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八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28W 次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八篇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探索,初步瞭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2、樂意大膽猜想,嘗試集體記錄。

3、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工具 泡泡水 記錄紙 各種形狀標記 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 幼兒在玩中學習吹泡泡的方法

1、師:你們吹過泡泡嗎?老師也為你們準備好了吹泡泡的材料,請你們去吹一吹,比比誰吹得泡泡多、泡泡大。吹得時候請寶寶找個空地方,不要吹到小臉上,也不要把把小工具貼在小嘴上,聽明白了,那就行動吧!

2、交流吹泡泡的方法

1、提問:你是怎麼吹泡泡的?(幼兒自由説説)

小結:先拿小工具在泡泡水裏浸一下,然後慢慢拿起放到嘴邊輕輕吹一吹,這樣泡泡就吹出來了。

2、想不想再試一試?

好!這次老師要請你們不僅都要吹出大大的泡泡,還要看看你吹出的泡泡什麼形狀的

幼兒再次操作

二、探索圓形工具吹出來的泡泡形狀並做好記錄

師:寶寶們,真棒!都成功了,告訴我你們吹出的泡泡是什麼形狀?(圓圓的)哪個小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圓圓的。

小結:原來圓形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圓圓的。我們來找個圓形標記貼在圓形工具的下面。

三、出示不同形狀的工具,大膽猜想

師:這又是什麼工具?(星星形工具)猜猜它又會吹出什麼形狀的泡泡呢?我們找個標記貼到星星工具的下面。

以同樣的方法出示長方形工具並做好猜想記錄。

四:幼兒自由探索,觀察泡泡的形狀

長方形和星星形吹出的泡泡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請你們自己去吹一吹、看一看。

五:交流發現並進行記錄

1、師:星星形吹出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呢?(圓圓的)長方形形吹出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呢(圓圓的)

2、記錄操作結果

小結:原來不管什麼形狀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泡泡都是圓的,真有趣。讓我們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去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吧。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意學説簡單兒歌,並喜歡大膽表現。

2.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圖一:吹泡泡,圖二:泡泡升起來了,圖三:泡泡落下去,圖四:泡泡睡覺,圖五:泡泡爆炸)

2.吹泡泡的工具、用即時貼剪成圓形為泡泡。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吹跑怕玩具(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

教師吹泡泡,幼兒抓泡泡,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教師吹泡泡

幼兒觀察泡泡的大小及泡泡的活動過程,初步感知活動兒歌內容。

1、教師吹泡泡,引導幼兒説出老師在幹什麼?引發兒歌:“吹泡泡,吹泡泡。”

2、教師吹泡泡,提問:泡泡一樣大嗎、引出兒歌:“大泡泡,小泡泡。”

3、教師有意識將泡泡從低往高吹,引導幼兒説出泡泡怎麼樣了?引出兒歌:“泡泡飛起來。”“泡泡落下來。”

4、教師吹泡泡,引導幼兒觀察落在地上的泡泡像在幹什麼?引出兒歌:“泡泡爆炸了。”

三、看課件,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學習完整地説兒歌。

1、看課件圖一:引導幼兒説兒歌:“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大泡泡,小泡泡。”

2、看課件圖二:引導幼兒説兒歌:“泡泡飛起來。”

3、看課件圖三:引導幼兒説兒歌:“泡泡落下來。”

4、看課件圖四:引導幼兒説兒歌:“泡泡睡着了。”

5、看課件圖五:引導幼兒説兒歌:“泡泡爆炸了。”

四、師幼扮泡泡(將剪好的圓形為泡泡貼在胸前)

拉成圓圈,一起玩“吹泡泡”的遊戲,在遊戲情境中,鼓勵幼兒邊説兒歌邊説玩。

五、幼兒邊聽配樂兒歌,邊吹泡泡,活動結束。

附兒歌: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

大泡泡,小泡泡,

泡 泡 分 起 來,

泡 泡 落 下 來,

泡 泡 睡 着 了,

泡 泡 爆 炸 了。

課後反思:

活動以遊戲對貫穿始終,孩子們看泡泡、捉泡泡、説泡泡,他們在遊戲中學習在發現後表揚,在表達後提升,很快就掌握了兒歌內容,而且學習的興趣非常濃厚。我覺的完成的比較好,活動中幼兒也很感興趣,尤其是幼兒在吹泡泡的過程,在剛開始老師在吹泡泡引導幼兒説出大小泡泡,在老師邊吹泡泡讓幼兒觀察了泡泡從空中怎樣了,通過一步一步的引導幼兒説出了兒歌,剛開始還不熟練,最後在看視頻再次來引起幼兒對兒歌的感興趣,在邊看着圖片,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説出了兒歌,然後請教師帶領幼兒用完整的句子把兒歌説下來,在遊戲中鼓勵幼兒大膽的.説,活動中特別關注膽小的幼兒,多給他們在集體面前表現的機會。

我的設想還沒有真正的得到實施,如果有機會我想要讓自己班上的孩子每天都能處在這樣快樂的情緒中,沒有壓力,沒有煩惱,只有他們快樂的在草坪上邊唱歌兒邊嬉戲。通過這樣一次活動能發現自己在帶活動過程中的很大不足,也能從同行那裏學到很多關於遊戲教學的方法,以後還需不斷改進、努力。

小百科:吹泡泡,是一種兒童玩的遊戲。是一種很流行的遊戲。玩這種遊戲的通常是小孩子。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3~6路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小班幼兒剛入園,對美術活動的感受往往停留在“好玩”“喜歡”的層面,他們關心活動過程,不關心活動結果,所以小班美術喜歡玩泡泡,所以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幼兒大膽地在紙上創作泡泡,在愉快,輕鬆,自由的氛圍中感受和體驗。

活動目標:

1、願意用多種材料自由表現吹泡泡。

2、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玩過吹泡泡;會用油畫棒畫圓形或塗畫圓形;會用棉籤蘸膠水粘貼紙片。

2、材料配套:事先拍攝的幼兒吹各種泡泡的圖片,每人一張印有小女孩及草地的繪畫底圖,用胡蘿蔔製作的印章,顏色、大小不一的圖片,泡泡槍、瓶蓋、膠水、棉籤、海綿、棉花、顏料、抹布、炫彩棒等。

3、環境創設:佈置“大草地”展板。

活動過程:

1、教師吹泡泡導入,讓幼兒進一步感知泡泡的外形特徵。

師:小朋友們,前幾天你們玩過了吹泡泡,好不好玩啊?今天老師要吹泡泡,等會你們來玩泡泡,看泡泡,好不好?

教師吹泡泡,幼兒觀察泡泡,玩泡泡。

引導幼兒對泡泡形狀、大小、色彩等進行觀察,讓幼兒對泡泡形狀、大小、色彩等進行觀察,讓幼兒有初步的審美感知,為後續的活動奠定基礎。

2、藉助泡泡圖片激發幼兒已有的經驗,師幼交流泡泡的特徵。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到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大家一起來説説。(出示泡泡圖片)這裏有你們吹泡泡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泡泡是什麼樣子的?

根據小班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年齡特點,教師抓拍有代表性的照片:有許多單個的泡泡,也有重疊在一起的泡泡圖片,直觀地引發幼兒交流。

3、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創作和表現吹泡泡。

(1)引出畫有小女孩的底板,激發幼兒創作興趣。

(2)介紹材料,講解用法。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的工具,一起來看看。(教師逐一介紹)

師:這裏還有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圓形紙片,還有膠水,你們也可以來貼泡泡。師:這裏有胡蘿蔔、瓶蓋印章,可以蘸顏料印泡泡。怎麼印呢?請一個小朋友來試試。活動要求:從哪個盤裏拿出印章,印完後就放回剛才的盤子裏;要注意別把顏料弄到身上;如果手弄髒了可以用抹布擦。

(3)引導幼兒自由選擇,大膽表現。

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在底圖上“幫小女孩吹泡泡”教師尊重幼兒的表現和創造。

教師巡視指導,重點觀察幼兒印的情況,並適時給予具體的幫助與指導,提醒幼兒注意桌面和衣服的整潔。

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不用範例,不具體講解示範畫面的要求,而是在強調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在教師創設的豐富藝術環境中自主與多種材料互動。尊重幼兒自發的表現和創造,注意從幼兒的興趣性、主動性、獨立性、堅持性,對材料的操作以及藝術活動中的行為習慣等方面評價創作過程,讓幼兒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4、展示作品,引導幼兒感受泡泡的美感,鼓勵幼兒用語言描述泡泡。

師:你們可以和你的泡泡説説話,也可以看看其他小朋友的泡泡。

幼兒根據自己作品來説泡泡。

師:她的泡泡是用油畫棒畫的,她的是粘的,她的是用瓶蓋印的,各式各樣的,真棒。老師都喜歡你們每個人的泡泡,你們的小手真能幹,幫小女孩吹的泡泡有大的、小的,有紅泡泡、黃泡泡、藍泡泡,有的是一個一個的,有的好幾個泡泡像好朋友一樣靠在一起。

活動自然結束。

在活動結束的評價方面,教師不用像不像、好不好來評價,而是利用展示作品的方式,讓幼兒和同伴説説吹了什麼樣的泡泡,看看同伴吹了什麼泡泡,在此基礎上肯定和接納幼兒的作品,尊重幼兒的表現,讓幼兒逐漸喜歡美術活動。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4

活動來源

日常生活中,幼兒在洗手時常常洗很長時間都不出來。通過觀察我發現原來孩子們對肥皂泡愛不釋手,有時還喜歡用小嘴巴吹吹手上的小泡泡。一天,黃家祺小朋友從家裏帶來了吹泡泡的玩具,為大家吹出了一串串的泡泡。這下孩子們更是樂開了花,他們還興奮地喊:“泡泡多像大太陽啊圓圓的,像你的眼睛,像大氣球……”我結合孩子們對泡泡的興趣和對泡泡的想象創編了生動有趣的兒歌,生成了這次欣賞活動。

準備

1、物質準備: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過渡音樂、輕音樂。

2、精神準備:為幼兒創設愉快輕鬆的氛圍,以遊戲的口吻和幼兒進行互動,給幼兒一個寬鬆、自由的空間,用不同的表情、聲音、動作等激發幼兒積極投入到活動中。

過程

一、玩遊戲

教師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導幼兒先來進行吹泡泡的遊戲。並提出問題:泡泡像什麼?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二、欣賞兒歌

1、幼兒聽過渡音樂放好玩具後坐下,結合剛才的遊戲體驗欣賞教師朗誦兒歌。教師朗誦時屋子四周飄散着泡泡,播放輕音樂,生動、形象地配合肢體語言吸引幼兒認真傾聽。

2、引導幼兒回憶:兒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麼?(西瓜、太陽、眼睛、氣球…)並驚喜地説出:其實兒歌內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來的,老師只是幫大家整理成兒歌。表揚小朋友仔細觀察,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再次欣賞兒歌。當教師朗誦完兒歌的最後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還像什麼呢?”時,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鼓勵大膽表達自己的想象(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並對幼兒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活動總結

教師同樣以小猴子的口吻對注意傾聽及大膽表達自己想法的幼兒給予充分的肯定,請他們和小猴子擁抱;對有些膽小的幼兒提出希望,請他們握握小猴子手。

四、活動延伸

1、通過遊戲引導幼兒學習兒歌,有感情的朗誦,表達出自己對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進行繪畫活動,幼兒邊説邊畫,練習畫圓。

3、根據幼兒的興趣續編兒歌,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創造力。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幼兒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喜歡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對剛剛入園不久的小班幼兒來説,在繪畫方面,可以説毫無基礎,我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幼兒很喜歡吹泡泡,我就讓幼兒學習了一種新的繪畫方式吹泡泡畫,這樣也能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在看一看、吹一吹中感知泡泡的形狀、大小和顏色。

2.用多種顏色吹泡泡,並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

3.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每組1份有顏料的泡泡液,每人一根吸管。

2.1張作畫卡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1.出示泡泡液,教師吹泡泡,幼兒抓泡泡。

2.請幼兒吹泡泡,其他幼兒觀察泡泡的大小、顏色、形狀。

二、出示小魚圖片

師:小朋友你們會吹泡泡,有一羣可愛的小動物它們也會吹泡泡,你們看它們是誰。(小魚)

師:和小魚打招呼。(小魚你好)

師:你們快看小魚會吹泡泡,可這裏怎麼沒有泡泡呀。我聽聽小魚怎麼説。它説它們遊累了,想讓小朋友幫我吹一些泡泡,你們願意嗎?

(願意)個別小朋友吹泡泡。

師:小魚又説話了,它説你們吹的泡泡很漂亮,可沒一會就破了,它想讓泡泡留在紙上,你們願意幫我嗎?(個別小朋友吹泡泡)

師:老師把泡泡液裏放了顏料,這樣吹到紙上泡泡破了,顏料留在了紙上,就會有一個彩色的泡泡了。(説完師示範邊吹邊説兒歌:小吸管 手中拿 蘸一蘸 對着紙 輕輕吹)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出示畫紙,幼兒作畫。(老師這裏還有一羣小魚需要大家幫忙吹泡泡,吹之前老師要提醒小朋友不要把顏料吸到嘴中)

1.教師交代作畫要求:老師準備了顏料、吸管,請幼兒去吹一吹。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幫助幼兒掌握吹泡泡的方法,鼓勵幼兒把空白畫紙都吹滿。

3.及時肯定幼兒的吹畫作品。

4.和小魚説説話,告訴小魚你吹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是大是小是一個個還是一串串的是紅色是綠色等等)

四、結束語

拿着我們的紙杯和吸管我們到外面去吹一吹吧。

活動反思:

葉聖陶老先生曾説過:一個人從小時候起就應進行美育,那麼在幼兒園小班進行美育活動更顯得迫切了。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新環境,其繪畫發展水平也正處於"塗鴉期",由於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塗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中游戲,隨自己興趣任意塗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範(成形).因此,小班幼兒的美術是教學難度較大的一個年齡階段,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來説,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他們內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

在《小魚吹泡泡》這個看似一個簡單的活動,對於小班的孩子要完成這樣的任務,的確也要有一定的信心和毅力。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為了讓更多的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悦和感受活動過程所帶來的快樂,在活動時,我先出示一張小魚在吹泡泡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我們要把整片海洋的小魚都吹上泡泡。整個活動下來,幼兒興趣濃厚反應熱烈,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這樣利用幼兒遊戲的興趣,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學習繪畫的興趣和強烈願望,從而達到了教學的目的;當然在組織這樣的活動時,我要注意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內容,對不同能力發展的幼兒要提出不同的目標和要求。在活動的過程中對孩子作品的評價有些倉促,不夠詳細。對幼兒作品的評價我們仍要以讚賞、鼓勵為主。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日常生活中,幼兒在洗手時常常洗很長時間都不出來,通過觀察我發現原來孩子們對肥皂泡愛不釋手,有時還喜歡用小嘴巴吹吹手上的小泡泡。一天,一個小朋友從家裏帶來了吹泡泡的玩具,為大家吹出了一串串的泡泡,這下孩子們更是樂開了花,他們還興奮地喊:“泡泡多像大太陽啊圓圓的,像你的眼睛,像大氣球……”我結合孩子們對泡泡的興趣和對泡泡的想象創編了生動有趣的兒歌,生成了這次欣賞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喜歡聽兒歌,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2.激發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過渡音樂、輕音樂。

2.精神準備:為幼兒創設愉快輕鬆的氛圍,以遊戲的口吻和幼兒進行互動,給幼兒一個寬鬆、自由的空間,用不同的表情、聲音、動作等激發幼兒積極投入到活動中。

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教師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導幼兒先來進行吹泡泡的遊戲。並提出問題:泡泡像什麼?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二、欣賞兒歌1.幼兒聽過渡音樂放好玩具後坐下,結合剛才的遊戲體驗欣賞教師朗誦兒歌。教師朗誦時屋子四周飄散着泡泡,播放輕音樂,生動、形象地配合肢體語言吸引幼兒認真傾聽。

2.引導幼兒回憶:兒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麼?(西瓜、太陽、眼睛、氣球…)並驚喜地説出:其實兒歌內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來的,老師只是幫大家整理成兒歌。表揚小朋友仔細觀察,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再次欣賞兒歌。當教師朗誦完兒歌的最後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還像什麼呢?”時,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鼓勵大膽表達自己的想象(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並對幼兒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活動總結教師同樣以小猴子的口吻對注意傾聽及大膽表達自己想法的幼兒給予充分的肯定,請他們和小猴子擁抱;對有些膽小的幼兒提出希望,請他們握握小猴子手。

四、活動延伸:

1.通過遊戲引導幼兒學習兒歌,有感情的朗誦,表達出自己對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進行繪畫活動,幼兒邊説邊畫,練習畫圓。

3.根據幼兒的興趣續編兒歌,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創造力。

附兒歌:

吹 泡 泡呼……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氣球,像太陽,像臉蛋,還像烏黑的大眼睛。

小朋友想一想,泡泡還像什麼呢?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發現所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透過泡泡來觀察身邊的事物,體驗發現和遊戲的快樂。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每人一小罐肥皂水,一根吸管;幾張泡泡的圖片。

經驗準備:課前讓幼兒玩吹泡泡的遊戲。

重點難點:

發現所吹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能透過泡泡觀察身邊的事物。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

教師示範,讓幼兒觀察泡泡的大小和老師吹泡泡的方法。

二、吹泡泡。

1、為每位幼兒一罐肥皂水和一根吸管,嘗試吹泡泡。

2、請吹的大、小不同的幼兒介紹自己吹泡泡的方法。

3、幼兒再次嘗試吹泡泡。

4、幼兒兩兩結伴,比一比誰吹的泡泡大,誰吹的泡泡小。

三、看泡泡

1、請幼兒觀察肥皂泡在陽光下變成什麼顏色了。(七彩的)

2、請幼兒嘗試在瓶口吹一個大泡泡,把這個大泡泡做為照相機,透過它觀察周圍的世界。

四、抓泡泡

1、教師吹泡泡,小朋友們抓泡泡。

2、請幼兒看看泡泡抓到後有什麼變化。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體育活動,通過玩泡泡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一開始,我是出示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從而激發幼兒對這節活動產生興趣。教師示範吹泡泡的過程中,調動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及參與的積極性,孩子們高興地連跳帶説使勁拍手,有的幼兒還説:"老師我拍的好不好。" "真好,你真棒。"

在看泡泡這個環節中,幼兒的興趣更高。張光跑過來對我説:"老師我吹的泡泡像氣球,真漂亮。"哲宇跑過來説:"老師我吹出了許多泡泡,一層一層的真好看。"每位幼兒都説出自己不同的觀點。最後,在和孩子們玩泡泡的過程中,幼兒你追我趕的玩的非常盡興,小思琦跑過來説:"老師看,泡泡在我手裏破了,真好看。"喜歡搶鏡頭的張玉瑩説到,老師我的泡泡落在身上都把我的衣服弄濕了。整個活動完成的非常成功。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體內部空氣散發,鼓起的圓形或者半圓、橢圓形的汽泡等等。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8

遊戲目標:

1、培養幼兒與同伴團結合作,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能力。

2、引導幼兒學會踮腳、下蹲、後跳。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遊戲準備:

幼兒一起拉手圍圓圈進行遊戲。

遊戲玩法:

一邊念兒歌,一邊進行遊戲,當兒歌唸到吹了一個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唸到吹了一個小泡泡時,幼兒全部向中間靠攏;唸到泡泡飛高了,幼兒踮腳,唸到泡泡飛低了,幼兒蹲下,唸到泡泡破了幼兒向後跳。

附兒歌:

吹吹吹泡泡,吹了一個大泡泡。

吹吹吹泡泡,吹了一個小泡泡。

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更加體驗到泡泡不但好玩,而且泡泡更有着更多的本領,幼兒能開心快樂地在遊戲中得到了享受與進一步的學習。培養了幼兒的良好傾聽的習慣,在師幼的互動中得到了和諧自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