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曾國藩名人警句大全(通用90句)

曾國藩名人警句大全(通用90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誇功,此衆人事;讓美歸功,此君子事;分怨共過,此盛德事。 —— 曾國藩下面這篇是小編爲各位讀者收集的曾國藩名人警句,趕緊一起來看看吧。

曾國藩名人警句大全(通用90句)

1、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

2、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3、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

4、夫知之而不用,與不知同;用之而不盡,與不用同。

5、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6、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踔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7、名節之於人,不金帛而富,不軒冕而貴。士無名節,猶女不貞,雖有他美,亦不足贖。故前輩謂爵祿易得,名節難保。

8、這顆心狹猛急躁又清高狷介,絕對不是承載厚福的表現,應當努力轉到寬大溫暖暢和方向去。

9、古時成就大業業的人,規模格局上的遠大與綜覈管理上的'密微,兩方面缺一部不行。

10、肝氣抑鬱最容易傷害人。

11、天下絕對沒有容易相處的境遇,人間哪裏有空閒的歲月。

12、天下的事情若是一一要求得到回報,則必定有大爲失望的時候。

13、大抵與兵勇及百姓交際,只要此心真實愛之,即可見諒於下。餘之所以頗得心民勇心者,此也。——《曾國藩書信》。

14、位愈高則言日增,箴言日寡;望愈重則責之者多,恕之者少。——《曾國藩書信》。

15、大約勤字、誠字、公字、厚字,皆吾輩之根本,刻不可忘。——《曾國藩書信》。

16、凡將才有四大端:一日知人善任,二日善覘敵情,三日臨陣膽識,四日營務整齊。——《曾國藩書信》。

17、軍事非權不威,非勢不行。——《曾國藩書信》。

18、調軍出戰,不可太散。——《曾國藩書信》。

19、如用此法,總須善於相機。——《曾國藩書信》。

20、軍事如槍法,門戶宜緊;如拳法,有仲有縮。若公人之太深,則有伸無縮矣。——《曾國藩書信》。

21、善戰,其得訣在"不輕進不輕退"六字,弟以類求之可也。——《曾國藩書信》。

22、善莫大於恕,惡莫兇於妒。——《曾國藩家書》

23、人於平旦不寐時,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謂智矣。——《曾國藩家書》

24、大抵看書與讀書,須劃分爲兩事,看書宜多宜速,不速則不能看畢,是無恆也;讀書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無恆也。——《曾國藩家書》

25、凡讀書有難解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記者,不必苦求強記,只須從容涵泳,今日看幾遍,明日看幾遍,久久自然有益。但於已閱過者,自作暗號,略批幾字,否則歷久忘其爲已閱未閱矣。——《曾國藩家書》

26、禍咎之來,本難逆料。然誰不貪財,不取巧,不沽名,不驕盈,四者究可彌縫一二。——《曾國藩家書》

27、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曾國藩家書》

28、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福不多享,故總以儉字爲主,少用僕俾埠,少花銀錢,自然惜福矣。勢不多使,則少管閒事,少斷是非,無感者亦無怕者,自然悠久矣。——《曾國藩家書》

29、餘嘗謂享名太盛,必多缺憾,我實近Z;聰明太過,常鮮福澤,爾頗近之;順境太久,必生波災,爾母近之。餘每以此三者爲慮,計推力行孝友,多吃辛苦,少享清福,庶幾挽回萬一。——《曾國藩家書》

30、款待從厚,而打發從薄。——《曾國藩家書》

31、視兒女過於嬌貴,柳子厚《郭橐駝傳》所謂旦視而暮撫、爪膚而搖本者,愛之而反以害之。——《曾國藩家書》

32、君子有高世獨立之志,而不與人以易窺;有藐萬乘卻三軍之氣,而未常輕於一發。——《曾國藩家書》。

33、古稱"金丹換骨",餘謂立志即丹也。——《曾國藩家書》。

34、縱人以巧詐來,我仍以渾含應之,以誠愚應之;久之,則人之意也消。若鉤心鬥角,相迎相距,則報復無已時耳。——《曾國藩曰記》。

35、凡與人交際,當求其誠信之素孚;求其協助,當量其力量所能爲。——《曾國藩家書》。

36、風節,守於己者也;傲,則加於人者也。——《曾國藩日記》。

37、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於世,勿悖於道。——《曾國藩筆記》。

38、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曾國藩

39、忿怒二字,聖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臾,便不傷生。——曾國藩

40、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曾國藩

41、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爲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曾國藩

42、勤於邦,儉於家,言忠信,行篤敬。——曾國藩

43、聞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誣其心。聞人之過而播揚之,或枝葉以多其罪,此皆得罪於鬼神者也,吾黨戒之。——曾國藩

44、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曾國藩

45、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禍。——曾國藩

46、畢竟先知後行,至於純熟,乃能合一。——曾國藩

47、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禍。小人不知禍福之相倚伏也,則僥倖以爲嘗。是故失意之事,恆生於其所得意,惟其見利而不見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48、農果力耕,雖有饑饉,必有豐年;商果積貨,雖有壅滯,必有通時。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49、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曾國藩

50、務須咬牙厲志,蓄其氣而長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餒也。 ——曾國藩

51、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52、君子大過人處,只在虛心而已。

53、氣爲心害,養心當先制氣。

54、責過太直,使人慚恨,在我便是一過。——曾國藩

55、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56、勿以人負我而隳爲善之心,當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嘗責報也。縱遇險徒,止付一笑。

57、遇疾惡太嚴之人,不可輕意在他前道人短處,此便是澆油入火,其害與助惡一般。

58、小屈以求大伸,聖賢不爲。松柏生來便直,士君子窮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難事,姑韜光忍恥,以圖他日貴達之時,然後直躬行通。此不但出處爲兩截人,即既仕之後,又爲兩截人矣。

59、"從古帝王將相,無人不由自強自立做出"

60、有詩書,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時事不聞不問,只將艱鉅付兒曹。

61、長吏多從耕田鑿井而來,視民事須如家事;吾曹同講補過盡忠之道,凜心箴即是官箴。

62、聞叔績不生,風雲變色;與岷樵同死,日月增光。

63、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僞;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64、盛世創業重統之英雄,以襟懷豁達爲第一義;末世扶危救難之英雄,以心力勞苦爲第一義。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65、服金石酷烈之藥,必致損命。即坐功服氣,往往損人,人能清心寡慾,自然血氣和平,卻疾多壽。——曾國藩

66、世事變化反覆,往往出乎意想之外。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飽歷事故,焉知局中之艱難哉!

67、凡天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之貴,衆斷之貴獨。——曾國藩

68、用功譬若掘井,與其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國藩

69、食能止飢,飲能止渴,畏能止禍,足能止貪。 ——曾國藩

70、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曾國藩

71、久利之事勿爲,衆爭之地勿往。物極則反,害將及矣。 ——曾國藩

72、清則易柔,惟志趣高堅,則可變柔爲剛;清則易刻,惟襟懷閒遠,則可化刻爲厚。 —— 曾國藩

73、務虛名,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74、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心。有志則決不甘心爲下流;有識則知道學問沒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觀海,如井蛙看天,都是無識之人。有恆心則絕無不成功的事。這三條缺一不可。

75、凡遇牢騷欲發之時,則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氣,猛然內省,決然去之。——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76、勤者生動之氣,儉者收斂之氣。

77、凡家道所以可久者,恃長遠之家規,恃大衆之維持。

78、恆言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曾國藩

79、百戰百勝,不如一忍。

80、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審勢擇人。"專欲難成,衆怒難犯",此八字者不獨妄動邪爲者宜慎,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盤庚遷殷,武伐紂,三令五申,猶恐弗從。蓋恆情多隱於遠識,小人不便於己私,羣起而壞之,雖有良法,胡成胡久。——曾國藩

81、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不甘爲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82、欲爲君子,非積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一事悖戾,立見其爲小人。故曰:"終生爲善不足,一旦爲惡有餘。"

83、凡行公務,須深謀遠慮。

84、利可共而不行獨,謀可寡而不行衆。獨利則敗,衆謀則泄。

85、接觸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革;服務無聲無臭,既要精當,又要簡便。

86、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恭順。

87、只要人肯發憤,都可做獲得。

88、凡世家後輩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溝通,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繁華氣習,則難望有成。

89、蓋世人唸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爲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財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行。

90、講究清廉——"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欽,處處人皆恭順。""蓋凡帶勇之人,皆難免稍肥私囊。餘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風示僚屬,即以此仰達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