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關於我愛新聞的日記

關於我愛新聞的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新聞每天都有,只是視角不同。

關於我愛新聞的日記

新聞渠道四通八達,每天的新聞信息,像是打開閘的洪水一樣鋪開蓋地奔涌而來。但是爲了讓新聞能吸引眼球、刺激民衆的神經,雜七雜八的事件輪番登上了各級新聞節目,諸如‘誰家的狗會說話了,誰家的雞沒有毛了,誰家的地裏種出了什麼罕見的瓜了。’胡亂的堆徹成一堆。還有些新聞,報道的'事件,可算是駭人,比如“兩位老人打架,一位老人用刀子捅了另外一人,導至身亡。”同時播出了長達幾分鐘的兩位老人扭打在一起的視頻,美女主持人說:“長達幾分鐘的時間,圍觀的人不少,但是沒人管”。

這個新聞就這樣結束了,又切下一個。這位視頻上傳者把這視頻給了電視臺,電視臺只是這麼一播,卻讓衆多觀衆的心又受傷了一把、脆弱的神經又被敲了一下。血腥味夠濃,新聞視角夠獨特(習慣了看兩隻狗打架,這次卻是兩位老人)。可是這樣的新聞能達到什麼效果呢?美女主播這麼一播,就完事了?難道只是讓人們看着兩老人打架?有沒有什麼積極的正面的意義?難道還是再一次的告訴人們,“這個社會就這麼亂,以後少出門,大家看看老年人都打架鬥毆,動刀子了。”

其實這樣做新聞就太不負責任了。應當進一步做追蹤,進一步挖掘人性中埋藏的深層次的東西,或者探討“爲什麼連老年人也會用生命去計較一些小的得失”,通過深挖或者追蹤,發現社會中的一些頑疾,最好能找到治瘉的方法。給大衆以明示,讓大衆看懂、讀懂,帶動大衆一起思考,一起想應該怎樣。爲什麼,一些新聞節目做的如此粗糙,因爲媒體人也被社會中的浮躁之氣所侵襲,也被短時的利益所驅使,所以責任感、使命感在現實面前顯得單薄無力。

在這樣一個不讓人放心的社會環境裏,在這樣一個人心渙散的大羣體裏,在這樣一個喪失文化精神的社會中,是不是應該站出來一些類似‘魯訊’的人物,再次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