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黃石,黃梅縣旅途日記

黃石,黃梅縣旅途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晨,路邊小吃,饅頭帶餡(餡爲糖與芝麻),包子,粥,見多得驚人的孩子們穿校服匆匆上學。車水馬龍,車吼急撞,長江港口一帶高樓密集,空氣污染,城市膨脹。

黃石,黃梅縣旅途日記

已不願意在此喧鬧大城逗留,昨夜大型運輸車攪擾一夜,少眠。

上午,乘車往黃梅,2小時車程,高速,時見連綿黃花,是油菜花正旺,略過村舍。

達黃梅,古縣,塵土多,街窄,此爲黃梅戲發源地,興於清代,黃梅戲,原爲皖地民間採茶歌,後流傳於安慶而著名(當時安慶很繁華),說附近山上亦有茶園。

午後縣城乘坐2路車,去五祖寺,價1元,到山腳,換乘出租車10元,即可達寺前。寺廟建於山腰,若步行上來要4公里,山寺莊嚴,但內噪音隆隆,在修造,一剷車在拆除磚瓦。——“大興土木”從紅塵滾滾直達幽靜禪林,奈何?!寺中白蘭樹正開,拜過五祖真身殿,此地爲禪宗開山之地,此寺以此名揚四海。

五祖,弘忍(606——675),唐代高僧,俗姓周,黃梅縣人,7歲出家,是主要創立禪宗者,養成頓悟之風,後遠播日、朝、東南亞,他之後傳至慧能。禪宗特點是“蕭然靜坐,不出文記,口說玄現,默受與人”。

宋代歐陽修曾遊五祖寺,留詩:

“日暖東山去,鬆門數裏斜。

山林隱者趣,鐘鼓梵王家。

地闢遲春節,風清變物華。

雲光漸容與,鳥弄已交加。

冰下泉初動,煙中茗未芽。

自憐多病客,未探欲開花”(《五祖寺》)

詩人來時應爲季節是正月,此地乍暖還寒,但春氣已經開始在山坡汩汩融冰了。

山路遠望,山下油菜花連片,美甚,恍如天國桃源,飄落他邦,“風景永遠在路上”。在我們到達的城市裏,風景化爲"塵泥"。

在五祖寺山腳的鎮子問路,租車,所遇均和善,可能受佛地風習潛移默化,未見湖北沿途那種“兇巴巴”,此地也爲鄂豫皖三省交界,憑舊街可想見此地明清代的繁華。

黃梅也有鐵路,1997年京九線通車後,走了一段湖北東部線,由黃岡鄂州武穴通過。

黃梅,這個地名優美,富於詩意,是因有一種黃梅樹?問了幾個人,說不清,我倒寧願相信是。它因爲黃梅戲更加使人有遐思。我也覺得春季遍野的油菜花也與此有某種連接。

想及,古詩人雅士對付世界矛盾,一是“穿越它”,即“行萬里路”,如李杜與唐宋之人,二是“超越它”,即“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上升到佛學這樣的宗教層面。

夜宿黃梅汽車站前,旅館潮溼,夜久聽雨聲,被子似乎很潮,因房間裝修不久未乾。夜裏雨中野鳥在哪裏叫喚。

2014,3,25,湖北 黃梅縣

晨,冒雨吃麪條,辣。

雨稍住,縣裏乘車往四祖寺,票價3元,到大河鎮,轉乘出租車,10元,爬山,四圍雨中雲霧纏繚,很飄渺。

四祖寺,寺門耆舊莊嚴,山林蔥鬱寂靜,(無雜音就好),令人換境。內有佛學院,見學子甚多,僧人魚貫靜默進入飯堂。寺內有一很大的圖書流通處,整個寺院所佔山林面積可觀,園林整潔,井然有序,可見歷來治理有方,本寺還辦有佛刊、網站,僧人多很年輕。

出寺,登山許久,見毗盧塔,此塔我曾於80年代見於《中國名勝詞典》,景慕已久,今得一見,塔身獨特,建於唐代,歷經滄桑,斑駁,但仍屹立山腰。四山風景佳,鳥鳴,春桃開,許多樹木已經開始完全綠了,從早春向仲春過度。

四祖寺的方丈爲淨慧長老,系國家佛協副主席,河北著名栢林寺長老,後到此度過晚年圓寂。此寺看來治理良好可能與僧人及傳承相關。

在毗盧塔下靜坐一小時,觀山,此塔有漢代建築氣象,蒼勁渾蒙。少見。

歸路見掃墓的人們,三三兩兩,清明將近,要一直祭掃到清明過完,此一帶概以紙花放置墳頭,焚香但不供果。

午後14時許,歸縣城,吃米飯、瓦罐湯,6元一罐,夠一個人喝,此湯爲本地一絕,種類有十來種,蓮藕湯、排骨湯、蘿蔔湯、山藥湯、紅棗湯等,均配以肉汁老湯,由巨大蒸籠(大鐵罐)內分蒸,慢煲,木炭火烘,工藝古老。喝過出汗,健胃,舒服,平民都喝得起。

此一帶有許多外出務工者,已經回到家鄉,與聊,有的在外幹了一二十年,混的好的`,在縣城購房置業,說還是家鄉好,最初喜歡大城市,廣東、北京、上海都去了,現在覺得還是家鄉最好。

說最近一週油菜花開的最是時節,再過十幾天就不行了,沒這麼盛。

夜宿烏牙寺,

舉手捫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李白《夜宿烏牙寺》)

唐代李白曾來過湖北黃梅縣,此詩寫於附近的南山靈鷲峯。

黃昏,讀四祖寺刊物《正覺》,及栢林寺刊物《禪》,有的佛院刊物文學性亦很強,其中文章、詩賦均有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