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2016年科學百科知識手抄報

2016年科學百科知識手抄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科技無處不在,科技使我們感到無比自豪,我們的衣食住行一刻也離不開科技的貢獻。以下是本站網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科技手抄報資料,一起來感受一下~~

2016年科學百科知識手抄報

  科技的力量

科學對每個國家來說都太重要了,科技發達,國家自然就富強,國家富強了就有能力去保護自己的領土,捍衛自己的尊嚴,保證自己的國民安居樂業。像袁隆平,他就用科技解決了中國的糧食問題。

以前,中國每畝地最多能產400公斤的糧食,而袁隆平知道中國人多地少,甚至有些人家連一頓飽飯都沒吃過,他下定決心要讓糧食產量倍增。經過他一番煞費苦心的研究與無數次失敗後,他終於發明出了“雜交水稻”這個方法,讓中國土地的水稻畝產達到800公斤,相當於以前兩畝地的產量啊!袁隆平的這一舉動,讓其他科學家也產生了靈感,提高了蔬果類的產量。正是因爲這些科學的努力,才使現在的中國用只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從這件事來看,袁隆平等科學家是用科學的方法讓中國人吃飽了飯。同樣我們也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我看了一篇報道,上面列舉了一些科普調查的數據。近期人們對科普知識的認識和掌握都提高了30%。而生活環境提高了80%,人們對科學的興趣也提高了5%。這些數據表明,科學對人們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響,人們也正因爲如此,纔對科學有了更大的興趣。去年我去了北京科技館,科技館裏有着琳琅滿目的科技展品。這些科技展品都會幫助人來學習科學。比如,會回答問題的機器人、會講解自己身體結構的機器人、可以和人下棋的智能機器人……。我猜這三類機器人都安裝了智能系統。用科學的方法也可以節約能源,比如,智能水龍頭、智能開關、太陽能汽車等。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着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中國也曾經是一個科技強國,在明朝,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在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到了清朝,由於多年的閉關自守,妄自尊大,中國的科學技術開始漸漸落後了,結果遭受外強侵略。現在雖然在逐步趕上,但跟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所以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繼續努力。只有我們努力了,祖國纔有可能更加強大,所以科學要從娃娃抓起。

  弗萊明與青黴素

弗萊明出生在蘇格蘭的亞爾郡,他的父親是個勤儉誠實的農夫,生了八個孩子,弗萊明是最小的一個。由於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十六歲便要出來謀生;在二十歲那年,承受了姑母的一筆遺產,纔可以繼續學業。二十五歲醫學院畢業之後,便一直從事醫學研究工作。

在1928年,弗萊明在倫敦大學講解細菌學,無意中發現黴菌有殺菌作用,這種黴菌在顯微鏡下看來像刷子,所以弗萊明便叫它爲“盤尼西林” (Penicillin 的原意是有細毛的) 。從這時開始,弗萊明便對盤尼西林作系統的研究,到了1938年,盤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盤尼西林救活了無數人的生命。

弗萊明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他不尚空談,只知默默無言地工作。起初人們並不重視他。他在倫敦聖瑪麗醫院實驗室工作時,那裏許多人當面叫他小弗萊,背後則嘲笑他,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蘇格蘭老古董”。

有一天,實驗室主任賴特爵士主持例行的業務討論會。一些實驗工作人員口若懸河,譁衆取寵,惟獨小弗萊一直沉默不語。賴特爵士轉過頭來問道:

“小弗萊,你有甚麼看法?”

“做。” 小弗萊只說了一個字。他的意思是說,與其這樣不着邊際地誇誇其談,不如立即恢復實驗。

到了下午五點鐘,賴特爵士又問他:

“小弗萊,你現在有甚麼意見要發表嗎?”

“茶。”原來,喝茶的時間到了。

這一天,小弗萊在實驗室裏就只說了這兩個字。

弗萊明像往日那樣細心地觀察培養葡萄球細菌的玻璃罐。

“唉,罐裏又跑進去綠色的黴!”弗萊明皺了眉頭。

“奇怪,綠色黴的周圍,怎麼沒有葡萄球細菌呢?難道它能阻止細菌的生長和繁殖 ?”細心的弗萊明不放過一個可疑的現象,苦苦地思慮下去。

他進行了一番研究,證賞這種綠色黴是殺菌的有效物質。他給這種物質起個名字: 青黴素。有了這個發現,人類又從死神的手裏奪回許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