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詩海拾貝手抄報設計內容

詩海拾貝手抄報設計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導語:下面分享關於古詩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詩海拾貝手抄報設計內容

 【古詩手抄報資料】

  古詩中的數學賞析

數字往往給人單調平淡、枯燥乏味之感,但經詩人巧妙地用在詩句中,卻使文辭生輝,情趣盎然。小學語文教材精選的幾十首古詩中包含大量數字,其作用大致可分爲以下幾種。

  一、合成比喻

數字入詩常表示比喻,使景物更加生動形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以潭水千尺之深比喻兩人情誼之深。感情本是抽象無形的,拿它與千尺潭水作比,就顯得具體可感了。

  二、組成誇張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以“百尺”作虛指,形容山樓高峻、聳入雲際的景象,這種高度上的誇張,突出了山樓的高。“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詩中的“三千丈”用了浪漫、誇張的手法抒發了詩人心中的苦悶與憂愁。

  三、形成對比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早發白帝城》),“千里”虛指由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遙遠,“一日”說明時間很短,兩者作懸殊對比,寫出了舟行的迅速,同時也透露出詩人遇赦東歸時喜悅興奮之情,快船快意,令人嚮往。

  四、構成名句

古詩常用一些數字構成含義深刻、發人深思的名句。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千里”指遼闊廣遠的境界,“一層”指更高的地方。數字入詩,以景喻理,告誡我們在人生的征途中要高瞻遠矚,不畏艱險,努力攀登。字裏行間充溢着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成爲千古佳句,久誦不衰。

  古詩賞析-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是李紳青年時目睹農民每天做農活缺吃不飽,穿不暖,以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出來的。這首詩描寫了農民種田非常的辛苦的情景。農民在驕陽底下幹活,條件非常艱苦,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糧食是農民用汗水換來的,也不珍惜糧食。

詩的開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兩句,是寫詩人李紳在田野裏看見農民扛着鋤頭,在太陽底下幹活,種糧食。由於非常炎熱,汗水從農民的臉頰一直不停地流到莊家地裏,不禁產生了同情與憐憫之心。詩的後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意思是:有誰知道人們碗裏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呢?這是一個反問句,通過這個反問句,詩人強烈地表達了痛恨不珍惜糧食的人,同時要求人們珍惜糧食,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現在農民種地不再那麼辛苦了,可是節約糧食仍然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而浪費卻是一種可恥的行爲!節約糧食、不浪費糧食,應該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兩句詩詞的真正含義,在於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節約、不浪費,同時它也包含了一個人的素質、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