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一句話原則的故事

一句話原則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過於在乎細節,只會讓你偏離目標,忘記應有的責任。

一句話原則的故事

法國作家安東尼·聖埃克絮佩裏曾經說:“設計師的作品只有達到了沒什麼可以刪除的程度——而非再沒什麼可以添加的程度,他才清楚自己實現了完美。”

如何把複雜的內容簡單化?

美國陸軍士兵在作出每一個舉動之前,都要遵從相當多的計劃方案,這些計劃可以上溯到美國總統最初制定的命令。總統命令參謀長官們完成一項任務,這些參謀就會爲這項行動設定一些具體的計劃,然後這些命令和計劃就開始逐級向下貫徹——從上將到上校再到上尉。這些計劃都極其詳盡地規定了“行動計劃”和“行動定義”——每個階段將做什麼、將會使用什麼設備、將如何取得軍需品等。命令越來越多,直到能夠具體地指導每一個步兵在特殊時刻及時地採取行動。

美軍在計劃階段投入了大量精力,而計劃的流程往往要經過多年改進,這個體系充滿了反覆溝通的過程,到最後它只有一個缺陷:計劃經常失效。

“我們經常使用的陳詞濫調就是——一旦接觸敵人,計劃就失效了。”西點軍校行爲科學處處長湯姆·科蒂茨上校說,“開始的時候你可能試圖實施你的計劃,但是敵人有其自己的選擇。不可預測的事情常常會發生——天氣變化、一項關鍵的資源被破壞、敵人的反應出乎預料等。很多次失敗就是由於長官們把重心全部放在了制訂計劃上,而這些計劃在投入戰爭10分鐘後就變得毫無用處了。”

科蒂茨上校相信計劃是有用的,因爲編制計劃會強迫人們從恰當的角度思考問題。但是就計劃本身而言,它們在戰場上是不可行的。所以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陸軍修改了計劃流程,創造了一個叫做“指揮官意圖”(CI)的概念。

指揮官意圖是一種清晰的、明確的'表述,出現在每一份命令書的最上方,它詳細說明了計劃的目標,以及此項行動最終的理想狀態。對於陸軍高層,指揮官意圖可能相對而言比較抽象:“摧毀東南地區敵軍的士氣。”在戰術層面,對上校和上尉而言,指揮官意圖則更加具體:“我的目的是讓第三營佔領4305號山頭,清除山上的敵軍,讓敵軍只剩下無關大局的殘餘勢力,因而在第三旅側翼通過此處時我們可以提供掩護。”

指揮官意圖絕不具體規定很多細節,細節會因爲意料之外的事件而變得無效。“你可能失去執行原定計劃的能力,但是你永遠都不會失去執行最終意圖的責任。”換句話說,如果只有一個第三營的士兵在4305號山頭上,他也得盡其所能保護第三旅側翼的通過。

指揮官意圖就是在不需要從上級獲得詳細計劃的情況下設法協調各級士兵的行爲。當他們知道了預期目標後,就會各自進行準備,想着如何實現目標。科蒂茨上校給出了一個例子:“假設我命令部隊說‘我們將要穿越這塊陣地,繼續前行’,這對不同的隊伍有着不同的含義。機械部隊知道他們一路都需要大量的維護和支持,因爲如果坦克在橋上出了故障,那麼整個軍事行動將會立刻受阻。炮兵會知道他們要在步兵前進的地方投放煙幕彈或者由工程師製造煙幕,保證步兵不會被襲擊。一旦人們瞭解目標之後,他們就開始思考自己的解決方案了。”

爲了更好地實現指揮官的意圖,我們建議指揮官問自己兩個問題:

如果我們在明天的任務中只做一件事,我們必須做什麼?

明天我們必須做的唯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一旦接觸敵人,計劃就失效了。”毫無疑問,這條原理能引起那些毫無軍事經驗的人們的共鳴——一旦接觸客戶,銷售計劃就失效了;一旦接觸學生,教學計劃就失效了。

一般人通常很難在嘈雜、不可測和混亂的情況下作出決定。如果我們想獲得成功,第一步就是:簡約。簡約在這裏並不意味着“沉默不語”,也不是要你只說一個字,我們這裏所說的簡約就是找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