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範文錦集八篇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範文錦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67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範文錦集八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主題分析: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並貫穿於幼兒生活與各項活動之中。”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美麗的花壇旁邊有人們丟棄的果皮,穿着時髦的阿姨會隨手丟下用過的餐巾紙,這些現象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下一代對待生活的態度。畢竟,幼兒期的孩子在行為上還處於他律階段,他們並不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別人這樣做,他們也會這樣做。作為老師應該用各種方式讓幼兒獲得正確的情感體驗,要讓幼兒明白不文明的行為對我們社會、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關心、愛護周圍以及班級環境,關注自身的生存空間,養成講衞生、愛清潔、愛護環境的好習慣,使他們在內化的過程中成為良好行為習慣的宣傳者、執行者,並將良好的習慣泛化到周圍人身上,從中找到快樂。

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並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班級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境保護意識提升為一種生活習慣,特制定以下活動目標:

1、能共同協商制定班級規則,並用繪畫的方式表徵。

2、發展初步的責任感。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確定了活動的重點難點,才能在活動組織中有的放矢,所以活動的重點難點確定為:遵守班級公約,形成愛護環境的初步責任感。

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 備工作:

1、每組一張較大的紙,每位幼兒一支筆,一張可寫班級公約的大紙。

2、位置略低的空白牆壁,作為班級公約主題牆。

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我們貫徹新《綱要》提出的“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並且儘量體現“細”和“近”的基本原則,從幼兒接觸的家庭環境、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環境講起,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認識環境不好對人的危害。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活動中我較多地採用直觀教學法、觀察法、提問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學法:

《規程》中所説:“要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方面得到不同的發展。”在活動中,我遵循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原則,採用了多種教學手段,讓幼兒通過觀察、談話,討論等方法,理解教學內容,解決重難點。

活動流程:

這次活動以“談話導入——觀察討論——協商合作——延伸活動”為主線,具體的活動過程為:

1、請幼兒説一説勞動後的體會,倡議幼兒建立班級公約。

2、教師與與幼兒一起協商建立班級公約。

(1)討論:活動室哪些地方更要保持整潔?小朋友怎樣做才能保持整潔?

(2)幼兒分組繪畫,逐條把公約畫下來。教師引導幼兒協商分工,有人畫,有人出主意等。

(3)、教師幫助各組將制定的“班級公約”張貼到黑板上,每組請一名幼兒介紹,第一組介紹完後,其他組介紹時,如有與第一組內容重複的就畫掉,內容不一樣的就保留。

(4)形成班級公約。

教師與幼兒協商,以第一小組內容為主,其他組內容作為補充,所有內容合起來形成“班級公約”。

3、教師帶全班幼兒一起承諾:我是大班的小朋友,我要自覺遵守班級公約,做一名愛護環境的好孩子。

4、活動延伸

完成班級公約,制定保護環境宣傳畫,張貼在幼兒園合適的地方。

活動反思: 1.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發揮學生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的精神,通過同學們自己制定班級公約,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閲讀繪本的過程中初步獲取鴿子、老馬、野兔等動物“嗯嗯”的知識,感受故事的詼諧與幽默。

2、瞭解動物和人不一樣的嗯嗯習性,探討自己應該養成怎樣的嗯嗯習慣。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能簡單複述繪本。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是誰嗯嗯在我頭上》

活動過程:

一、“小鼴鼠”導入,激發興趣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小鼴鼠。

2、教師講述故事開始部分。

3、師:你們知道“嗯嗯”是什麼嗎?(幼兒自由回答)

4、師:如果你是小鼴鼠,“嗯嗯”在你的頭上你會怎麼樣?(幼兒自由回答)

5、師:你們猜猜看這會是誰的“嗯嗯?”(幼兒自由猜測)

6、師:小朋友説了那麼多小動物,接下來我們都來當小偵探,幫助小鼴鼠查一查到底是誰嗯嗯在它的頭上。

二、PPT課件展示,瞭解不同動物的“嗯嗯”

教師邊講述故事,邊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各種動物“嗯嗯”的顏色及形狀,並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1、師:這時候鴿子飛來了,小鼴鼠生氣地問:是不是你嗯嗯在我頭上的?鴿子説:不是我,我的嗯嗯是這樣的。

師:鴿子的嗯嗯是怎麼樣的呢?(幼兒自由表述)

教師小結

2、師:小鼴鼠來到了馬棚,它會對馬先生説什麼呢?

師: 馬 先生的嗯嗯又是怎樣的?(幼兒自由表述)

教師小結

3、師:小鼴鼠又遇到了誰?它會對野兔説什麼呢?(個別幼兒上前表演)

師:野兔的嗯嗯是什麼樣的?(啟發幼兒發揮想象,自由表述)

教師小結

4、師:它會對奶牛説什麼呢?(部分幼兒上前表演)

師:奶 牛 先生的嗯嗯是什麼樣的?(幼兒自由表述)

教師小結

5、師:小鼴鼠遇到了豬先生,我們一起來問問豬先生?

師:豬先生的嗯嗯是什麼樣的?(幼兒自由表述)

教師小結

6、師:遠遠的,小鼴鼠看見了兩個小傢伙。是誰?(兩隻又大又肥的蒼蠅)小鼴鼠一看到蒼蠅,它可開心了:“我終於知道誰可以幫助我了!”

師:在蒼蠅的幫助下小鼴鼠知道了頭上的嗯嗯原來是一坨狗大便。

師:總算找到是誰幹的了,如果你是小鼴鼠,你會怎麼做呢?如果你是大狗,你又會怎麼做呢?(幼兒自由回答)

7、師:現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了,小鼴鼠都遇到了哪些動物?請你幫助這些動物找出它們的“嗯嗯”(出示動物與“嗯嗯”圖片(PPT))請個別幼兒上前指認並表述。

教師總結 (出示連線圖,幫助幼兒再次鞏固鴿子、老馬、野兔等動物“嗯嗯”的知識)

三、聯繫生活,經驗延伸。

師:原來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嗯嗯,那我們小朋友的嗯嗯是怎麼樣的呢?(幼兒自由表述)

師:我們的嗯嗯正常的時候是乾的,如果吃壞了肚子嗯嗯就變成濕的了,我們應該養成怎樣的“嗯嗯”好習慣?(引導幼兒相互交流。)

教師總結:只有養成良好的“嗯嗯”習慣,我們小朋友的身體才會更健康!

活動實施教學反思:

《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是一個幽默、詼諧的兒童繪本故事。為了使故事更適合中班幼兒的閲讀及年齡、思維特點,教師對原著的故事內容進行了壓縮和修改,比如由故事中的六種動物減至五種;故事結尾進行了修改,保持了小鼴鼠善良、可愛的形象。活動中通過PPT的呈現以及師幼之間的互動,大多數幼兒都能把不同動物“嗯嗯”的形狀大膽的'表述出來,比如:鴿子的“嗯嗯”是白白的,像牛奶一樣;馬的“嗯嗯”大大的、圓圓的,像土豆一樣……原本難以啟齒的話題,孩子們卻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而且興趣濃厚。之後教師通過配對連線環節的設計幫助幼兒再次鞏固了活動的重點——瞭解鴿子、老馬、野兔等動物“嗯嗯”的知識。在最後一環節中教師通過創設自由、寬鬆的環境來支持、鼓勵幼兒與同伴自主交流,在互動交流中幼兒的知識經驗逐步豐富:知道人和動物不同的“嗯嗯”習性,知道養成良好的“嗯嗯”習慣對健康很重要的道理,在潛移默化中突破了難點。

小百科:頭在解剖學上是指動物的吻端部分,通常包括腦、眼、耳、鼻、口等器官(所有這些器官都支撐着各種感官功能,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有些非常低等的動物可能沒有頭部,但多數兩側對稱動物都有頭。

幼兒園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新《綱要》指出“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本活動內容來源於孩子們的興趣所在,一次在美術活動後我隨意的把幾種顏料倒在一起,哪料引起了孩子們強烈的興趣,他們看到幾種顏色在一起會變不同的顏色表現出的激動與驚歎,讓我抓住了一個可貴的教育資源。因此,以孩子們的興趣為依託設計而成的《玩色彩》誕生了,此活動意在讓幼兒在玩色的過程中感知、表現、發泄、創造,啟發幼兒去熱愛我們美麗多彩的世界。

活動目的:

1、通過嘗試感知紅、黃、藍三原色能變化出橙、綠、紫、黑色,並想象這幾種顏色代表性的事物是什麼。

2、能利用色彩大膽的表現、發泄、創造,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調色盒(裝有紅、黃、藍三種顏料)、水粉筆、供幼兒作畫的小卡片各人手一份、大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啟發、引導幼兒的已有經驗,引出課題。

1、教師啟發提問,激發幼兒的已有經驗,提問:“小朋友,我們的世界五彩繽紛,是由各種各樣的色彩組成的,你知道在自然界中都有什麼顏色呢?”

(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周圍環境、自然界中發現有趣的色彩, 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與奧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

2、教師分別出示紅色、黃色、 藍色水粉調製的顏色,提問:“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自然界中什麼東西是紅色、黃色、藍色?”

(教師儘量引導幼兒身邊和自然界中的各種色彩,該環節讓、啟發幼兒無目的從大環境中尋找顏色,進而進展到提供相對範圍中去尋找,起到環節上的遞進作用,也鞏固、啟發幼兒的知識經驗,為幼兒進行下一步的探索奠定基礎)

二、引導幼兒探索實踐,瞭解三原色的變化。

1、教師用遊戲的口吻説:“小朋友,這些顏色非常神奇,她們會邊魔術呢,只要兩種顏色拉拉手就可以變成另外一種顏色,你們選兩種顏色,猜猜看它們會變成什麼顏色?”

(教師利用遊戲口吻,而且利用詩歌中“拉拉手”來表述,即生動又能提前把詩歌內容滲透給幼兒,還能提高幼兒對色彩的神祕感,再通過讓幼兒猜顏色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幼兒探索的慾望)

2、教師示範操作,任取兩種顏色示範操作。

提問:“小朋友,現在這些神奇的顏色開始變魔術了,老師拿黃色和藍色調製在一起(教師操作),你們看變成了什麼顏色?”

(教師操作幼兒回答完畢後,教師以圖譜記錄:黃(色塊)+藍(色塊)=綠色(色塊),以便給幼兒更直接的感性知識,也使幼兒學習的知識更系統性)

3、幼兒任意選兩個顏色,自主實踐探索。教師提供可讓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的水粉三顏色,引導幼兒實踐操作。

提問:“小朋友,這些顏色真神奇,黃色和藍色拉拉手變成了綠色,現在,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許多顏色,你們也選出兩種顏色,讓它們拉拉手,看看變成了什麼?”

(該環節,通過層層深入的啟發、引導、示範操作,教給幼兒操作方法的同時,讓幼兒掌握了自主實踐操作的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幼兒親自動手實踐的願望,很好地為下一環節的操作做好準備)

三、引導幼兒總結自己的發現,想象這幾種顏色代表性的事物是什麼,體驗成功感。

1、請幼兒講述兩種顏色調配後的變化,並展示自己的作品:“小朋友,剛才你們都玩了神奇的顏色,你們發現了什麼?”

(教師分別請發現不同顏色變化的幼兒講述色彩的變化結果,並在黑板上記錄色彩變化的另外三種顏色變化圖示)

提問:“小朋友,我們可以用這些變出來的顏色畫什麼呢?”幼兒回答後請幼兒選一種顏色作畫,畫在小卡片上。

(幼兒自己根據已有經驗自主作畫,,讓幼兒體驗成功感,也激發了幼兒自己動手探索的慾望)

2、教師把幼兒的作品內容以根據橙色、綠色、藍色、黑色圖示的內容分類展示在黑板上:

紅色(色塊)+黃色(色塊)=橙色(色塊):幼兒作品內容

黃(色塊)+藍(色塊)=綠色(色塊): 幼兒作品內容

紅色(色塊)+藍色(色塊)=紫色(色塊):幼兒作品內容

紅(色塊)+黃色(色塊)+藍色(色塊)=黑色(色塊): 幼兒作品內容

(在該環節以圖示的方法把幼兒的作畫內容整理成直觀、形象的圖譜,顯得更加直接和一目瞭然,更讓幼兒欣賞自己的發現,體驗成功感)。

3、師幼共同結合圖示以詩歌小結。我們一起來編成一首好聽的詩歌吧!

紅色黃色手拉手,變出橙色畫xx;

黃色藍色手拉手,變出綠色畫xx;

紅色藍色手拉手,變出紫色畫xx;

紅黃藍,手拉手,變出黑色畫xx。

(在該環節,教師力爭做到拓展幼兒的思維,除了把幼兒作品內容納入詩歌內容外,再引導幼兒發現、尋找生活中及周邊環境中的事物色彩,並編入詩歌中去,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與奧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也很好地開始第一部分起到呼應和提升的作用)

四、結束部分:幼兒分組共同作畫。

1、教師提供一張可供一組幼兒共同作畫的紙張,鼓勵幼兒利用各種色彩,再次進行自由、自主的作畫,説:“小朋友,這些神奇的色彩還可以畫出各種各樣的畫,現在老師請你們每組的小朋友,在老師給你們準備好的紙上,畫出了一副美麗的畫好吧。”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任意的創造、表現、宣泄。

2、組織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

(最後環節在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的基礎上,提供幼兒自由表現和發泄的機會。幼兒面對五彩繽紛的色彩,有着一種潛在的衝動和嚮往,課程發展到這個階段,我力爭做到讓幼兒的性情盡情的創造和發泄,讓幼兒真真切切地玩一把色彩,決不限制幼兒的表現和創造,而是讓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甚至是脱離常理的創造,極大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與體驗。在這其中,我也給幼兒提供了適當的合作機會,把整課推向高潮,也把我本課第二點目標,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和達成)。

幼兒園教案 篇4

  我和烏龜做朋友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小烏龜,瞭解感知烏龜的外形特徵。

2、通過飼養、餵食、模仿烏龜爬,瞭解烏龜的生活習性。

3、願意照料小烏龜,有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認識烏龜。

  2、物質準備:師生共同準備烏龜和飼料,並將小烏龜放在玻璃缸裏,每組一份,小木棍人手一根。

  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烏龜,引發幼兒對烏龜的興趣。

(出示烏龜):今天,有個小客人要來和我們做朋友,我們看看是誰呀?

二、自由討論,介紹烏龜。

你們喜歡烏龜嗎?誰在家裏飼養過小烏龜,小烏龜是什麼樣子的?請跟你的好朋友説一説。

三、觀察、瞭解烏龜的外形特徵。

1、分組觀察、探索。

仔細看看桌上的小烏龜是什麼樣子的?他是怎麼走路的?鼓勵幼兒學一學,並引導幼兒用小棍輕輕撥弄小烏龜,觀察小烏龜的反應。

2、瞭解烏龜的生活習性。

小烏龜最喜歡吃什麼?讓幼兒將食物放在玻璃缸裏喂烏龜吃,引導幼兒觀察烏龜進食。

3、瞭解烏龜遊的習性。

小朋友,你知道烏龜除了會走,還會在水裏做什麼呢?

教師倒一些水在玻璃缸裏,讓幼兒觀察烏龜游水,並帶領幼兒模仿烏龜游泳。

四、送烏龜回自然角。

1、你喜歡小烏龜嗎?你想怎樣做呢?

2、使幼知道烏龜是我們的好朋友,啟發幼兒愛護小動物,並帶領幼兒一起送小動物回家(放在自然角)。

五、音樂欣賞《小烏龜》。

1、小烏龜真有趣,剛才,我們看見烏龜爬和烏龜遊,你知道小烏龜還會爬山坡呢!

2、教師隨着音樂表演唱《小烏龜》,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模仿小烏龜爬,並跟着音樂有節奏的在教室裏走動。

幼兒園教案 篇5

  遊戲目的:

培養寶寶對玩顏色的興趣,讓寶寶感受顏色,引導寶寶學習印畫。

  遊戲年齡:

2~3歲的寶寶

  遊戲準備:

調好的顏色,切成段的藕,切成兩半的青椒,切成小朵的西蘭花,雕刻好的胡蘿蔔花及白紙。

  遊戲方法:

1.引導寶寶説出蔬菜的名稱,並選擇他喜歡的蔬菜作為印畫。

2.鼓勵寶寶多用幾種顏色印畫,如:“咱們印一個藍色的藕吧!看看藍色在哪裏呢?”

3.和寶寶共同欣賞作品,誇讚寶寶“真能幹”、“用了這麼多顏色”……讓寶寶體驗成功的快樂。

  温馨提示:

通過印畫感受顏色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利用購買的小印章,乒乓球大小的報紙團、瓶蓋、小紙盒、手掌、手指等都可以用來印畫,家長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活動中要鼓勵寶寶多嘗試。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學習將圓形紙剪貼成錐形。

2、 加深對昆蟲的認識。

3、 探索、發現生活中七星瓢蟲的特徵。

4、 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引導幼兒觀察步驟圖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1、 剪刀、雙面膠若干,畫有樹葉的圖畫和畫有縱向格子的遊戲紙若干。

2、 每個幼兒《快樂手工》一冊。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步驟圖製作的先後步驟來完成作品。

1、 先剪出七星瓢蟲頭部和身體的輪廓。

2、 在裁剪處剪一刀,提醒幼兒別剪太深。

3、 在粉色粘貼處貼上雙面膠,注意粘貼的邊緣要對齊,貼緊,壓平、幫助幼兒掌握內貼的粘貼方法,教師巡視給予動手能力弱的幼兒適當幫助。

4、 展示作品,相互評價誰的作品最漂亮,教師給予表揚。

二、七星瓢蟲是益蟲

1、七星瓢蟲身上有幾個斑點?它們住在哪裏?喜歡吃什麼?

2、小朋友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瓢蟲?

3、教師小結:背上有七個斑點的是七星瓢蟲,它們是益蟲、它們喜歡住在植物從中,捕食麥蚜,棉蚜,桃蚜等害蟲減少害蟲對農作物的損害,被稱為“活農藥”有些有十二個斑點或者二十個八斑點的瓢蟲是危害植物的害蟲。

三、七星瓢蟲遊戲

1、把七星瓢蟲放在桌子上,吹氣讓它前進,到達有害蟲的葉子上消滅害蟲。

2、分組讓幼兒將瓢蟲放在1—10的格子上,以石頭,剪子布前進一格,比一比誰先到終點。

教學反思

對於這節手工課,總的來説大部分幼兒都能獨立完成得很好,基本都能自己按照步驟圖來完成作品,也能懂得七星瓢蟲是益蟲,就是在延伸遊戲的時候,我選擇在室內進行,沒能讓幼兒自主的發掘幼兒的玩法、我應該把遊戲延伸到户外進行,讓幼兒自由發揮玩法。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幼兒時期是好奇心最強的時期,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設計了本節活動課。

活動目標

(1)認識蝴蝶的成長過程。

(2)引導幼兒發現科學奧祕。

(3)給蝴蝶塗顏色。

(4)培養觀察蝴蝶的能力。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蝴蝶的成長過程。

(2)發現科學奧祕。

活動準備

課件,計算機。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請小朋友猜一猜。(謎語)

(2)講故事——認識蝴蝶的成長過程。

子——幼蟲——蛹——蝴蝶(看圖)

1·子長大變成了什麼?

2·幼蟲長大變成了什麼?

3·蛹長大變成了什麼?

(3)創編兒歌,邊唱邊做動作。

子兒變變變,變成小蟲蟲,

蟲兒變變變,變成蛹兒,

蛹兒變變變,變成小蝴蝶。

(4)認識更多的蝴蝶,並發現科學奧祕。(看圖)

1·觀察蝴蝶身上有什麼?(圖案)

2·圖案像什麼?

3·説一説有什麼作用?

(5)給蝴蝶塗顏色。

按照自己喜歡的顏色塗。

(6)看一看誰的最漂亮。

反思:這節活動課讓幼兒認識了蝴蝶的成長過程,並通過創編兒歌,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認識更多活蝴蝶,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探索奧祕並激發了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提高了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不足之處是沒能讓幼兒主動發現問題並解決。

幼兒園教案 篇8

科學意圖:

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象往往充滿強烈的好奇心,不僅喜歡觸摸、擺弄、操作,還會提出各種問題尋求答案。應滿足孩子的這些要求,激發孩子對科學的探索興趣,為孩子選擇適合科學教育的內容,提供豐富的教育材料,幫助幼兒主動獲取科學經驗、建構概念、發展智能、養成科學態度的過程。

適合班級:

中、大班

材料準備:

乒乓球、玻璃瓶(瓶口比乒乓球略大)

製作方法與步驟:成品

實驗操作:

把乒乓球放在桌上,玻璃瓶瓶口朝下,罩在乒乓球上。在桌面上快速旋轉玻璃瓶,觀察乒乓球在瓶內的運動。

教師指導建議:

● 提示幼兒旋轉速度可由慢到快,並觀察速度快慢對乒乓球的影響。

● 引導幼兒在讓乒乓球快速旋轉後,嘗試將玻璃杯從桌面上移開,繼續旋轉,觀察玻璃杯裏乒乓球的變化。

拓展與替代:

在剪掉瓶口的礦泉水瓶上面或鐵罐頭瓶的瓶口上綁上繩子,將水裝入瓶子,引導幼兒按着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由低處逐漸向高處迅速旋轉,觀察水是否會灑出。

小知識:

物體在旋轉過程中,會產生一種背離旋轉中心的力,這就是離心力。當我們旋轉玻璃杯時,帶動乒乓球旋轉,乒乓球被離心力壓到了瓶壁上,產生要突破旋軌道外逃的傾向。而較窄的瓶口能阻止乒乓球被甩出去,所以不會發生球掉落的情況。

活動反思:

利用科學原理共同製作,激發孩子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孩子熱愛科學的感情。孩子在探索過程中不僅僅能收穫到快樂,更收穫到經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