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關漢卿的代表作是什麼?

關漢卿的代表作是什麼?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代表作品 《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單刀會》等。

關漢卿的代表作是什麼?

關漢卿是元代雜劇作家,約生於金末。鍾嗣成著賈仲明天一閣鈔本《錄鬼簿》弔詞稱他爲“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可見他在元代劇壇上的地位。關漢卿曾寫有《南呂一枝花》贈給女演員朱簾秀,說明他與演員關係密切。他曾毫無慚色地自稱:“我是個普天下的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在《南呂一枝花·不伏老》結尾一段,更狂傲倔強地表示:“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據各種文獻資料記載,關漢卿編有雜劇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出自關漢卿手筆,學術界尚有分歧。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家聖人”。《析津志輯佚·名宦》曰:“關一齋,字漢卿,燕人。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爲一時之冠。是時文翰晦盲,不能獨振,淹於辭章者久矣。”

關於關漢卿的生平相當缺乏,只能從零星的記載中窺見其大略。據元代後期戲曲家鍾嗣成《錄鬼簿》的記載,“關漢卿,大都人,太醫院尹,號已齋叟”,“太醫院尹”別本《錄鬼簿》作“太醫院戶”。關於關漢卿的'籍貫,有祁州(在今河北安國市)(《祁州志》卷八)、大都(今北京市)(《錄鬼簿》)、解州(在今山西運城)(《元史類編》卷三十六)、等不同說法。查《金史》或《元史》均未見“太醫院尹”的官名,而“醫戶”卻是元代戶籍之一,屬太醫院管轄。因此,關漢卿很可能是屬元代太醫院的一個醫生。《拜月亭》中,他有一段臨牀診病的描寫,宛若醫人聲口,可以作爲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