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2016年勿忘國恥之南京大屠殺手抄報圖

2016年勿忘國恥之南京大屠殺手抄報圖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導語:我們紀念歷史,並不是爲了反攻倒算,是爲了避免“南京大屠殺”式的悲劇不再重演。是爲了正告那些已經、正在或者妄圖對中華民族施加罪孽、圖謀不軌的國家和民族:團結、堅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年勿忘國恥之南京大屠殺手抄報圖

  【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手抄報資料】

  南京大屠殺社會背景:

1937年8月至11月,中國軍隊在上海與日本上海派遣軍已經進行了近三個月慘烈而膠着的戰爭。戰事在日本

第10軍從杭州灣登陸之後急轉直下,側後被襲的中國守軍全線撤退。在日軍的迅猛追擊下,中國軍隊的撤退極爲混亂。中國統帥部此時深感事態嚴重,在17日和18日三次開會討論南京防禦的問題。會議上多數將領認爲部隊亟需休整,而南京在軍事上無法防禦,建議僅僅作象徵性的抵抗,只有唐生智以南京是國家首都、孫中山陵寢所在,以及國際觀瞻和掩護部隊後撤等理由,主張固守南京。中國最高統帥蔣介石期望保衛首都的作戰對納粹德國的外交調停有利,並且以爲能夠等到蘇聯的軍事介入。出於內政和外交上的考慮,蔣介石最終採納了唐生智的建議,決定“短期固守”南京1至2個月,於11月26日任命唐(階級上將)爲南京衛戍軍司令長官,負責南京保衛戰。副司令長則爲羅卓英及劉興。

根據堅守南京的決策,中國統帥部在12月初日軍接近南京城之前共調集了約13個師又15個團共10萬餘人(一說約15萬人)的部隊保衛南京。這些部隊中有很多單位剛剛經歷了在上海的苦戰和之後的大潰退,人員嚴重缺編且士氣相當低落,而新補充的數萬士兵大多沒有完成訓練。唐生智多次公開表示誓與南京城共存亡,對蔣介石則承諾沒有命令決不撤退。爲了防止部隊私自過江撤退,唐生智採取了背水死戰的態度。他下令各部隊把控制的船隻交給司令部,又將下關至浦口的兩艘渡輪撤往武漢,還命令第36師封鎖從南京城退往下關碼頭的唯一通道挹江門,這一“破釜沉舟”的命令給後來的悲劇性撤退埋下了隱患。

1937年11月20日,中國國民黨政府發表《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政府機關、學校紛紛遷往內地,很多市民也逃離了南京。在6月有101.5萬城鄉居民的南京市,到了12月初的常住人口據估計還有46.8萬至56.8萬人,這還不包括軍人和從前方逃亡到南京的難民。22日,本着人道主義精神留在南京的二十多位西方僑民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他們提出在南京城的西北部設立一個給平民躲避炮火的安全區。29日,南京市市長宣佈承認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併爲安全區提供糧食、資金和警察。唐生智還承諾將部隊撤出安全區。1937年12月5日,國際委員會收到日本政府模棱兩可的回覆,隨即開始了安全區的工作。

更多相關板報內容推薦:

1.2016年南京大屠殺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2.2016紀念南京大屠殺手抄報設計圖片

3.2016南京大屠殺紀念手抄報素材

4.2016紀念南京大屠殺手抄報設計內容

5.2016小學生南京大屠殺手抄報素材

6.2016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手抄報設計

7.勿忘國恥:南京大屠殺紀念手抄報

8.2016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手抄報

9.2016南京大屠殺公祭日手抄報設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