特產,而且分別是白、紅、黑、綠色,下次我們再來了解和品嚐,做好了這些準備,我們能應聘小導遊了。

幼兒園教師教案6

目標:

1、繼續學習記錄自己的完成情況。

2、通過自主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3、樂意共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

活動材料:

語言區:娃娃家的'故事,説動詞組合故事

益智區;圈物,數積木、分葉子、排序、百變積木、接龍、插花、它們住在哪裏

美工區:剪貼花、小蜜蜂、小蝴蝶裝飾磁磚

科學區;蝴蝶標本、比比誰的速度快,小蝌蚪的成長過程、蠶的生長過程、數學天平、天平。

生活區:穿衣、編辮子、繫鞋帶(蝴蝶)

表演區:小熊拔牙、三隻蝴蝶

活動流程:

創設環境幼兒自主活動師生交流

活動指導過程:

一、環境創設

1、師生共同佈置活動區環境。

2、要求活動時保持安靜,專心操作、探索,不影響別人。遇到困難,不怕失敗,不輕易放棄。

3、學會了本領,別忘了請小圖章幫助,敲在自己的正確位置上。

二、幼兒自主活動;

1、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願進入活動區活動。

2、教師觀察幼兒的活動,對個別新材料,個別幼兒作適時的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及時捕捉幼兒的創造表現。給予肯定。

3、發現幼兒遇到困難想放棄時,給予適時指導,爭取取得成功。

4、指導幼兒對已完成的活動內容作及時的記錄,鼓勵幼兒作進一步的探索或另選內容。

三、師生交流共享:

師:今天小圖章非常地忙,我猜是不是你們學會了許多本領,小圖章已經分享了你們的快樂,也讓我分享一下你們的快樂。

1、讓幼兒展示、介紹作品,部分展示在展示欄中,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及成功感,並體驗並分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並引導幼兒大膽嘗試、探索。

2、請幼兒講講活動中有沒有遇到困難,遇到了怎麼做的。鼓勵大家遇到困難不要放棄,想辦法克服,就會學到更大的本領。

3、對幼兒的記錄作評價,鼓勵幼兒對自己的情況負責。

4、共同收拾各類教玩具。

幼兒園教師教案7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老師愛學生,為教育學生成長而辛勤工作。

2.知道學生應當愛老師,尊敬老師。

情感:

1.對老師的關心、愛護產生感激之情。

2.產生敬愛老師的情感。

行為:

1.尊敬老師,聽老師的話。

2.對老師有禮貌,做到進校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上下課起立向老師致意,放學向老師説再見等。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老師愛學生,為學生成長辛勤工作着,激發學生熱愛老師之情。

教學難點:

使學生知道怎樣做才是愛老師。

課前準備:

教師《每當我走到老師窗前》課件;幻燈片;《雨的印記》音樂伴奏。

學生採訪學校的一位老師;

教學過程:

一、聽歌導入,板書課題。

1、同學們喜歡聽歌曲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一首非常動聽的歌曲,想聽嗎?請同學們靜靜的聽,聽一聽這首歌裏唱的是誰?(播放課件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2、你們的小耳朵真靈,對,是老師。老師像辛勤的園丁,為祖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我們敬愛的老師。(老師板書課題:我們敬愛的老師)

二、親近老師,感受辛苦

1、從你上學到現在,教過你們的老師一定有很多吧!數一數,有多少老師教過你呢?(學生回答)

2、已經有這麼多的老師教過你們,那你從他們那裏學到了哪些知識和本領呢?

3、是啊,是老師給了你最大的幫助,把你從無知的孩童領進知識的殿堂。那麼,現在你靜靜地想一想,在這麼多的老師中,你最喜歡誰?老師的哪件事情你至今還深深地記得?(出示課件)

(四人一小組交流,然後全班交流,教師及時評價)

過渡:在生活和學習中老師無時無刻都在關心我們幫助我們,那你瞭解老師的工作嗎?你知道老師每天都學校裏做些什麼嗎?課前我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去訪問學校的一位老師,並制定了調查表,現在讓我們來交流一下你們的收穫好嗎?(課件訪一訪)

4、學生彙報調查結果。

根據你的調查表,談談你的感受?

小結:同學們觀察得非常認真,記錄的也很詳實,感受也非常深刻。

過渡:我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對於老師的工作最有發言權除了同學們剛才介紹的,老師還拍攝了老師工作的一些場景。(播放教師工作圖片)你們看,有的老師晚上在家裏備課、看作業,有的老師利用休息時間去進行家訪,有的學生病了,老師帶他去醫院看病,最重要的是老師還要每天監護同學們的安全,所做的事情真是太多太多了。

5、此時此刻你最想對老師説些什麼呢?(老師,您辛苦了!老師謝謝您!)你們今後會怎樣做呢?(愛老師,尊敬老師)用什麼實際行動來表示呢?

生:認真完成作業

生:自覺遵守紀律

生:不打架,不罵人,做文明的學生

生: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

小結:你們説的太好了,其實,書寫工整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回報,認真聽講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安慰,你們的快樂成長就是老師最大的心願。

過渡:在平靜、快樂的校園中處處都有老師們為我們默默奉獻的身影,在生死關頭甚至為我們獻出了他寶貴的生命。還記得08年5月12日嗎?在這場災難中有這樣一位女老師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孩子們生的機會,他人生最後的.姿勢,讓每一個親眼目睹的人深深震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這個故事簡單説説你聽後的感受。

6、播放視頻

小結:這就是我們可愛可敬的何志霞老師。汶川大地震是一場百年不遇的災難,人在自然災難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堅強和人間的大愛卻是光彩奪目的。在這國難家難突然降臨之時,可愛可敬的人們演繹了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何志霞老師只是其中之一,讓我們記住她最後的擁抱。

三、愛的表達

1、老師的辛勤工作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為此我國設定了教師節,你們知道教師節是哪一天嗎?(9月10日)我們來看一看有關教師節的小知識。(出示課件)

2、教師節,你打算用什麼樣的形式來表達你對老師的敬意,看看誰的創意最棒?(課件:精彩創意我最棒)

(做賀卡,唱歌,畫畫,跳舞,送花等)課下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創意付諸於行動。

小結:謝謝同學們,當我和其他老師收到你們親手做的賀卡,讀着你們的祝福時,當我們聞着花的芳香,看着你們的燦爛笑臉時,我們真的很幸福。

(播放:《我愛米蘭》)

四、詩歌獻老師

師:最後,就讓我們把這首最熟悉的小詩,獻給在座的每一位老師吧!

(老師和學生一起在優美的旋律下深情地朗誦詩歌。)

五、板書設計

我們敬愛的老師

教學反思

《我們敬愛的老師》是河北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教材第三單元的第二個活動主題。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三個環節的內容。

第一個環節是導入。我運用的是《每當走過老師窗前》的歌曲,把學生帶入了本節課的情境“敬愛的老師”。

第二個環節是親近老師,感受辛苦。在這個環節上我安排了這幾部分:

1、我跟老師的故事

2、調查彙報

3、觀看視頻,感受大愛。

“我跟老師的故事”。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感人故事,但是學生們卻講述了與老師的點點滴滴。哪怕是他跌倒了,老師把他扶了起來這樣的小事,孩子們能把它記在心裏,能講給我們大家聽,證明孩子是多麼的愛自己的老師,多麼珍惜與老師在一起的時光,所以我感到這個環節,已經漸漸地表達出了學生對老師的敬愛。在調查彙報中不是很深入,學生沒有真正體會到老師的辛苦和為他們的付出,孩子只是大體瞭解了一下老師一天來所做的事情,沒有真正鍛鍊學生課前收集信息、調查研究的能力。

第三個環節愛的表達。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學生開始親手為老師製作一件禮物,卡片、一幅畫、寫祝福的話……但這時我發現我錯過了本節課的xx,沒能讓學生盡情的表達對老師的祝福或對老師想説的話,其實那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與老師之間的深深的感情。

最後,同學們帶着感激之情、敬愛之情大聲地朗讀了《我愛我師》這首讚美老師的詩歌,再一次表達了對老師的敬愛之情。

由於課前準備充分,學生在課堂上發言踴躍,積極參與,交流熱烈,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但如果學生在課前的實踐活動進行得再充分一些,不但可以在活動中培養他們蒐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還可以使課堂討論中所反饋出的材料更加生動和豐富,使他們在交流和互動中受到更深刻的教育。

幼兒園教師教案8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並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創造性的表現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在賽馬場上出現四匹嗎,看----它們來啦!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表演。

二、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1.師幼討論:剛才的音樂聽了有什麼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幹什麼? 幼兒回憶剛才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

教師小結:對,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

這首音樂聽上去很歡快、奔放,表現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羣馬飛奔,你追我該的動人場面。

2.再次欣賞音樂根據特定的音樂形象,創編、記憶動作順序。教師:四匹馬是如何你追我趕的?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樂曲開始,四匹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紅馬首次領先→黃馬又次領先→白馬又跑到黃馬的前面→黑馬又超過了白馬→紅馬、白馬兩兩領先→黃馬、黑馬又共同領先→

一起奔跑衝刺→反覆一次→到達終點,拉住韁繩“籲——”(全曲結束) 3.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1)教師示範隨樂敲大節奏。

(2)幼兒根據顏色分組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教師:你應該表演什麼顏色的馬?為什麼?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 (3)幼兒聽音樂,分組演奏。

看指揮演奏:一起走(敲)→紅馬敲→黃馬敲→白馬敲→黑馬敲→兩匹兩匹輪流走(兩組輪流敲奏)→一起奔向終點衝刺(四組齊奏)→拉住疆繩,樂曲結束教師:怎樣使你的筷子敲得好聽? (4)探討其他樂器的.匹配。

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

提問:剛才四匹馬奔跑時,哪裏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河南教師資格網,發佈河南教師考試信息和備考資料。

三、結束

教師:今天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賽馬》,它是由絃樂器二胡演奏的,好聽嗎?下次老師再次帶領你們欣賞優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實物,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