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普及醫學知識的刻不容緩日誌

普及醫學知識的刻不容緩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4W 次

身在醫院,卻很少下鄉。近日跟隨醫護人員到扶貧點進行體檢,在與村民的接觸中,深深爲他們未來的健康擔憂。

普及醫學知識的刻不容緩日誌

村民醫學知識貧乏的現狀

在對村民的體檢中,一位68歲的老人血糖爲21.6。他的兩個女兒,都在外地生活。他從來沒有化驗過,也不知道自己的血糖這麼高,更不清楚長期這樣下去會有怎樣的嚴重後果。他的眼底已經發生病變,並影響到了視力。另一位70歲的老人拿着一個小紙條,上邊寫着醫務人員爲他測出的血壓結果:180/90——意思是舒張壓(即低壓)90,收縮壓(即高壓)180。我讓老人念一下自己的血壓,他讀到:“低壓180,高壓190”。他把180與90之間的斜槓(“/”)當成了“1”。我問他讀過幾年書。圍攏過來的一位村民搶着說:“這是我們村的老秀才,念過中學,在我們這裏當了好多年的會計。”

有位已經查出患高血壓的小夥子,長得高大肥胖,年齡還不到40歲,時常會感到腦袋有些難受。他對飲食對他身體的影響還有些懷疑。他說他們院子裏有個老太太,每天都離不開大肥肉,現在都80多歲了,身體依然很好。許多年輕人所不知道的是,象這位老太太,在她前半生的那些年代,想吃肉都沒有那個條件。另外,現在農村體力勞動的強度也比過去大大降低,需要消耗的能量也不能相提並論。

糖尿病、高血壓病等,起病隱匿,病程長且病情遷延不愈。這一類慢性病,對人體是一把鈍刀子,如果控制得不好就會變成一把鋒利的刀子。糖尿病、高血壓病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量變的過程中,基本和正常人一樣,沒有什麼不舒服,一旦發病,往往十分兇險。過去貧窮時沒有得的疾病,現在吃穿不愁了,卻早早地讓並不富裕的那些人患上了“富貴病”,真是令人扼腕。

不良的飲食習慣

隨便走進一個農戶,映入眼簾的是那一坨緊挨一坨掛着的臘肉。對此,我現在不再稱讚他們豐衣足食,生活美滿,直接讓人感到的是心驚肉跳,好象看到的是不遠的將來那嚴重的.惡果。

在我國許多地區,至今還保留着“殺年豬”的習慣。進入臘月,莊戶人家殺上一頭豬,割成一條一條的,吊在廚房牆邊的繩子上。靠着牆邊燒着柴,一家人圍着火,有的抽菸,有的溫酒,有的探着上身伸出胳膊烤火,冒出的煙子熏製着上邊的臘肉。在老百姓的概念裏,經過煙熏火燎的臘肉,放得年代越長越有味道。過去沒有冰箱,平時沒有時間買肉,也很少有賣肉的市場,做成臘肉便於長時間保存大概是主要原因。現在,一個3口或5口之家,來年要吃掉一頭三四百斤的大肥豬,這種飲食習慣要改了。作爲非物質文化,不知道我們“申遺”了沒有。即使能“申遺”成功,從健康的角度講,新鮮肉還是要優於臘肉。臘肉不能再吃了,即或特別想吃,也一定要少吃。

普及醫學知識的刻不容緩

在我國患糖尿病、高血壓病的,無論絕對人數還是相對人數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隨着國家的富足、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不盡快加以引導,這些數字還會飛速地往上漲。

健康知識的匱乏,不科學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影響個人身體,拖累一個家庭,加重國家財政負擔,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對已經得了特殊疾病的患者,要跟蹤服務,藥品費用給予適當減免。

中國有個機構叫“疾控中心”,全稱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這個名稱把“預防”放在“控制”的前面,說明預防比控制還要重要。在預防上少花一分錢,就會在控制上多花數倍的錢。預防工作做好了,需要控制的業務量也就減輕了。

如今,村民們吃的、穿的基本不愁了,而健康知識幾乎是赤貧的。健康知識的赤貧,長期來看,對他們生活質量的影響一點也不會比缺吃少穿更小。

普及醫學基本知識、正確預防疾病、正確認識疾病、正確治療疾病,社會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建國初期的那場掃盲運動,場面轟轟烈烈,步子紮紮實實,結果卓有成效。我輩雖沒有趕上,也知道受惠的不止是一代人。根據今天的社會背景和社會條件,再進行一場統一而又靈活多樣的、面向社會下層的健康知識普及羣衆運動,不敢說利在千秋,起碼能夠功在當代。形勢逼人,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