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範文集錦7篇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範文集錦7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88W 次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找朋友教案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範文集錦7篇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1

目標

一、喜歡玩磁鐵,對磁現象感興趣

二、在觀察和操作中知道磁鐵能將鐵製品吸住

三、樂意參加科學探索活動準備:

1、教具:自制動物磁鐵玩具和"神奇手套";學具: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硬幣、木質積木、紙片、塑料玩具等。

2、幼兒在生活中認識以上物品並能説出這些物品的名稱。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思考

為什麼畫上的小動物會動呢?

二、認識磁鐵,幼兒自由探索

1、認識磁鐵:

這是誰呢?它是什麼顏色的?摸一摸什麼感覺?

2、遊戲

磁鐵娃娃找朋友,發現磁鐵娃娃會吸東西的本領磁鐵娃娃遇到好朋友會怎麼做呀?

你覺得誰會是磁鐵娃娃的好朋友?

學説 "XX和磁鐵娃娃是好朋友"。

3。 交待任務:

再次遊戲磁鐵娃娃可以吸住所有東西嗎?

為什麼木頭玩具、塑料玩具不是磁鐵娃娃的好朋友?

磁鐵娃娃的朋友都有誰?這些東西都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

(教師幫助幼兒歸納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叫磁鐵,因為它有一個神奇的本領,能吸住鐵做的東西,所以它的小名叫"吸鐵石")

三、延伸遊戲磁鐵娃娃看到它的好朋友躲到客人老師身上了,你們願意幫它找找嗎?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是靠遊戲來完成的,它擺脱了枯燥、無味,充滿了童趣,因此小朋友的積極性較高、興趣濃厚。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氣氛還是比較活躍的,孩子的積極性都很高,只是在活動的設計上還得多動腦筋,就是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儘量帶動氣氛讓幼兒開心的隨着老師的引導能正確的區分誰和誰是好朋友。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找朋友

活動目標:

1、幼兒運用以有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2、能通過以有的經驗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繫,發展發散性思維。

3、理解對應配對關係。

4、體會與同伴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幼兒生活經驗有關的相關物品。

2、汽車、大樹、衣服大卡片各一;抹布、剪刀、加油站、水、鐵鍬、公路、鳥、桶、螺絲刀、紅綠燈、拖布、人

活動過程:

一:找我的朋友

1、教師出示物品,幼兒找出可以和自己做朋友的物品,並討論。

有許多小客人也來了,它們都在小朋友的桌子上,可它們沒有找到好朋友,請小朋友幫它們找一找。

2、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説出物品與自己做朋友的原因,得到確認後放入朋友欄。

二:為物品找朋友

1、教師出示汽車卡片。幼兒從小卡片中找出可以與汽車做朋友的卡片,並説出原因,得到確認後,放到汽車處。

2、教師出示大樹卡片。幼兒從小卡片中找出可以與大樹做朋友的卡片,並説出原因,得到確認後,放到大樹處。

3、找出汽車大樹共同的朋友。

三:發散性思維訓練:

本環節教師運用比賽的方法,激勵幼兒參與。教師出示衣服的卡片提出問題:誰可以和衣服做朋友,對正確回答的幼兒給予獎勵。鼓勵幼兒把自己找到朋友的原因説給大家聽。

小結;對幼兒的表現給予肯定,在表揚中自然結束活動。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我們班的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平時小朋友們之間談論得最多的也都是“我爸爸.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裏面講的……”.“我家裏有動畫片,裏面講的……”。在這樣的談論過程中.孩子們極大的豐富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遊戲活動中,大家都爭先恐後的講述自己學會或者是創編想象的故事。在今年的“母子讀書”故事會的比賽活動中,我們班先後開展了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共同表演故事的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 “找朋友”是其中之一。這個活動讓小朋友過足了故事大王癮同時也讓幼兒在與家長、與同件的相互合作中學會合作,學會交往.增強了表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系列活動:

1、“小小”故事會。

2、“親子”讀書賽。

3、給圖片塗色。

活動目標:

1、找出有因果關係的圖片進行講述,根據圖片編故事,發展創編能力。

2、發展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

相關領域:語言、藝術

適用對象:中班幼兒

教學方法:看圖片、討論、遊戲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圖片。(上次活動請幼兒塗色) 。(圖片內容為A、B、c三組每兩張一組。)

2、頭飾若干、皺紋紙、剪刀、回形針等。

活動過程:

一、自由講述

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每人一張圖片,幼兒自由講述(家長坐在幼兒身後)。師:今天,老師將上次活動時小朋友塗色的圖片發給大家。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自己手中的圖片,講一講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小朋友們相互之間可以隨意地講講説説,也可以跟你們爸爸、媽媽商量着講。教師啟發幼兒仔細觀察圖片,講清圖意,理解內容。

評議一:該教師沒有套用傳統模式一一指定圖片講述或提出問題講述,而是一開始就讓幼兒人手一張圖片講述,這樣做有好處。其一,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幼兒控制能力差,難以做到一開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指定的圖片上,而讓幼兒看看自己手中的圖片.讓幼兒隨意與別的小朋友交流,自己支配注意力,很適合幼兒無意注意佔優勢的特點。其二、有利於激發幼兒興趣、圖片是幼兒親手勞動的成果,幼兒講起來必然會積極、主動。其三.為下一步講述做鋪墊,幼兒的講述需要有一個觀察理解的過程,自由講述有利於這個過程的完成。

二、找朋友

師:小朋友手中的這些圖片還有一個小祕密呢,每兩張圖片是一對好朋友。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也就是説.我們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手中的圖片去找好朋友,你手中的圖片必須與你好朋友手中的圖片講的是同一件事情。1、幼兒找朋友,換座位。找到朋友的小朋友將座位換到一塊兒。(家長同樣調換座位)2、提問: “你為什麼找他做好朋友?” “你們誰應該排在前面?誰應該排在後面?”啟發幼兒對每組兩張圖片的排列先後進行討論,明白因果關係。

評議二:老師指出了圖片的祕密,兩張圖片是一對好朋友,由於幼兒是人手一張圖片,這樣呢,每兩個幼兒也就成了一對好朋友,極大的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而在幼兒找朋友的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向幼兒進行詢問,讓幼兒説出自己的想法,能調整思路,瞭解幼兒的不同想法和做法。

三、創編小故事表演講述

1、師:每一對好朋友都可以編成一個很有趣、很動聽的小故事。現在,就請小朋友來做“故事大王”,好朋友之間相互合作,用自己的小圖片,和你的爸爸、媽媽一起來編、講、表演故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頭飾、皺紋紙、回形針等一些物品,小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故事的道具,呆會兒表演時可以用,可以請你們的爸爸、媽媽和你們一起表演。

2、家長與幼兒共同創編想象,老師巡迴指導。

3、幼兒與家長各種同邊講故事邊表演。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撕報紙、傳球等遊戲,感知歡快樂曲中的延長音,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增強對音樂的敏感度。

2、感受傾聽音樂、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3、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4、遵守遊戲規則,掌握遊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報紙、記錄紙、筆。

2、教師操作的`大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初步感知延長音。

1、 在《十個小矮人》音樂聲中幼兒邊唱歌邊進教室。

2、 欣賞小矮人找朋友的樂曲,初次感受音樂。

3、 教師帶領幼兒第一次欣賞音樂。I教師:這首曲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小矮人在什麼樣的音樂聲中找好朋友的?

4、 聽音樂用手指做小矮人在身體上跳舞,延長音時找朋友(呼喊好朋友)。

二、在撕報紙、傳紙球、做記錄遊戲活動中感知延長音的次數和延長音不同的時值。

1、聽音樂玩"撕報紙"遊戲,自主感知延長音出現的次數,並在"撕"的過程中感受延長音的延續。教師:發現小矮人找了幾次朋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記錄?如果只給你一張舊報紙,你有什麼辦法?來記錄?什麼時候撕報紙?一起聽音樂試試。

2、聽音樂玩"傳紙球"遊戲,合作完成遊戲過程中加深對延長音的理解。

教師:要讓紙球有秩序的傳,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個紙球我們怎麼做?(同一個方向,同一時間傳)老師唱出樂曲,你們聽音樂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後開始傳紙球

3、聽音樂找找在每次延長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幾個好朋友並用符號記錄下來。

4、再次玩"傳紙球"遊戲,聽音樂找到好朋友,結束活動。

三、討論"小矮人開火車"遊戲的玩法。

四、教師帶領幼兒第一遍遊戲,根據音樂延長音時的節奏來邀請朋友。

五、請一幼兒做火車頭,帶領大家遊戲。

六、感受每次延長音時值的不同。

教師:在剛才傳紙球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小矮人找到的朋友一樣多嗎?

七、教師清唱第一段延長音,幫助幼兒瞭解小矮人喊到了三個好朋友,並請一幼兒上前在黑板上用短線記錄。

八、教師清唱第二段延長音,幼兒自己找出小矮人喊道四個朋友,老師示範記錄方式。

九、幼兒傾聽音樂,自己記錄每次小矮人找到朋友的個數。

十、幫助幼兒檢驗,分析第三,第四次找到幾位朋友。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模仿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培養幼兒完整的語言表述能力。

2、親近小動物,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3、能大膽運用有禮貌的語言拒絕別人。

活動準備:flash《小鴨找朋友》,小鴨、小兔、小鳥、烏龜等動物掛飾若干。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

難點:區分會游泳和不會游泳的動物。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出示一隻在哭的小鴨子,問:小鴨子怎麼了?他為什麼哭呀?(幼兒自由回答)

老師小結:小鴨子一個人玩,真沒勁,它想找好朋友和它一起玩。

問:它會找誰和它一起玩呢?(幼兒猜測)

二、完整欣賞

觀看flash《小鴨找朋友》,並提問:

1、小鴨子找誰和它一起玩了?小動物和它一起玩嗎?為什麼?

小結:原來,小鳥和小兔子不會游泳,所以不能到水裏和鴨子一起玩,小烏龜會游泳能到水裏和小鴨子一起玩。

三、分段欣賞flash並交流故事內容。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學説小鴨子找朋友,並認字。

(2)一天,一隻小鴨在池塘裏游泳,這時,一隻小鳥飛來了,小鴨對它説什麼?小鳥是怎樣回答的?小鳥很禮貌的拒絕了它,為什麼不能和它一起游泳呢?

(3)一隻兔子走過來了,小鴨説什麼了?小兔子是怎麼回答的?

(4)一隻烏龜爬過來了,小鴨説什麼了?小烏龜是怎麼回答的?

四、表演“小鴨找朋友”

老師扮演小鴨,請幼兒扮演小鳥、小兔子、小烏龜,學説故事中的對話。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6

遊戲目標:

讓幼兒練習使用形容詞。學習説完整的一句話。

與同伴合作進行的搭建遊戲。

懂得遵守遊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遊戲規則:

要求幼兒針對教師提出的名詞,説出一句完整的話。

要求幼兒語句中要使用形容詞。

遊戲準備:

玩具鸚鵡一隻

遊戲程序與模式:

教師拿出一隻玩具鸚鵡(或畫有鸚鵡的卡片),對小朋友説:"你們看,這隻美麗的小鸚鵡,它最愛學人説話,它要找説話最伶俐的孩子交朋友,好向他學説話。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我説一個詞以後,請你用這個詞説一句話,還要形容這個詞。誰説的好,小鸚鵡就去找他做朋友。"如,教師説:"小雨。"幼兒説:"小雨沙沙地下。"照此可以練習一系列的詞:

雪花——雪花飄飄飛下來,蓋滿大地。

妹妹——我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妹妹。

蛋糕——香噴噴的大蛋糕。

紅棗——大紅棗又脆又甜。

教室——我們的教室清潔又明亮。

書——張老師拿着一本厚厚的大書。

松樹——松樹被雨水淋過後,翠綠可愛。

菊花——美麗的菊花散發着清香。

照此説下去,哪位小朋友的形容詞用的準確、恰當、生動,教師就要立即給以表揚,然後讓小鸚鵡去找他做朋友。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説兒歌,喜歡知道冬天的祕密。

2、對動物冬眠感興趣,瞭解常見動物冬眠的常識。

3、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閲讀的習慣,激發閲讀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小動物睡覺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雪姑娘找朋友

1、出示掛圖《雪姑娘找朋友》

——寶寶們,你們看到了誰呀?

——她在幹什麼呢?

二、動物為什麼睡覺了?

1、為什麼青蛙在冬天總是睡覺呢?

——原來有些小動物到了冬天很冷的時候就開始躲在家裏睡覺不出來了,一直要到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才從家裏出來。

2、小熊小蛇為什麼老是睡覺呢?

——請幼兒來告訴雪花姑娘,説説小熊冬眠。

三、和雪花做朋友。

1、有些動物要冬眠,可是有些動物不怕冷,還是願意和雪花姑娘一起玩的,你們願意和雪花姑娘一起玩麼?

請幼兒扮演各種小動物,同雪花姑娘一起念兒歌。

觀察與調整

1、教師講述故事的時候聲音比較輕,反應了冬天很安靜的感覺,幼兒能夠傾聽,並且體會到小動物都睡覺了整個世界很安靜。

通過故事幼兒瞭解了小動物冬眠的習慣,教師以形象生動的小動物怕冷,要一直躲在家睡覺來告訴幼兒。幼兒都很能接受。

2、在兒歌的學習中由於有了故事情景和角色扮演,因此幼兒的積極性都很高,教師先扮演雪姑娘敲小動物的門,幼兒都能回答“xxx在冬眠呢。”在兒歌的學習中對“冬眠”一詞也進行了鞏固。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説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着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説説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着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