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六月的瀛湖枇杷香又甜日誌

六月的瀛湖枇杷香又甜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初夏六月,枇杷成熟季節。當你來到西北五省最大人工淡水湖,國家AAAA級風景區——安康瀛湖,不僅可欣賞優美的湖光山色,還能在湖畔的瀛湖鎮移民新村清泉,飽嘗一湖秀水孕育的皮薄、汁多、香甜可口的大枇杷。讓你乘興而來,興盡而歸。

六月的瀛湖枇杷香又甜日誌

瀛湖,位於陝南安康城西南16公里處,總面積102.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77平方公里,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

景區碧水藍天,水質優良,物種豐富,氣候溫和,島嶼衆多,素有“陝西千島湖”之美譽,是獨具秦巴漢水自然風光的風景名勝區,陝西十大美景之一。2014年初,瀛湖生態環境保護項目通過國家環保部、財政部評審,列入全國首批15個湖泊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項目之一。

從安康城出發,自駕或從瀛湖碼頭乘船,1小時可達清泉村。信步而行,枇杷園裏碩果壓枝。舉目遠望,層層山巒滿目蔥翠。正值枇杷成熟時節,果園內忙碌一片,遊人如織,果農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

瞧,一顆顆金黃飽滿的枇杷讓人垂涎欲滴。前來採摘的遊客或悠閒地手提果籃,或輕鬆地翻爬上樹,或自在地席地而坐,盡情飽嘗美味的枇杷,親身體驗採摘豐收果實的喜悅。

枇杷,這“初夏第一果”不只是讓人們享受它果肉的甘甜爽口,它的全身都在滋養人類——枇杷葉、枇杷花,甚至樹皮,皆可入藥,成爲解除人們病痛的良藥。它的無私奉獻精神,讓人心生讚歎和敬意。

枇杷四季青綠,樹形美觀,因樹葉形狀酷似傳統樂器琵琶而得名。枇杷花開在冬季,如雪一樣潔白。初夏時節碩果盈枝,滿樹披金。這甜美的枇杷果,從孕育到成熟,經歷了寒冬和酷暑的層層考驗。

枇杷與櫻桃、梅子並稱爲“果中三友”。古詩云:“乳鴨池塘水淺深,熱梅天氣半晴陰。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美味的枇杷堪稱果中上品,古代文人以枇杷下酒,實在風雅別緻。想來枇杷的酸甜爽口,令他們神清氣爽,吟詩作賦的靈感更會滔滔不絕了。

據“村官”文寶君介紹,山環水抱的清泉村,依託水陸兩便交通條件及瀛湖旅遊業迅猛發展的資源優勢,緊緊抓住創建生態旅遊村的'發展機遇。1993年嘗試培植,後經多次改良,不斷引進、嫁接新品種,打造優質富硒枇杷品牌。從當時每公斤5元無人問津,到如今每公斤20元仍遊人絡繹不絕,爭相進園採買。“摘枇杷、品枇杷”已成爲瀛湖一項重要的旅遊觀光項目。

目前,清泉村種植的主要有長虹、解放鍾、大五星等優質枇杷品種。特別是解放鍾,它色澤鮮亮,酸甜適度,汁多肉嫩,生態有機,營養豐富,深受廣大遊客喜愛。還有豐產性好、果大肉多的大五星,單果重可高達150克呢!

近年來,瀛湖鎮不斷加大對林果園的培育和管理力度,積極引導果農嫁接改造老劣枇杷樹,推廣疏果套袋、測土配方施肥等,以先進技術提升品質,使區域內枇杷產量和收益年年增長。共培植優質枇杷2000餘畝,年總產量1500噸,年產值約3000萬元,枇杷已成爲清泉農業發展的主力,也是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果農人均年收入3000元。農民腰上的錢袋子鼓起來了,臉上的笑容也多起來了。

枇杷產業的發展催生了旅遊觀光農業的發展,衆多集餐飲、旅遊觀光、休閒娛樂、農業科技示範等功能於一體的“漁家樂”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每年枇杷成熟,都會吸引大量遊客來此觀光旅遊。2013年底,清泉村被評爲陝西省省級休閒旅遊村。

來到清泉,遊客不僅可以親自採摘枇杷,品嚐枇杷鮮果,也可在枇杷林中拍照留影,享用枇杷釀製的美酒……觀光農業發展讓枇杷產業的發展跳出了只賣枇杷的小圈圈,走出了一條嶄新路子,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爲更進一步打造優質枇杷品牌,讓省內、外更多的遊客品嚐到這裏的優質枇杷,在清泉村兩委會和合作社的帶領下,果農們還註冊了商標。清泉村的富硒枇杷健步走進市場,爲持續發展生態旅遊打出了一張靚麗的品牌名片。

在湖畔漁家樂品完小菜,漫步在湖畔的山山嶺嶺,暖陽中的山村如詩如畫。遠處湖面上,不時劃過遊船、快艇,雪白的浪花飛濺;近身旁,綠樹翠竹中,一棟棟設施完善外形漂亮規劃整齊的小樓建起來了,一條條寬敞乾淨的水泥路修到了各家門口,家家現代化電器一應俱全。山村上空嫋嫋升騰着午後的炊煙。湖光旖旎,山青水秀,好一處宜居的山村喲!

親愛的遠方朋友,瀛湖水鄉的養生富硒、天然無污染枇杷正飄散甘甜清香,期待着你來遊覽、觀光、採摘、品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