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合集六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合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6W 次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合集六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樂器音色,為“我的故事”選配樂器合作。

2、創編簡單的節奏,並能邊講述邊操作樂器。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的若干樂器。

2、幼兒自己畫“我的故事”。

3、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集體用樂器創編故事“我的故事”

1、老師的故事。

(1)教師講述“寶貝睡着了”,請幼兒注意聽創編故事配音中的各種聲音。

(2)幼兒交流各自聽到的聲音,想象這些聲音表示什麼?

2、樂器配音。

(1)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樂器替代這種聲音?用怎樣的節奏?

(2)個別表述自己的看法,並做相應的操作。

(3)分配角色——幼兒分做講故事的人以及操作相應樂器的人。

(4)用樂器來幫老師講述“寶貝睡着了”的故事。

二、嘗試用樂器編講幼兒自己的故事

1、談論:我們平時做哪些事情也會發出聲音?

2、思考這些聲音可用什麼樂器替代?會發出怎樣的節奏?

3.嘗試由一位幼兒講述,其他幼兒用樂器有節奏地配音。

三、想象創編

1、二到三人結伴共同編講故事,使故事有趣。

2、選擇一位同伴的故事,尋找故事中的聲音和對應的樂器。

3、嘗試分工:一人講述故事,其他人操作樂器。

四、演示交流

1、分組在集體中表演。

2、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記錄提升。

(1)故事中對應的樂器。

(2)樂器節奏的變化。

(3)觀看記錄歸納:“我的故事”中用到了哪些樂器和節奏,分別操作證實。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小班音樂活動:

動物走路

活動設計:胡彩菊、鍾肖微

活動預設目標:

通過活動,引導幼兒感知音樂的“輕與快”、“輕與慢”。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

活動準備:

VCD“貓和老鼠”片段、課件、頭飾、玩具老鼠一隻。

活動過程:

一、 歌表演——大貓、小貓

二、 創設語言“小貓走路”情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音樂的“慢”和“快”。

師:小貓請坐下,(錄音機裏傳出貓叫的聲音)

“老鼠來了,聽”(放錄音)

“聽了這個音樂,你知道老鼠走得快還是走得慢?是輕還是重”?(引導幼兒説出:又輕又慢)

“對,這音樂就像小烏龜走路一樣又輕又慢,好,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學小烏龜慢慢走”(帶幼兒走一圈)

“再聽!”(放錄音)

“聽了這個音樂,你知道老鼠走得快還是走得慢?”(幼兒:快)

“對,這個音樂就象汽車那樣快,誰會學老鼠快快跑?(請2—3名幼兒表演)

好我們一起跟着音樂學老鼠快快跑”(帶幼兒走一圈)

三、 拓展練習,遊戲體驗音樂的快慢。

1、模仿蝸牛走路,練習在又輕又慢的音樂下開展遊戲。“除了小烏龜走路又輕又慢,還有誰走路又輕又慢”?(幼兒:螞蟻、、、、、、、、、)

(放錄音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模仿小雞走路,提醒

幼兒走得又輕又慢)

1、 模仿小雞走路,練習在又輕又快的音樂下開展遊戲。“除了小老鼠走路又輕又快還有誰走路又輕又快”?(幼兒:小雞、小鳥、、、、、、、、、、)

好,看誰能聽音樂走得又輕又快。

(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做一次小雞走路的模仿動作)

四、

三、小結,今天,小朋友真棒,會聽音樂做又輕又慢和又輕又快的動作,現在,我們請大家玩一個貓和老鼠的.遊戲,請大家扮小老鼠,我做大貓,小老鼠們聽音樂按節奏走路,音樂慢小老鼠就要走得慢,音樂快,小老鼠就是走得快,做錯,老貓會捉住你。來請小老鼠們戴上頭飾。(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

最後教師把小老鼠們追出活動場。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水果是孩子們所熟悉的豐收果實。“香香的水果”是我園園本課程中的經典主題活動,它能很好地整合幼兒對於水果的零散經驗,提升幼兒對於水果的認識。

《橘子船》這首兒歌只有四句歌詞,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於是我嘗試着對兒歌進行了改編和譜曲,並據此設計、組織了音樂教學活動,自然地融入了社會、情感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效果良好。

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演唱歌曲。

2.體驗開着“橘子船”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準備:

1.教師用的蘋果、梨子、菠蘿、橘子各一,配套圖標一套(如圖)。

2.幼兒人手一個橘子。

3.幼兒已熟悉《橘子船》旋律,會唱《水果歌》。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動“摘水果”。

師:果園的水果成熟了!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兒根據教師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進行練聲。如,教師出示蘋果,幼兒演唱:“來來,我是一個蘋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師:橘子瓣兒像什麼?(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講述,並根據幼兒的講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圖標一、二)。

2.理解歌詞內容。

(1)橘子船要開了!它要開到哪裏呢?請你們聽老師唱一首歌。

(2)教師範唱後提問:小船開到誰的嘴巴里了?(幼兒回答後,教師出示圖標三、四。)

(3)教師再次範唱,一邊唱一邊逐一指圖,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

3.學唱歌曲,體驗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1)幼兒在“開小船”的遊戲情景中,學唱歌曲。(教師在幼兒面前巡迴“開”着“橘子船”,帶領幼兒學唱3~4遍,後面兩遍教師可適時地將“船兒”開進幼兒的嘴巴里。)

(2)幼兒大膽想象並替換歌詞演唱。

師:小船除了可開到媽媽的嘴裏邊兒,還可以開到誰的嘴裏邊兒呢?(幼兒如説“開到爸爸嘴裏邊兒”,就替換原有歌詞引導幼兒集體演唱。)

(3)討論和交流。

師:為什麼小船要開到媽媽和其他人的嘴裏邊兒呢?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己剝橘子,師幼一起唱歌,幼兒將橘子船開到教師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原文) 張強

剝個橘子瓣兒,像只小黃船兒。

小船開到哪兒?媽媽嘴裏邊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接唱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並嘗試按節奏創編歌詞。

2、能積極參加猜謎活動,並能接受挑戰,勇於戰勝困難,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重點:願意通過問答的形式歌唱謎語歌。

難點:模仿歌曲中描寫動物外型的歌曲進行創編並歌唱。

【活動準備】

數張謎語造作圖片。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師生問好歌》、練聲3遍

基本部分:

熟悉歌曲內容,學習用歌曲回答出謎語的答案。

師:我聽説大一班的小朋友猜謎語猜得最棒了,今天我就來考考你們。

1、師邊出示圖邊唱: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動物呀?

師請個別幼兒説出是什麼動物,並引導幼兒唱出謎底,“知道知道這就是**呀。”

2、“下面我再加兩個特徵,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並且把謎底唱給我聽”、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鬍子長長的,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動物呀?”

師引導幼兒邊看圖片邊唱出謎底。

再次出圖片,説唱謎語。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體胖胖的,喜歡吃竹子,”

幼兒一起唱歌回答。

4,連續猜謎語: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羽毛,打開像扇子。

幼兒一起唱出答案

不看圖片聽老師唱歌提問

師:下面我要換一種方式出謎語,我們不看圖片了,看王老師的動作來猜。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長長的,尾巴短短的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口袋,跑得快快的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個子高高的,脖子長長的

自己嘗試按節奏創編

1、師:我準備的小動物都讓你們猜出了,你們自己能編個謎語讓大家猜猜嗎?

(1)請個別幼兒上來創編(3——4個)

(2)師針對提醒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喜歡吃什麼?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長什麼樣子?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的叫聲?

(3)師加以完善,幼兒一起唱歌回答。

(4)表揚完全是自己唱出提問的部分幼兒

2、現在我要讓你們來編一個,我告訴你謎底,你編給我聽,今年是豬年,編個小豬吧?

請個別幼兒説出小豬的特徵,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加以總結。

“我們再編一個,誰來説説我們編個什麼呢?”

請一個幼兒説説要大家編什麼?

師帶領幼兒一起討論有什麼特徵,創編動物謎語。

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個新的本領,是把謎語唱出來的,現在我們去出一個謎語給後面的客人老師猜猜,也可以請客人老師出給小朋友猜”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目標:

1、在看圖譜做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看指揮用樂器演奏。

2、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準備:

圖譜、鼓、碰鈴、雙響筒、鈴鼓

過程:

1、今天,有這麼多的老師到我們大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一起來《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律動。

2、聽—————(音樂響起)什麼音樂?這是一首我們上次學過的樂曲,我們一起看着圖譜用身體動作打出來。(個人完整用身體動作打一遍)提示聽清楚前奏和間奏。

除了用上面出示的身體動作,還可以用什麼身體動作?(試着用想出的動作練習節奏)選擇適當的動作配音樂完整一遍。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分開演奏,哪一組小朋友來做拍手動作?依次安排跺腳和拍腿動作。分開演奏時一定要看老師的手,如果老師指着哪一組,哪一組就要打節奏。(看指揮練習2遍完整音樂)

3、今天老師要做一個指揮家,請小朋友看着指揮家的動作,聽指揮家的口令。

(1)來了這麼多樂器,我們一起來認認他們,這是什麼?鼓可以打什麼節奏?用鼓。小鈴拍什麼節奏?用小鈴或雙響筒。

(2)教師出示樂器譜。最後一段我們一起演奏。看着樂器譜聽音樂演奏一遍。

(3)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請小朋友看着老師的指揮,一起來做個小小演奏家。教師變換指揮順序演奏2—3次)

4、交換樂器演奏1遍。

教學反思: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難點在角色表演中解決了,又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輕鬆的記住了歌詞和二分音符,因為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目標達到了所以幼兒能在活動中始終保持愉悦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歌唱的興趣,透過幼兒動聽的歌聲,準確的節奏,我們一起享受到了音樂賦予生活的情趣,我想這就是藝術活動最大的樂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目標:

1.能跟隨伴奏表演戲曲或有戲曲風格的歌曲,感受戲曲曲調的特點。

2.豐富對中國戲曲文化的認識。

3.知道尋找空處進行動作表演,動作的幅度不影響周圍的同伴。

  準備:

1.邀請有戲曲表演特長或對戲曲表演感興趣的家長志願者來園,參與音樂區戲曲表演的指導。

2.選擇幼兒在集體活動中學習過的戲曲表演視頻資料,如京歌《戲説臉譜》《龜兔賽跑》《大吊車》、豫劇《鋤草》等,添加到音樂區ppt節目菜單中,便於幼兒自主播放。

3.提供扇子、面具、手絹等表演道具,如有條件可提供戲曲表演的服裝。

  玩法説明:

幼兒自行播放想要表演的戲曲視頻,選擇道具及服裝,在家長志願者的指導下,嘗試跟隨伴奏進行戲曲表演。

  指導要點:

1.教師要提前與家長志願者溝通,讓家長志願者瞭解大班幼兒在戲曲表演方面的學習內容及其學習特點,以便在指導時提高幼兒對戲曲表演的興趣,豐富幼兒戲曲表演的經驗。

2.家長志願者可根據幼兒的表演情況進行適當的示範,引導幼兒表現出戲曲拖長腔的特點,並注意演唱的合樂性。教師要鼓勵幼兒仔細傾聽、認真欣賞、積極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