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這樣的相見不如懷戀日誌

這樣的相見不如懷戀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那天,接電話邀約中學同學聚會,語之切切,卻打動不了自己,婉拒了;但後一渣友同學(呵呵,看到莫生氣,此渣乃摯友也,同屬活在最底層的渣啊)又追電話,那是無法拒絕的命令,聽指揮屆時赴約。

這樣的相見不如懷戀日誌

掛斷電話不禁問自己:你算個什麼玩意,還要三請四接?

“薄情寡義”說的是自己嗎?可自己並不認同這四個字啊,或許,是歲月的打磨讓自己變得世故,同學之誼看得淡了,也許吧。

人生若只如初見,中學的'生活,記憶裏全是學霸們的驕傲和我們幾個學渣的交集,音容笑貌依舊如昔。稚嫩的人生,象牙塔裏的生活,似發黃的電影,一幀一幀在腦海裏浮現;那些當時可惡的舉動,現在想想都是笑翻的場景,倍感親切。只如初見,如果時間定格在那個時候,該多好!

中學同學聚會,早先參加過幾回,到後來已經好多年、好多次沒參加。記得之前最後一次聚會,唉,說是聚會還不如說是聚餐;吃吃喝喝,打情罵俏,回憶定然是免不了的俗套,杯盞交錯,人仰馬翻,好一番熱鬧的場面;胡吃海喝之後,酒肉穿腸過、那個啥也沒留;眼看滿桌的殘羹冷炙,心裏空咯咯的。之後常自嘆,聚一次、淡一次。

畢業,各奔東西,三十多年的跨度,各自都有着與旁人不同的軌跡,或浮或沉;不再有交集的日子,誰知道會改變什麼,總之,相互陌生的履歷不僅僅是容顏的改變,世態炎涼侵蝕了一張張白紙,世故,又豈止是自己?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再見還是同學,再見又能如從前?目光,從一個同學轉到另一個同學身上,看着熟悉卻又陌生的面孔,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着淡而無味的閒話;缺失了中學時,那種無拘無束的坦率真誠,和扯皮吵架後更加親熱的感覺,只如初見——或許,只能是一種願景。

也許,這,就是不願參加中學同學聚會的原因吧!

雖說,對這種酒肉聚會很失望,而內心深處想說的是:讓中學的生活在記憶中深藏發酵,越釀越醇;莫讓相見淡化曾經的美好,這樣的相見不如懷戀!箇中心思,幾人能懂!等閒未變故人心,莫怪故心人易變呵,祝同學們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