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精華】佛語的語錄40條

【精華】佛語的語錄40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向心底深處問:我這樣做,對法門有利嗎?對衆生有利嗎?彌陀歡喜嗎?久之,就能聽到彌陀的無聲之聲,確知彌陀與我同在。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佛語的語錄40條,希望大家喜歡。

【精華】佛語的語錄40條

1、命運的變化猶如月之圓缺,恍惚之間總有東西在慢慢流逝在慢慢改變。常常在開始的時候,幸福已經相伴,可我們未能發覺,往往要等到走完一個輪迴,回到原點的時候才驀然醒覺。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看你是否去尋找,在平凡的事情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來。

2、生活中,大部分人在追求名聲、錢財、地位,並且在追求的過程中搞得自己身心疲憊。當我們去除了這些束縛,心靈就能獲得巨大的自由,再沒有可以捆綁住我們的繩索。我們既不會爲身外之物而感到煩惱,也不會有做事時的瞻前顧後。我們將更加專注於當下,對自己的目標更加勇敢執著。而且,當我們真正做到了"本來無一物"時,得到的將會更多。

3、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穿衣自己暖,自己喝藥自己好。同樣的,自己的因果要自己了,才能出離輪迴;自己的罪業要自己消,才能超越三界;自己的煩惱要自己斷,才能獲得解脫;自己的佛性要自己悟,才能成就佛果。

4、生命就是呼吸,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後,無論如何嘗試,你都無法逃避 人生,只要你活着,不管是在城市或在山林,你都必須面對它。

5、"因果報應"說不是佛家獨有,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必然都存此說。好萊塢的大片,最後總是壞蛋遭殃;二十集的電視連續劇,壞蛋可以得意十九集,最後準得遭報應。

6、在當今社會,總是存在着這樣一種人,他們有極強的依賴心理——依 賴父母、依賴親戚、依賴貴人幫忙,以爲別人能解決他的一切疑難。這是 一種壞習慣,不但容易讓人產生惰性,而且還會喪失原有的本能和習性, 只有重視自我力量的人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7、學不難有才,難有志;不難有志,難有品;不難有品,難有眼。惟具超方眼目,不被時流籠罩者,堪立千古品格。品立則志成,志成,才得其所用矣。

8、當你住着寬敞舒適的房子,開着豪華昂貴的轎車,身着華麗時髦的美農時,你是否想到過偏遠山村的孩子們沒有錢讀書,路邊可憐的乞丐還不能享有足夠的溫飽,很多窮人看病、買藥都很困難……我們的確不該自私、貪婪,也不該過度地享有奢侈、浪費,而應該懷着愛心和利他之心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感恩您!

9、雖然我們已經獲得了暇滿人身,但在漫長的生命旅途中,如果得不到善知識的引導、敦促和攝持,那麼受往昔世強大的業力和不良習氣的影響,我們只能不由自主地流轉在輪迴的苦海之中,並受苦受難和無法自拔。所以依止和親近具德的善知識是多麼的重要啊!

10、我們只有像佛陀弟子一樣,既不追悔過去,也不杞憂未來,活在現 在,才能神采奕奕,生命才能綻放奇光異彩。

11、唐朝盤山寶積禪師說:"心若無事,萬法不生,意絕玄機,纖塵何立?"當你被莫名其妙的煩惱所困時,如能瞭解自己的本心,就能找出問題的癥結。只要你不那麼想,一切自然周全圓融。

12、雙手健全卻不肯做事的人,等於是沒有手的人。

13、再好的磁帶到數碼時代都通通被淘汰,通通被廢棄,通通用不上。往生極樂不是小修小補,漸次進化,而是徹底更新換代,阿彌陀佛要把我們徹底重新塑造。在此世縱然開悟,悟境深遠,智慧福德超勝,到極樂通通作廢,通通用不上;縱然再愚癡罪惡,到極樂也通通作廢,用不上。因爲到極樂一切推倒重來,是嶄新時代。

14、佛在教誨世人時,總是會特別強調"寬容"與"原諒"。因爲一個人 如果懂得了"寬容"與"原諒",很多怨恨也就自然而然地遠離了你的心 靈。"大肚(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這句話既說明了一種胸襟,也道出 了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

15、聖嚴法師說:人生因果不可思議,姻緣不可思議,所以當提即提,當放即放。提放自如,是經歷了大風大浪之後的大徹大悟,是感悟人生的喜樂哀愁之後的身心空靈,也是一種走到蜿蜒小徑的盡頭之後的豁然開朗,曲徑通幽處,別有洞天。

16、見妙女色起貪心者,應起四種厭離之想,云何爲四?所謂退失想、顛墜想、行廁想、膿潰糞穢不淨之想……若起此想猶生貪心,又應更起三種親想:所謂於母等類起於母想,姊妹等類起姊妹想,於女等類而起女想。

17、生命不能總是算計,否則會越算越短;固執也不能丈量,否則會越量越長。

18、貪者追逐名利,導致墮入餓鬼;行者少欲知足,生起出離之心,超越三界輪迴,獲得解脫自在。嗔者害人害己,導致墮入地獄;行者自利利他,圓滿菩提之心,普度有情衆生,成就色身佛果。癡者取捨顛倒,導致墮入畜牲;行者證得空性,圓滿法界智慧,遠離一切戲論,成就法身佛果。

19、遊戲人間,煩惱要放下,做事要用心。

20、見有德人,應贊不讚,見他讚歎不生歡喜,是慢業。

21、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法句經》捲上

22、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卻是一種選擇。越炫耀什麼,越缺什麼。反過來說,越缺什麼,越覺得別人炫耀什麼。當脾氣來的時候,你的福氣就走了。用嘴巴傷人,是最愚蠢的行爲。水深則緩流,語遲則人貴。說,是種能力;不說,是種智慧。

23、事在人爲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人生之苦,不在事情本身,而在心裏的感受。有緣而來,無緣而去,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24、大氣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的角色,認認真真幹好手頭的事情,不爲名利而爭鬥,不爲錢財而糾結。大氣之人能讓自己的世界海闊天空,即便一時失意,終得大器晚成。該來的終究會來,該走的也一定會離開。凡事都存在前因後果,因緣成熟了,果報便產生了,無法阻擋。

25、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其實,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大區別,真正的區別在於心態。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他的心態。

26、一者見他得利歡喜如己,二者自得安樂不樂獨受。《優婆塞戒經》卷二,發願品

27、好好珍惜此刻健康的自己,一輩子真的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長;好好善待今生有緣相見的人,因爲下個輪迴中很難再次遇見。

28、清晨曙光初現,幸福在你身邊;中午豔陽高照,微笑在你心間;傍晚日落西山,快樂隨你一天;關心你的朋友,從早晨到晚上,念一聲阿彌陀佛!祝您快樂吉祥永遠!

29、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30、我們常常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不如別人時,會心生嫉妒,失去從容;發生意外時,會心生慌張,失去鎮定;痛失親人時,會失去理智,心生絕望。只有內心安靜祥和,纔不會被外界所左右。心如蓮花,就是在安靜的歲月裏面露微笑,摒棄內心的掙扎、邪念和虛榮,活得灑脫自在。

31、這世間人來人往。心在,靠近過來的都將是快樂與幸福;遠離開來的不過只是雲淡和風清。心不在,人來再多也是負擔;人去再少也是憂傷。這世間人來人往。是否你還執着着曾經那份憂愁不肯鬆手;是否你已經淡了羈絆,笑看榮辱;是否你總感嘆人海茫茫,心事無人訴;是否你已經秋落冬融,春暖花開。

32、"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也許很多我們想要的,都能夠通過積極地尋求來獲得,但過去的時間它不會重來。成辦解脫成佛的資糧,它需要時間。因此,利用好我們的每一時每一刻,不管做什麼,都不要讓我們這顆心放逸。

33、所有人都需要愛,所有人也都需要給予愛。在實現大徹大悟那一天清晨,佛陀認識到,就是所有的人都有去愛、去理解的能力。但我們似乎就是不信,仍然繼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痛苦。

34、在佛典裏,說到證入真理的人,到處都用"得淨法眼"一詞。

35、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應該聽其自然,不要執着,這纔是修行的態度。

36、人生在世,美貌、權力、財富、名譽都不過是過眼煙雲,人應該學會順其自然地活着,越是刻意追求反而會被其所累,迷失了自己。

37、跌倒的時候,要能認識障礙,勇敢站起。失意的時候,要能自我檢討,再次出發。

38、把自己活成一朵殘荷,不爲懂得,只爲慈悲。

39、佛教信仰的目標是涅槃,意譯"滅"、"滅度"、"寂滅"、"圓寂"等。是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40、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