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推薦】數學小日記26篇

【推薦】數學小日記2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小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數學小日記26篇

數學小日記 篇1

撲克遊戲算24點想必大家也經常玩吧!今天我就來說說如何快速運算24點吧!

最基本的.就是看到8,想到3;有了6就要找4;算到12快找2;找到了1,就看能否湊成24。

記得禮拜一那天我和同學算24點,抽出了四張牌,是2、3、4、9。看了一下牌,有個4,2、3、9要怎樣湊成24呢?啊!9x3=3,3×2=6,哈哈,4×6=24。算出了,我告訴了他們。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個同學說:“9x3=3,3×4=12,12×”我們都拍手叫好。過了一會兒,兩個同學都想到了,“2×4=8,9x3=3,3×8=24!”“2×4=8,8×9=72,72x3=24!”

我們又抽出了4張牌:9、5、6、1。答案我們算出了兩種,9-5/4,4×6/24,24×1/24和5×1/5,9-5/4,6×4/24。同學們算得津津有味,不亦樂乎。

聽到這,我知道了,24點有好幾種算法,可不止一種,要認真去算,以一個數爲乘數,用另外三個數去乘那個數,湊出24點。這樣比硬湊好算多了,這樣就能快速算出24點。

最重要的還是開動腦筋,靈活使用運算符號,這是快速算24點的方法,你們記住了嗎

數學小日記 篇2

暑假裏我學會了現代智力七巧板。七巧板一共有5副,每副有7塊組成。媽媽問我這樣一共有多少塊呢?我是這樣算的,在本子上一個一個地加7+7+7+7+7=35。媽媽告訴我可以用剛學的.乘法口訣快速算出來哦!我靈機一動,在心裏默默地想和7有關的乘法口訣。“五七三十五”,和我用加法算得答案一樣。哇!原來乘法口訣這麼方便。媽媽給我豎起了大拇指。

七巧板可以單副拼,也可以多副拼,可以拼成人、魚、字、火箭、輪船,還有動物等等。只要肯動腦筋就可以拼出各種各樣的圖形。今天我是一副一副地拼,總共拼了九副。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母女同樂這幅圖。瞧!我用長長的直角板和大板拼出了媽媽的身子,就像我被抱在懷裏一起哈哈大笑的樣子。

現代智力七巧板真有趣,同學們一起來玩吧!

數學小日記 篇3

放寒假了,我準備把我小熊存錢罐裏的錢都拿出來數一數,看看有多少,我打算把這些錢都捐給書法課的康老師組織的暖陽行動--看望孤寡老人。

我把肚子飽飽的小熊存錢罐打開,開始數錢了,10元的.紙幣有10x5=50(元),5元的紙幣有5x9=45(元),1元的硬幣有1x8=8(元),5角的硬幣5x7=3元5角,1角的硬幣有1x21=2元1角,哈哈,我的錢還真不少呢,讓我來看看一共有多少吧!50+45+8=103元,3元5角+2元1角=5元6角,103元在加上5元6角等於多少呢?108元6角錢!

雖然,我的錢不算特別多,但是康老師教育我們對待有困難的人,要有一顆關愛的心,我把所有的零用錢捐出去,不管多少,只要有這樣一份心意,我相信也一定會溫暖到孤寡老人的心!

數學小日記 篇4

今天,老師讓我們帶吸管和彩泥,做一個長方體框架。

老師要求長方體框架的長12釐米,寬9釐米,高6釐米。因爲長方體有12條棱,就要將12根吸管分成3組,每組4根,並用剪刀將分好的吸管依次剪成9釐米、6釐米、12釐米各四根。剪好後,再拿出彩泥當做長方體的8個頂點,分別捏成8個小圓球。東西準備好後,將長12釐米的吸管和彩泥粘上,再粘上寬和高,再依次將其他的'棱粘上。

做好後,老師又讓我們做一個特殊的長方體。我們將4個6釐米的吸管換成4個9釐米的吸管,還要8塊彩泥,可以先把底座做好,再做高,把另一個底座做好。

之後,老師讓做成正方體,可以把12釐米的吸管剪成4個9釐米的吸管,再用之前的方法做好。

最後,通過做手工讓我知道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數學小日記 篇5

9月26日星期日晴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買菜。

我們來到賣西紅柿的地方,爸爸問:“多少錢?”老闆說“1元2角1斤。”“我買3斤。”爸爸說道。老闆稱了3斤。爸爸問我“你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我想:容易,1.2乘以3,不就等於3.6元嗎!我爽快答道:“3.6元。”爸爸幽默

地說:“恭喜你,答對了!”爸爸付了錢後,來到了賣菜的地方。他問:“這白菜多少錢1斤?”女老闆說:“1元5角。”爸爸又問我:“我買2斤,現在我有5元,老闆該找回我多少錢?”我想:1.5乘以2等於3元,5元再減3元,那就等於2元。”我答道:“找回2元。”爸爸說:“YES!”

走出菜場,我恍然大悟:原來,數學在生活中也是常常用到的.。

數學小日記 篇6

今天星期五前兩節課全是數學,可不知道爲什麼老師卻遲遲未到,我想老師可能是有事情耽誤了吧。

晨讀鈴響後,我和班長見老師沒來,就主動站在講臺上領同學們讀概念。可誰知,同學們很不配合,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嬉笑打鬧,有的置身室外般看着課外書氣得班長大發雷霆,最後亮出殺手鐗教扁棍,使勁地敲講桌,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聽的見。

秩序維持好了,可老師依然沒有現身,馬圓和我只好站在講臺上繼續領讀概念,都已經讀了3次了,老師還沒來。這樣下去可不行。我和馬圓果斷地出去看老師,結果我們的老師竟然忘記上課了。老師來到教室滿懷歉意地說:“實在不好意思,我忘了前兩節是我的課了。”

哎!老師的記性太差了,沒辦法,老師們都這樣,實在太忙了,把上課的事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數學小日記 篇7

2012年7月27日星期五天氣:好

今天中午,天氣很熱,太陽像一個大火球一樣炙烤着地球。蟬受不了太陽,只好躲在樹幹裏發牢騷。

我和妹妹在外面玩瘋了回來,天太熱了,想吃點水果解渴。剛好阿姨從屋裏拿出五個好看的桃子。我和妹妹盯着盤子裏的桃子,每個人都想再吃一個。阿姨會看你的,鼓勵我們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爭取——“智取桃子”。規則是:最多拿兩個,誰拿最後一個桃子。

姐姐先動手,想都沒想就拿起兩個桃子,津津有味地嚼起來。我的頭飛快地轉動着,突然發生了一場政變。我沒有像妹妹一樣先拿兩個,而是拿了一個小桃,妹妹心裏竊喜。我慢慢地吃桃子。我妹妹吃了一個桃子,我才吃了一半。她吃了一個半桃子,我就把手裏的桃子吃了。於是我以閃電般的`速度把盤子裏剩下的兩個桃子撿起來,在她面前瀟灑地搖了搖手指,說:“小姐姐,你要想打我,多念幾年書吧!”之後,他搬了把椅子坐下,大嚼桃子。

嗯!這個桃子味道真好!

數學小日記 篇8

買水果,分水果今天,媽媽帶着我去“水果園”買水果。我們買了兩箱120元的蘋果,一箱110的金桔,一箱150元的'芒果。該付錢了,媽媽考我說:“靈姍,你算算,媽媽要付多少錢?”我想了想,說:“120X2+110+150=240+110+150=500(元),媽媽要付500元。”媽媽微笑着點點頭,“不錯!”售貨員驚訝地睜大了眼睛,短短的時間我竟然在腦子裏寫下了一個遞等式。

我心裏在想:這次,遞等式可幫了我一個大忙。助人爲樂的平均分回到家裏,媽媽打算再考考我,又問:“今天,我們吃了半盒蘋果吧!”我爲難了,突然。平均分從數學箱裏跳了出來,對我說:"想我吧,總數÷人數=答案。"說完,就消失了。我想了一會,對媽媽說:“一箱蘋果60個,有10人吃”,60÷2÷10=3(個),媽媽,每個人吃了3個。今天,數學朋友們可幫了我一個大忙。

數學小日記 篇9

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和爸爸去書店買書。

我們來到書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書,來到收銀臺。爸爸說:“你這本書12.6元,我這本書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圓珠筆,給了50元還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對了,剩下的錢就給你買雪糕吃。”我想:50減12.6加16.3加

1.5乘3的和等於16.6元。我說:“16.6元。”“好,這16.6元就給你買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說

來到雪糕店,爸爸又問我:“我買2個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還剩多少錢?”我想:簡單,16.6減1.5乘2,等於13.6元。我說:“還剩13.6元。”爸爸說:“不錯嘛!還可以。”我生氣地說:“你小看我啊,這可是二年極的'題目。我要是連這些都不會,我還是四年級的學生嗎?”

數學在生活中是離不開的。

數學小日記 篇10

晚上,弟弟說肚子餓了要喝奶粉,我看到媽媽在洗衣服,就幫忙給弟弟泡奶粉。可是我不知道要多少的水和多少的奶粉,於是我跑去問媽媽。媽媽跟我說需要180毫升的'溫水。我又問媽媽需要幾勺奶粉,媽媽說:“30毫升的溫水需要1勺奶粉,那180毫升的溫水需要幾勺?你算算看!”我一邊嘴上在加一邊手指數着幾個30:30+30=60,60+30=90,90+30=120,120+30=150,150+30=180。終於數到第6個30加起來就是180了,我趕緊跟媽媽說是6勺。媽媽笑着說:“答對了,但是如果你學了乘除法,算起來就會更簡單了180÷30=6,很快就能算出來了。”原來可以這麼簡單啊!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要好好學習它!

數學小日記 篇11

今天我和好朋友周子然去看書。我們來到閱覽室,閱覽室裏的書可真多呀!有繪本、有故事書……我們先來到了最喜歡的繪本區。我和周子然一起數了一下,發現每一行都有20本書。

這時周子然想要考一下我,對我說:“你知道繪本區一共有多少本書嗎?”我擡頭數了數發現一共有三行,每一行都有20本。那麼繪本區一共有20+20+20=60(本)。周子然聽完我的.回答後十分贊同。

於是,我們一起在閱覽室從下午一點閱讀到兩點半。我看了繪本30頁、故事書28頁,一共看了30+28=58(頁),總共花了一個半小時。一小時等於60分鐘,半小時就是30分鐘,也就是我看了60+30=90(分鐘)。

閱讀的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

數學小日記 篇12

今天是星期六,我媽媽拿了100元去買菜,她讓我在家玩電腦,可是我和媽媽道別後,才玩了半個小時的“紅警”,就玩煩了,我乾脆坐在沙發上,等我媽媽回來。

“叮咚!”門鈴終於響了,我打開門,正要喊媽媽,卻發現是一個送水的叔叔,我失望的指了指飲水機的所在處,並交了二元送水費。等他離開後,我繼續等,終於,門鈴又一次響了。我這次開門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可一開門,正是媽媽回來了。我欣喜若狂,趕緊幫媽媽拿菜,呵!還真不少,有二斤西紅柿,一斤蘑菇,還有三斤排骨和一斤青菜。我估算:“這西紅柿需要1.5元。蘑菇得0.8元,這青菜嗎?得1.0元,還有這肉,得30.0元.對吧老媽。”“不錯兒子,媽媽拿了100元,你算算還剩多少錢?”“嗯——100-(30+1.5+0.8+1.0)=66.7元,還剩66.7元,對吧?”“對!兒子你成了我們家的`計算器了!”

“耶!”我高興的喊着:“我是我家的計算器。”

數學小日記 篇13

20__年9月3日星期二晴

大家好!我今年12歲,讀五年級了。今天,是個晴朗的天氣,我們一家7口人去超市購物。

跨進超市門口,裏面的食物應有盡有。我衝了進去,提起一個籃子。首先,拿了3包香腸,每包8.5元,共25.5元,拿了1包薄荷糖和1包牛奶糖,每包平均4.5元,共9元。我又向一條較寬的`路轉過去,看到了許多蛋糕和餅乾,拿了3包,共30元。我又買了一些日用品,共30元6角8分,又買了學習用品,共50元9角2分。我們來到結賬臺,共付146.1元。我們又去菜市場,買了3元豆腐,10元的青菜和胡蘿蔔,1元的蔥,7元的雞腿,28元的螃蟹,3元的花菜……共付60元,最後又進了水果店,買了10元的蘋果,5元的桔子,15元的西瓜,10元的香蕉,共40元,今天一共花去了246.1元。

啊,原來生活中處處需要用到數學知識——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數學小日記 篇14

今天晚上,做完作業後,媽媽讓我複習乘除公式。想到公式我嘆了口氣,不情願的坐在辦公桌前,開始一個一個的挨,兩個兩個的捱了四個這時,父親聽到我微弱的.聲音,走了過來。他認真的看着我,突然笑了。他告訴我,數學是一門科學,是一門高深而有趣的學問。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發明創造都離不開數學。

這時,父親看着乘法表,用手指告訴我一個很有趣的乘法公式。他讓我伸出十個手指,然後依次伸出一個。在這個過程中,閉手指數代表除9以外的另一個因素,減1,你得到十位數;沒有收盤的手指數是個位數。比如四指閉合,六指不閉合;然後,是4倍;9=36,其中3由4-1導出。測試的時候記得,4+6=10,也就是十個手指,哈哈!數學真的很有趣!

數學小日記 篇15

今天,我在一本《同步奧數培優》上看到了一道題:將一個長爲10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剪成6個完全一樣的小長方形(橫着剪二刀,豎着剪一刀),這6個小長方形的周長這和比原來的長方形周長增加了多少分米?

我想:這種題對我來說也真是小菜一碟!我先算好大長方形的周長,是(10+6)×2=32(分米)。因爲它橫着剪兩刀,有三個小長方形,就6÷2=3(分米);豎着又剪一刀,就分成了兩半,是10÷2=5(分米)。然後,我把每個小長方形的.周長算好:(5+3)×2=16(分米),6個小長方形的周長是6×16=96(分米)。最後,96-32=64(分米)6個小長方形的周長比一個大長方形多多少分米。

其實在《同步奧數培優》上還有許多這樣類似的題,它正等我去攻擊。所以,我一定不要像爸爸常常對我說的“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打好基礎,我便永遠都是勝利而不是失敗!

數學小日記 篇16

在數學興趣課上,數學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遊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

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141歲了,乾隆皇帝便贈了一聯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數學老師說:“這一副對聯裏,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數學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於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數學小日記 篇17

今天又是一個快樂的一天。我們在教室裏用吸管、橡皮泥和剪刀自己動手做了一個長是12釐米,寬是9釐米,高是6釐米的長方體。

首先,我先取出了一部分橡皮泥,然後把它揉成8個小球作爲頂點,接着我又剪了4根6釐米的吸管、4根9釐米的吸管和4根12釐米的吸管,然後,將兩根長12釐米的吸管和兩根9釐米的吸管,用四個橡皮泥球連接做一個長方形,然後在有橡皮泥頂點的位置插上四個高,接着再做一個跟剛剛一樣的長方形和剛做好的粘在一起就可以了。

第四節課,老師讓我們把現在的'長方體改成特殊的長方體,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方法,就是把9釐米的吸管改成6釐米的吸管,按照剛纔的方法粘上就可以了。

沒想到老師又讓改成正方體,我猶豫了一會,想到了還可以把12釐米的吸管剪成6釐米,這樣12根吸管都是6釐米,正方體輕輕鬆鬆就完成了。

這節課可真有趣啊!

數學小日記 篇18

今天,我和媽媽逛完街回家,到樓梯口時,媽媽問我:“從一樓上到三樓用了30秒,那麼,從一樓上到五樓要用幾秒?”

我毫不猶豫地說:“要用50秒。”

媽媽搖搖頭,連聲說:“不對,不對,你再想一想。”

我思考了一會兒,恍然大悟,說:“媽媽,我明白了!從一樓上到三樓,一樓不用上。所以,3—1=2(層),要上兩層,從一樓上到三樓要用30秒,30÷2=15(秒),上一層要用15秒,上到五樓,第一層不用上,5—1=4(層),要上四層。4×15=60(秒),也就是一分鐘。”

媽媽聽了,朝我豎起了大拇指,微笑着說:“你真棒!你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一道數學難題呢!”

解決了數學難題,我真開心!以後我要根據實際,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小日記 篇19

長方體變形記

數學是有趣的,它有許多的奧祕需要我們去探究,今天我們一起探究長方體的奧祕吧!

上午第一節課,楊老師讓我們做長方體框架。我按要求先準備4條12cm的吸管,4條9cm的,4條6cm的,並且用8個小彩泥球做8個頂點,

我很快把長方體框架做好了。老師要求我們把這個長方體變成特殊的長方體(有2個面是正方形),我先把4條9cm的都統一剪成6cm的,現在有8條6cm的,4條12cm的.,8個彩泥球,這次我是先把上下面長12釐米、寬6釐米的長方形做出來,一共做2個,拿出其中一個長方形,在橡皮泥球上把4個高立起來,最後把另一個長方形連起來就完成了。

接着楊老師又說要改成正方體,這個就簡單了,把12條吸管剪成統一長度,再用彩泥連接固定就可以了。

今天,我通過不斷變化圖形,知道了如何求棱長和。

同學們,今天的學習,你發現奧祕了嗎?是不是也很着迷呀!

數學小日記 篇20

今天的'晚餐真豐盛啊!還有我最愛吃的小籠包子呢!我先夾了一個包子咬一小口,把裏面的湯喝完,然後啊嗚一口就把包子吞了下去,哇,真美味呀!我一連吃了2個包子,媽媽說:“不能只吃一種東西,要吃點菜喝口粥,換一下口味。”我一邊夾菜還一直盯着包子,突然我發現包子只剩5個了,5個包子怎麼分呢?我就問媽媽一共蒸了幾個包子,媽媽說沒有數,我就問爸爸媽媽已經吃了幾個包子,爸爸說已經吃了3個,媽媽已經吃了1個,我已經吃了2個,3+2+1+5=11個,媽媽一共蒸了11個包子。11÷3=3個······2個,我們每人吃3個還餘2個,我就說爸爸媽媽你們每人再多吃一個吧,爸爸媽媽誇我很孝順。爸爸問我現在我們每個人還應該吃幾個,我是這樣算的:爸爸再吃一個 4-3=1個,媽媽再吃3個 4-1=3個,我再吃一個 3-2=1個。最後,媽媽爲了獎勵我,她把她的包子又分給我一個,3+1=4,我今天晚上吃了4個包子,包子真好吃呀!

數學小日記 篇21

回老家的路上,媽媽給我講了壓歲錢的.由來。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聽了媽媽的話,我巴望着春節馬上到來。

大年初一,我就收到了許多紅包,爸爸、媽媽各給了我200元,二伯母、三伯母各給了我200元,大伯母給了100元,大姑給了100元,二姑給了200元,到晚上我一數,5個200元,2個100元,總數爲:200×5+100×2=1200(元)。

大年初二,到了姥爺家,姥爺、大姨、二姨、舅媽各給了我100元,100×4=400元。

加上初一收到的壓歲錢1200×400=1600元。這些壓歲錢我要合理使用。

數學小日記 篇22

我家養了兩隻小雞,一隻叫鬧鬧,一隻叫安安。鬧鬧吃米時一口吃三粒,安安吃米時,一口吃一粒,小雞點一下頭吃一口。恰好,等它們吃完了每隻小雞都點了156下頭,我要算一算媽媽給小雞乘了多少米。我筆算了一下:鬧鬧156x3=468(粒),安安156粒。共468+156=624粒。

二年級數學日記我家的小雞:我家的寵物不僅有小雞還有一隻小龜,名叫片克。一次我仔細地觀察了片克,給自己出了一道數學題:片克兩天吃肉50克,喝水半天0.5毫升,在我家待了一年,三個月長一毫米。問片克在我家吃喝共多少?共長了多少毫米?我算了一下:吃飯:50/2=25(克),365x25=9125(克),喝水0.5x2=1ml365x1=365ml.

一年小龜長12/3=4毫米。

數學小日記 篇23

大年初六,爸爸、媽媽帶着我去了太倉弇山園百樂園遊玩。

我先去售票亭買了一張“豪華飛椅”的票,售價10元。這裏有許多鞦韆式的座位,圍繞在一個大圓柱周圍。開始轉的.時候,大圓柱的外層徐徐上升,座位也在轉的同時不斷地上升,人在座位上飛了起來。越飛越快,有的人開始尖叫起來。但是我覺得一點也不害怕呢。接着我們又買了三張“花籃式觀覽車”的票,每張20元,總共60元。最後我和媽媽又去坐了“太空漫步”,每張15元,共計30元。這樣的話我們總共花了10+60+30=100(元)。

在玩的過程中我碰見了同學,他手中拿了一張40元的套票,聽說可以總共玩八個項目。這下我才恍然大悟,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買40元套票的話,同樣玩這三個項目不用套票要花費100元,而用套票我們只要用40元,足足便宜了60元。唉,我真是虧本了!所以我要告訴小朋友們,下次你去這裏玩的話想要節約點錢的話還是買套票吧,這可是我的忠告喲!

數學小日記 篇24

七月二十日,天氣晴朗,在下午五點鐘左右,我和媽媽一起去菜市場買菜。

到了菜市場,我聽到了菜市場裏吵吵鬧鬧的,我看到了菜市場里人山人海,我牽着媽媽的手走進了菜市場。

媽媽第一個買了條大魚,要付十元,第二個買了青菜,要付五元,第三個買了十隻小螃蟹,要付十三元,第四個買了一大塊牛肉,要付三十五元,最後買了一袋大米,要付二十元。

我對媽媽說:“這麼多東西,我們的車放的`下嗎?”媽媽說:“放得下啊,那媽媽問你一個問題好不好?”我連忙說:“好!”媽媽問我的問題是這樣的:大魚要十元,青菜要五元,十隻螃蟹十三元,一大塊牛肉要三十五元,一袋大米要二十元,我讓你算一算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錢呢?

哦!我算出來了,10+5+35+20+13=83,我馬上告訴媽媽;“您今天一共花了八十三元錢。”媽媽聽了微笑着說:“不錯!算得這麼快!我家寶貝算術有進步了!”

數學小日記 篇25

今天真是個好天氣!我和媽媽準備去小區對面的嘉盛廣場買東西。

來到嘉盛廣場的信和超市,媽媽要買一瓶洗潔精,於是,我們就走到了洗潔精專區。這時,媽媽對我說:“我現在要買一瓶柑橘位的洗潔精,這裏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種最實惠。我就買最實惠的那種。”我心想:這有什麼難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掃過去,排除了很多瓶,只剩下兩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細的端詳着,發現雖然兩瓶洗潔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裝紙上寫着的重量是不一樣的:一個寫着1.5千克;另一個寫着1.3千克。而它們的價格都是12元,當然是1.5千克的那瓶便宜一點啦。我對媽媽說:“這瓶最便宜,就買這瓶吧。”這時,媽媽拿着另一瓶洗潔精笑嘻嘻地對我說:“這瓶1.8千克,12.9元,這瓶最便宜。”我仔細一看,原來那是超級特價裝,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處都充滿着數學,一不小心就會出現錯誤,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數學小日記 篇26

星期天早上,我和爺爺去荷塘藥店買了兩盒藥丸——胃二舒,兩盒44元,一盒22元。爺爺給了她50塊錢,售貨員給了爺爺6塊錢。找到錢後,我用十進制加減算了一下。

爺爺也可以這樣付錢:1.先付售貨員40元,再付5元找1元。2 .如果爺爺有零錢,可以先交40元,再交4元。通過這次和爺爺買藥,我知道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還有一次,我和姐姐去超市買東西。買了一包牛肉乾,一瓶牛奶,一瓶汽水,花了我10塊錢。趙霖買了一盒餅乾和一瓶汽水,總共9元錢。我們給了店主20元錢。

店主給了我們2元錢。當我們準備回家時,趙霖說:“我想買10個泡泡糖。”我拿出錢,發現店主從1塊錢給我的`錢多了。我們回去把1塊錢多找給他。店主稱讚我們是誠實的孩子,這讓我們感到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