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三年級日記通用5篇

三年級日記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一天將要結束了,這一天裏,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日記怎麼寫纔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日記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日記通用5篇

三年級日記 篇1

“這個圖畫我怎麼畫不出來呀?”任子賢大聲喊道。我們這是在幹什麼呢?哦,原來我們正在上刮畫課呢。

老師拿着幾張黑色的刮畫紙走了進來說:“今天我們來玩一玩刮畫。”大家聽了喜笑顏開,都迫不及待地等着老師發紙和筆。我們個個全神貫注,正當我們準備開畫的時候,老師說:“大家注意,畫的時候先用鉛筆起稿,再用竹筆畫上去。”話音剛落,我們就躍躍欲試地開動畫筆畫我們的大作了。

可是我在畫的時候不時地東張西望,看看別人畫得怎麼樣。我一瞧:有的同學畫鯊魚,有的畫蝴蝶,還有的畫房子……同學們個個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我突然有了靈感,就馬上動筆,最後我畫了一片蔚藍的大海,還有個人在海邊釣魚。“只剩十分鐘啦!快點兒畫呀!”老師提醒道。“哦不,我還沒有畫完呢!”我焦急萬分地喊道。

漸漸地,別的同學都提交了他們的作品。這時的`我滿頭大汗,快變成一隻熱鍋上的螞蟻了。就在離下課只有一分鐘的時候,我終於畫完了最後一個圖案。看着我手上漂亮的傑作,我欣慰地笑了。

今天這節課讓我非常難忘:畫畫要靜下心來全神貫注地對待,而且還需要有耐心和細心,這樣才能完成一幅滿意的作品。

三年級日記 篇2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了觀音山遊玩。

我們先坐了兩個小時的車終於來到了觀音山,我和弟弟興高采烈地往觀音山夢幻世界,我和弟弟一邊跑一邊吃東西,不知不覺到了夢幻世界。我們先買了四張門票,然後斷斷續續地走進大門,我們都看見了許多有了設配,我們先走到摩天輪。我們坐的摩天輪彷彿所有東西又在腳下,時間慢慢流逝,我們又回到了陸地。

接着我們又去玩情侶飛車,情侶飛車是兩個人坐在一輛車上,三個車圈成一個小圓形,大圓圈逆時針旋轉,轉着轉彷彿自己在翩翩起舞,像舞娘,像仙女,像彩蝶,不停地旋轉,旋轉..........

我們又去了鬼屋,一進入鬼屋門口我燦燦發抖,突然一位哥哥說我們倆走前面怎麼樣?聽到這句話我勇氣十足,然後又和哪位哥哥一起走了進去,里門就像十八層地獄一般,經過幾次的繞迷宮我們終於出來了,我們玩幾小時後,戀戀不捨的`回家了。

今天玩的好爽!

三年級日記 篇3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跟我說要去燒紙來緬懷已經去世的親人,我的親姥爺在媽媽1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爲了表示對親老爺的懷念,每年媽媽都要去後海祠堂燒紙,今年特意帶上我,我們到了那裏以後,先買一些各種各樣的燒紙和冥幣,然後捧着那一大堆東西,媽媽拿來一支筆,在燒紙上寫了一些字,我問媽媽:“爲什麼要在上面寫字呢?”媽媽回答道:“因爲寫上地址,就能寄到那裏了。”當時我偷偷的樂了,來到燒紙用的鼎旁,滾燙的火考着我的臉,我們往裏面放燒紙,都燒完了,我們纔回去。我問媽媽親姥爺真的'能收到嗎?媽媽只是說用這種方法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與懷念。 我終於知道怎麼燒紙了,通過這次清明節,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着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很快就到了。星期五,我跟着爸爸媽媽到老家去掃墓。 我們整個家族的人都去給我的太太太公掃墓,在路上,我看見他們的表情非常悲痛,我不禁想到了太太生前對我的寵愛,眼前浮現出她老人家那慈祥的臉龐,回想起太太幫編毛衣的情景,想到這時,我的鼻子一酸,眼淚也“溜”了出來。記得唐朝詩人杜牧說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今天沒下雨,陽光照在我身上,我卻感覺不到一點暖意。太太的墳墓在小村的盡頭,一到那兒,爺爺就在太太的墳前擺上了蘋果、飯糰等供品,然後把買好的黃紙點燃,我們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墳前,爺爺讓我們一個個上前鞠躬。輪到我了,爺爺一邊叫我鞠躬,一邊請太太保佑我平平安安,能考上大學。我想在此長眠的太太一定能夠聽到我的心聲的。 等掃墓儀式結束,太陽已經西斜了。大家紛紛往回走,可能是心情輕鬆了許多的原因吧,他們表情不再嚴肅了,而是相互說說笑笑,我也擡頭欣賞四周的景色,田野裏麥苗綠油油的。油菜花金黃金黃的,一條大河從我們身邊伸向遠方,河水清澈見底,不時有幾隻小船駛過,船上的人,撐着篙,還伸出手向我打招呼呢!柔嫩的柳枝隨風飄蕩,姑姑隨手摺了一根柳條編成帽子戴在我的頭上,我一下子成了機靈的小紅軍。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家人團聚,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今天是星期五,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裏,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爲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

三年級日記 篇4

除夕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吃過晚飯全部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一起吃着水果和瓜子,葡萄乾,一邊談論着明年的計劃,當然還有很多的話題是關於我的`學習。

到了十點多我有點瞌睡了,就想睡覺,這時奶奶睡除夕晚上要熬歲,這是傳統習俗,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動物總在除夕夜來吃小孩,所以人們就在這天晚上熬歲,還燃放炮竹驅逐“年”這個動物,以後沒有了“年”了,可是這種習慣卻保留了下來,據說熬夜越久的人來年運氣一定很好,會長命百歲。聽了這些,我於是打起精神繼續看電視

後來也不知過了多久,我被外面的炮竹聲驚醒了,發現我已經躺到了被窩裏了,原來已經是晚上零點了,已經開始過新年了。

三年級日記 篇5

我和爸爸母親哥哥回到了老家,包餃子的時候,我也加入了包餃子工作。

這是我第一次包真正的餃子,心裏有種說不出的喜悅。母親用板子壓麪糰,在上面撒些麪粉,壓成扁圓形狀就行了,我負責包糖餃子,首先,拿一個扁圓形的麪皮,然後用小勺挖一些糖包在麪皮裏,最後使勁捏邊緣,捏到不漏餡兒爲止。奶奶看着我一臉滿頭大汗的樣子,無情的`說:“不要在糟蹋這些面了,一邊兒玩兒去。”我不甘心,繼續包,我留意觀察了奶奶包餃子的方法,她包的和我包的有所不同,她包的是花型的,把邊折成和花兒一樣的形狀,美極了。

母親看了我包的餃子,滿懷欣喜地說:“嘿,第一次包包的還不錯嘛!”我開心地笑了。

我知道一個祕訣,噓,別讓別人聽見了,包餃子要把邊捏的薄一些,中間要厚。這下你們知道我爲什麼包那麼好了吧?

要吃飯了,我急忙跑向餐桌,看着這一碗一碗香噴噴的餃子,我忍不住流下了口水,吃一口,覺得自己做的是多麼的好吃。

經過那次包餃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