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兒時的端午日誌

兒時的端午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五彩線、包糉子,打艾草,吃雞蛋,掛葫蘆。這是我記憶中端午節最有意思的地方。參加工作後,對節日似乎沒那麼在意了,也許是不在媽媽身邊,沒有人張羅過節的事情,也可能是周圍的人都普遍年輕化,對各種傳統節日都慢慢忽略了。公司每年還是象徵性的發節日福利,但就像春節一樣,不回家在外面總沒有那樣的氣氛。

兒時的端午日誌

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節前些天,媽媽就和左鄰右舍開始一點點準備過節的東西了。前一個月先把包糉子的米泡好準備着,保證包的時候米是糯糯的,準備好糉葉,紅棗和花生……偶爾我也會參與包糉子,媽媽手把手教我包糉子,但是最後我還是沒學會,媽媽笑着說你包的這個又癟又難看,可得自己吃了。每拿起一份材料開始做的時候都是信心滿滿的,最後的結局卻是“慘不忍睹”的,每次其實也包不完幾個,但是我喜歡參與這個過程

端午前前一個星期,鄰居們又開始做五彩線抽荷包了,戴在小孩子的身上,寓意是辟邪祛瘟,其實這裏是滿滿的父母對孩子的愛。凡事我都喜歡參與,跟鄰居家的奶奶學習抽荷包,一個個小巧玲瓏的,五彩的絲線,凝聚在一個個小小的荷包上,美極了。我只能做的簡單的荷包,鄰居家奶奶做的才叫精緻那,剛出生的小孩子還會戴老人家做的紅肚兜,紅肚兜上的蝴蝶蜈蚣真是栩栩如生啊。參加工作後,每到端午節我還會自娛自樂,我和蘇先生會佩戴五彩線,這是我們兩個人之間的小樂趣。

端午節當天的早晨,媽媽起來的很早,把葫蘆掛在外屋的門口房檐下,用綠色的樹枝裝扮着,美的呀。媽媽在準備着早餐,爸爸也會很早的起牀,帶着我和大哥去村南的河邊用清水洗臉,說端午節用河中的清水洗臉,一整年都精精神神的。北方的五月,早晨其實還是很冷的,每次都是賴在被窩不想起牀的,但是一想到一整年的精氣神,即使再冷的天,還是會和懶蟲“拼命”的。爸爸還會帶着我們找一找艾蒿,拔一些帶回去,媽媽說艾蒿是好東西,能祛瘟祛病,曬乾還能做藥材那。冬天手腳凍傷了,熬一些艾蒿水洗洗,凍傷的地方很容易就好了。參加工作換了地方,也許是水土不服,或是不習慣南方潮溼的天氣,身上騷癢,很多地方抓破了,媽媽就把曬乾的艾蒿寄給我,告訴我用這個去洗,幾天後瘙癢的.地方好了很多,後來的後來,我慢慢習慣南方的天氣了,瘙癢沒再出現過。不過悄悄的告訴你,媽媽曬乾的艾蒿,我每年都會從家裏帶過來一些,每一棵都用的很珍惜那。

兒時的記憶啊,是一樁樁,一件件,有高興的,有沮喪的,有被讚美的,有被爸爸媽媽訓斥的。兒時的記憶啊,那是我的財富。

隨着年齡的長大,我經常和蘇先生一起講小時候的趣事,其實,我知道,通過小時候我更想我年邁爸爸媽媽和那個我北方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