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10篇

【推薦】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回憶過生日的經驗,能用語言表述過生日的情景。

2、樂意參與集體活動,感受過生日的快樂,增進同伴間的感情。

3、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生日歌的磁帶。

2、事先佈置好生日樹(上有12根樹枝)。

3、每個孩子的生日小卡片。

4、生日調查表(幼兒和家長已經完成)。

活動過程:

一、放生日歌引出課題,請幼兒談談自己過生日的經歷。

1、這是一首什麼歌曲?

2、什麼時候要唱生日歌?

3、幼兒講述過生日的情景。

平時你是怎麼過生日的呢?(請幼兒和旁邊的小朋友説説)

4、有那麼多的人關心你,你心裏覺得怎麼樣?

5、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嗎?

(開火車介紹自己的生日)

二、介紹生日樹

1、這是一棵生日樹,1代表1月,猜猜這裏應該是幾月

2、讓幼兒知道生日樹上有十二棵樹枝,正好表示十二個月。

三、師生共同佈置生日樹。

1、請幾位小朋友看着自己的生日卡來説説自己的生日在哪一月?你的生日卡應該掛在哪棵樹枝上

2、分組讓幼兒把卡片掛上去。

3、掛好後幼兒之間互相檢查。

4、比較生日樹各個樹枝上卡片的多少,得出哪個月份生日的人最多

5、小結:生日樹的用處還真大,有了它不僅可以美觀我們的教室,它還可以提醒我們每個月都有誰生日呢。

6、分享調查表

師:每個人都要過生日,你還知道其他人的生日嗎?

原來昨天,我們每個小朋友還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了生日調查表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1)請若干幼兒介紹自己的調查表。

(2)幼兒互相介紹。

四、師生同唱生日歌。

1、過生日真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啊。知道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生日,那麼當他們過生日的時候,你會給他們送什麼禮物呢?

2、小結:一句祝福的話,一個擁抱等也是很好的禮物。

3、過集體生日,體驗集體生日的快樂。

(1)你們知道嗎?這個月我們班有位小朋友生日了,她是誰呢?請這位小朋友上來,今天我們一起為xx小朋友過生日,好嗎?

(2)我們應該對xx説些什麼祝願的話呢?(教師引導)

(3)xx心情怎麼樣?讓我們把這開心一刻永遠保留下來吧!(師生拍照留念)

(4)放《生日快樂》歌,師生一起唱。

活動反思

過生日是孩子們生活中最熟悉也是最盼望的一件事,説是過生日孩子們都能滔滔不絕。這是一個對於所有孩子來説都感到特別親切的一件事,但大多數孩子提起過生日往往想到的是自己的生日。只是單純的想從長輩那裏獲取,卻從沒有想到反哺與期待,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我選擇了孩子們熟悉的過生日為切入口,圍繞一棵生日樹鋪張開去,開展了活動生日樹,其目的是讓幼兒在回憶過生日的經驗,能用語言表述過數日的情景。在參與揚集體的活動中,感受過生日的快樂,增進同伴的感情。活動開始我播放生日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聽到這首歌曲就知道是生日歌,是過生日的時候唱的。活動中厚幼兒講解自己的生日過程時有不少的小朋友都能講出以往的經驗。讓每一個幼兒都有介紹的機會,讓每個孩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接着向幼兒介紹生日樹衣,讓幼兒觀察樹上有幾個分叨叉,每個分叉上有什麼。通過觀察幼兒發現樹上有12徹個分叉,每個分叉上都有一個數字。活動前,家長在家桌鋨鎦幼兒記住了自己的生日是幾月份的,所以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幼兒就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掛照片的地方。整個活動下來孩子想像豐富,都能把照片貼在自己的位置上,記憶力好的幼兒中還能記住別人的生日,整個活動達到了預定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目標:

1、通過遊戲及看錄象感知祖國真大及各地氣候不同。

2、感知詩歌的趣味性,學習用圖標記誦詩歌。

準備:

中國地圖一幅。

過程:

1、出示中國地圖引起幼兒興趣。

2、會議天氣預報,感知在同一天祖國各地氣温和氣候的不同。

(1)教師播放“天氣預報”錄象。

(2)提問:為什麼北方(如哈爾濱)和南方(如海口)的氣候、氣温不一樣?

(3)小結:我們的國家很大很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時間裏氣候不一樣,北方很冷,南方很温暖。

3、學習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

(1)欣賞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你覺得詩歌有趣嗎?什麼地方有趣?

(3)幼兒回憶詩歌內容,教師將有關圖片逐一貼在地圖相應的位置上,如雪花、鮮花、滑雪、游泳及吃西瓜的孩子。

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

我們的祖國真大我們的祖國真大

北方,有冬爺爺的家,十月就飄大雪花。

我們的祖國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開鮮花。

啊!偉大的祖國媽媽,

東南西北中的孩子,

在同一個時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圍着火爐吃西瓜。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我們的生日計劃

設計意圖:

過生日是一個讓每個幼兒都興奮不已的話題。在小班時,班上的許多孩子每到生日這一天,就會帶蛋糕來園,接受同伴的祝福,並和大家分享蛋糕。升人中班後,有幾個在7、8月份(暑假期間)過生日的幼兒提出也想在幼兒園過生日。為了滿足他們的願望,我們在開學初給7、8月份過生日的幼兒過了一個集體生日。對此,孩子們覺得很新鮮,都希望自己也能過一個集體生日。於是,我們佈置了一個有關生日的牆飾:“小熊過生日”的背景,旁邊畫了標有“1月”到“12月”的12個心形蛋糕。孩子可在自己生日的那個月份的蛋糕邊貼上自己的照片。

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集體生日呢?不同的月份以什麼方式過集體生日比較合適呢?帶着這些問題,我們組織了這一綜合活動。根據中班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學習特點和現有經驗,我們在活動中設計了四個環環相扣的環節:

第一環節,教師讓幼兒通過觀看以不同方式過生日的錄像片段自然進入活動情境,並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讓他們看看説説。這不僅激發了幼兒過集體生日的願望,也為下面做生日計劃作了鋪墊。

第二環節,教師在拋出問題“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式過集體生日”之後,為了避免人云亦云,沒有急於讓幼兒講述,而是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並用繪畫方式做計劃,表現自己的構想。如此,每個幼兒都有充分發揮主動性咱勺空間,滿足了探究式學習的需要。

第三環節,幼兒展示、介紹自己的計劃,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的零星經驗和構想經過歸納整理,形成幾種有典型意義的過集體生日的方式。這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還能提升他們分類、歸納的能力。

第四環節,完善計劃。教師引導幼兒展開討論,積極闡述自己對不同月份出生的人具體以什麼方式過集體生日的見解,最後達成一致。這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經驗,也能賦予活動更多的社會意義。

目標:

1.大膽構想,制定過集體生日的計劃。

2.敢於講述自己的計劃,能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見解。

3.感受自己做計劃的樂趣。

準備:

1.幼兒有過生日的經驗,並向親戚朋友瞭解過生日的多種方式。

2.小班時個別幼兒過生日的錄像片段,中班開學初為7、8月份出生的幼兒過集體生日的錄像片段。

3.16K的白紙、勾線筆人手一份。

過程:

一、比較小班個別幼兒過生日和中班幼兒過集體生日的不同

1.觀看小班時個別幼兒過生日的錄像片段。

師:誰在過生日?在哪裏過生日?他是怎樣過生日的?(點蠟燭,吹蠟燭,許心願,請小朋友們吃蛋糕。)

2.觀看中班開學初幾位幼兒過集體生日的錄像片段。

師:這是哪幾個小朋友在過生日?在哪裏過生日?他們怎麼會在一起過生日的呢?

師:請問幾位過集體生日的小朋友,你們心裏有什麼感受?

3.説説兩種過生日方式的區別。

師:這兩種過生日的方式有什麼不一樣?(小班時每個小朋友單獨過生日,中班時在相同月份出生的小朋友一起過生日。)

二、制定生日計劃

1.教師鼓勵幼兒思考過集體生日的不同方式。

師:這次這幾位小朋友是在班裏過集體生日的,接下去還有9月、10月……每個月都有小朋友過集體生日。請你們想想還可以在什麼地方過生日?還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過生日?想好了就畫在紙上。

2.幼兒獨立制定過集體生目的計劃。

(教師提醒幼兒用簡筆畫或圖標的方式畫出計劃。)

三、展示交流計劃

1.將每個幼兒的計劃展示在黑板上。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計劃。

師:你想怎樣過集體生日?請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幼:在好朋友家過/在麥當勞過/在肯德基過/請爸爸媽媽來幼兒園開化裝舞會/去公園過/去海邊過/以勞動的方式過/舉行爬山比賽/幫小班弟弟妹妹做一件事/晚上放焰火……

3.引導幼兒給計劃分類。

師:你們做的計劃真多,非常棒!其中有些大致相同,你們能分類嗎?

(幼兒討論、總結出幾種方式,如去公園、去海邊歸人“去郊外”這一類。)

四、完善計劃

1.討論不同月份的計劃。

師:接下來每個月都有小朋友過集體生日。請你們想一想,這些計劃分別適合在幾月份進行呢?

2.小結:9月,我們做中班哥哥姐姐了,可以以幫小班弟弟妹妹做事的方式過生日,或是邀請小班弟弟妹妹來參加我們的集體生日;10月國慶節,可邀請爸爸媽媽以組織一次焰火晚會的方式來過集體生日;11月去秋遊,可在郊外過集體生曰;12月迎新年,可以以開化裝舞會的方式過集體生日……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為下個月過集體生日做各方面的準備。

評析:

過生日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在我園的課程中也有相關的主題活動,如“生日列車”。怎樣讓過生日活動更加有意義呢?該活動是教師的一次探究性嘗試。

問題是幼兒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邏輯起點,從幼兒生活經驗和興趣中產生的問題更為幼兒所熟悉,也更能維繫幼兒的探究興趣。在該活動中,教師拋出的問題“我們還可以以什麼方式過集體生日”正是基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幼兒想過集體生日的興趣,因而有利於幼兒進行探究性學習。而探究性學習的實質體現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在活動中,教師讓幼兒運用繪畫方式制定自己的生日計劃,這一看似簡單的做法實質上給了幼兒從容思考並嘗試獨立解決問題的時間,使幼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在該活動中,教師還非常重視幼兒間的表達與分享,常常在幼兒講述和討論後和幼兒一起總結,歸納出一些有典型意義的過集體生日的方式,既幫助幼兒提升經驗,又促使同伴間相互學習。

這是一個可以不斷深入的活動,比如今後每個月怎樣為過集體生日做好準備以及怎樣過有意義的集體生日等。相信通過這個活動的深入開展,幼兒對過生日的體驗會越來越深,社會性也會進一步發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熟悉物品的分類,並嘗試對同一類的物品進行分類。

2、在遊戲活動中培養幼兒記憶力和協商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骰子一個,上面標有紅、綠兩種顏色

2、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圖片若干

3、紀錄板和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為“超市”補充具體的物品

玩法:教師投骰子,紅點表示超市的經理,綠點表示由教師做經理。遊戲中“經理”必須先説己超市裏有四樣商品,然後讓其他幼兒補充送貨。

規則:幼兒補充送來的“貨”必須超市裏的商品,而且所送的商品不能重複。

二、學習對熟悉物品進行分類

玩法:教師生活中常見物品的圖片(每張圖片上都有編號),讓幼兒做經理,每人拿好記錄板和筆,根據自己所開的超市,各自挑選商品,並記下商品的編號,最後集體驗貨,看商品進的貨是否正確。

規則:你選擇自己開什麼超市就選什麼的商品。

三、初步嘗試對同一類物品加以分類

玩法:兩個幼兒為一組合開一個小超市,先要協商開什麼超市,然後根據需要進貨,選擇“商品”(圖片),最後將“商品”貼在“貨架”上,形成一條商品購物街。

規則:兩個經理還必須商量好,對所進的商品要根據他們的特徵進行分類,分別放入兩個貨架上。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情境目標:

1、能大膽與他人交往,表演朗誦兒歌《拜年》並運用熟悉的樂器進行伴奏。

2、感受節日的歡樂、友好氣氛;

情境創設:

樂器:鑼、圓舞板、雙響筒、小鈴或杯子、筷子、鐵盒、積木等生活樂器。

活動實施:

1、老師向小朋友拜年:

1)先向全體小朋友拜年。

“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我來給你拜個年,小朋友,新年好!祝你們天天身體好,祝們天天哈哈笑,哈哈笑。”

2)老師分別向個別小朋友拜年,逐步吸引大家和老師一起來“拜年”。(根據幼兒改變以下兒歌祝福的內容。)

2、小朋友向老師拜年()

1)啟發幼兒改編兒歌內容:向老師拜年應該説什麼?(如天天工作好等)

2)每個幼兒自選一種樂器,為朗誦的拜年兒歌伴奏。

3、向爸爸、媽媽等家人拜年

1)啟發幼兒改編祝詞詞。

2)佈置任務:回家向家人拜年。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傾聽詩歌,在圖片、背景圖的幫助下理解詩歌內容。

2、理解詩歌中不同角色形象的本領,及其關心、幫助同伴的方法。

3、通過討論,知道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課件、幼兒用書、彩筆

活動過程:開始部分:(出示樹葉課件)小朋友,下雨天裏樹葉可以幫助我們做些什麼?(教研組意見:出示課件用談話的方式引出活動主題並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颳風的背景圖,營造焦急、急需幫助的情境,引導幼兒猜測會發生些什麼事?

1)天氣怎麼樣?

2)颳風時會發生些什麼事?(教研組意見:通過觀察引導的方式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教師邊出示課件邊讀兒歌邊提問:

1)在這幅圖裏發生了什麼事呢?(教研組意見:在圖片的幫助下通過欣賞、觀察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2)天氣又有什麼變化?(下雨)發生了什麼事?

3、在討論中感受同伴間相互關心、幫助同伴的可貴。

1)教師引導幼兒理解不同場景中不同角色的本領,及關心、幫助同伴的可貴。

2)颳風了,誰的媽媽放心不下娃娃?為什麼不放心?

3)娃娃有什麼本領,它變成了什麼?送誰回 家的?為什麼先送他回家?(教研組意見:通過討論的形式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同時鞏固幼兒對詩歌內容的理解並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4、引導幼兒集體討論,在生活中應該樂於助人。

1)你喜歡兒歌中的小動物嗎?為什麼?

2)我們小朋友可以向小動物學習些什麼?

5、引導幼兒説一説自己有什麼本領,在生活中你幫助過誰?

結束部分 :想一想,還有誰會幫助誰?畫一畫。(教研組意見:由故事中的小動物互相幫助,擴展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中。)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啞劇表演,理解故事內容、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2.嘗試用各種方式學習互助與合作的技能,體驗團結互助的成功和喜悦。

3.初步萌發集體主義情感,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活動準備:

1.《螞蟻搬豆》故事的桌面教具(小螞蟻、大樹、黑洞、黃豆)。

2.重紙箱五個,各種豆子混在一起的操作盤每組兩份。

3. 生活中人們團結合作做事畫面的PPT。

4.雙簧表演視頻。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看啞劇表演,理解故事內容、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教師逐一出示桌面教具,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這是什麼?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表演。

2.教師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的前半部分。

(1)你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2)教師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前半部分。

(3)小螞蟻該怎麼辦呢?請幼兒幫忙想辦法。

3.教師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後半部分。

(1) 小螞蟻用了什麼好辦法呢?

(2)教師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後半部分。

4.理解故事的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故事中的小螞蟻為什麼一開始搬不動,後來又搬起來了呢?

(2)你喜歡故事中的小螞蟻嗎?為什麼?幫助幼兒提升故事含義,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鼓勵幼兒也要象小螞蟻一樣學會團結,學會合作。

二、設置情景,進一步理解團結、合作的意義。

1.情景表演,感受團結合作能解決困難。

(1)我要把這個箱子搬到那邊去搬不動,怎麼辦呢?

(2)鼓勵幼兒動腦筋發表意見。

(3)所有小朋友一起幫忙搬箱子,終於很快就把所有的箱子全搬好了。

(4)小結:我搬不動箱子時,熱心的小朋友們幫助了我,我真高興,謝謝幫助我的小朋友。(“謝謝。”“不用謝”)你們幫助了我心理感覺怎樣?(很開心)對,團結的力量非常大,所以我們遇到困難時也要團結起來,互相幫助。

2.開展比賽,體會人多、合作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老師不小心把赤豆、花生、黃豆和綠豆都混在了一起,請小朋友幫忙幫我撿出其中的黃豆

(2)交代任務要求:

五個人一張桌子。每張桌上有相同的兩份任務。一份任務由一人單獨完成,另一份任務由四人合作完成。

(3)相同時間裏,那一份任務完成得快?為什麼?

(4)小結:相同的任務,人多了,大家合作了就完成得快。

(三)遷移經驗

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麼事情也需要很多人來幫助,才能將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又省力呢?

活動延伸:看雙簧表演

合作的好處真是太多了,如果表演中加上了默契的合作會有怎樣的效果呢?一起來看一看:雙簧表演。

中班社會教案:拾到東西要歸還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 並瞭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着急心情, 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 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瞭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 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麼樣?(着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 (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麼做的? (他説了什麼?)

集體練習: 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 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 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 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 丟過什麼? 心裏怎樣?

(2) 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3) 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 你是怎麼做的? 心裏怎麼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 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 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為什麼難過? (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裏怎麼樣?

(1) 提問: 小動物們這麼難過? 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 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怎樣? 那怎麼辦呢? 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 剛才你們在哪裏玩的?) 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 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麼辦?

(2) 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怎麼做呢? 問問撿到東西后怎麼説? 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 幼兒找東西

(4) 師: 剛才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 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 (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 提問: 剛才你撿到了什麼東西? 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 説了什麼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為什麼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 (表揚自己)

討論: 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麼辦呢?

(三) 結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地球生病的原因。

2、學習保護環境的基本方法。

3、增強環保意識。

4、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掛圖《地球病了》。

2、地球受污染和排除污染後的多媒體課件及其設施。

3、教師繪畫一幅:地球病了。

4、幼兒人手一份:繪畫紙、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導入課題。

(1)出示掛圖,同時放錄音:孩子們,我病得厲害,難受得很,你們快幫幫我吧!

(2)提問:

a.圖上有什麼?

b.地球媽媽怎麼了?

c.地球媽媽為什麼會生病?

2、組織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知道地球受到污染的原因。

(1)説説多媒體所展示的地球被污染現象。

a.森林被砍到了許多。

b.工廠冒濃煙。

c.水變成了黑色。

d.到處是垃圾。

e.汽車排放尾氣。

(2)提問:地球媽媽還生了哪些病?

3、請幼兒當醫生已到幼兒討論保護地球的方法。

(1)針對污染,幼兒自由討論排除污染的方法。

(2)引導幼兒觀看受污染和排除污染的課件,比較並説出怎樣是地球媽媽的病好起來。

小結:建立污水處理工廠,把髒水變乾淨,工廠不要放黑煙,汽車用電、天然氣、太陽能來開動,建立垃圾處理大工廠,多種花草樹木,保持水土,淨化空氣,是地球媽媽的病好起來。

4、繪畫活動:打扮地球媽媽。

(1)教師出示地球媽媽“生病時”不美的畫像,激起幼兒給“治好病”的地球媽媽畫一幅美麗的畫像,打扮打扮地球媽媽。

(2)播放音樂,幼兒在音樂中自由作畫。

(3)展示、評價。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能有表情地朗誦。

2.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的祖國真好。

3.豐富詞彙:“祖國”。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一張中國的地圖。

2.準備一些祖國各地風光的畫片或攝影。

3.小白鵝、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的圖片。

活動與指導:

1.將中國地圖和各地風光圖佈置在活動室的四周,教師向幼兒介紹地圖,知道我們的祖國很大很大,地圖是縮小了的,告訴幼兒這些風光圖上的地方就是在地圖上,讓幼兒自由觀看四周的風光圖,教師介紹風光圖是什麼地方,指示這個地方在地圖上的什麼位置,看一看祖國各地是多麼美麗。

2.引起幼兒聽兒歌的興趣:

“我們的祖國很大很美,有許多叔叔阿姨,有許多小朋友,還有許多動物和植物,大家都愛祖國,聽一聽兒歌‘祖國’是怎樣説的。”教師朗誦兒歌讓幼兒欣賞,然後邊問邊教幼兒説兒歌。

“祖國,美麗的祖國,小白鵝説了什麼?”學説第一句和第二句。

“小山羊説了什麼?”學説第三句。

“小燕子説了什麼?”學説第四句。

“小蜜蜂説了什麼?”學説第五句。

“小朋友説了什麼?”學説第六句。

3.幼兒邊看圖邊聯繫各種動物的習性:小白鵝愛游水。小山羊愛吃青草。小燕子在房檐下銜泥築窩。小蜜蜂愛採花蜜。

帶領幼兒邊看圖邊朗誦兒歌,反覆朗誦幾遍。

4.複習所學的一些兒歌。

附:

祖國

祖國,美麗的祖國。

小白鵝説:祖國有清清的河流。

小山羊説:祖國有綠綠的山坡。

小燕子説:祖國有温暖的泥窩。

小蜜蜂説:祖國有甜甜的花朵。

小朋友説:祖國到處都是歡樂。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設計】

本活動來源於中班建構教材主題《勇敢的我》。“勇氣”是一種抽象的意志品質需要通過具體行為的呈現,來幫助幼兒理解。

本活動的設計,我將重點放在讓幼兒萌生勇敢面對困難的意願上。活動第一環節,我先請幼兒來説一説自己害怕的事情,引發幼兒的一個討論興趣。第二環節通過對圖片中小朋友行為的觀察初步理解勇氣的含義,知道哪些行為是勇氣哪些行為不是勇氣。第三環節讓孩子們結合自身説一説有勇氣的事情與表現。第四環節則是重點的所在,激勵幼兒萌生勇敢面對困難的意願與行為。

【活動目標】

1。感知勇敢的行為,理解勇氣的含義。(難點)

2。萌生勇敢面對困難的意願。(重點)

【活動準備】

自制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發興趣

請幼兒説説自己害怕的事情

二、什麼是勇氣

1、提問:什麼是勇氣?

2、觀看PPT圖片,欣賞散文。

3、圖片上的小朋友做了哪些有勇氣的事情?為什麼這些事情都是有勇氣的?

4、幼兒根據圖片,逐一描述有勇氣的行為。

5、教師小結:什麼是勇氣,什麼不是勇氣。

三、每個人都有勇氣

1、我們都做過有勇氣的事情,請小朋友説給大家聽一聽。

2、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勇敢行為,教師及時肯定。

3、結合個別看似與勇敢無關的表述,進一步理解“勇氣”的含義。

四、我有勇氣,不害怕

1、你現在遇到困難還會害怕嗎?

2、鼓勵幼兒鼓起勇氣,大膽嘗試原來害怕的事情。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覺得自己進行得過於倉促,當談到某一話題,就讓孩子回憶並講述,很多孩子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就延伸到其他方面去,課堂稍顯混亂,雖然我及時的停止,並進行適時的引導,但是孩子們的思維還是有個別偏離。其次我覺得自己在教學中的教態語言也還不夠精煉,如:教學過程中平凡使用“是呀,恩”等詞,需要加強鍛鍊。此外活動最後環節結束地太無趣,社會活動很重要的一點是情感的體驗,並且我們想讓大家看到通過這節課孩子們學到了什麼。因此原先我設計的時候就打算讓孩子們有一個試一試的實際遊戲體驗,但是想了很久都沒想出合適的遊戲,因此今天活動就草草地結束了。

【活動建議】

在課前的已有經驗上要多加引導,或者拍一段孩子們遊戲活動時的短片,在孩子們瞭解了什麼是勇氣了之後,讓小朋友找一找短片哪些行為是有勇氣的,增加一個知識的鞏固。當然最好是“結束部分”能拓展延伸一下,即設計一個遊戲環節讓孩子真正的去體驗勇氣。比如在操場把很多的輪胎、平衡木擺放好,並含有一定的難度,讓孩子一個個攀爬過去。然後帶領幼兒回到教室,討論一下自己剛才的表現怎麼樣?在玩的過程中,你覺得哪點表現你有勇氣?是哪一種勇氣呢?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在我與幼兒的接觸中發現,孩子對陌生人缺乏自我防範的意識,在日常與幼兒的談話中問到:"陌生人來你家你會怎麼辦?"時,幼兒有的説:"我會請他進來,倒水給他喝。"還有的説:"我把門打開一小點,然後用棍子把他的眼睛戳瞎掉。"……聽了很是讓人擔憂。因此我特設計了此活動,力圖使幼兒在遊戲的情景中學會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陌生人到家應如何應對,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如果有陌生人來敲門千萬不能開門,學會正確的應對方法。

2、知道讓陌生人進家的危險性,並能根據來人的不同,正確應對。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學會幾種陌生人來敲門時的應對方法。

引導幼兒自主發現問題,正確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兔子布偶兩個,大灰狼布偶一個;2、兔子頭飾,灰狼頭飾;3、多媒體課件《陌生人來敲門怎麼辦?》;4、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布偶表演《小兔乖乖》,引出活動內容。

(1)(教師出示大兔子布偶。)兔媽媽:今天我要到森林裏去採蘑菇,得把我的寶寶乖乖一個人留在家裏,可我真有些不放心。瞧,我的寶寶乖乖來了!(出示小兔子布偶)乖乖,你一個人在家可得小心,把門鎖好,任何人來敲門都不能開呀!

(2)小兔乖乖:知道了,知道了,媽媽你就放心吧!

(3)兔媽媽:那好吧,媽媽走了!(大兔子布偶下)(4)(出示大灰狼布偶)師:不好,兔媽媽剛走,大灰狼就來了。

(5)大灰狼:哈哈哈,聽説今天小兔子一個人在家,我得想個辦法讓小兔子把門打開,然後飽飽的美餐一頓。(播放一遍門鈴聲)(6)師:哎呀,大灰狼在敲門呢。這可怎麼辦呀?快快快,一起幫乖乖想個好辦法!

(7)大灰狼分別裝成不同身份的人,如送煤氣的、媽媽的同事等,請幼兒幫乖乖想出應對的方法。

2、提問:如果你是乖乖,一個人在家,壞人來敲門,你會怎麼辦?

3、引導幼兒討論,説出不同的解決辦法。

4、請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看看片子裏的小朋友怎樣應對有陌生人來敲門的情況?

(1)師:不僅小兔乖乖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奇奇小朋友也遇到了同樣的事情,想知道奇奇是怎樣應對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觀看多媒體課件:先分步觀看,再總體觀看。

5、組織幼兒討論:奇奇教你了些什麼好辦法應對陌生人?

6、引導幼兒根據觀看的內容説出遇到陌生人敲門時應對的方法。

7、小結: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來敲門,如果你開了門,就會很危險,千萬不能開門。

8、角色遊戲:《寶寶在家》。

分組讓幼兒分別扮演寶寶和陌生人,在遊戲中運用正確的方法應對出現的不同情況。

8、師幼共同小結:當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來敲門,千萬不能開門,並想辦法解決。

9、活動在音樂聲中結束。

活動反思:

本堂課通過讓孩子們演,讓孩子們看,讓孩子們想,讓孩子們説,在生生互動中孩子們基本知道當

知道當家裏大人不在,有陌生人來時不能輕易給開門。如果萬一有陌生人闖進來要另計應變,與壞人鬥智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