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節日團圓中秋手抄報

節日團圓中秋手抄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中秋佳節就要到了,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很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俗話說:“八月十五小過年”,民間的這一天,歷來是“以吃好飯,大團員”爲主題,全天改善生活。尤其到了月掛中天的晚上,農家小院裏就會出現舉家筵飲的感人場面。這時,老老少少圍坐在一起,以月爲燈,賞月飲酒,陳月餅瓜果供月,謂之圓月。並以月餅饋贈親朋好友,以示友誼常存,地久天長。

節日團圓中秋手抄報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爲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我國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也過中秋節,但節俗各異。壯族習慣於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餅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燈,以測一生的幸福,並演唱優美的《請月姑》民歌。朝鮮族則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請老人上架探月,然後點燃望月架,敲長鼓,吹洞蕭,一起合跳〈農家樂舞〉。仡佬族在節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頭公牛,將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靈,迎新谷,他們稱爲“八月節”。侗族則在這時讓青年人郊遊、歡會,稱爲“趕坪節”。第一天是蘆笙會,第二天對歌。小夥子都要化妝,向心上人表達情意。傣族是對空鳴放火槍,然後圍坐飲酒,品嚐狗肉湯鍋、豬肉乾巴、醃蛋和幹黃鱔,談笑望月。黎族稱中秋節爲“八月會”或“調聲節”。屆時各集鎮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一“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人員江齊後,大家互贈月餅、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羣結隊,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飲米酒,開展盛大的調聲對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機挑尋未來的伴侶。

在我們這裏的沿海一帶,還有中秋食蟹的習慣,其寓意是“日子不斷地往上爬爬”的意思。如果這一天晚上正好碰到是個陰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那麼人們會歡呼跳躍,高興地頻頻舉杯,共祝願來年有個好收成。因爲,這是個豐年的好兆頭。在舊社會,如果來年再僱工的東家,大多要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宴請夥計們喝酒吃飯,結算當年的工錢,並協商辦理來年是否掰車夥。故中秋節又稱爲“覓漢節”。

現在,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過中秋節的習慣,也隨着有所改變。最大的改變,就是人們越來越不把吃月餅當作中秋節的唯一主題,而開始以外出旅遊、健身娛樂爲主。同時,有些單位也總是不失時機地利用中秋佳節,把它作爲禮尚往來勾通感情開展業務的好時機,通過共度中秋佳節,或者贈送月餅等方式,以增強彼此之間的友誼,爲日後的經濟建設和事業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人逢佳節倍思親。在八月十五這一天,面對藍天明月,最容易勾起人們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特別是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常常是站在大洋彼岸,“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時刻牽掛着祖國的建設和發展,人民的幸福和安康。

近年來,祖國大陸許多城市,已連續多年舉辦中秋文藝晚會,有的還與臺灣同胞聯手共同慶祝祖國的繁榮昌盛,有效地促進了兩岸關係的改善,增強了民族團結,使這一傳統節日不斷賦予新的內容,極大地弘揚了中華民族團結向上的精神。月上中秋盼團圓,我們衷心地祝願祖國統一大業早日實現,使中華民族真正過上一個美滿幸福的團圓節。

節日團圓中秋手抄報1

節日團圓中秋手抄報2

節日團圓中秋手抄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