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作文素材:演員蘇可的故事

作文素材:演員蘇可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蘇可從小受到比較嚴格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環境影響,在他身上具有許多好的品質,例如:學習刻苦、工作認真、不怕苦累、節儉助人、孝敬父母、謙虛誠懇他做了好事從不表白。現在,講一些他的小故事,事情雖小可窺見一斑。

作文素材:演員蘇可的故事

“ 外面有人了!”

  現在說起來覺得很可笑。蘇可還是上小學的時候。他幾乎每天都是很早的到學校。有一天,他在吃完早飯後,從窗戶往外面看,見到有小學生走在去學校的路上,他便急的一邊哭一邊說:“外面有人了!外面有人了!今天晚了!”。其實離上課的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哪!

 流着眼淚練功

  在小學畢業之前,蘇可想報考舞蹈學校學習舞蹈。因爲住在文工團大院,每天向舞蹈隊的叔叔阿姨學習。練功需要多下工夫壓腿,開始一段時間,壓腿時疼的他直流眼淚。可是他毫不畏懼,仍然堅持練習。不管幹什麼蘇可總有這麼一股子韌勁,他作詞作曲也是這樣,有時連續幾個小時坐在桌子前面,聚精會地進行創作,汗水溼透了衣衫竟全然不顧,如果不是喊他吃飯,不知他會一直坐在那裏創作多久呢?

 冬泳·暴曬·搶修

  參加電視劇拍攝通常是個苦差事。1996年在青島拍攝電視連續劇《朗園》時,有一場戲是在海里游泳,可是正值嚴寒的冬天,怎麼辦?爲了工作的需要,蘇可在大海的沙灘上,冒着凜冽地寒風,毅然地脫下棉大衣、以及其他衣服只穿一條游泳褲,根據導演的要求認真地進行表演。當拍攝一個鏡頭後,劇組的同事則迅速地把事先準備好的棉大衣給他披上,只見他渾身發抖,不久又投入了排練,就這樣堅持了近一個小時難耐的寒冷,終於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像這種比較艱苦的事例有好多。1987年在拍攝電視連續劇《蘇東坡》時,有 一場海邊的戲。由於在烈日下的暴曬,他的後背和臂膀上的皮膚一大塊一大塊 地脫落。那時他還才十四歲,回家後,父母發現了他的後背皮膚的脫落非常心 疼,可是他卻笑着說:“沒關係”。

1995年拍攝電視連續劇《山還是山》,由於劇情的需要,劇中維護鐵路的工人,在夜間冒着雷電交加颶風暴雨,進行搶修路基。蘇可就是在這種危險的情況下,身體泡在冰涼湍急的水流中打樁子,而耗盡了體力。好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啊!

 一個拳擊迷

  凡是星期天,只要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沒有要事,他就會“雷打不動”地看世界拳王爭霸賽。他不僅是個道地的拳擊迷,而且蘇可對許多運動項目都很愛好。

他在五、六歲時對象棋、軍旗特別感興趣,他和住在空政文工團院裏的施工 連隊的戰士,每天都要下棋。戰士們說蘇可下棋下的好,經常贏他們。 1981年文工團搬到了新的駐地,蘇可和樂隊的小夥子打起了克郎棋,樂隊的小夥子佩服他打的特別準確。 蘇可很快的他又愛上了乒乓球,他經常是連續的玩幾個小時,其他人是換了又換,而蘇可一直堅持到最後。他在睡覺前,倒在牀上還在琢磨着用乒乓球拍子削球的動作。由於他不懈的努力,乒乓球也打的很有技巧。 不久,蘇可已經十歲了。他和院裏的男孩子們踢開了足球。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居然他可以面對比他高出一頭的初中生,輕鬆的帶球過人。 除此之外,他還經常練習啞鈴,堅持健美鍛鍊。

香菸·挎包·皮涼鞋

  1988年初蘇可去廣東參加六集電視連續劇《蘇東坡》的拍攝。從廣州給父親買回來名牌香菸;給母親買回來精緻的挎包;給姐姐買回來時尚的皮涼鞋。真是難爲他,一個剛剛十五歲的少年,就知道主動地關心親人。

一分也不留

  蘇可在大學畢業之前,他平時的零花錢和在大學學習時的伙食費,都是父母按月給他,心得體會《小學生節約小故事-電影明星蘇可的節約小故事》。而他參加拍攝影視所得到的勞務費,每一次都主動的如數交給父母,一分也不留。這是他自覺地這樣做,父母並沒有要求他。當他拍攝完電視劇,風塵僕僕地從外面回家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從包裏掏出全部的勞務費,笑着往茶几上一放,並說出錢的數目。甚至有時他在外面臨時參加了配音,父母並不知道,但他回家以後也如數的把勞務費交給父母。 電腦·空調·大彩電

父母的生活比較簡樸,捨不得花太多的錢買大件家用電器。蘇可就多次反覆地動員父母,說生活上如何需要,你們年紀都大了,如何提高生活質量等。在他的多次地倡議催促下和陪同下,陸續的把電腦、空調、大彩電等大件家用電器一件一件地買回來。尤其是電腦,已經成爲父親不可缺少的多用工具,用它做音樂、做視頻編輯、做照片、寫文章等。大彩電成了家庭中學習娛樂的好幫手。因爲電腦更新的速度太快,蘇可又專門給父親買了一個新的奔4的電腦,而父親的舊電腦他拿去用了。

“魔術”

  有一天蘇可從學校回家之後,父母發現衛生間的水變藍了,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蘇可買了固體消毒塊放到池子裏面了,由於這種固體消毒劑是藍色的,融化後水就變成藍色了。這種不聲不響地買來東西放到家裏的事情,簡直是太多了。例如:隔一段時間父母發現牙刷換了新的;又隔一段時間發現漱口杯也換新樣的了;再過一段時間擦臉毛巾也換了新的,好像是在變戲法,哈哈…

 香噴噴的烤白薯

  蘇可對父母的飲食愛好了如指掌,冬天愛吃什麼?夏天愛吃什麼?他的心裏 都有數。在嚴寒的冬天他回到家來,經常帶回來一些熱騰騰香噴噴的烤白薯,讓父母趁熱吃下去。在炎熱的夏天又經常帶回來消暑的冷飲。他只要回家就經常帶

回來各種小食品,如:羊肉串、糖葫蘆、蜜棗等等。並且他每次到外地拍戲,總要給爸爸媽媽帶回來一些當地的土特產、衣物或是紀念品等。

 節日的祝賀

  蘇可是一個很孝順的男孩,父母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他記得很清楚。一般情況下他都是買一個大蛋糕帶回家來,共同祝賀父親或母親的生日。如果他實在太忙沒有時間回家,他也要往家裏打個電話表示祝賀。像“母親節”、“父親節”、“三八婦女節”等節日他都是要往家裏打電話,有時間他就親自回家,並且帶回鮮花祝賀。

 爲了節約班費

  在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學習期間,他的班主任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班主任派他外出爲班裏辦事,因爲天氣酷熱,臨走前班主任要他“打的”去。可是蘇可爲了給班裏節省班費,放棄了“打的”的安逸舒適,他不怕三次換乘公共汽車的麻煩和疲勞,不顧天氣炎熱,頭頂烈日,汗流浹背,往返硬是乘坐公共汽車,並且自付車費,按時地完成了任務。

 資助同學

  爲了培養蘇可艱苦節約的精神,在大學學習期間,家裏給他的生活費用是非常有限的。而他省吃儉用,把自己的節餘,用以資助在經濟上有困難的同學。有的同學在春節探家時,還用這微薄的資助,給他的父母買了禮品帶回家去。

 兩個暖瓶

  蘇可在三歲時就願意幫助父母幹家務活。家裏買來大白菜他就幫父母搬運;經常主動拿抹布擦桌子、擦傢俱,拿起比他矮不了多少的大笤帚掃地。到了六歲以後,去食堂打水打飯都是他的任務了,他幹活從無怨言。有一次,他兩支手各拿一個五磅的暖瓶去食堂打開水。因爲地面結冰路滑,蘇可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這時他機敏地把兩個暖瓶高高地舉起,雖然自己全身向前撲倒在地,但是保住了兩個暖瓶安全無恙。他回家後不但沒有因爲摔疼了而哭泣,並且還微笑着說:“我回來時候摔了一跤”。

 “舅舅我最喜歡你,你救了我”

  2004年7月蘇可的姐姐帶着7歲的外甥女,從巴黎回北京探親.全家去參觀故宮.在返回的時候,剛剛走到午門,小外甥女肚子疼的叫了起來.在故宮裏面根本找不到出租車,蘇可毫不猶豫地把小外甥女背了起來.正是酷暑盛夏的中午,驕陽似火、熱氣蒸人,自己走路都是氣喘吁吁,然而蘇可一直揹着小外甥女,吃力地走着,而外甥女在他的背上肚子疼的亂動,很不好背.姐姐和父母想替換他,他執意不肯,就這樣走了差不多有三、四里路,到了南池子才終於找到了出租車.直到現在小外甥女從巴黎打來電話還說:"舅舅我最喜歡你,你救了我"。

 臨危不懼

  在拍攝電視連續劇《最後診斷》時,當馬培德(陳建斌飾)想與沈之魚(蘇可飾)同歸於盡,馬培德從高樓頂部,將坐着沈知魚的輪椅推向樓頂的邊沿時,那時輪椅只用了一條細繩子斜着拴的.的確是十分危險,而蘇可沒有任何雜念,全神貫注地投入了表演,毫不畏懼.把事業看得重於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