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中學生元宵節1000字日記

中學生元宵節1000字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導語: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小編先在這裏住大家元宵節快樂!3則1000字的元宵節日記送給你們(づ ̄3 ̄)づ╭❤~

中學生元宵節1000字日記

  日記一: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老師宣佈:明天下午學校將開展“一起鬧元宵,同品童年樂”的主題班隊活動,每個人都要準備碗、勺子……沒等老師說完,同學們個個都歡呼雀躍起來。

終於到了第二天下午,教室裏裝點得漂亮極了:紅的燈籠、粉的燈謎、五顏六色的花燈,每一個角落裏都充滿了節日歡樂祥和的氣氛!

活動開始了,首先猜燈謎,這可難不倒我!“四個人搬木頭”、“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南洋有個人,只有一寸長”,同學們個個抓耳撓腮,我想了一會兒脫口而出,同學們都向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哈,我成了班級猜謎冠軍,還得到了很多的獎品呢!接下來的活可要讓同學們大顯身手——搓湯圓!你瞧,一個個坐在那裏躍躍欲試,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

隨着老師的一聲令下,每個小組都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我們把帶來的麪糰分成了四個小團,每人一份。我摘了一小團麪粉放在手心,輕輕地來回不停地搓揉,就這樣一顆如鵪鶉蛋大小、雪白的湯圓就“誕生”了。不一會兒,我的小碗裏已是滿滿的一碗湯圓。再看看嚴睿做的湯圓,只有手指頭般大小,就像一粒粒圓圓的珍珠,恨不得把它們一口吞下!我又向其他同學望去,吳喜雨的兩隻手上都沾滿了雪白的、黏糊糊的麪粉,就像戴了白白的手套,她還不停地在同學面前耍威風,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朱鵬的臉上不知爲什麼“塗”上了一層雪白的麪粉,活像是一個粉墨登場的戲劇演員……

湯圓搓好了,開始下湯圓了!老師先把幾個小組的湯圓倒進了熱氣騰騰的鍋裏!時間好像凝固了似的,等了好久湯圓還沒煮好。一雙雙眼睛緊盯着煮湯圓的鍋!咦,哪來的香味?原來是湯圓沸騰了,整個教室裏瀰漫着濃濃的糯米香味。同學們個個情不自禁地微閉着眼睛貪婪地嗅着,一副副陶醉的樣子。

“近水樓臺先得月”,由於坐在前排,我迫不及待地站起來,伸長脖子向鍋裏望去,只見一隻只雪白雪白、圓溜溜的湯圓在鍋裏隨着沸騰的開水不停地翻滾着,好像在比賽似的。

老師分好了湯圓,讓我們等一會兒再吃。聞着濃濃的香味,同學們個個饞得垂涎三尺。我實在忍受不住那香味的誘惑,趁老師不注意時,急忙將一顆湯圓放進嘴裏,“哎喲,好燙!”疼得我把舌頭伸得好長。

吃着那白花花、胖乎乎的湯圓,同學們的臉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因爲這是我們自己做的湯圓!

難忘這個元宵節,期盼下一個元宵節!

  日記二: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衆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噴噴的牛排之後,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湯圓,有黑芝麻餡的、豆沙餡的、果仁餡的,令我眼花繚亂,我隨便夾起了一個,一嚼,啊!滿口的豆沙香飄了出來,發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夾起一個又一個,吃得我滿嘴飄香。

晚飯後,我們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廣場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維持秩序,公路上連汽車都沒有,人們把公路當成了人行道,人羣緩緩的流向南湖廣場。當我們走近廣場,哇!那裏已經是人頭攢動,看樣子我們只能擠進去了。八點鐘一到,開始放焰火了,一顆顆禮花騰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開,有的像有節奏飛舞的流星,有的如閃閃發光的金環,有的像綻放着菊花,有的還像滿天的繁星……剎那間,又一聲巨響,一個禮花在天空中爆開,發出耀眼的彩光,在場的人們隨着禮花的綻放而轟動,夜空被裝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斕,廣場上沸騰了……

今年的元宵節真的讓人難忘!

  日記三:

春節的氣氛還在瀰漫,元宵的氣息又撲面而來。

俗話說:“正月十五大似年”,元宵節下午,我們的學校裏張燈結綵,喜氣洋洋,迎風招展的彩旗,醒目耀眼的標語,無不爲節日增添歡樂的氣氛。我懷着愉快的心情踏進教室,“歡度元宵”四個彩色大字直撲眼簾。同學們有的在黑板上畫畫,有的幫老師寫燈謎,有的在找合適的地方掛花燈,個個忙得不亦樂乎。班主任李老師正在將同學們寫在長方形紅紙上的燈謎用一根長繩串起並掛在牆上。

活動開始了,首先是元宵班會,“大頭博士”柏雲軒自告奮勇地走上講臺高聲朗讀他精心準備的元宵節資料。讓我們知道了許多有關元宵節的來歷習俗,接着黃洋同學又聲情並茂的朗讀了幾首有關元宵節的詩詞,其中一句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寫得多美啊!

接下來,我們開始進行“有獎猜燈謎”活動,聽說猜中有獎品,同學們個個熱情高漲,臉上寫滿了自信。其中有個燈謎是“傘兵”(打一成語),聽了燈謎後我立刻思索起來:傘兵是從天上降下來了,那就是……“從天而降”,我大聲地報出了答案,耶!回答正確,老師給了我獎品—一塊橡皮。

最開心的要數做元宵了,老師特邀了兩位嘉賓:我的媽媽和戚悅的媽媽來教我們做元宵。只見大大的“雪球”被媽媽切成了許多塊,分給每個小組,然後她耐心再教我們怎麼做元宵。只見她先掰下一小塊麪糰,用雙手摁、壓、揉,直到緊實爲止,再把它搓圓了,很快一個白白胖胖的湯圓誕生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掰下一塊麪團,也揉揉壓壓,因爲力氣太大了,麪糰散開了,我只好重新來做。我把麪糰做成了小窩狀,在裏面放上了白糖,再輕輕揉搓,哇!成功了。我再看同學們做的,有大有小,大的像乒乓球,小的像鳥蛋。王燕婷還在元宵上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還真有點像女媧造人呢。溫馨還做了許多小元宵,不是想把它串成元宵項鍊吧!哈哈……每個同學的臉上都盪漾着燦爛的笑容。

終於元宵下鍋了,過了幾分鐘,鍋裏便傳出了元宵特有的香氣,我舀起一個湯圓蘸點糖,送入口中,哇!好美妙的滋味。我吃完了還想盛,可是鍋前已經排成了長龍。我只好耐心等待,不一會兒那麼大鍋的元宵就被吃了個鍋底朝天,三位老師都笑了。

啊!湯圓圓圓,我祝同學們成長圓圓,學習圓圓,也祝老師們萬事圓圓,盡享幸福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