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知己難求,只因你有一顆過於追求完美的心

知己難求,只因你有一顆過於追求完美的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我們總是會以各種理由感嘆朋友越來越少。這固然不錯,美好的東西總是稀缺的。但是也沒有我們以爲的那麼匱乏,其實缺少的往往是我們對友情的那一份包容。

知己難求,只因你有一顆過於追求完美的心

古人感嘆“千金易得,知己難求”。我們也無時無刻不在哀嘆,生活越來越好,朋友越來越少。

都說得好像自己是視錢財如糞土,視情誼賽真金一樣的人。


要真的一邊是真金白銀,一邊是友誼,我們捫心自問,自己會作何選擇?

答案心中都有數吧。也知道爲什麼朋友少的原因了吧。

現實中,當金錢和友誼發生衝突的時候,真正選擇友情的人很少。因爲金錢而讓朋友反目成仇的人,倒是很多。

當然,這不是重要的。人性如此,大家都半斤八兩。

真正妨礙我們找到知己摯友的,是我們那顆對朋友要求太過完美的心。

說到知己,我們會怎麼想?

最好是門當戶對,有共同的話題和愛好;寂寞時,他能在身邊,約會時,他能知趣地走開;有困難時,他能恰到好處地出現;和別人吵架時,他能無條件、無底線地站在我一邊;和他媽掉水裏,他能先救我;還沒說話,他已經明白我的心思……

要求很高,想得很美!

但這是寫科幻小說、塑造完美英雄的思路,而不是交朋友的節奏。

春秋時期有一個絕對的風雲人物叫管仲,他任齊國國相期間,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成爲一代霸主。

管仲有一個發小叫鮑叔牙,也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連續超過十代人在齊國有封侯拜相之貴。

管仲和鮑叔牙年輕的時候曾一起做生意。管仲經常欺負鮑叔牙,將賺的錢大部分裝進自己的腰包。鮑叔牙看在管仲家裏窮的份上,沒計較。

管仲曾給鮑叔牙出主意,結果盡是些餿主意,沒有最大的坑,只有更大的坑。鮑叔牙也沒怪他,覺得只是時運不濟而已。

管仲曾三次做官,三次都沒多久就被罷免了。鮑叔牙覺得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那些當領導的眼瞎。

管仲和鮑叔牙曾經三次一起上前線打仗,管仲三次都當了逃兵。鮑叔牙也沒覺得管仲膽小怕死,而是因爲家有老母。

後來齊桓公和他的哥哥爭位,管仲站在了他哥哥一邊,還朝齊桓公射了冷箭。齊桓公即位以後,管仲被囚禁,論死。

結果鮑叔牙在齊桓公面前極力推薦,纔有了後來的歷史上的管仲,還有齊桓公的千秋霸業。

管仲因此感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先生啊!”

管仲和鮑叔牙能夠成爲知己至交,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面對對方的缺點,沒有太多計較。

就管仲這一身臭毛病,還有做下的那一堆爛事。換做我們任何人,早就在朋友圈、微博吐槽三百回了。但是鮑叔牙沒有。

當然,你肯定會說,可惜這一輩子不曾遇到鮑叔牙一樣的朋友。

其實,鮑叔牙也不是什麼好相處的主。

首先一條,他那不知進退、不識時務、瞧不起人,還尖酸刻薄的嘴臉,就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管仲臨死時,齊桓公問管仲鮑叔牙可否繼承相位。

管仲回答說:“不行。鮑叔牙雖然清廉剛直,但是瞧不起能力比自己低的人;別人犯了錯誤,他能一輩子揪住不放;不識時務,上不討君心,下不合民意……”

雖然我們經常說諍友可貴,忠言逆耳,但是真正遇到鮑叔牙這種情商低的人,沒多少人受得了,又何談成爲朋友呢?

管仲和鮑叔牙能做一輩子的知己,不是雙方有多完美。而是彼此能做到好的互相欣賞,不好的彼此包容。

我們經常用“人無完人”來原諒自己的過錯,卻很難用同樣的理由來寬恕朋友。

這纔是難以找到知己的重要原因。

說到知己,我們一定都會想到兩個人:俞伯牙和鍾子期。

然而我們卻很少有人想過,俞伯牙作爲朝廷大臣,而鍾子期卻只是一個穿蓑衣、戴斗笠、抗扁擔、持板斧的樵夫。

俞伯牙和鍾子期成爲摯友的原因只有一個:“伯牙善鼓琴,子期善聽。”

俞伯牙從沒擔心過自己和鍾子期身份地位懸殊,三觀不同,共同話題不多。

在俞伯牙看來,鍾子期能聽懂他彈琴,就這一點,就足夠成爲朋友了。

至於其他,不重要。

對朋友的要求總是過多,一點小事情,就足以讓我們對一份友誼全盤否定。

君子和而不同。真正的友情有一個,或者奢侈點有幾個談得來的點就夠了,剩下的需要彼此包容。

就如你願意讀我寫的文章,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我們就可以成爲朋友。

而你的性別、年齡、生活習慣、職業等等,都不重要。即使有些可能是我不喜歡的,也應該予以尊重和理解。

畢竟,朋友不是自己的複製品,而是一個有個性、獨立的人。

而每個人的獨立,都應該得到理解、尊重,予以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