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關於雷鋒日記讀後感(精選30篇)

關於雷鋒日記讀後感(精選3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8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雷鋒日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雷鋒日記讀後感(精選30篇)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1

暑假裏,我讀了《雷鋒的日記》這本書,使我認識了一個人,那就是雷鋒叔叔。

雷鋒叔叔寫了很多很多的日記,我最喜歡其中的一篇它主要講了一次雷鋒叔叔去執行一個任務,在吃午飯的時候發現一個同志坐在一旁看着大家吃飯,一問才知道那位同志忘了帶飯,於是他就把自己的飯讓給了那位站友。後來雷鋒叔叔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

讀到這篇日記,我就想到了上學期發生的一件事情。一個星期一的早晨,我和同桌都忘了帶紅領巾,老師的講臺上正好有一條紅領巾,於是我倆都說是自己的,都搶着戴這條紅領巾,最後同桌搶不過我,沒戴上紅領巾,結果被老師批評了。現在想想,我當時很自私,只顧着自己。讀了雷鋒叔叔的日記,我臉紅了,我決心今後一定要向雷鋒叔叔學習,要跟同學友好相處,要學會互相謙讓。

有一個人,從小就成了孤兒,飽經艱辛萬苦;有一個戰士,是把別人的利益看得很重,自己卻省吃儉用,並且總是戰鬥在最艱苦的地方;有一個英雄,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個人,就是雷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着你生活的崗位……

“雷鋒”這位解放軍的普通戰士,在黨的培養下成長爲全國人民的好榜樣,他身上的魅力不僅是共產主義精神的體現,同時也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好詮釋,讀後感《雷鋒的日記讀後感》。當我讀起雷鋒日記的時候,我是滿懷欣喜,迫不及待的想知道這裏到底寫了些什麼?但我讀完以後,我那時的心情卻是異常的沉重。那裏面記載着雷鋒每天助人爲樂的故事,雖然事小,但這每一件事都滋潤着我的心田。

雷鋒叔叔的許多事蹟都令我感動:他助人爲樂,爲高尚的事業奮不顧身。他走到哪兒,好事就做到哪兒。大壩搶修時,總能看到他在泥水中來回穿梭的身影;公路塌方時,總能聽到他剛勁有力的腳步聲。他去醫院看病的路上,卻遇到風雨中一位老人帶着孫子去探親,就背起小孩和那位老人一起去,把他們送到親人家後,水都沒有喝上一口,又轉身鑽入了茫茫大雨中……可惜的就是有一次,他和好友一起去開車,雷鋒指揮,他好友開車時一不小心撞倒一根粗大的柱子剛好壓到雷鋒,雷鋒當場死亡。但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讀着讀着,我不禁唱起了“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原作革命的螺絲釘,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讓我們像雷鋒叔叔那樣,做一些平常的小事。因爲在別人感到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讓世界充滿關懷,世界纔會更美好。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2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這兩句耳熟能詳的話出自我們學習的榜樣——樂於助人的雷鋒叔叔。

雷鋒,一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但他全心全意的爲人民服務,成爲我們心中的楷模!雷鋒做了一生的'好事,他的事蹟只能用時間來衡量……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給一位大嫂買火車票的事情,事後大嫂問雷鋒叫什麼,住在哪裏,雷鋒回答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這小小的一件事,不令人感到羞愧嗎?再瞧瞧現在人們的道德水平:那次在公共車上看到這樣的一幕,一位年輕人與一位老人同時走向一個空位,年輕人快跑過去佔了位子,而老人就在那裏站着。這是什麼素質?感慨萬千!現在,我們還存在着一種雷鋒“戶口”問題,雷鋒就是“臨時戶口,三月來了四月走”,我也希望大家不要只是在雷鋒日學習雷鋒,要隨時把雷鋒放在我們的心中,時時刻刻向雷鋒學習!我們也要付出實際行動,不要只是有一個口號。用實際行動紀念雷鋒,用實際行動學習雷鋒,用實際行動向雷鋒致敬!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在我們心中閃爍着永不泯滅的光輝!他把自己那寶貴的青春獻給了黨,獻給了人們!讓他那高尚的品質、樂於助人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人們心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爲人民服務之中去。

讓雷鋒永遠在我們的身邊出現,每個人都受到雷鋒的幫忙,讓我們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3

雷鋒,是一個名字,是一個無時無刻被我們緬懷的人的名字,更是每一箇中國人所崇尚的一種奉獻精神。

3月 3日,國內客運黨支部開展了讀"雷鋒日記"主題黨日活動。每位黨員都認真朗讀了雷鋒語錄,並真誠交流了各自的讀後感想。感動之餘收穫頗大。雷鋒精神有着先進的人生觀,高尚的道德觀,正確的價值觀。他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件事都會被我們記住。因爲我們明白,做小事容易但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不容易。做一件好事不難但難的是堅持一生做好事。

雷鋒精神教會我們:敢於爲集體爲國家犧牲,不計較個人得失,要把個人的利益上升爲國家的利益,集體的利益。作爲一名民航工作人員,我們不只是個體,更是共體。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表現都組成了旅客眼中公司、集體的形象,和對民航的印象。因此,我們必須要學習雷鋒一心爲公的精神。這樣在工作中才能有大局意識,團隊意識。才能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才能把旅客看作親人,真誠的.接待幫助每一位旅客。像雷鋒同志一樣,立足本職工作,盡心盡職,努力在平凡細小的工作中,幹出不平凡的業績。

雷鋒事蹟激勵我們:要把感動付諸於行動,明白實踐是最好的學習。實踐可以讓我們更深入的體會雷鋒精神,並通過生活轉化融合成爲我們自覺的言行觀念。雷鋒一生中做了數不清的好事,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承諾。爲人民服務絕不是

一時的衝動和熱血,而是堅持不懈,始終如一。結合實際,我們學習雷鋒,就要像他那樣,自覺在工作中真心實意,盡心竭力地爲旅客辦事,辦好事。對待工作任務不挑肥揀瘦,迎難而上,刻苦鑽研。生活中勤儉節約,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風,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以能幫助別人爲最大的幸福感。而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更應該懂得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真諦。要把自己當作一顆螺絲釘,積極肯幹,哪裏需要就擰在哪裏。擰在哪裏,就在哪裏發光。不僅如此,作爲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更要將精神和熱情融入到身邊羣衆中去,爭做標杆,爭當骨幹,發揚雷鋒精神帶動身邊羣衆一起學習進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4

雷鋒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雷鋒也是我們大家學習的好榜樣。

少年時代的雷鋒便已是一個助人爲樂、嚴格要求自己的人。他將小同學和老人當做自己的親人,積極幫助他們;而面對地主們在糟蹋糧食時,他又勇敢的站出來,爲集體的利益,據理力爭。我們應該養成這種美德,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與危害社會的人作鬥爭,這樣我們的世界才能充滿愛和陽光。

與其說這些文字是日記,不如說是雷鋒的學習筆記,從這些筆記中,我們可以看到雷鋒對待學習的'態度。每讀一篇毛主席的著作,他都會認真地思考,將自己的感悟記錄下來。我們在學習中也應該學會做筆記,將所學的東西記錄下來,隨時複習,隨時更新,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5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立場堅定鬥志強。學習雷鋒…”這首家家喻曉的民歌時經常在我耳邊響起。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又捧起了那看有許多遍的《雷鋒日記》,可是我每次看,使我淚流滿面。

我記得雷鋒叔叔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就是雷鋒叔叔精神的品質。人們從那裏開始就流傳一句話是:“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一次,雷鋒叔叔外出在瀋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發現一羣人圍着一個揹着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吉林看大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叔叔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吉林的火車票塞到了大嫂手裏。大嫂含着眼淚感激地說:“這位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叔叔笑着回答道:“我叫解放軍,只住在中國”。

我記得雷鋒叔叔又有這樣的名言: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天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殘酷無情。而對這句名言已成爲我們的座右銘。雷鋒叔叔,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啊!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6

“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時常在我耳邊響起。“學雷鋒”月裏,我又拿起《雷鋒日記》,雖然已經看了很多次,但是每次看,我都深有感觸。雷鋒叔叔多麼偉大啊!他的“螺絲釘”精神永遠激勵着我!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這是《雷鋒日記》中的一段,從這段充滿感情的文字裏,我們看到了一個盡職盡責的雷鋒叔叔。他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可是他卻做到了自己的本分,堅守着自己生活的崗位,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我們難道不應該學習雷鋒叔叔,做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嗎?

雷鋒叔叔艱苦樸素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將穿破了的衣服補好再穿,在軍隊裏,其它日常用品他也很少領取,夠用就行了。與雷鋒叔叔相比,我實在慚愧,衣服劃破了一個小洞,丟掉;鞋子舊了,換掉;書本髒了,扔掉。生活在這個年代,我們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其實我們應該格外珍惜纔對!

雷鋒叔叔那默默奉獻、忘我勞動、恪盡職守、艱苦奮鬥、生活儉樸的精神,在我心中永放光芒!我記得雷鋒叔叔有這樣一句名言:對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樣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啊!雷鋒叔叔,我敬佩您!我要向您學習!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7

當我看了《雷鋒日記》便想起了一首家喻戶曉的歌:“學習雷鋒,好榜樣……”雷鋒出生在1940年12月18日,到1962年8月15日,一生只活了二十二歲,年紀輕輕的他,在這二十二年之內,做了無數件令人難忘的`事情,他的死,是在指揮倒車時,被木杆打在頭部受重傷,搶救無效,年僅二十二歲。

雷鋒同志曾經說過:“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着你生命的崗位……”

在平時的學習中,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應該想起雷鋒,咬緊牙挺過去,不向困難低頭。在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學習雷鋒的勤儉節約,讓這些錢發揮最大的作用,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讓他們與我們一起共享人間的快樂,人間的溫馨。我們也要做個有用的人。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8

我的書櫃裏有很多書,童話故事、歷史、科普、文學書等,但我最喜歡看的是《雷鋒日記》這本書。

《雷鋒日記》這本書是王茨安改編的,出版于吉林文史出版社。這本書寫的是雷鋒叔叔參加完中國共產黨工作後仍然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過完了自己平凡而又美麗的一生。

雷鋒叔叔曾說“聽黨的話,服從命令聽指揮,黨指向哪裏,我就衝向哪裏。”可以看出雷鋒叔叔是一個熱愛學習、對黨忠誠工作積極的人。我非常欣賞雷鋒叔叔的這種精神。雷鋒叔叔非常愛學習。故事“奮不顧身,恪盡職守”裏講到雷鋒叔叔正在車間裏看着書,突然外面下起了雨,可是外面還有七千兩百袋水泥沒有搬進來。雷鋒叔叔想到聽黨的指揮和教導要愛護國家財產。於是雷鋒叔叔叫來了二十幾個小夥子一起擡水泥,經過一夜時間七千兩百袋水泥被擡走,雷鋒叔叔心裏非常的愉快。正是雷鋒叔叔這種無私奉獻纔沒讓國家的`財產受到損失。雷鋒叔叔非常喜歡幫助別人,有一年大年初一,大家都在家裏歡度春節時,他想:運輸部門這個時候最需要人幫忙。於是他直奔車站,他剛到車站就看到一位老人揹着一個大包袱上車,他急忙接過老人的包袱扶着老人上了車。還找了座位給老人坐。雷鋒叔叔自從上車一刻也沒有閒着,幫旅客倒水,打掃車間衛生。雷鋒叔叔準備下車時,那位老人拉着他的手說:“你真是共產黨教育出來的好兵”。周圍的人也說:解放軍真好,處處都在關心人民羣衆!

雷鋒叔叔的精神是可貴的,我們要向雷鋒學習,以他爲我們的榜樣,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爲“活雷鋒”!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9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每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每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您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着你生活的崗位……

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想起這一段話,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爲自己碌碌無爲而悔恨;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的那麼富有愛心,永遠的.那麼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儘管在我們身邊,雷鋒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鋒被不同膚色的人們所景仰,所學習。雷鋒精神已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爲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雷鋒精神是人類應該有的,應該把雷鋒精神弘揚到全世界。要學習雷鋒對事業的態度,學習雷鋒刻苦學習的精神,學習雷鋒。雷鋒應該永遠屬於中國,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無論我們從事哪個行業,哪種工作。因爲只有這樣我們纔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們應該學習雷鋒精神,從掃地、撿垃圾、看望孤寡老人、幫助同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向災區人民捐一些錢和衣物,向家長宣傳一些節約和環保的知識,送老人和小學生過馬路,並鼓勵小學生學習幫助他人等等。讓我們每個人做一顆小螺絲釘,哪裏需要,就在那裏發光吧!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10

他,沒有高挑的身高,沒有強壯的身體,卻有一顆無比純潔的心靈,雖然只有22年的人生,卻讓人們永遠記住了他。從45年前的道德楷模,到今天的勵志榜樣,他無時無刻不在散發着他耀眼的光芒,他就是雷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每一份土地?

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你既然活着,你是否爲了未來的人類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

這是《雷鋒日記》中的幾句話,而雷鋒也用他短暫而光榮的一生做出了詮釋。讀書,他是優秀的學生;種地,他是最好的把手;做工,他是工作的標兵;當兵,他是最好的戰士。這簡短的幾句話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青春,什麼是最大的幸福。

現在我們已經跨進了21世紀的門檻,我們擁有七八點鐘太陽的活力,我們擁有着比40年前更好的生活環境,我們也擁有更好的學習雷鋒的條件。不要習慣性地拿雷鋒“做好事”的標準來衡量,來要求所有的人。不要以爲雷鋒送老大娘回家,幫戰友補襪子纔是好事。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雷鋒形象,新時代的雷鋒精神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學習雷鋒精神也可以有很多形式。

生活中,你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你能在周圍的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你能把握珍惜一份時光等一些很平常的小事也是在學習雷鋒精神。或者像青年志願者在突發事件時挺身而出,像雷鋒一樣“該出手時就出手”,救人於水火。甚至可以像雪村一樣調侃似的唱起“俺們這旮答都是東北人……俺們這旮答都是活雷鋒”。從樸實的'歌詞和有趣的幽默調裏,我們感到助人爲樂的快樂與溫馨。然而,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卻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親情冷了,同居一樓,鄰里相見不相識;友誼餿了,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證。曾經我們九十年來所敬仰、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爲是傻子。

無論時空如何變化,那些決定人類向前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變。那些人類任何時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沒有變。儘管在我們的身邊,雷鋒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淡忘,但是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鋒被不同膚色的人們所敬仰,所學習。他從日常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平常事中體現偉大,感動世界。讓我們的品質在學習雷鋒中淨化,讓我們的靈魂在學習雷鋒中所昇華!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11

這天,我讀完了《雷鋒日記》,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這本書記載了一個無產階級的革命戰士的成長經歷和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雷鋒,是我們湖南人的驕傲,是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他做好事從不留名。他的戰友經常發現自己換下的髒衣服,準備拿去洗時卻已經全部洗好了;家裏有困難急需用錢時,自己還沒來得急寄過去,家裏已經捎信說錢已收到。這是爲什麼呢?原先這一切都是雷鋒做的。大家恍然大悟跑去向雷鋒致謝時,他卻淡淡地說:“戰友們,我們都是兄弟,這些事何足掛齒,都是我就應做的。”是啊!雷鋒就是這樣一個人和魯迅先生一樣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

讀了《雷鋒日記》我明白了他的這種優秀的品質與他的成長是分不開的。雷鋒的童年十分悲慘:父親被日本人殺害了;哥哥在資本家的工廠裏打工,在工作時把手摺斷啦,工廠不但不賠償,還將他哥哥趕出了工廠,由於家裏不能支付昂貴的.醫藥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哥哥活活的病死;弟弟又被飢餓折磨而死;母親理解不了這接二連三的打擊自殺了;這本來的五口之家,只剩下雷鋒孤苦伶仃一個人。堅強的雷鋒沒有被困難打倒,勇敢地活了下來。在黨的關懷下,雷鋒穿暖了衣服,吃上了飽飯,走進了學堂,拿起了書本,過上了溫飽的生活,還送他走進了學堂。他讀書十分用功,就像一顆釘子一樣不斷的鑽研,不斷地擠刻苦的學習知識。他無論何時何地,哪怕是下地幹活,餵豬種菜時口袋裏都放着一本書,只要有空就打開書本認真的讀起來,所以雷鋒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長大後的雷鋒成爲了一名光榮的無產階級戰士,他愛黨,愛人民,愛祖國。他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人,時時處處都爲他人着想。他雖然只活了22歲,他的死也是爲了幫忙別人而死,真是比泰山還要重。在他短暫的生命中,他爲人民做的無數的好事,人們至今還在流傳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讀完這本書,我告訴自己:雖然我們此刻的生活條件優越了,但是也要以雷鋒叔叔爲榜樣,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繼承雷鋒叔叔全心全意爲他人服務的優良傳統,做一個雷鋒式的好少年。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12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雷鋒日記》,書的主人公是雷鋒,大家都很熟悉吧!我們聽大人們講過,老師說過,課文裏也學過。他是國家的好戰士,黨的好兒女,人們的好同志。雖然他已離開我們,但他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幾乎沒有停止過助人爲樂,扶老攜幼,當時一句佳話流傳至今,“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犧牲後,毛主席還爲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的三個精神,牢牢地印在我心中。他一心一意爲人民服務,以助人爲快樂之本。有許多人就不理解,都說雷鋒是“傻子”,可他日記裏寫着:如果做一個有利於國家,有利於人民的人是“傻子”,那我甘願當這樣的“傻子”。他靠着“釘子精神”學習了毛澤東著作和文化知識,提高了思想覺悟,也使自己的生命得以昇華。還有他的“螺絲釘精神”。他把自己的生命和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結合起來,在每一個崗位上發揮着自己的'光和熱,願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他一心向着黨,向着社會主義。

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從身邊小事做起,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培養高尚人格,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對人民有用的人。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13

有這樣一位叔叔,他身高只有1.54米,卻成了幾百萬人民解放軍的排頭兵;他的體重不足50公斤,卻像一塊巨石,激起我們心靈深處的層層浪花。他就是一心爲人民,甘願做”傻子”的雷鋒叔叔。

雷鋒叔叔他竟然不會休息,爲他人甘願受苦受累。星期日不是幫同志們洗補衣服,就是幫工人搬運紅磚。就連出差也不休息,不是幫旅客做事,就是幫服務員幹活,累得滿頭大汗,心裏還熱乎乎的。難道他不知道休息休息該多麼舒服?

他的襪子補了又補,有數不清的'補丁,卻捨不得買一雙新的,總是補了又穿,穿了又補。別人把他的襪子扔到垃圾桶裏,他還把襪子撿回來,捨不得扔掉。爲自己,他一分錢也捨不得花啊!

可是,遼陽市遭受了洪水的災害,雷鋒叔叔卻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省吃儉用積存的100元錢寄給了災區人民,還不讓別人知道。有的人怎麼不會說他是個“傻子”呢?

可雷鋒叔叔卻說,他甘願做一個“傻子”,一個一心爲人民一心爲祖國的“傻子”!

是啊,我們的社會需要雷鋒這樣的“傻子”,我們的人民需要這樣的“傻子”,我們身邊的“傻子”還不少呢!學校組織的植樹活動,同學們拿出自己平時捨不得花的零錢,捐給了學校買小樹苗。不正像雷鋒叔叔那樣?把自己積存的錢無私的捐給了災區人民;有的同學撿到了手機、錢自己不用,卻將它交到了學校,歸還給失主;有的同學在火車、列車上主動給老奶奶讓座;還有的同學寧願坐別人的壞凳子,卻把自己的好凳子讓給別人……他們不也是人民喜歡,人民需要的“傻子”嗎?

我想讀了《雷鋒日記》以後,肯定會有更多像雷鋒叔叔那樣一心爲人民,甘願做“傻子”的人。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14

雷鋒的“螺絲釘”精神、“釘子”精神和“傻子”精神最讓我吸引。

這本書講的是以雷鋒的日記爲主題,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穿插雷鋒的故事,讓小讀者抱着遠大理想,“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雷鋒所謂的“螺絲釘”精神就是把自己的生命自覺地與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結合起來,在每一個崗位上

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做一個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釘子”精神就是雷鋒說的`名言中的一句話“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正是靠着這種“釘子”精神,他努力學習毛澤東著作和文化知識,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覺悟,也使自己的生命得以昇華。“傻子”精神就是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捨己爲人,先人後己。雷鋒面對別人的理解,就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要做一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精神,那我是甘心願意做這樣的‘傻子’的。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在我的印象中,我最佩服了雷鋒的“傻子精神”。

雷鋒總是先爲別人着想,而我卻做不到。有一次,老師讓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作業。我的寫字速度慢,所以比別人慢了半拍,這時,一位同學正在訂正作業本,她一道題不會,心急如焚的來找我,讓我教她題目,可此時的我一時手忙腳亂,自己像熱鍋上的螞蟻——着急得很,所以沒好氣的對她說:“我現在都來不及寫作業了,你還是找找別人吧!”她灰溜溜的走了,突然,冶君娜叫她過來,她來教她題目。此時的我想:我以後一定不會只顧自己,不顧別人了。

自從我看了《雷鋒日記》,我的決心更是堅定了,因爲我也想像雷鋒一樣,有着“傻子”精神,從而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對人民有用的人。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15

在三月學雷鋒月裏,我們身邊涌現出許多“活雷鋒”,看着這情景,我又拿起了那本看了無數遍《雷鋒日記》。“??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者你生活的崗位位上???”這是出現在雷鋒叔叔日記中的一段,從這裏,我知道了雷鋒叔叔是那麼的盡職盡責,他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可是他卻做到了自己的本分。堅守着自己生活的崗位,他是徹底爲人民服務的,爲人民利益而死的。

從日記中,我知道了雷鋒是出生在舊社會的一個窮孩子。他從一個窮人,到工人,到軍人,付出了多少心血。他的“釘子”精神,值得我學習。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爲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擠勁,一個是鑽勁。我覺得,我們在學習上,也應該提倡這種“釘子”精神。現在的我們學習時間緊,學習任務重,因此我們要學會去擠時間。同時,我們要真正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鑽研的也就必不可少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因爲他初中畢業就參加工作了,所以文化水平不高,爲了更好地爲人民服務,雷鋒叔叔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利用一切空餘時間自學。我們不要去抱怨沒有時間去學習,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我們肯去擠總會有的。

說到雷鋒,我們更多的想談他做的好人好事,自身貧困的他,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努力幫助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生活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我們,要更加學習雷鋒精神,真正的服務於社會,用自己的行動來回報社會。或許我們的社會在某個方面還不盡如人意,但我始終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以雷鋒爲榜樣,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的生活環境會變的更加美好。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16

每週星期五,都會有一位家長爲我們將故事,這個星期五也不例外。

今天是星期五,我心中不斷在想:是爸爸還是媽媽來講故事呢?課間休息後,是爸爸媽媽講故事的時候了。今天來的是一位同學的'媽媽,她爲我們講的故事是:雷鋒的故事。雷鋒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那些大多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比如:有一次,一位婦女牽着一個小孩在火車站走來走去,他的火車票和錢都掉了,上不了火車也不能重新買火車票了,她不之是好?當她焦急萬分時,雷鋒出現了。爲了幫助母女兩人,用自己僅有的十元錢給了他燃眉之急。

還有一次,一位老奶奶揹着沉重的包袱向火車走去。雷鋒看見了,不由分說的幫她拿行李,到車上有幫他拿行李,老奶奶非常感動,當雷鋒安排好老奶奶後,又消失在人羣中。雷鋒的說做說爲,就像他在中寫的一樣:多做日常細小平凡的事,少說漂亮話,因此,他常常爲別人提供方便,即使自己辛勞一下,他也感到高興。

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幫助他人的好品質。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17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一本書,讓人讀着讀着不禁深有感觸;一個人,讓我們回憶起他時不禁滿腔熱血;一句句出自他的名言,如今成爲我們的座右銘。

一本流傳萬代的書——《雷鋒日記》;一個家喻戶曉的人——雷鋒;一句句我們朗朗上口的雷鋒名言。

雷鋒說:“一個小小的螺絲釘,機器上少了它可不行!革命也是這樣,我們這些人就是大大小小的螺絲釘,缺了誰都不行。”這便是雷鋒的釘子精神。

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堅守在自己崗位上的螺絲釘。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真實故事。

他叫吳斌,一名普通大巴司機。5月29日,因高速公路飛來異物,擊中了他。他當場肝脾破裂、肋骨骨折,腸子流出。他強忍着痛,在生命的最後幾十秒他緩緩換擋、減速、停車、拉手剎,並告訴大家安全下車,然後他倒下了,輝煌地倒下了!他用自己生命挽救了34位旅客的生命!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爲社會上的螺絲釘——

一位兩歲就失明的老人,賈存玉。河北張家口市高新區東辛莊村一位普通村民。賈存玉是個閒不住的人,總想着幫村裏做點事情。那時候,每當村裏來了報紙信件,總是堆放在大隊辦公室裏,時常會發生丟棄或延誤的事情。所以,他48年風雨無阻爲村民義務送報、送信,行程達8萬多公里,可以繞地球兩圈,所送報紙疊起來有500多米厚,從沒出過差錯。

這些人讓我們可歌可泣,更值得我們去學習!

雷鋒在日記裏寫到:

什麼是時代美?戰士那褪了色、補了補丁的黃軍裝是最美的;工人那一身油漬斑斑的藍上裝是最美的;農民那一雙粗壯的、滿是厚繭的手是最美的……

什麼人最美?那大公無私、捨己爲人的人是最美的!

是的,如今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雷鋒,形形色色的雷鋒。是的,他們都是世界上最體面的人,他們都是勞動者!臧克家說:“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活着是爲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羣衆把他擡舉得很高,很高!”

一滴水,可以滋潤一寸土地;一線陽光,能夠照亮一份黑暗;一顆糧食,讓生命得到了延續。那麼,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呢?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18

雷鋒,是大家耳熟人詳的人物,他的品行人人皆知,而他的故事並不一定人人都知道。這次,我翻開了《雷鋒日記》這本書。在讀完這些故事後,我覺得回味無窮。

有一次,雷鋒因腹疼到團隊衛生連開些藥。路上,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在搭建,他不顧身體有病,二話不說,便推起一輛小車幫忙運磚。事後,他並沒有把這件事告訴部隊領導。像這樣大公無私的故事,雷鋒還幹了許多,正如老百姓口頭流傳的那樣:“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的故事真實而又感人,可現今社會中,也有一些與雷鋒精神背道而馳的人。記得有一次,無錫的《今晚六十分》曾經報道了這樣一個事實:有位身體殘廢的老爺爺,在馬路上跌得鼻青臉腫,起不了身,可一些行人沒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有的繞道而行,有的視而不見,有的假惺惺地看着老大爺,說什麼“又是騙子”等風涼話……我想,他們如果有“雷鋒”那種救死扶傷、捨己爲人的'高貴品質,那該多好啊,遇上了,肯定不會袖手旁觀!

當然,生活中,活“雷鋒”也是處處可見。瞧,公路上堆積了一層厚厚的積雪。這時,出現了幾個人,他們手拿鐵鏟,使着巨大的力氣把路中雪白的雪鏟到路邊。他們一點一點地鏟,終於鏟完了整條路,這時,他們已精疲力竭。再看,爲北京奧運會、爲上海世博會、爲廣州亞運會……那些無私奉獻的志願者們百般勞動着:有的在用流利的英語爲外國朋友們指路,有的在不辭辛苦地將比賽現場整理乾淨……我想,雷鋒的精神永垂不朽,會代代相傳。

不屑一顧的旁觀者們,請你們走近雷鋒,讓我們記住雷鋒,讓“雷鋒”在我們的心中永生!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19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的生活崗位……”這段精彩的語言,你或許會以爲這是哪個名人的名言,但這不是,這只是《雷鋒日記》中的一小段,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會想起這個故事。一次雷鋒外出在瀋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羣人圍看一個揹着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裏,大嫂含着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現在的世界,不光科技在發展,人心也在變。就拿現在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問題吧。由於媒體曝光出諸多扶助跌倒老人做好事反被老人誣爲肇事者、甚至被法院以“常理判斷”等邏輯推理的理由判決鉅額賠款等案例,越來越多的'人對攙扶跌倒老人心存忌憚。簡單不過的舉手之勞,有可能惹來無盡的麻煩。社會公德,傳統道德,在我們猶豫的目光中漸漸喪失。不光是這個,現在我們別說鄰里互助,就連鄰居都可能不認識吧。

正因爲這些,雷鋒精神就成了當今社會上急需的了。這些年來,對很多人來說,感興趣的不是我們自己是否在學雷鋒,而是外國人在學雷鋒,感興趣的是西點軍校是否有雷鋒塑像,而不是我們的身邊有多少雷鋒。但是,不管怎樣,英雄是不應該被遺忘的,雷鋒精神是不應該被遺忘的。

現在有很多人覺得雷鋒精神是“傻子”精神,但是,雷鋒的這種“傻子”精神並沒有過時,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這種“傻子”精神,呼喚這種“傻子”精神。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20

以前當我剛剛學唱“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這首歌時,媽媽曾問我要學習雷鋒叔叔什麼精神時,我毫不猶豫地答道:“當然是助人爲樂的精神”,可媽媽又問還有什麼時,我卻答不出來,心中很是疑惑,雷鋒不就是做好事的代名詞嗎?媽媽看出了我的疑問推薦我讀《雷鋒日記》這本書,並讓我自己去書中尋求答案。我讀了後,才真正瞭解雷鋒叔叔的偉大之處。

雷鋒叔叔在日記中寫到“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不可能不遇到一些暫時的困難,這些困難的實質‘紙老虎’而已,問題是我們見虎而逃呢,還是遇虎而打,哪兒有困難就到哪兒去,不但要遇虎而打而且進一步找虎而打……”從這裏我們看見了雷鋒叔叔不怕困難,不畏險阻的精神。從這裏我想到我在學習中面對困難時的畏懼情緒。每當我遇到難題時,從不認真獨立思考,而是立即向同學和家人求助。讀了雷鋒叔叔的日記後,再遇到難題我就學着克服自己的畏難情緒,自己認真思考,慢慢地我發現這些所謂的難題就是雷鋒叔叔所說的“紙老虎”,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只要認真動腦筋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而我再也不會被它嚇倒了。

雷鋒叔叔艱苦樸素的`精神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他在生活中十分節儉,衣服是破了再補,從不捨得買新衣服,生活用品能將就着用就絕不買新的。看看現在的我們是多麼奢侈,衣服不喜歡了就不穿;食物不愛吃就扔掉;書本從不知愛惜,不是掉了封面就是少了底面。想想雷鋒叔叔,我們是多麼慚愧啊!沒有革命前輩的拋頭顱、灑熱血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

雷鋒叔叔還是一位善於學習,善於抓緊時間的榜樣。他讀書的時間來自於在日記中形容的“鑽”與“擠”:“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他不但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常常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利用一切空閒時間抓緊時間學習。想想自己平時總嫌時間不夠用,往往放學後把作業寫完就已經很晚了,其他什麼事都幹不成,就爲這不知多少次挨媽媽批評。後來我發現其實時間都被我“磨蹭”掉了。回來不是立即寫作業而是先要休息一會,寫作業時注意力不夠集中,所以效率很低。我看了雷鋒叔叔的日記後,決心要向他學習“鑽”和“擠”的精神。抓緊一切時間,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提高寫作業的效率。現在我的寫作業時間大大縮短了,還可以在空餘時間看看課外書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雷鋒叔叔有太多讓我們學習的地方,他雖然已經離開我們了,但他那默默奉獻、艱苦奮鬥、忠於職守的偉大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21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看完了《雷鋒日記》,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雷鋒日記》這本書主要講雷鋒在他有限的生命中爲祖國,爲人民所做的好人好事和雷鋒的想法和精神。雷鋒從小就是孤兒,六歲的雷鋒在外面四處流浪,最後在黨的幫助和照顧下上了學,併入了黨。他每時每刻都不忘黨的教誨,努力學習,長大後的他爲人民無私奉獻、樂於助人。在他僅有的二十二年裏,爲人民爲祖國做了許多好事。雷鋒雖然不在了,但他那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每家每戶都以雷鋒作爲榜樣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長大後要和雷鋒叔叔一樣,在我們的心目中,雷鋒就是一顆耀眼的鑽石,永久的在我們的心中閃耀。啊,我們要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童年的時候,非常苦,他的爸爸、媽媽都是給地主,迫害,死的。由於他是窮人家的孩子,所以,他非常熱愛祖國,也非常熱愛人民。

他走到哪,好事就做到哪,做了一籮又一籮,數也數不清!就像一顆螺絲釘,閃閃發光!而且雷鋒總是想着他人,從不顧自己。而且,雷鋒還非常遵守紀律,所以,雷鋒得過很多獎!

雷鋒在舊社會,非常的苦,可是他依舊堅持的下來。而我們,在這個先進的.社會裏,比起以前,現在的生活生活非常幸福,但我們,仍然,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實,我們應該向雷鋒一樣,孝順父母,熱愛祖國。所以,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遵守紀律,聽老師的話,而不應該,玩得昏天暗地。我們還應該,像雷鋒一樣做好事,要做好事,就得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比如:撿撿垃圾、撿到錢就給老師、阻止同學做破壞公物的事情……我們也不一定要到,學雷鋒日,才學雷鋒,我們在平常就可以學,從平常做起,從小事做起,就是一個小雷鋒。

我們從小就生活在富裕、美好的年代,從小就在大人的寵愛和呵護下成長,含在嘴裏怕化了,捧着手裏怕碎了,十分愛護我們。而在雷鋒生活的時代只能靠你自己的努力才能過上好日子。雷鋒叔叔曾說過“誰要是遊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這樣的名言。啊,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

我們從現在開始做,還爲時不晚。只要你肯認真去做,就可以成爲一個真正的小雷鋒。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22

在二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中,讓我們認識了雷鋒叔叔——他是一名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解放軍戰士。當我讀了《雷鋒日記》後,對雷鋒叔叔叔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讀一遍都會讓我對雷鋒叔叔的敬意更進一層。

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的助人爲樂精神,不計較個人得失,全心全意爲民服務。一次,雷鋒在瀋陽站換車時,發現一位婦女把去瀋陽的車票和錢弄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火車票給大嫂,大嫂含着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在哪個單位工作?”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正是人們對他的評價。雷鋒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他也是這樣去做的。他無私地把自己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雷鋒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我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坐公交時給有需要幫助的人讓個座,攙扶老人過馬路等等,用心去做每一件事。

雷鋒叔叔艱苦樸素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他那穿破了的衣服,補好了再穿,在隊伍裏,日常用品他也少領,說夠用就行了。跟雷鋒叔叔相比我真是慚愧啊,一個學期下來,不知要買多少條紅領巾,多少塊橡皮,時常還會剩飯剩菜,對這樣生活不懂得珍惜,從來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沒想過這些生活都是革命者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這種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發揚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

學習雷鋒叔叔的虛心進取精神。平時雷鋒叔叔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看書,他就隨身帶着幾本書,走到哪學到哪。只要一有空閒,就拿出來讀幾行。雷鋒在日記中寫到: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爲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我有時候會偷懶,不肯動腦筋,粗心大意,還磨磨蹭蹭,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比起雷鋒好學的精神,我真是差遠了。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更加勤奮,有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直到把問題弄懂爲止。取得成績時也不驕傲自滿,虛心進取,再接再勵,取得更大的進步。

雷鋒精神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盞明燈,給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明確了航標。雷鋒精神將在我們身上繼續發揚光大!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23

近日的閱讀學習令我印象最深、也最讓我感動的是《雷鋒日記》。

書中的雷鋒是一個做好事不留名、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一名解放軍戰士,他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

雷鋒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家裏很窮,還失去了父母兄弟,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獨,由好心的六叔奶奶收養。自從共產黨來了以後,雷鋒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上了學,努力學習、辛勤工作。

雷鋒在他22年的短暫一生中得到過很多榮譽,他完成了有些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蛻變:從一個貧苦的孤兒,到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再到優秀的共產黨員。

“螺絲釘”精神。他把自己的生命自覺地與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結合起來,在每一個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光和熱。雷鋒叔叔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都認真對待,不好高鶩遠,紮紮實實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釘子”精神。雷鋒叔叔曾說“釘子有二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正是靠着這種“釘子”精神,他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覺悟,也使自己的生命得以昇華。他特別愛學習,工作一做完,他就會在牆腳跟下看書,雷鋒愛讀書的熱情程度是誰也比不上的,雷鋒叔叔能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生活讀書,難道我就不能那樣嗎?

“傻子”精神。雷鋒叔叔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先人後己,捨己爲人。他有一個“百寶箱”,裏面是他撿來的螺絲釘、牙膏皮、破手套、廢鐵絲等,只要還可以利用的.他決不會扔掉。他的每個月津貼也不會亂用,用省下來的錢捐助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腳上的襪子,一層層全是補丁;能用舊的,就絕不買新的。

雷鋒叔叔的光榮事蹟永遠印在我們的腦海裏,我們更要學習他的“雷鋒精神”,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高尚的人格,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24

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這本《雷鋒日記》。

雷鋒叔叔艱苦樸素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他那穿破了的衣服,補好了再穿,在部隊裏,其他日常用品他也少領,自己夠用就行了。與雷鋒叔叔相比,我們實在慚愧,衣服劃破了一個小洞,丟掉;鞋子舊了,馬上換掉;書本髒了,把他扔掉;我們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都不懂珍惜,從來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沒想過這些生活都是革命者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這種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格外珍惜纔對啊!

雷鋒叔叔那默默奉獻、忘我勞動、盡職守、艱苦奮鬥、生活簡樸的精神,在我們心中永放光芒!我記得雷鋒叔叔又這樣的名言: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殘酷無情。

啊!雷鋒叔叔,我敬佩您!我爲我們中國有這樣一位英雄而感到自豪!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25

現在又是三月五日學習雷鋒日,我又一次翻開了那本《雷鋒日記》。

在《雷鋒日記》中,主要寫到了一次雷鋒叔叔去看電影,趁放映前的短短時間看書學習的故事,反應了雷鋒叔叔爭分奪秒、孜孜不倦和具有釘子一樣的“擠”和“鑽”的精神,同時也教育了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也要像雷鋒叔叔一樣具有釘子精神。讀了雷鋒寫的這篇日記,我不由得回想起了自己以前學習的態度:

那時我在上三年級的`時候,老師佈置的作業不算太多,但我總要做兩三個小時才做得完,這是怎麼回事呢?哦,原來我每次寫作業的時候弟弟妹妹都會跑過來找我玩,我有時會拒絕他們,但大部分我對他們的“邀請”給他們滿意的答案,當然,這也就浪費了許多時間。再加上玩完了遊戲我又在外面溜達,這樣浪費的時間就更多了。但是,自從讀了雷鋒寫的這篇日記後,我深深地感到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消磨時間了,想要學得好,就必須像雷鋒叔叔那樣善於“擠”和“鑽”。從此,我改掉了這個壞毛病。

“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這些永遠在力爭上游的人,永遠自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即將步入中學階段的我們,要將雷鋒叔叔的精神牢記於心,小學學得不如意,彆氣餒,因爲青春,永遠屬於力爭上游的人,“把握機會,展現自我。”成績好的同學也不要驕傲因爲“青春,也永遠屬於謙虛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將雷鋒精神進行到底。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着你生命的崗位上?”他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可他卻做到了自己的本分,堅守着自己生命的崗位,他是徹底爲人民服務爲人民利益而犧牲的,他死的光榮,有價值的,我們難道不是也應該學習雷鋒叔叔,做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嗎?大家做好這顆螺絲釘,何愁中國這艘“巨輪”不乘風破浪,所向披靡?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爆,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天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冬天般殘酷無情。

啊,雷鋒叔叔,我敬佩您,我爲我們國家有您這樣一位英雄而自豪!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26

雷鋒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雷鋒也是我們大家學習的好榜樣。

少年時代的雷鋒便已是一個助人爲樂、嚴格要求自己的人。他將小同學和老人當做自己的.親人,積極幫助他們;而面對地主們在糟蹋糧食時,他又勇敢的站出來,爲集體的利益,據理力爭。我們應該養成這種美德,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與危害社會的人作鬥爭,這樣我們的世界才能充滿愛和陽光。

與其說這些文字是日記,不如說是雷鋒的學習筆記,從這些筆記中,我們可以看到雷鋒對待學習的態度。每讀一篇毛主席的著作,他都會認真地思考,將自己的感悟記錄下來。我們在學習中也應該學會做筆記,將所學的東西記錄下來,隨時複習,隨時更新,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27

雷鋒,一個多麼熟悉的名字呀!他用自己的汗水換來了人民羣衆的幸福,這是多麼的可貴!雷鋒短暫的一生幾乎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去。他的心,宛如一團火,溫暖了人們,爲需要幫助的人雪中送炭……

《雷鋒日記》講述了雷鋒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雷鋒是一個在舊社會慘遭家破人亡的.孤兒。他16歲參加工作,多次被評爲“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20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多次立功受獎,22歲因公殉職。雷鋒年輕時做事。幹一行愛一行,不管是當拖拉機手,當工人,還是當解放軍戰士,他都是恪盡職守,盡職盡責。

雷鋒的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雖然他已離我們而去,但是,他的精神是永存的,永遠激勵着、鼓舞着我們向他學習爲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每到學雷鋒日的時候,我都隨處可見“雷鋒”的身影……

在公共汽車上,我看到這樣一幕:一位老人正趔趔趄趄上了車,手裏還提着個大包。老人的手顫抖了,看樣子很容易摔倒。正當他堅持不住的時候,感人的一幕出現了:只見兩個小夥子開始行動了,一個趕快站起來讓座,另外一個扶着老人的手,提着老人的大包,把他攙到座位上。汽車到站了,兩位小夥子下了車,消失在人海中……他們不爲名,不爲利,這不就是雷鋒精神的體現嗎?

像這樣的事例還很多。雷鋒曾經說過:自己活着就是讓別人活得更美好。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這句話一直迴響在我的耳邊,激勵着我向前進!

我們要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雖然平凡普通,但一直默默的爲人民服務。努力進取,捨己爲人!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28

昨天,我讀了《雷鋒日記》這本書。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善於擠和鑽。這種精神深深地感動着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雷鋒叔叔的偉大不在於他有什麼驚天動地之舉,在於他爲了提高人民服務的本領而刻苦學習。

雷鋒的“釘子”精神是多麼寶貴啊!他有空就捧着一本《毛澤東傳記》。手裏拿着一支筆,在書上做筆記。晚上在路燈下看書他在多麼艱苦的條件下,還是這麼認真。

施工任務中,雷鋒叔叔整天駕駛汽車東奔西跑,很難抽出時間學習,他就把書裝在挎包裏,隨身帶着,只要汽車一停,沒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駕駛室裏看書,看《毛澤東選集》是雷鋒叔叔的志愛。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爲問題不在於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爲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鑽。

“鈴鈴```````````”下課了。老師走出教室,我立刻從抽櫃裏拿出老師剛剛佈置的作業,我一絲不苟地做作業。我爭分奪秒,絕不讓每一秒從我身邊輕輕地走去。過了五六分鐘,我把作業都做完了。此時,我心裏想着:時間確實是人擠出來的。要不然我怎麼能做得這麼快。我們要有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

有一天,老師要求我們讀一本好書,可是有很多同學說:“哪有時間讀課外書呢?”因爲我們每天除了上課,做作業,複習和預習,根本沒有時間讀課外書。我爲了讀完《雷鋒日記》,我訂了一個計劃,每天讀30頁。下課休息讀10頁,煮飯時讀5頁,中午休息時讀15頁,晚上做完功課後讀10頁。這樣一來,我一個星期就能讀完了《雷鋒日記》。要不是擠時間和鑽時間,我哪能讀完着本書呢?

雷鋒的“釘子”精神是我們每位學生應該學習的精神。難道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29

讀了《雷鋒日記》這本書我感悟最深的是: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

在《雷鋒日記》這本書中,這一篇日記讓我受益匪淺:"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爲什麼能鑽進去呢?……"雷鋒叔叔善於擠時間和鑽時間學習的"釘子"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雷鋒叔叔善於擠時間和鑽時間學習的"釘子"精神,和我被動的學習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以前,我的學習態度不端正。總覺得是老師和父母要我學。我做作業總是馬馬虎虎的。做完了作業,就玩去了。我這樣的學習態度和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相比相差十萬八千里呢。

然而,後來讀了《雷鋒日記》這本書後,我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每當上課的時候,我專心致志聽老師講課。每當我做作業的時候,我認認真真地做。每當晚上做完作業的'時候,我都會看一些課外書籍。每當雙休日我做完作業,就自覺上網看新聞、看別人的作文。我和遊戲這位朋友絕交了。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伴我成長。

去年的暑假,我主動叫媽媽幫助我一起制訂暑假學習計劃。媽媽指導我學習的內容有:《論語》、《弟子規》、《藍貓小學作文》和48個音標。我的暑假過得很愉快,收穫很多。我不再覺得是老師和父母要我學,而是我要學。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激勵我勇敢向前。

因爲工作雷鋒叔叔光榮犧牲了,年僅22歲。可是雷鋒精神永垂不朽!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進的路。

雷鋒日記讀後感 篇30

以前我總以爲雷鋒是做好人好事的代名詞,現實不可能有這樣偉大的人。不過,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一篇《雷鋒日記》。讀完之後,我卻改變了自己的觀點,雷鋒叔叔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它主要講了有一次,雷鋒叔叔去看電影,趁放映前的短短時間看書學習的故事。反映了雷鋒叔叔爭分奪秒愛學習,具有釘子一樣的“擠”和“鑽”的精神。同時也教育了我在學習的時候,要像雷鋒叔叔一樣,具有釘子一樣的精神。讀完之後,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

以前,老師佈置的作業不多,可我每天晚上都要寫到7點多,根本抽不出時間來學習。後來,我才發現了其中的原因:我一回到家,本來應該休息一會兒就開始做作業的。可是我卻先看起了電視,然後再慢慢地吃飯,吃完飯,纔開始做作業;還有的時候一邊做作業,一邊看電視,所以根本就沒時間看課外書或複習。

讀了雷鋒叔叔所寫的這篇日記後,我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虛度時間了。要想學得好,就必須像雷鋒叔叔那樣,善於“擠”和善於“鑽”。於是,我注意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下午放學後,先休息一會兒,再認真完成作業,然後複習當天學的功課;吃完飯後,閱讀一些課外書籍,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八點左右,再練一會兒琴,熟練自己的手指;九點左右,準時睡覺。

說來奇怪,以前我總嫌時間太少,現在這麼一“擠”和一“鑽”,時間倒充裕起來了。我能夠輕鬆地完成學習任務,學習成績也能不斷提高。雷鋒叔叔所寫的這篇日記使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