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同義詞 > 笨字的同義詞

笨字的同義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笨在漢語中的釋義爲不聰明,下面是關於笨的同義詞的內容,歡迎閱讀!

笨字的同義詞

所謂“笨”,指愚蠢而不聰明,可能是先天智力低下,也可能是一時糊塗。

在寶應方言中有不少“笨”的同義詞,獨特而生動,使用頻率也是比較高的。

主要有:傻、呆、癡、哈、搲、夯、齆、整等。

“傻”,指智力低下,頭腦胡塗,不明事理,死心眼,愚蠢呆板。是一個帶有貶義的形容詞。用法比較普遍,與其他地方的用法區別不大。

“呆”,寶應話中有“望呆”一詞,指長時間不改變像個呆子一樣地看,一般指人看熱鬧,其實就是“呆望”。

“癡”,與傻、呆的意義及用法大致是相似的,都是有病態的意思。

“哈”,這個字在寶應話中讀成上聲。其意思是指過於憨笨,做事不考慮後果,一根筋,更不知變通。這種用法似乎由來已久,《西遊記·第二十回》:“行者道:‘老兒,莫說哈話。我們出家人,不走回頭路。’”(《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是寶應鄰縣淮安人,淮安方言中的許多讀音與意義都與寶應是相同的。)解放初期有一種香菸的牌子叫“哈德門”,於是也有人就戲稱比較“哈”的人爲“哈德門”,這個用法類似於寶應說一個人老土,就說成“土耳其”。比如,“他呀,整個一個哈德門!”

“搲”(在字典中找不到相對應的字,只能用這個同音字代替了),這個“搲”有食而不化、“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南牆心不死”的意思,偏重於固執不變。這個字在與寶應相鄰的高郵讀作“瓜”,可能屬於傻瓜的另一種表達,似乎更好解釋些。

“夯”,這個詞一般用於形容人只顧出蠻力,不動腦筋。《西遊記·第七十六回》:“夯貨!我顯甚麼魂?”是用來形容豬八戒的。有的字典上把這個字的音就注成“笨”,但在寶應,還是讀若“hang”的。

傻、呆、癡、哈、搲、夯這幾個字在組詞使用上有一定的共性與個性。

六個字都可以用“A裏A氣”、“A裏骨嘰”(除了癡)的方式組成四字詞組,但搲還可以說“搲個洛邪”,呆也可以說“呆個洛邪”,還可說成“呆巴洛猴”(南京話裏也有這個說法),癡可說“癡頭刮腦”(上海話裏有“癡頭怪腦”的說法),其他則沒有這樣的說法。這樣組詞後的詞組的意思在感情色彩上更爲強烈,在表達上也更加突出了。

傻、呆、癡、哈、搲後面都可以帶上“子”,表示具有這些特徵的人,如傻子、呆子、癡子、哈子、搲子,但沒有“夯子”的說法。

這幾個字如果與某些帶有污辱色彩的人體性器官等名詞組成詞,即有加重厭惡程度與鄙視色彩的意義了,一般是在責罵時說的。如,傻可說成“傻蛋”,呆可以說成“呆逼”,哈可以說成“哈種”,癡、搲可以說成“癡”、“搲”,夯可以說成“夯貨”,一般也是不可交換使用的。

在詞義的細微區別在於:“傻”側重於單純的愚笨,“呆”多偏於遲鈍、死板,“癡”更多指有精神疾病、沒有自控能力,“哈”則多了一點固執,而“搲”更帶有迂拙的意思,“夯”強調的是笨實不靈活。這幾個字,傻、呆、哈、夯一般形容沒有文化的人,而搲可以用來形容有文化但迂腐的書呆子,比如,書搲子。所以相比較而言,搲的貶義成分比較輕,我認識一個人,屬於比較固執的,人稱“搲爺”,他聽了也受之下下,並不生氣。

如果給這些詞加上性別元素,“傻”應該是陰性的,因爲有“傻大姐”之說,而“搲”應該是陽性的,會說“搲爺”,而“呆”屬於晚輩了,“小呆子”是經常用來稱呼笨小孩子的。

與“搲”相近的還有兩個詞。一個是“齆”。這個讀音的字不多,我覺得這個字比較接近。它的原意有一個義項是指因鼻子原因說話發音不清,難讓別人理解。轉而指話都表達不清晰、說不清道不明,或只顧自己不停地說不清楚的話,而不管別人是否理解。也是形容固而不化,執着不變。有“齆裏不動”的說法。

另一個是“整”。這個整與北方話中“搞”、“弄”的意思不一樣,不是動詞,是形容詞。也是形容人不開竅。據說男人的頭蓋骨中間有一條縫,女人的頭蓋骨是整的,所以說女人相對弱智,頭腦比較“整”,這當然有歧視婦女的意味,是錯誤的,但可能是這個詞的由來。寶應話中也經常說“整頭腦子”,也是說比較弱智的意思。

這兩個詞都沒有“A裏A氣”、“A裏骨嘰”的說法,一般也不帶“子”來指具有這些特徵的人。

方言的流通範圍比較小,但方言在表現力方面比較強,在寶應方言對“笨”這個意義的表達上,就生動地體現了這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