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污水處理廠施工日誌

污水處理廠施工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導語:通過見習,瞭解和親身接觸一些在污水處理中的機器設備,並初步瞭解其在實際生產中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污水處理廠施工日誌,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污水處理廠施工日誌

  污水處理廠施工日誌(1)

爲使污水經過一定方法處理後,達到設定的某些標準,排入水體、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等的採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爲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個過程爲通過粗格刪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刪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爲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牀),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爲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污水處理廠施工日誌(2)

這次在惠州第七污水處理廠爲時十天的'學習,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不僅是因爲十天時間的充足,更因爲是我們對於污水廠的學習是從工藝流程、實驗、中控的全面細緻的瞭解,讓我們從污水廠的硬件和軟件設備都有了一定認識。 首先,瞭解一座污水處理廠,是先從它的處理工藝流程開始瞭解。惠州第七污水處理廠採用的是SBR工藝(俗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具體流程如下:進水→提升泵房→粗細格柵→旋流沉砂池→SBR池→紫外線消毒池→出水,而整個流程中產生的污泥集中在污泥池中處理進行污泥脫水外運。

在進水環節,裝置了檢測儀器,檢測進水中COD、BOD和其他重金屬的含量,這些數據能及時地反應到中控室,進行及時的監控,對於水質各種指標和金屬含量超標的情況能做出及時的反應。提升泵房是將水位提升到長期水位,然後再經過粗細格柵將水中較大的漂浮物去除,之後在旋流沉砂池中,通過旋流運動使污水產生離心力,將污水中的懸浮細沙去除,才能保證後面的工序。

SBR池,是第七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的關鍵。其中有6個污水池,每個池子在一個處理週期中都有5個過程,進水、反應、沉澱、出水、待機5個過程。先是進水接納污水,等到水位達到要求時,進行曝氣,此時就是污水的反應期,這個時期可以根據前面說到的進水水質數據來決定曝氣的時間、強度和污泥迴流的量,以達到出水要求的COD和總氮總磷含量。反應之後進行混合液的固液分離,可以保證很好的泥水分離效果,這個時期是控制出水SS的關鍵。在沉澱完成後,反應器排除澄清水,也可以排出反應池的剩餘污泥。排水期結束後,反應池就進入待機狀態,等待下一週期的反應,在這個階段,爲避免污泥的腐化,應進行輕微的曝氣。這6個池就是這樣交替完成每個階段的污水處理任務。

在SBR池後的出水將進入消毒池,進行污水出廠前的最後一道工序,對水中的有毒微生物進行殺滅,保證出水水質。

實驗室也是一個水廠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任務是每兩個小時就對廠區的進水和反應池的出水取水,統一收集在實驗室,然後在第二天的上午進行COD、總氮和總磷含量的測定,具體的實驗步驟可以參照國家環保部化學檢驗方法文件。實驗室裏檢驗出來的數據要第一時間送到中控室或者廠長手中,然後根據這些數據決定要不要對處理工藝流程進行調整。而中控室,就是監控和及時記錄廠區污水的各種數據,對工藝進行調整,也必須時刻觀察廠區設備的運行狀況,出現問題及時反映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