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成長日記4篇[精]

成長日記4篇[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成長日記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成長日記4篇[精]

成長日記 篇1

歷史是一汪洶涌的大海,而每個人的人生又只是大海的分支——河流,但是在人生裏歷經的事情又是一滴滴小水珠。今天我就來給你說說我小時候學騎自行的故事吧!

那一年我才六歲,住在南江小區。每次在家門口騎車的時候都是騎四個軲轆的車,那種車對於我這樣的小不點來說,還是蠻安全的。可是有一天,母親卻把那兩個小軲轆卸掉了,讓我學習騎這種兩輪的自行車。我聽完以後,既害怕又興奮,因爲我以前就想起兩個咕嚕的自行車,那樣會有飛的感覺。但是今天真的讓我騎了,我又害怕了,跟母親磨了一會,我還是下去學了。

剛上去,用腳撐着地,很不適應,開始騎了,母親在後面幫我扶着,我把握不好平衡,騎了兩步,“咣噹”一聲就摔倒在地上。我爬起來,拍拍屁股,母親幫我把車子扶起來,鼓勵我繼續來,我第二次“翻身上馬”,又開始騎了。我在心裏暗暗發誓,非要把它學會不可,我開始努力的學習,但是老天卻好像非要和我作對一樣,又一次摔了下來。我捂着屁股“哎喲哎喲”的喊着,母親鼓勵我說:“真棒!剛纔騎了兩米,現在已經能騎三米了,比母親都厲害!”我一聽這話,又來精神了,我再次騎上去,小心的往前騎着,這次沒有摔到我的.小屁屁,我成功了!母親高興的說:“兒子你太棒了,以後你就可以自己騎車了”下午,我就自己到小區的操場上開始騎車,我騎了三四圈都沒摔倒,哈哈!看來我是真的學會騎車了。從這件事上我悟出來一個人生的感悟:凡事都要努力和勤奮,才能獲得成功,天下不會掉餡餅!

我學會了騎車,上初中以後這個技術可是大大的發揮了作用,我每天都騎車去上學,騎車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在我今後的成長路上,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挫折,我也會像學車這樣,堅持到底,而且有些事情求不了別人,只能靠自己努力才行,所以讓我們爲了自己的理想好好努力,好好奮鬥吧!

成長日記 篇2

成長,是定格在每個人生命中的永恆話題之一。隨着生命的年輪在我生命之樹上烙下了二十來個印記時,才驀然發現,日子一天一天地飄逝,我也在一天一天地成長。“一鳥一天堂,一花一世界”。回首二十幾年來的成長之路,才發現,原來成長一路上有書。

曾記得年少時,我便在無憂無慮中度過了與書爲伴的童年時光。而這主要歸功於我那位還未達到小學文化水平的母親。是她,使我接觸到了書,引導我進入文學殿堂,使我能夠在學海書山中遨遊,而不會像其他孩子那樣遙望不到書的身影。雖然我難以想象,小學還未畢業的母親怎麼會在這方面有這麼高遠的見識。但是,勿庸置疑,她確實是我成長路上的良師。

在我記憶深處,母親在閒暇之餘不是教我背那些家喻戶曉的唐詩宋詞,就是給我講流傳於民間的光怪離奇的寓言故事。這使我的童年充滿歡聲笑語,也不知不覺中在我的腦子裏種下了知識的種子。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應該是“月夜地板詩聲笑聲濃”相伴母親的笑容了。炎炎夏夜,我和母親躺在冰涼冰涼的地板上,在透過窗臺朦朧的月光輕紗般的籠罩下,其樂融融。我一邊跟着母親學詩,一邊跟夜空裏的星星眨眼,與月亮捉迷藏,不時地問一些奇怪的問題,雖然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傻,但當時的我卻爲自己能問出那麼“高水平”的`問題而沾沾自喜。記得有一次學《靜夜思》時,我歪着腦袋,睜大眼睛問母親:“怎麼舉頭望明月了,低頭就會思故鄉呢?”母親笑了,那麼美,像月牙兒一樣“……以後你不在媽媽的身邊,在外地,你就會知道的……”而今,異地求學的我,每當明月當空,不覺中我便會想起兒時的事,想起故鄉的親人,想起母親的月牙兒般的笑容,這才感同身受。

就這樣,知識在日積月累中慢慢沉澱下來,一點一滴地增加,人生之路在時間老人的驅使下向前方延伸、延伸……

上幼兒園,進入小學,踏進中學,擠過高考獨木橋,我又開始了新的生活。成長路上,一路歌聲一路泣。這一路上,我一步一個腳印,跋山涉水,披荊斬棘。而這一路上深深淺淺的腳印,正是我奮鬥、拼搏的印證。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現在身處中文系的我,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名家著作,聽大師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讀書是擴充知識,拓寬視野的一大必要途徑。

“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待何時?”於是,在“博學篤行,與時俱進”的校訓的指引下,我兢兢業業,倘佯於書海之中,無論是在時如輪轉的日子裏,抑或是在影子拖得比日子還長的歲月裏,還是在快樂並痛苦着的日子裏……總之,有書的日子,我快樂,我釋懷。當然,愛書、讀書並不是因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也並非“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而最主要的是擺脫井底之蛙的侷限,充實人生,積累知識。

“社會如書”、“生活如書”……許多人曾這樣對我說。一位即將畢業的師兄告訴我他在社會、生活這部書中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奮鬥向上的。“我奮鬥,我驕傲!”這是他的豪言壯語,也是他成長的真實寫照。是的,在社會這一大熔爐中,在生活這一部百科全書中,“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雖一路酸甜苦辣,但苦中尋樂,酸中覓甜也不失爲成長路上的一道亮麗風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人也一樣。沒有人希望自己平庸無能,碌碌無爲。相反,人都是朝着更爲廣闊、更能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間發展,人的一生就是不斷拼搏向上的一生。路在遠方,路漫長,這也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動力和信念。

前些日子,與幾位老同學相聚在一起,談到各人所走過的路及以後的打算。毋庸置疑,在生活這部書裏浸泡久了,見識也就廣了,想問題也周到多了。

“路還很長,路就在遠方”,“我們都在奮鬥,都在成長”。

老同學笑了笑,如是說,那麼坦然,那麼自信。我也無不感慨良深,生活固然如書,我就必需認真研讀,走好接下來的路,闖出自己的風采。

……

成長,一路上有書。書,佔據着我生命中的一份執着,牽繫着我人生之路的絲絲情愫。如今,我抱着書本,穿行於寧靜的校道與熱鬧的街市之間。天氣偶爾變得寒冷,那棵蒼綠的古木和繽紛多姿的花兒卻依舊悄然地生長着。在這個成長的季節裏,閱賢人之書,品生活百科,在書般的生活裏迎接成長路上的浮沉磨練,何樂而不爲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去演繹那一個屬於我自己的成長故事。

成長日記 篇3

初秋的清晨,夏日的陽光還未褪去,太陽早早的爬上了山坡,炙烤着大地,迎着朝陽,踏上了上班的公車,一路要經過許多田地,快到幸福梅林站的時候,只見一羣扛着鋤頭的村民嬉笑着朝地裏走去,因爲在農村生活過十多年,所以知道,現在正是收穫的季節,午間太炎熱,他們正是在利用清晨的一點涼爽搶收地裏的莊稼,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今天看到眼前的一切,也就不由自主的想起老家已經年邁,但依舊操勞的父母,想起了他們生我,養我的點滴恩情。

記憶中的童年,是一段溫馨與艱辛交織值得回味的美好時光。爸爸是個孝順的兒子,媽媽是位孝順的媳婦,奶奶是位體貼,慈祥的母親,婆婆。奶奶對孫兒孫女們的倍加疼愛,爸爸媽媽的細心呵護,鼓勵,在童年的記憶深處,刻下了一段段精彩感動的瞬間。每當觸景生情的畫面展現在眼前的時刻,往昔的一幕幕就自然的閃爍在了腦海,縷縷濃情愛意滋潤着心田,幸福伴隨着甜蜜如冬日的一股溫泉流淌在心間。

爲了供養我們三姊妹的學習生活,爸爸媽媽在忙完農活的同時,又不得不在外忙碌,掙錢補貼家用,家裏的大小事務,照顧弟弟妹妹的重任,就落在了奶奶的身上。我是家裏排行老大,還未到上學的年齡,就不得不跟隨着爸爸媽媽奔波,照看年幼的弟弟,上學之後回到奶奶的身邊,利用放學後的時間幫着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時的我,因爲年小不懂事,曾經責怪過爸爸媽媽。隨着年齡的慢慢長大,也明白了爸爸媽媽的苦心和無柰,開始心疼爸爸媽媽,心疼奶奶,每次放學回家,主動承擔起了家裏的大小事情。永遠也不會忘記,爸爸媽媽爲了給我們掙學費,熬夜加班的時候被機器吞噬的那根指頭,不會忘記,爸爸媽媽頂受着衆人的欺凌,依舊義無反顧的堅持讓我們上完理想的學校。

生活和意志,都需要磨練,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只有真正經歷過坎坷的人生,纔是有意義,值得回味的人生,纔可以懂得什麼是幸福,纔可以深刻體會,幸福所蘊含的深遠意義。昨天的艱辛,昨天的感動,爲今天生活作下了鋪墊,爲做生活的主人,做好家園的主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給予我這一切的人,就是我的家人,我的父母,他們用一種無形的.力量,教會了我怎麼對待人接物,怎麼去建設家園,怎麼對面生活,面對挫折。

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是他們給了我一個幸福而有意義的生活,是他們給了我生命,哺育了我成長,艱難的環境中,不僅沒有讓我走出美麗的校園,還讓我練就了堅強的意念;慈祥的奶奶雖然離開我已近十五年了,但關切的話語,細心的呵護將是我今生都難以磨滅的記憶;親人在我家最困難的時候伸出的援助之手,不僅讓我們收穫了成績,也讓我永存了感恩的情懷。

一縷秋風滑過眉間,我感覺到了,那是家人輕輕的撫慰,爲我如今的幸福生活而感欣慰的滿足。

成長日記 篇4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花生大家都見過花生、嘗過花生吧!告訴你們,我還種過花生呢!有一天,班裏的劉濤送給我一株花生苗,好朋友都說不要都養不活了,吃又不能吃。我想:我最愛吃花生了,養活了我就可以吃了,還不花一分錢;即使養不活也長一長經驗嘛~~~~~~~~(說實話,我對自己根本沒有信心。)回到家裏,我不要爸爸幫我種,我自己來種,我用一根棒挖了個洞,把苗插進去,然後把土填平,我只是看爸爸種蔥的時候是這樣的,不要笑我。希望能長出花生來。我天天觀察、澆水,嘿!花生大哥可真不枉我心意呀,長得很快,過了十幾天,竟然開出了一朵美麗的.小黃花,可真漂亮!又過了十幾天,我不耐煩了,問爸爸:“爸爸花生怎麼還沒有成熟呀?”爸爸笑着說:“你挖起來看看,不就知道了。”,“什麼花生不是結在葉子上的嗎?”。“哈哈,小笨蛋,花生是結在土裏的。”哈哈,這次,我要爸爸幫我挖了,花生挖出來,花生的根居然長了三顆花生。我太高興了,急忙剝了一顆花生吃。“呸、呸”怎麼這麼難吃?”全家人見我這樣撲哧一下大笑起來,連弟弟剛吃在嘴裏的一顆糖也一下子噴在了牆壁上。顯然花生還沒成熟,爸爸問:“通過這次種花生你明白了什麼?”我回答道:“我原本以爲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那樣高高地掛在枝頭,這次種花生讓我明白了花生是長在土壤裏的,也不知道成熟了沒有,像我這次一樣,花生還沒成熟就挖起來吃,花生不講體面,只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給人們,我們應該學習花生的品質。”爸爸點點頭。雖然這次花生很難吃,但我嚐到了豐收的喜悅。我喜歡花生,更喜歡像花生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