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

【熱門】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71W 次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喜愛動物是幼兒的天性,愛模仿更是小班幼兒突出的特點。之前的音樂活動《有趣的歌聲》,讓幼兒對小動物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這前提下,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有趣的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並對音樂活動產生興趣,能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活動目標: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並能情緒愉快的參加音樂活動。活動準備:歌曲錄音磁帶,小鹿,小鴨,小貓,小烏龜圖片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有趣的歌聲》

“今天呀,我們這兒來了好多小動物,它們想請寶寶們和它們一起唱歌,你們願意嗎?”

二、學習歌表演《走路》

“寶寶們的本領真大,你們好聽的歌聲把其他小動物也引來啦,你們知道想知道是誰來了嗎?”(想)“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好嗎”

(一)聽歌曲錄音一遍提問

你們聽到是誰來啦?(幼兒回答出一個,即出示相應的圖片)“對呀,小鹿,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它們一個一個地走來了,哎,它們是怎麼走來的呀,我們再來聽聽看好嗎?”

(二)聽錄音歌曲第二遍提問

1、小鹿是怎麼走路的呀?

2、小鴨子是怎麼走路的呀?

3、小烏龜是怎樣走路的呀?

4、小花貓是怎樣走路的呢? “寶寶真聰明!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好嗎?“

(三)教師彈琴,幼兒集體跟唱歌曲“寶寶唱的真好聽,你們想不想學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呀?”

(四)幼兒跟着錄音邊唱歌曲邊模仿小動物走路三、複習歌表演《小星星》“寶寶們本領真大,小星星説,它也想和你們一起來跳個舞,好不好啊?”幼兒情緒愉快的進行歌表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1、影片《劉三姐》的VCD

2、對歌的掛圖

3、壯族音樂《小金風》、《什麼水面打筋斗》。

活動過程

1.複習壯族舞蹈《小金風》。

2.欣賞影片《劉三姐》片段,講述劉三姐與阿牛哥、莫老爺、秀才們對歌的故事,瞭解廣西壯族人民愛對歌的風俗習慣。然後討論對山歌的形式以及壯族的服飾、道具等。

3.欣賞對歌的音樂《什麼水面打筋斗》。

(1)聽錄音,要求幼兒安靜仔細地聽。

(2)教師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導幼兒理解歌中的內容,如“什麼水面打筋斗”“什麼水面起高樓”“什麼水面撐雨傘”“什麼水面共白頭”。

4.學唱歌曲《什麼水面打筋斗》。

(1)整體教唱歌曲,要求幼兒唱好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符。

(2)教師唱領唱部分,幼兒集體唱齊唱部分。

5.學習創編歌詞。

(1)教師示範創編歌詞,例如“什麼有腳不走路”……

(2)幼兒學習創編歌詞。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小班韻律活動《我愛洗澡》

  設計意圖:

韻律活動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種音樂活動形式,對於小班幼兒來説,身體動作是他們感受音樂最直接和最具體的表現。本活動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把幼兒非常熟悉的生活活動“洗澡”作為教育的素材,以“小兔髒了要洗澡”為主線,通過情境的設置,引導幼兒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積極參與活動,大膽地用不同的搓洗動作來表現洗澡的情景,同時,豐富的生活經驗對幼兒的創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讓幼兒在自由表演的過程中來充分感受韻律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創編洗澡的動作,並能隨音樂有節奏地表演。

2、體驗洗澡的快樂,養成愛洗澡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

大膽想象,創編洗澡的動作,並能隨音樂有節奏地表演。

  重難點解決策略:

“洗澡”是幼兒非常熟悉的生活活動,以“小兔髒了要洗澡”為主線,通過情境的設置,引導幼兒大膽地想象並用不同的搓洗動作來表現洗澡的情景,豐富的生活經驗勢必會對幼兒的創編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活動準備:

1、《我愛洗澡》、《春天》、《寶貝》音樂

2、浴球、小毛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今天我是兔媽媽,你們都是我的乖兔寶寶。春天天氣真好,跟着媽媽一起到外面玩吧。

2、教師帶領幼兒在《春天》音樂下游戲。

二、結合生活,創編洗澡動作

1、幼兒回到草地上休息

教師:呀,好累呀,身上都出汗了,又髒又癢,該怎麼辦呢?(教師引導幼兒説出洗澡)

2、教師:平時洗澡都是媽媽幫大家洗的,媽媽是怎樣給寶寶洗澡的?(請幼兒説一説,再用動作表現)

你們自己會洗澡嗎?怎麼洗呢?(請幼兒説一説,並用動作表現)

3、教師:兔媽媽給兔寶寶洗澡的時候喜歡放一首歌,寶寶們會邊聽音樂邊洗澡,我們也來聽聽,好嗎?(引導幼兒安靜地聽音樂)

今天媽媽就要請寶寶聽着音樂,跟着音樂節奏來洗澡,洗澡的時候可要用力洗,洗得乾淨一點喲。

4、幼兒聽着音樂自由的做洗澡的動作,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

提問:“你洗了身體的哪些地方,是怎麼洗的?(讓幼兒邊説邊做動作表現)

5、教師:媽媽發現這個寶寶洗得最乾淨了,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洗的。(請一名搓洗有節奏的幼兒進行示範)

教師:為什麼他會洗得乾淨呢?(教師根據幼兒的動作運用兒歌的形式集體練習有節奏的搓洗動作,如:手臂洗呀搓呀搓,換隻手來搓一搓)

6、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按節奏進行搓洗。

7、引導幼兒互相幫助搓洗。

①教師做出抓後背的動作。

教師:呀,媽媽這裏還很癢,夠不着,該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説出請朋友幫忙)請誰來幫媽媽?

呀,真舒服呀,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幫別人搓洗後背的動作吧。

②教師引導幼兒按節奏一下一下地搓洗。

8、讓幼兒再一次聽音樂自由做洗澡的動作。

教師:我們再聽着音樂來練一練,夠不着的地方,可以互相幫忙。

三、設置表演情景,豐富表演內容

1、教師:媽媽知道在草地的那邊有一條小河,河水可乾淨了,你們想不想到那裏去洗個澡呢?

2、出示浴球和毛巾

教師:看!這是什麼呀?媽媽為每位寶寶準備了浴球和毛巾,寶寶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浴球和毛巾,跟着媽媽一起去洗澡吧!(幼兒自由選擇浴球和毛巾)

3、在教師的帶領下聽音樂自由做洗澡的動作

教師:呀!這裏的河水可真乾淨呀,寶寶們,讓我們一起跳下去洗個澡吧!洗得時候一定要聽着音樂,跟着音樂的節奏來洗,這樣才能洗得乾淨哦。

4、帶領幼兒做擦乾淨身體的動作

教師:寶寶們有沒有洗乾淨啦?我們趕快用小毛巾把身上的水擦乾吧,小心着涼喲。

四、教育幼兒養成勤洗澡的好習慣

教師:現在的天氣越來越熱了,寶寶們應該養成勤洗澡的習慣,做個愛乾淨的好孩子,可不能做只髒小兔哦!

五、結束活動

在《寶貝》的音樂下進行休息,結束本次活動。

教師:洗完澡有些累了,我們回家休息吧!

  活動評析與反思:

活動內容的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歌曲《我愛洗澡》源自幼兒很喜歡的一套少兒節目《小小智慧樹》,節奏明快,內容簡單,很容易被小班幼兒所接受。

在活動中我以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參與活動,通過語言、動作等不同的方式來調動幼兒表演的興趣,給幼兒適當的幫助與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的來創編動作。我也努力引導幼兒使整個活動的氛圍輕鬆、愉悦,幼兒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都能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來創編簡單的搓洗動作,並能結合音樂將自己洗澡的動作有節奏的表現出來。

但在活動中也表現出了以下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1)活動中一些材料的提供,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影響了幼兒的表演(如:浴球);(2)活動中場地的變換較多,一會兒草地、一會兒小河,對與小班幼兒來講不容易分清;(3)

在活動中教師只是引導幼兒進行動作的表演而缺少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4)本活動所選曲目《我愛洗澡》似乎不能用來作為單純的韻律活動,而更適合定位成歌表演,讓幼兒先學會這首歌曲,在學會了的基礎上,就歌詞進行理解,邊唱邊跳,應該更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初步學跳雙圈集體"筷子舞"。

2、通過使用道具,嘗試探索"筷子舞"的舞蹈動作。

3、表現舞蹈歡快、熱烈的情緒。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讓幼兒欣賞樂曲,並準備好配套磁帶或CD。

2、每人一副筷子(兩雙一捆,用橡皮筋紮緊,尾部繫上綢帶),幼兒腰扎紅腰帶。

三、活動過程:

1、跟隨音樂拍手。

2、學習舞蹈動作。

(1)自由創編男、女小朋友的舞蹈造型動作(預備動作)。

(2)探索在身體不同位置敲擊筷子的動作。

師:小朋友,筷子可以在胸前敲,還可以在身體的什麼位置敲呢?

(3)和老師一起練習在身體不同位置敲擊筷子的動作。

(4)看兩位教師完整示範1~16小節的舞蹈動作。

(5)男女小朋友分別學習1~16小節的舞蹈動作。

(6)站成雙圈(女內、男外),完整地跳1~16小節的舞蹈動作。

(7)聽17~24小節的音樂,看教師的舞蹈示範動作。

(8)學做17~24小節舞蹈動作。

3、完整地跳雙圈集體舞。

(1)第一、第二遍注意動作合拍。

(2)第三、第四遍,逐步能有表情地跳舞。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歌詞含義,學會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3/4拍的舒緩和優美。

重點難點理解歌詞含義,學會演唱歌曲。

環境與材料1、帶幼兒到户外找一找小草,曬一曬太陽,觀察周圍景色的變化,感受春天的來臨。

2、音樂錄音帶。

重點指導感受歌曲3/4拍的舒緩和優美。

一次備課

一、談春天

現在是什麼季節了?你是怎麼知道的.?

二、説歌詞

1、教師朗誦歌詞,幼兒傾聽。

2、請幼兒兩兩一組,互相拍手打擊節奏説歌詞。

三、聽歌曲

1、教師放錄音,請幼兒聽一聽歌曲裏唱的是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用各種形式為歌曲拍節

奏。如:①強拍拍手,弱拍拍腿;②強拍拍手,弱拍拍頭;③全體幼兒圍成圓圈並

逆時針轉身強拍拍手,弱拍拍前面小朋友的後背;④全體幼兒將左手放在腿上,手心朝上強拍拍自己的左手,弱拍拍右邊小朋友的左手

幼兒每聽一遍歌曲,就換一種排擊方式,在拍節奏的過程中,教師引領幼兒跟唱。幾遍之後,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這首歌曲。

三、唱起來

1、教師彈琴,請幼兒齊唱歌曲。

2、變換演唱形式。如:表演唱、分組合唱、加入打擊樂演唱。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⒈引導幼兒瞭解聲音是通過振動傳播的,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物品發出不同的聲音。

⒉引導幼兒探索使物體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⒊ 辨聽一些常聽到的聲音,區分樂音和噪音。

二、教學準備:

1、音樂:《小鳥飛》;聲音準備:鳥叫聲;颳風打雷下雨聲;鋸木聲;電流聲、一些優美的音樂等。

2、小鳥頭飾若干;籃子、笑臉和哭臉若干。

3、提供多種物品,如:打擊樂器、書、紙、各種不鏽鋼餐具等。

三、教學過程:

(一)、音樂《小鳥飛》進場,感知大自然的聲音。

"今天天氣真好,鳥媽媽想帶鳥寶寶去森林玩好不好!"引出大自然的聲音(鳥叫聲,打雷聲等)。

(二)、感知身體發出的聲音"森林裏舉辦音樂會,要邀請鳥寶寶參加。但要考驗鳥寶寶誰最能幹,看看那個鳥寶寶能讓身體發出好聽的聲音。"讓幼兒大膽嘗試並説出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發出聲音。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1、感應節奏× × ×× ×2、請幼兒結合身體拍打出節奏(三)、感知物體的聲音1、小鳥媽媽出示一件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請幼兒説説它能不能發出聲音。

2、請幼兒自由挑選物品,鼓勵幼兒探索並大膽嘗試如何讓手上的物品發出聲音。

3、請幼兒結合物體拍打出節奏|×××××。

4、小結:聲音是通過振動而產生的。而自然界、物體和人本身都會發出聲音。

(三)、音樂遊戲:《看誰的耳朵最厲害》區分樂音與噪音。

請幼兒靜聽一組聲音,如果覺得好聽的請舉一個笑臉,如果不好聽請舉一個哭臉。並請幼兒説説為什麼要舉笑臉哭臉。

  教師小結:1、動聽悦耳,讓人感到舒服的聲音叫樂音;刺耳難聽,讓人感到難受的聲音叫噪音;讓幼兒知道噪音對我們身體的危害,在生活中應如何減少噪音的產生。

2、讓幼兒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噪音,引出"三輕"教育。(説話輕、走路輕、搬動物品輕)(五)、退場:邀請小鳥們拿起物品跟着鳥媽媽一起去參加聲音的舞會結束。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並初步學習表現歌曲的幽默、詼諧。

2、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前三段,並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

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牀上跳。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歌詞圖片、包18個、猴子頭飾18個。

2、環境佈置:節奏遊戲王國大門。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師:今天林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來聽一首歌,請你們聽聽歌曲裏唱了什麼?

二、欣賞歌曲前三段,初步瞭解歌曲內容師:歌曲裏都唱了什麼?(這個環節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熟悉歌曲。可根據幼兒回答的情況,把未説到的歌詞補充完整。)師:寶貝們聽的可真仔細。這首歌的名字叫做"三隻猴子",三隻猴子在牀上跳,可是頭上都起了包,為什麼他們要在牀上跳呢?誰來説説看。

幼:因為牀像蹦蹦牀。

師:蹦蹦牀在哪裏才會有啊?

幼:遊樂場。

師:你們是不是都喜歡到蹦蹦牀上玩呀?(是的)師:在蹦蹦牀上跳確實是一件好玩的事,可是小猴子們不會跳,跳的頭上都起包了。

師:如果我們有節奏的在蹦蹦牀上跳,可能要比小猴子跳的安全。今天你們都想玩蹦蹦牀的遊戲對吧?(對)

三.邊玩遊戲邊聽,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師:林老師有一個好辦法,在節奏遊戲國裏面有好多不同的蹦蹦牀,今天我們就到那兒玩好不好?不過節奏遊戲國的國王説了,進入遊戲王國前必須要先掌握節奏遊戲國裏的節奏,才能順利進入節奏王國。

1、徒手練習。

師:我們一起先用小手來練習一下吧。(教師出示不同節奏卡)

2、變換方式,用腳跳。

師:我們現在跟着音樂的節奏在蹦蹦牀上跳跳。

師:大三班的孩子們,你們會有節奏的跳了嗎?(會)

3、播放前三段音樂,根據教師出示的節奏卡,三個幼兒為一組跟着音樂有節奏的跳。

師:三個朋友為一組,能跟着音樂有節奏的跳的,國王就要請他們進入遊戲王國,沒有跟上節奏跳的孩子頭上就會長個包哦。(|× × × ×|)4、教師變換不同節奏型,反覆遊戲多次。(本環節被淘汰的幼兒就在頭上貼個包,然後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跟着音樂拍節奏)節奏一:|× × × ××|節奏二:|× × ×× ×|節奏三:|× ×× × ×|節奏四:|×× × × ×|節奏五:|× × × ×|(一人跳一下,最後一下一起跳)5、分組跳,根據自己組上的節奏卡,跟隨音樂有節奏的跳,教師巡迴指導。(每張桌子上都有一種節奏型,幼兒可自由選擇)(1)請個別組的幼兒上台跳。

(2)教師評價。

四、表現歌曲,跟隨音樂邊唱邊做動作。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把這首歌唱一遍。

五、欣賞歌曲第四段,感受其中的氛圍,知道不能在牀上跳。

師:咦?三隻猴子頭上都起包了,他們會去哪兒呢?

幼:醫院。

師:我們來聽聽看是不是跟你們説的一樣呢。(播放第四段音樂,出示圖片)師:三隻猴子為什麼都去醫院了?

幼:頭上摔了個包。

師:為什麼他們頭上摔了個包?

幼1:因為他們在牀上跳。

幼2:因為他們從牀上摔下來了。

師:是的,小猴子們在牀上蹦呀蹦,都摔到了地上,頭上起來包,住院了,你們想對小猴子們説什麼呢?(請個別幼兒回答)教師小結:我相信小猴子們聽了你們的話,以後再也不會在牀上亂蹦亂跳了。在牀上亂蹦亂跳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蹦蹦牀可以叫爸爸媽媽帶你們去那裏玩呀?(遊樂場)而且要像我們今天這樣有節奏的跳,這樣就比小猴子們安全,這樣才會玩的開心。當然,我們是大班的孩子,在其他活動中也要注意安全,午休的時候能不能再牀上跳呀?(不能)是的,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原本是中班課程裏的一節音樂活動,重點是放在學唱歌曲上的,那麼我把它放到大班來上,就選擇了把節奏作為重點。在活動中,幼兒的節奏遊戲的難度是層層遞進的,首先是一個人跳四分音符,接着是三個人一起跳,再來是加入八分音符,然後是創編,最後是輪流跳,讓幼兒永遠有一種新鮮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看似一直在玩節奏遊戲,但我逐步逐步讓幼兒參與歌唱,最後教師退位,完全由幼兒來伴唱,這樣,孩子們就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把歌曲唱會了。

在經過領導和備課二組老師們的點評之後,我發現我的活動還是存在很多不足的。首先整個活動一直在讓孩子們跳,在體力上可能孩子們有些吃不消,可以在開始的時候,可以把身體跳換成用手指在大腿上來跳,這樣既節省了幼兒的體力,也使整節課的內容更加多樣化。在孩子們遊戲的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性較強,總是在一個較為高控的狀態下來引導幼兒活動,其實可以給幼兒更多的機會,比如設計更多種類型的節奏卡;每次換節奏的時候問問幼兒想要換什麼樣的節奏等。在單獨跳和小組跳的時候,多引導下面的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問題,並從幼兒的回答中總結出可以跳的更好的方法,體現同伴間的相互學習。在節奏卡的設計上,也有一些小問題,八分音符做成 “●●”會更好,在節奏卡位置的擺放上可能也需要做一些調整。

整個活動上下來發現幼兒還是很感興趣的,就是在一些細節上還需要做一些調整。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多一些鑽研,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思考,相信自己會越來越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