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造句 > 謙讓怎麼造句

謙讓怎麼造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詞語】:

謙讓

謙讓怎麼造句

【拼音】:

[qiān ràng]

【解釋】:

指謙虛地禮讓或退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表示很有禮貌。

【出處】:

1、《史記·淮陰侯列傳論》:“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

2、宋 歐陽修 《試筆·蘇子美蔡君謨書》:“近年君謨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

3、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兩下謙讓多時,薛婆只得坐了客席。這是第三次相聚,更覺熟分了。”

4、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叔敖謙讓再三,乃受命爲令尹。”

5、馬南邨 《燕山夜話·爲什麼會吵嘴》:“我們中國人歷代相傳,都以謙讓爲美德。”

6、明 施耐庵《水滸》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這魯智深也不謙讓,也不推辭,無一時,一壺酒,一盤肉,都吃了。

7、《東周列國志》第七回:“夷仲年曰:‘上國以王命徵師,敝邑奔走恐後,少效微勞,禮所當然,決不敢受邑。’謙讓再三。”

【造句】:

(1) 謙讓能讓人增長見識,使人見多實廣;謙讓能讓人快樂,使人舒心;謙讓能讓人有好心情,使人時時快樂。謙讓能鑄造一個人的靈魂,謙讓能使人修身養性,謙讓能帶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2) 謙讓是蘇東坡“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的從容;謙讓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然;謙讓是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慨。

(3) 謙讓是是一種胸懷,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智慧,它是一種適合大家的素養,更是一種修養。在我們這個年齡我們需要有謙讓精神,也應該具備謙讓精神。

(4) 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謙讓三分,即能天寬地闊,消除一切困難,解除一切糾葛。卡耐基

(5) 謙讓能讓人快樂,使人舒心;謙讓能讓人增長見識,使人見多實廣;謙讓能讓人有好心情,使人時時快樂……

(6) 謙讓是一種品質;要學會謙讓,謙讓是一種魅力。我們學會謙讓,胸襟會變的更加況廣。謙讓是一種永恆,正是因爲這樣,時間才充滿着和諧。

(7) 謙讓不是一葉扁舟,隨波逐流;謙讓不是一葉浮萍,飄搖不定;謙讓不是一束曇花,轉瞬即逝。

(8) 謙讓是一種美德。謙讓他人,會讓你的人生多姿多彩,會讓你贏得別人的尊重,會讓你享受生活,獲得友情,獲得財富,更能獲得逆境中伸出的援手。

(9) 多一份謙讓,讓天空中多一份陽光,少一份黑暗;多一份謙讓,讓生活中多一份歡樂,少一份悲傷;多一分謙讓,讓人與人之間不再有隔閡,讓人與人之間充滿愛。和諧相處。

(10) 在人生道路上謙讓三分,就能天寬地闊。

(11) 爲朋友若要情誼持久,必須彼此謙讓體貼。

(12) 新年禮物每人一份,同學們不要謙讓了。

(13) 朋友交好,若要情誼持久,就必須彼此謙讓體貼。喬叟

(14) 謙讓是一種美德,對於人及社會都是不可缺少的禮節,我們應時克把它記在心中,讓我們一起學習吧!

(15) 謙虛謹慎自矜其智非智也,謙讓之智斯爲大智;自矜其勇非勇也,謙讓之勇斯爲大勇。

(16) 要審慎地思考,但要果斷地行動;要寬宏地謙讓,但要堅定地反抗。

(17) 虛假的謙讓一出現,真正的謙讓就及時消亡。馬克·吐溫

(18) 主賓互相謙讓了一下,然後各自落了座。

(19) 計較愈少,煩惱愈少;謙讓愈多,快樂愈多。

(20) 大學的愛情純真在於能夠共同吃方便麪,能夠謙讓着喝湯。

(21) 孔融四歲讓梨,他從小就懂得謙讓。

(22) 心地以善良爲貴,待人以誠懇爲貴,處世以謙讓爲貴,學問以通達爲貴,養身以寡言爲貴,治家以勤儉爲貴。世界勤儉日,願你以快樂爲貴。

(23) “總”要爲愛人着想,“經”得起愛人嘮叨,“理”應對愛人謙讓,男人應當“總經理”。

(24) 等打開雞窩門,你看吧,這幫掙命的雞,一點也不像鴨,不是謙讓地文質彬彬地依次而出,而是擠擠擦擦,連飛帶叫,各奔前程似的逃了。

(25) 不要太過計較,和自己過意不去,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懷着一顆寬容的心,爲人處事,相互謙讓,拿得起,要放得下,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態度,讓自己快樂起來,讓自己快樂的活着,萬事無憂,做一個樂觀的人。

(26) 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是即將綻放的鮮花,我們學習了廉潔文化,懂得謙讓、懂的勤奮、懂的堅強不屈、不貪贓、講道德、不打架鬥毆、不相互欺騙,就是爲祖國的未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7) 教育別人,修養他的善心就會使他的惡念自然消失;治理百姓,引導他們互敬謙讓就會使紛爭自然停止。

(28) 人讓車,讓出一份平安,讓出一片秩序;車讓人,讓出一份安全,讓出一片大度。只有人與車互相謙讓,纔會儘可能地避免災難的發生,生活也會更幸福、更美好。

(29) 生活的路雖然不平,但心是平的,用心去填平那生活的路人生觀是對人生的目的、意義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人生觀是人生航船的羅盤導航器。要學會謙讓,學會關愛,要學會用一種博愛的心胸去對待宇宙的一切。

(30) 學習雷鋒好榜樣,三月五日都上崗;熱愛生活本不忘,助人爲樂好心腸;盡做好事且謙讓,立場堅定鬥志強;生活因咱變了樣,大家生活都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