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關於幼兒園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6W 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園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隨音樂有節奏整齊地做壓腕、手挽花動作,鼓勵幼兒積極創編,大膽表演。

2.感知律動動作韻味,訓練幼兒聽音樂做動作的能力,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進行季節教育,知道春天的美麗特徵。

  二、活動準備:

1.準備《春天在哪裏》歌曲錄音,綠色彩帶。

2.課前帶幼兒觀察春天的景象,豐富幼兒對春天的印象。

三、活動過程:

1.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請幼兒安靜地欣賞歌曲,説一説歌曲內容與小朋友觀察到的春天的景象是否一樣。

2.請幼兒欣賞教師表演的律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3.先跟隨歌曲節奏進行拍手、壓手腕及手臂上下起伏和壓手腕動作相結合的練習,教師示範動作,讓幼兒注意模仿。

4.幼兒手繫上綠色彩帶,在教師的帶領下逐個反覆練習,並隨音樂按動作順序進行表演。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20xx年,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中國北京舉行,她以全新的面貌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國特有的魅力,這令每一位中國人感到驕傲、自豪。

《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選擇應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同時應有助於拓寬幼兒的視野。追隨“奧運會”這一體壇盛事,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在利用這次機會向幼兒介紹各種奧運項目知識的同時,也能在實踐中初淺的瞭解一些比賽的規則。滾輪胎是幼兒是分感興趣的活動內容,富有很強的挑戰性。為了發展幼兒推、跑、平衡、s曲線繞走等基本動作,提高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增進大小肌肉的協調能力。教師創設了“奧運陽光運輸隊”的運動遊戲情境,分別用不同的材料預先設置了不同難度的路面,並且在示範的基礎上出示運輸路線示意圖,要求幼兒按照一定的規則要求,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推滾輪胎。在體驗與同伴一起進行體育運動的快樂時,也能大大增強了孩子的規則意識,提高活動時的自信心。同時在創設的“我為奧運選手喝彩加油-陽光運輸隊”的情境中,也能培養了幼兒勇敢、機智的良好品質及自控能力。由此,我設計了這一次奧運主題的運動遊戲活動,讓小朋友在給奧運健將幫忙運輸物品的同時,體驗作為一箇中國人的驕傲,同時,教育孩子為祖國的將來而努力學習!

活動目標:

1、自由探索輪胎的不同玩法,發展推、跑、平衡等基本動作,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

2、在情境中大膽嘗試在不同難度的路面上推滾輪胎,培養幼兒勇敢、機智的良好品質及自控能力。

活動準備:

1、輪胎、小球若干、小鼓一面、大籃子一個

2、操場上設置:草蓆直線跑道、滑坡跑道、塑料欄杆道、水桶區跑道。

3、運輸路線示意圖、奧運五環圖、奧運五環頭飾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我和小鼓做遊戲。

(聽辨節奏,能隨着節奏變化迅速作出反應。)

二、自由探索:玩輪胎

1、過渡語:想想我們可以怎麼玩輪胎?有哪些不一樣的辦法?

引導幼兒自由(個人或合作)玩輪胎,探索不同的玩法。

2、相互交流不同的玩法,示範模仿。(將個別經驗轉化為集體經驗)

例如:轉圈、跳、跨跳、翻輪胎、推滾、抬圈等。

[page_break]

3、出示奧運五環,説説你知道這次的奧運會是第幾屆?在哪裏舉行?什麼時間?有哪些奧運會比賽項目?

(20xx年8月8日第29屆奧運會在中國北京舉行。共有28項,例如:田徑、羽毛球、籃球、足球、拳擊、體操、舉重、柔道、摔跤、跆拳道、乒乓球、射箭等)

三、遊戲:奧運陽光運輸隊

1、過渡語:奧運會在北京舉行,中國人真了不起。可是那麼多的比賽項目,那麼多的奧運選手,他們的食物不夠了。想要我們小朋友幫幫忙,組成一個“奧運陽光運輸隊”,把食物裝在輪胎裏面(內側)運到目的地去,行嗎?怎麼送呢?

2、教師出示運輸路線示意圖,展示不同難度的路面。自己示範或個別示範瞭解示意圖的含義。

路線:把小球放在輪胎內側,先後經過草蓆直線跑道、滑坡跑道、塑料欄杆道、水桶區s行跑道。作後抵達終點,把小球取下放入大籃子中。

3、提問:要怎麼推才能安全到達呢?(推得慢一點,穩一點,相互之前

保持距離,不推不擠等,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4、過渡語:來!把每一位參加的小朋友都戴上這頂奧運帽,為我們中國的奧運選手送去他們需要的東西吧!

5、幼兒組成一隊,按照示意圖示在預設的運輸道路上推滾輪胎運輸食物。(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遵守規則,控制自己的平衡,並鼓勵個別膽小的孩子堅持到底)

四、放鬆運動:幫助整理玩具,坐在輪胎車上休息。調整活動量,注意休息和擦汗,關注個別。

幼兒園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對身邊的事物非常感興趣,經常問“為什麼”。在“小博士研究所”裏,孩子們用米粒、珠子、黃豆、沙子做實驗,發現它們都能夠穿越彎管子。於是,教師設計了本活動,抓住了幼兒這一興趣點,意在通過遊戲活動和觀察活動,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使幼兒感知到身邊的一些科學現象和基本原理,由此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並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能在活動中提出自己的假設,樂意通過實驗加以驗證,並作記錄。

2、通過實驗獲得有關物體特性的經驗。

3、喜歡操作,樂意將操作結果告訴同伴,懂得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方法。

活動準備:

彎管若干,記錄表一張,雪花片若干,一端繫有螺帽的尼龍線若干,鋼絲、手電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介紹彎管

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管子)這是什麼樣子的呢?(教師一邊做彎的手勢一邊問)(彎管子)

2、結合統計表,介紹操作材料。

這根彎管非常的神奇,許多小東西都想到它的身體裏面去旅行,有鋼絲、手電筒、帶螺帽的線、嘴巴里吹出的氣,(教師邊講述邊演示),可是到底能不能穿越呢?它們想諮詢一下我們小朋友,讓我們小朋友來猜一猜,做個統計,好嗎?

3、預測並記錄。

(1)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張統計表和許多的紅片片、綠片片,綠的表示能夠穿越,那麼紅的呢?(不能夠穿越)你認為可以穿越的就在它的上面貼上綠片片,不能穿越的就在另一邊貼上紅片片。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吧!注意統計的時候一定要有秩序哦!

(2)教師與幼兒一起統計預測結果,公佈於黑板上。

小結:小朋友真能幹!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你們猜測的結果吧!先看一下嘴巴里吹出的氣,它能穿越彎管嗎?(再看帶螺帽的線、鋼絲、手電筒照出的光)

4、驗證並記錄

(1)教師:小朋友對各種材料都有不同的意見,它們到底能不能穿越彎管呢?讓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實驗材料,請你們去做個實驗,然後把實驗的結果用紅色和綠色的雪花片記錄到黃色的統計圖上,不要忘了每一樣東西都要試一試哦!

(2)教師巡迴觀察、指導,瞭解幼兒的實驗過程及問題,提醒幼兒及時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

5、教師與幼兒一起觀察統計圖,探討、交流實驗結果。

教師:瞧,我們的實驗結果出來了

(1)教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什麼材料是大家一致認為都能通過彎管的?(空氣)?

教師:真的嗎?讓我也來試一試。哎,真的能夠穿越,可真神奇!那有誰知道空氣為什麼能夠穿越彎管?(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因為空氣它是流動的,所以能在彎管子裏通過。

教師:那麼除了空氣以外,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流動的,也能穿越彎管的呢?

(2)教師: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線,哦,有的小朋友認為它是能夠穿越的,有的小朋友認為是不能通過的,誰認為是不能通過的呀?請你上來試一試。(幼兒操作)誰認為是能夠通過的,請你來試一試。

教師:原來線在穿越的時候還需要用一點技巧呢!要抖一抖才能夠順利的穿越呢!為什麼線能夠穿越彎管呢?

教師小結:因為線是細細的,軟軟的, 那為什麼老師還要在線上面綁一個螺帽呢?(因為可以增加它的重力,使它能夠更加方便的穿越彎管)

(3)教師:好,讓我們再來看一下鋼絲穿越彎管的統計情況。大部分小朋友都認為它是不能夠穿越彎管的,為什麼呀?(幼兒回答,如果他認為能的就請他上來試一試。)

教師小結:因為鋼絲是直直的、硬硬的,不能拐彎,所以不能穿越彎管子。

(4)教師:再來看一下手電筒照出來的光,有的小朋友認為是能的,有的小朋友認為是不能的,請你(能穿越的)上來試一試?(幼兒操作)

教師:你們看到的光它只能到哪裏啊?

教師小結:手電筒照出來的光也是直射的,所以也不能穿越彎管子。

6、發散性思維。

教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發現鋼絲和光是不能夠穿越彎管的,它們都很着急,也想到彎管子裏去旅行,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幼兒討論)

教師:聰明的人們動了很多腦筋幫助它們穿越彎管了,瞧,老師這裏有一根變形的鋼絲娃娃,你們認識它嗎?它的本事可大啦,能伸到長長的彎管裏面幫助人們疏通堵塞的管道。

教師:光娃娃能到彎管裏去旅行嗎?(看老師演示)哇好神奇啊!想知道其中奧祕嗎?那好我們休息一下,等一會兒再到教室裏去做光娃娃旅行的實驗。

7、幼兒收拾、整理活動室。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連貫地表述大樹上的動物朋友的主要特徵和主要事件。

2、仔細觀察畫面的細節並嘗試仿編詩歌。

3、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表述,感受兒歌的歡快情趣。

4、激發幼兒主動複述詩歌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1、 理解畫面,領會他們之間的關係。

2、 根據詩歌的形式嘗試仿編。

活動準備:

歡迎的PPT、圖譜、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樹圖片導入詩歌《歡迎》。

1、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我們一起來歡迎吧。邊説邊和幼兒一起拍手説“歡迎,歡迎”。

2、看,誰呀? 我們怎麼稱呼它呢?

教師:大樹爺爺今天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名字叫歡迎。

二﹑教師朗誦詩歌《歡迎》。

師:你在詩歌中聽到了誰?

三﹑欣賞PPT,學習詩歌《歡迎》。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1﹚你看到了什麼?

﹙2﹚你認為他們在做什麼?

①小鳥在哪裏?它在做什麼?小鳥寶寶在哪裏呢?

②蜘蛛在哪裏?它在做什麼?蜘蛛結網做什麼用呢?

③小朋友在哪裏?他們在做什麼呢?

④大樹爺爺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它會説些什麼呢?

2、欣賞PPT,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小鳥飛上樹枝做什麼呢?解釋“築巢”一詞。讓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小鳥飛。

﹙2﹚蜘蛛落在樹葉上做什麼呢?讓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蜘蛛爬行

﹙3﹚小朋友在樹下做什麼呢?你們會玩那些遊戲呢?讓幼兒説一説做一做。

﹙4﹚小鳥、蜘蛛、小朋友都到大樹家,大樹爺爺對他們説了什麼?

教師小結:大樹爺爺是我們的好朋友,它開心的讓小鳥在它的樹枝搭了温暖的小窩,鳥媽媽真銜着蟲子喂餓的吱吱叫小鳥寶寶。大樹爺爺慷慨的讓蜘蛛落在它的樹葉上結網,蜘蛛正等待它的獵物上門呢,大樹爺爺最喜歡小朋友了,它讓小朋友在它的保護下盡情的玩耍,小朋友非常的感謝它。我們説大樹爺爺真好,小鳥、蜘蛛、小朋友也這麼認為。我們一起﹙師幼共同﹚説:“大樹真好”。

3、出示圖譜學習詩歌。

﹙1﹚讓幼兒認識和了解圖譜的含義,有助於幼兒更進一步的學習詩歌。

﹙2﹚教師和幼兒共同嘗試看圖譜完整唸詩歌。

﹙3﹚現在我們來分角色唸詩歌,老師扮演小鳥、蜘蛛、小朋友,你們扮演大樹。老師念上一句你們念下一句。﹙師幼合作看圖譜唸詩歌,也可以邊念邊用肢體動表示。﹚

﹙4﹚我們現在互換角色,你們念上一句我念下一句。﹙師幼兒合作看圖譜唸詩歌,可以邊用肢體動作表示。﹚

四、幼兒嘗試仿編詩歌。

教師:小鳥、蜘蛛、小朋友都到大樹家了,還有那些小動物也想到大樹家呢?它們來作什麼呢?並請幼兒嘗試用詩歌的形式把它説出來。

五、結束活動。

教師:大樹爺爺家今天真熱鬧我們也一起去它家做遊戲了。幼兒聽着歡快的音樂走出教室

活動反思:

教師用觀察法,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講述兒歌情節,教師按順序邊出示圖片,邊提問,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瞭解兒歌中誰是主角,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教師用接句法訓練幼兒對兒歌的記億。通過學習,幼兒能連貫地表達大樹上的動物的主要特徵。教師用分組表演法,讓幼兒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講述。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時間:

6月5日

活動主題:

20xx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旨在旨在動員引導社會各界着力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綠色發展理念。

我們的口號:

大家一齊動手,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綠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提高環保意識。

2、不要踐踏花草樹木,懂得要愛護一草一木。

家長宣傳:在家園聯繫欄中,張貼關於“世界環境日”的宣傳知識。

活動情況摘要:

一、向幼兒介紹關於世界環境日的相關知識。

説一説世界環境日的日期,並對世界環境日做大致的介紹等。

二、宣傳本次世界環境日的主題。

一起唱響今年的主題:“低碳減排 ? 綠色生活”。

三、觀看相關圖片

讓幼兒大膽説一説圖片上的內容,説説這樣正確與否,並説明理由。

四、聯繫實際

請幼兒説一説,平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如愛護身邊的花草樹木,不採摘周圍的花朵,不踐踏草坪等來增強環保意識等。

幼兒園教案 篇6

創設了一個很好的種植園,用了許多好的方法細心地種植、照顧蔬菜。那你們想不想讓我們的種植園變得更好,讓我們的蔬菜寶寶長得更好呢?有什麼好辦法?

活動目標:

1.在回顧、比較、討論中嘗試遷移運用所得的新經驗,從中體驗一種成功感。

2.在活動中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已有的種植經驗、ppt製作、記錄圖。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

二、討論、選擇新的設想

1.設想新方法孫橋農業開發區運用了許多先進的.技術和方法,種出了富有營養的蔬菜。我們也創設了一個很好的種植園,用了許多好的方法細心地種植、照顧蔬菜。那你們想不想讓我們的種植園變得更好,讓我們的蔬菜寶寶長得更好呢?有什麼好辦法?(根據幼兒講的一一出示記錄圖)

2.討論新方法你們都認同這些新方法嗎?

3.選擇好方法你們想的這些方法都很有道理,可是我們不能一下子就全辦到,總要一樣一樣來,假如在這幾種方法中先選2個方法比較適宜現在進行改建的,你會選哪兩個?為什麼?投票選擇適宜現在改建的方法。

4.統計人數看看哪種方法是我們覺得現在先要進行改建的?有幾票呢?

活動結束:

我們今天想了這麼多的好方法,相信我們的種植園會更加好,植物寶寶們也會長的更好。

幼兒園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儘管具有了一定的身體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但是仍然需要繼續鍛鍊、繼續提高。另外,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也需要不斷的加強,因此,我們設計了户外遊戲活動《螞蟻搬豆》,既鍛鍊幼兒的體能,又培養了幼兒的合作。

活動目標

1、學習團身蹲走基本動作。

2、複習鞏固手腳、手膝持物鑽爬的基本動作。

3、提高身體協調性,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拱形門若干、沙包、紙箱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整隊帶幼兒進入活動場地,隨音樂《健康歌》進行熱身運動。

二、導入部分:

1、兒歌“一隻螞蟻在洞口看見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動,急得搖頭,小小螞蟻想一想,想個好辦法,活動請來好朋友抬着一起走。”

2、學習團身蹲走基本動作。

教師講解團身蹲走動作要領,並做示範動作。引導幼兒掌握要領,身體直立,膝蓋彎曲做下蹲姿勢。

三、遊戲過程:

1、語言導入:螞蟻媽媽買了許多豆豆,媽媽要請寶寶把它運到洞裏去。老師扮演螞蟻媽媽,幼兒扮演小螞蟻進入遊戲。

2、遊戲開始:場地起點線處備有沙包若干,場地上佈置彩色拱形門若干,折返處放有準備裝運送來的沙包的紙箱等。“小螞蟻”每人一個沙包,將沙包放在後背和其他的地方,手腳和手膝爬,同時鑽過拱形門,到達後將沙包放在紙箱裏,蹲着走回來,遊戲繼續。

3、待往返兩次後,改變遊戲方式。幼兒自由結對,兩兩組合,合作搬豆,搬豆的方式方法可以自由創編,可以抬、可以用背靠背的方式等等。(鼓勵幼兒創編新的方法)

四、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回家後跟家長一起玩螞蟻搬豆的遊戲,並創編更多的玩法。

五、帶領幼兒做整理運動,並整理好活動器械,培養幼兒活動後整理器械的好習慣。

幼兒園教案 篇8

點名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最常見的環節,但在點名活動中,時常會遇到孩子發怪聲、亂説話的現象,弄得班級亂哄哄的,很多幼師為此傷透了腦筋。其實,合理運用幼兒園點名遊戲,能讓點名紀律井然有序。

幼兒園每天晨檢要點名,檢查班級幼兒的出勤率要點名,活動課上要點名回答問題……在幼兒園要點名的環節實在太多了,單一的點名會使幼兒失去興趣,每到點名時間就變得有點不耐煩,經常是點名不過半,班裏是"蛙"聲一片,使點名活動弄得一團糟,怎麼辦?

一、幼兒迴應方式

1、語言迴應:教師喊幼兒的名字,幼兒用自己喜歡吃的水果來回答,如老師:**,孩子:蘋果。生活中,孩子都有自己喜歡吃的某一樣水果,當聽到老師的要求時,他們覺得很新奇,自然而然的關注起老師的點名,而且願意把自己的愛好告訴其他的同伴。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夠提高幼兒的傾聽能力,不但傾聽老師,同時會傾聽同伴的迴應。

1)介紹玩具:老師點到一位孩子的名字,這位孩子就要給大家介紹自己帶來的玩具,然後讓每個孩子抱一抱。

2)問候大家:老師點到一位幼兒的名字,並向幼兒問候,要求幼兒向老師、同伴、家長問好。

3)介紹愛好:老師點到一位孩子的名字,要求這位孩子説出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

4)自我介紹:老師拿出一位孩子的名字,這位孩子就立馬站起來説,"我是xxx,很高興認識大家,希望大家喜歡我"。

5)模仿動物叫聲:點名之前,老師帶上鴨媽媽的頭飾,告訴老師是鴨媽媽,他們都是鴨寶寶。當老師點到誰的名字,誰就叫一聲:"嘎"。

2、節奏迴應:在幼兒有了一定的節奏經驗後,就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某一節奏型來回應,如老師:**,孩子用××或者×××的節奏型來表示。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一方面能夠鞏固孩子對學過節奏型的掌握,另一方面能達到與同伴共享的效果。

1)音樂對唱:師:×××O×××O幼:O×××O×××O×××O

AA在哪裏? 我來啦在這裏在這裏

通過對唱來進行點名活動,也是讓幼兒感受音樂的一種方式,從而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2)拍打節奏:老師點到誰的名字,誰就按一定的節奏旋律拍掌、跺腳等。

3、動作迴應:允許點名活動可以不喊"到"可以用站起來表演一個動作來代替,至於表演什麼則不受限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實踐證明,幼兒對於這種"遊戲"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好奇,摒住呼吸等着我點他們的名字,並且胸有成竹的準備好了自己表演的節目,不出所料,這次點名進行得非常順利,大部分孩子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1)擺造型點名:老師點到誰的名字,誰就站起來擺一個造型,看誰的造型最酷。如鎧甲勇士向怪獸宣戰的造型,巴拉巴拉小魔仙的造型,或者擺出一副可愛的笑臉……

2)模仿小動物:被點到名字的幼兒,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走、跑、跳等,其他幼兒可以猜猜是什麼動物。

4、學習點名:老師請兩名幼兒上來,先請説的好的幼兒先説,請不會説的幼兒也跟着説一遍,在加上老師的總結和梳理,能力弱的孩子也會得到有針對性的指導。

二、教師點名方式 1、直接喊幼兒的名字:這種方法是我們平時比較常用的不詳細介紹。

2、用嘴型提示幼兒:教師不出聲,但是用嘴型來提示,幼兒接觸到這種新方法特別喜歡,他們生怕看不清楚老師的提示,在點名環節中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老師的身上,不僅注意了自己名字,同時也關注到了同伴。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夠培養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

3、用音樂點名:出示毛絨玩具:"嗨!大家好,我叫小猴波波很高興認識你們,誰願意來和我做好朋友?告訴大家你叫什麼名字?"幼兒逐一説自己的名字,並跟着音樂一起唱一唱名字。

4、用遊戲點名:通過點名遊戲,讓幼兒在情景活動中介紹自己,向大家問好等。

1)動物園遊戲:點到誰的名字,該幼兒就報出一種動物的名稱,後面點到誰的名字,該幼兒就報出一種動物的名稱,後面點的幼兒不能重複前面幼兒已報的動物名。這樣,每個幼兒必須認真傾聽才不會出錯,大家感到非常新鮮有趣。還可以和幼兒一起創編"小菜場……水果店"等遊戲。在遊戲中點名,既達到了點名的目的,又培養了幼兒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2)開火車遊戲:玩一個"開火車"的遊戲,我是一號***,就是一號小朋友説完後,二號小朋友馬上跟上,我是二號***,二號小朋友説完,三號小朋友馬上跟上。就像開火車一樣一個接着一個説下去。"小朋友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的表情很好奇,我笑着對他們説:"接下來,我們點名就開始啦。"

3)找小雞遊戲:點名時,請出一隻小動物,説:今天我們請來了毛茸茸的小雞。老師就學小雞的口吻説:"AA在哪裏啊!"AA對小雞説:"唉,我在這裏。"並走到小雞跟前和小雞握握手。當小雞説:"BB以在哪裏。"BB就對小雞説:"我來了,我喜歡你。""CC、CC,你在哪裏呀!""我也喜歡你,你真漂亮。""DD在哪裏啊!""小雞,我在這裏,你早、你早。"

4)打電話遊戲:遊戲前,以吹泡泡的形式將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老師站在圈內,向幼兒提出:"我們來玩一個打電話的遊戲,好嗎?"然後做打電話的手勢走到幼兒對面時,幼兒馬上學打電話的樣子"接電話"。"喂----,你是誰?""我是AA!""喂-----,你是誰?""我是BB!"……老師走到哪個幼兒對面問一句,幼兒就響亮地回答一句,幼兒個個歡呼喜悦,興致勃勃,即使沒有接電話的孩子也伸長了脖子等待。

5)轉花園遊戲:小班的孩子老師可以用嘴巴發出一些無意義的音節,如:嘭!啪!等,在點到孩子的名字時,發出這樣的聲音同時去摸摸他的頭、親親他,與孩子有了一個親近的情感交流,彼此的心情也灑滿陽光。

三、點名注意事項

1、教師應善於捕捉孩子日常生活小細節,觀察、瞭解每個孩子的發展水平、活動情況等,有針對性地採用鼓勵、引導、模仿等辦法,讓孩子感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並引導孩子願意説、樂意表現。

2、在點名活動過程中教師必須以積極的情緒迴應孩子,當孩子有所迴應時決不吝嗇親吻、擁抱……,讓孩子感受教師對他的喜愛並鼓勵孩子大膽開口或表演。

3、點名活動的開展必須持之以恆、靈活進行,餐前餐後,户外室內均可進行,但必須過渡自然,組織流暢,開展和諧。

結語:在點名活動中,幼師就要做個有心人,平時注重挖掘幼兒的興趣點,讓幼兒園點名遊戲多變新花樣,使幼兒對點名遊戲保持新鮮度,讓幼兒感覺每次都不一樣,把點名遊戲變成幼兒共同的期待,相信幼兒會興致勃勃,再沒有以前點名交頭接耳,或者抓耳撓腮的現象了。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簡單的中國茶文化的悠久歷史,激發愛國熱情。

2、觀察發現茶葉在水中的變化,能用自己的方式作記錄。

3、結合語言學科領域,在感知茶葉形狀、氣味和味道時,能用相應的詞彙表達自己的感受。

4、培養探索茶葉的興趣。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

(1)課前積累喝茶的感性經驗。

(2)瞭解自家有什麼茶葉,並帶上一小包寫有名字的茶葉到幼兒園。

2、教師準備:

(1)抹布

(2)開水一壺 透明杯子每個幼兒一個

(3) 記錄表(每個幼兒一張)

(4)課件(採茶圖 不同形狀的茶葉 泡茶視頻 採茶舞曲)

活動過程:

一、瞭解中國茶文化。

1、看課件

2、幼兒交流從屏幕上看到了什麼

3、師幼交流喝茶的生活經驗

4、瞭解簡單的製茶過程(投影課本上的圖片並作記號)

5、小結。強調我國是世界上種植茶葉、飲茶最早的國家。世界其他國家種茶和喝茶的習慣都是從中國流傳出去的,我國的茶文化聞名天下。

二、觀察茶葉 感知茶葉的形狀。

1、看一看 (要求幼兒觀察自己帶來的茶葉的形狀)

2、説一説 (介紹自己所帶來的茶葉的形狀及名字)

(1)小組交流

(2)集中交流

3、看課件,瞭解不同形狀的茶葉。(結合生活經驗讓幼兒準確描述茶葉的形狀。)

4、小結。強調經過加工製作的茶葉形狀不同,品牌不同。

三、泡茶 觀察茶葉在水中的變化。

1、交代泡茶的要求:注意觀察茶葉在水中的變化,在記錄表中用自己的方法將茶葉的變化畫出來。

2、播放課件(泡茶的視頻)。

3、觀察並作記錄

4、投影幾份記錄表。

5、合作泡茶(幼兒放茶葉,教師沏水,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四、品茶 感知茶葉的氣味和味道。(播放採茶舞曲)

1、聞聞茶的氣味並表達交流。

2、嚐嚐茶的味道並表達交流。

3、小結。強調茶的功能(消毒、止渴、止瀉、幫助消化等),但小孩不宜多喝茶。

五、激發幼兒探索的願望。

佈置幼兒收集不同樣品的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