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關於三國演義手抄報排版簡單又漂亮

關於三國演義手抄報排版簡單又漂亮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導語:《三國演義》並不是只僅僅講述故事,它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裏面的詩句更是爲人物添加了很多文學色彩,使我們讀起來不至於那麼苦澀,而是餘音繞樑般的享受。下面分享關於三國演義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三國演義手抄報排版簡單又漂亮

  【三國演義手抄報資料: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一:

我讀了好多書,其中,我覺得最有意義的是《三國演義》。

這部書內容主要講的是蜀、魏、吳三國紛爭的故事。它敘述了從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到西晉太康元年三國統一爲止。描寫了近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在書中,我知道了有像諸葛亮一樣足智多謀的人,也有像董卓一樣惡貫滿盈的人,更有像周瑜一樣小心眼的人。在《三國演義》的人物中我最欣賞的要數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別人有什麼計謀都瞞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環境及氣候變化來完成用兵之計。而且,他還是一個大度惜才的人,曾經七次生擒孟獲,而每次都因孟獲不服而放走他,直到第七次才使孟獲心服口服而最終投靠了諸葛亮

在書中,我覺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由於諸葛亮聰明博學,用兵如神,這便使周瑜非常的嫉妒,心懷詭計,他把諸葛亮看作是東吳一患,要找藉口害他,於是對諸葛亮說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這當時沒有造箭的條件下卻要他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弓箭,如果完不成就要嚴懲。但諸葛亮卻胸有成竹憑他的智慧和學識,在三天內向曹操“借”了十萬餘支箭¬¬,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讀完《三國演義》之後,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爲一個能像諸葛亮一樣博學多才、聰明能幹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

  篇二:

三國演義內容豐富,成語衆多,雖然看起來比較麻煩,但是能讓我們真正領會作者的藝術才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張角,張樑,張寶黃巾起義,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之後,三兄弟開始打天下,以及當中發生的事。我讀了這本書真是受益非淺,看,諸葛亮的出現使三國變得更有意義,真是進入白熱化階段。火燒新野,草船借箭,智取漢中,七擒孟獲,智取三城等都是諸葛亮的"傑作",就連他死了的時候也機關算盡。

我總想着,若無諸葛亮,劉備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蜀國,諸葛亮的才華可謂是深不可測。他考慮周到,而且不講私情。他最喜歡用火攻,想當初,諸葛亮的隆中對,巧借東風,寫出師表,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智退司馬懿無不體現了諸葛亮的機智才華。正是因爲如此,我深深的敬佩這一位先生。

在三國演義裏還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團爲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勢不兩立,明天卻又杯酒言歡。而且這種鬥爭滲透到生活的許多方面,連家庭,朋友等,都毫無例外地被捲入了鬥爭的漩渦,甚至成爲鬥爭的工具。他們爲了滿足自己權利,財產的慾望,爲了使自己在激烈的爭奪戰中不被消滅,總是玩弄各種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鬥角。

總之,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啓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正因爲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格調中瀰漫與滲透着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