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我們是否缺乏點謙讓的精神日誌

我們是否缺乏點謙讓的精神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那天坐朋友的車去市區辦事,路過一條大街上的丁字路口,汽車,行人各不相讓,本來很寬闊的大街立刻顯得逼仄、混亂起來。前面的車走不動,後面的車拼命地按着喇叭,行人,與騎自行車,電動車的人在縫隙中左躲右閃地穿梭,不知道大家奮力爭取那一分鐘,甚至十幾秒鐘的時間去幹什麼,有什麼火上房的急事。

我們是否缺乏點謙讓的精神日誌

車動不了窩兒,朋友在車上唉聲嘆氣,說我們中國人太缺乏謙讓的精神了。其實他說的沒錯,我們的確缺乏點謙讓的精神。但是,我們都在指責與批評別人不懂得謙讓,而自己卻很少謙讓。

比如這一次,其實我的這個朋友要過這個路口的時候,正好有一輛要向左轉的車,若是我的朋友稍微停一下,放那輛車過去,也許就不會造成交通堵塞了;或者,那位左轉的朋友稍微等一下,而讓直行的車過去,他也就順利通過了。可是,大家都在指望着別人謙讓,而自己卻當仁不讓,爭先恐後,都怕吃了這點小虧,都擔心耽誤了自己的時間。

於是,交通堵塞與混亂的現象就發生了。其實,這些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我們已經見怪不怪,習以爲常了。遇到這種情形的時候,都是從別人的身上找原因,惟獨不檢討自己,反省自己。似乎錯的`總是別人,正確的永遠是自己。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批評家,評論家,但似乎缺少有勇氣的實踐者。

馬路上,公交車上,火車站裏,售票廳裏,遊樂園中,博物館內,凡是人多的地方,我們的謙讓精神便蕩然無存。大家你擁我擠,個個如過江之鯽,人人似開弓之箭,一窩蜂地向前奔,向前擠。

大家的心理幾乎一樣:晚了就沒有自己的份兒,排在後面就要吃虧,落後了就會被別人瞧不起。這個時候,什麼溫、良、恭、謙、讓,什麼退一步海闊天空,什麼吃虧是福等,似乎都成了一句空話。我想,那些拼命往前擁擠的人,家裏的牆壁上或許掛着“溫、良、恭、謙、讓”的條幅,辦公桌的玻璃板下或許壓着“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座右銘,或許,還裝裱着一張“難得糊塗”的字畫。但是,那都是給別人看的,對自己沒有起任何作用。

“一紙書來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還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當年清朝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這樣勸導自己的家裏人。家裏人本想利用張英的權勢逼鄰居退讓,但張英卻用這樣的方式回答了家裏人。

於是,雙方各三尺,留下了“六尺巷”的美談;“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底清淨方爲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唐朝的布袋和尚這樣勸解世人;《菜根譚》有一句話說的好:“處世讓一步爲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根本。”

這個社會本是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要想讓別人怎樣對待自己,自己就要怎樣對待別人。趨利避害雖然是人的本性,但是人是高等動物,有羞恥心,有包容心,有羞惡心,有悲憫心,因此,人絕不是惟利是圖的個體,爲了尊嚴,可以放棄許多利益。

當我們物質生活富有的時候,也希望我們的精神富有起來。不能做物質的巨人,而當精神的矮子;不能做金錢的努力,而要塑造高尚的品德;不能心爲物役,而要做通達文明的人。我想,要讓我們日常的社會秩序好起來,別的大話不用說,每個人都謙讓一點,讓我們學會排隊,學會遵守規則,學會保持安靜,學會尊重別人的隱私等,就是向文明邁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