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關於我的學生我的班!

關於我的學生我的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與同學討論一下

關於我的學生我的班!

網上下載再修改,再舉個真實有趣讓你記憶猶新的事例,這就與衆不同了。

長期以來,學生厭學、尤其不喜歡語文,語文老師也陷入尷尬境地。如何充分把握

和加強學生的情感功能,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我以爲,語文教師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在無聲無息中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上好每一節語文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也許就應該是這樣的。

誰說過,沒有情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確如此!語文學科與“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要上好每一堂語文課,就必須在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如何讓情感教育貫穿語文教學中?

我的學生很喜歡我的語文課,下課鈴響了,他們會長吁一口氣:“這麼快就下課了?”。雖然我的腳步已經跨下了講臺,但是教室裏的“沸騰”讓我感動。有了這樣的效果,我的語文課就進入了良性循環。

有人說“未來做詩先做人,功夫在其外”,語文教學亦如此。四十五分鐘的語文課凝聚着老師四十五分鐘外的大量心血,顯現着老師由思想和感情綜合而成的情操。沒有這一課時之外大量的師生間情感的交流,就不可能在課堂教學中取得最佳的效果。

語文教材是蘊“理”,含“情”,示“行”的論據性材料和教學載體,語文課本成爲情感傳播的載體,必然凝聚着人類情感的方方面面。如飽含朱自清先生深厚父子情感的《背影》,梁啓超洋洋灑灑激昂澎湃的《少年中國說》等,這些優秀的文章中包容了衆多的情感觸角,爲情感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中學生的年齡大多是在十三至十七歲之間,他們的身心發展已趨於成熟。他們不僅具有較強的獨立性意向,而且自重感在他們的心中日益強烈,這是中學生的情感特點。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儘可能運用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情感教育:文質兼美、情文並茂、充滿激情,把握文中的“情”,以創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情感是開啓學生心靈的鑰匙,對學生的文字好與差起着決定性作用,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挖掘情感教育的潛力,是語文教學不能忽視的課題。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應該儘可能地引導學生髮揮智慧和才能,讓情感產生一種無形的推動力,促成語文教學的最佳的效果。

情感是冬夜的一團篝火,夏日的一抹涼陰,我們要呼喚學生情感的迴歸,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與文章對話。對學生的每一點健康的情感內省和表達給予充分肯定,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幫助那些還處於自我封閉狀態的學生從情感的天地中走出來。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着情感, 生活中也隨時演繹着情感的人生。中學生正處於青少年學習和發展的黃金時期,其各種心理活動和具體行爲都包含着情感的反應。所以,作爲語文老師,首先自己要很投入,要以情感染學生。上課的第一錘就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 讓“開臺鑼鼓”更精彩,根據學生的情感特點進行教學,在傳播知識的同時,給學生以情和愛。

教師在學生心中是崇高的,神聖的,教師的情感同樣能感染學生。新世紀的語文教學,應該呼喚學生主體情感的揮發,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豐富情感的文章,讓真實情感在語文課中盡情地流淌......情感教學永遠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