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奶奶的油壺人生感悟

奶奶的油壺人生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W 次

我家鑲着白色瓷片的竈臺上放着一個又黑又小的青黑色陶製油壺。油壺的壺蓋與壺底的邊緣有幾個裂口,壺身也有細長的裂紋,這些缺口與裂紋在油煙的薰染下,顏色竟與其它地方相融在一起,並不顯得突兀。在現代的廚房用具面前,它本應該自慚形穢,但在我看來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品。它靜靜地立在竈臺邊,彷彿從歷史的塵埃中穿越而來,向每一個觀賞它的世人訴說它和它的主人們的故事。

奶奶的油壺人生感悟

這個油壺是奶奶出嫁時她的母親送給她的,寄託了一位母親對女兒今後能做一個勤儉持家的婦人的美好願望。這是一份簡單而沉重的禮物,奶奶並沒有辜負她母親的願望,自嫁給爺爺後,將有着十幾口人的大家庭的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人民正處在物質極度緊缺的時代,集體生產,物資統一分配,油、鹽供應不足,其它的調味品基本沒有。在物資普遍匱乏的情況下,就看誰會計劃使用了,這時奶奶的油壺就發揮了作用。

油壺其實只有兩個拳頭大小。奶奶會在每月初的時候將油壺灌滿,每次炒菜時壺嘴對着鍋底轉一圈,在鍋底邊緣形成一個小小的油圈,油滑入並沾溼鍋底時,將菜放進去。其實這點油也只是保證炒菜時不會粘鍋,天知道能吃到多少油。小時候幫奶奶生火時,喜歡看奶奶倒油的動作。她手持油壺,倒油時不緊不慢,細細的油線便從壺嘴優雅地流出,倒完後她將油嘴在鍋邊揩一下,並笑着對我說:“揩一下,油嘴的油就不會在外面流,不然又浪費又會弄髒壺。”火光映照着奶奶滿是皺紋的臉,奶奶的勤勞與智慧總是在那一刻得到最美麗的綻放。

後來媽媽嫁給了爸爸,作爲禮物,奶奶將油壺送給了媽媽。爸爸覺得將舊油壺作爲禮物太寒磣了,埋怨奶奶。奶奶不動聲色地看着媽媽,而媽媽很高興地接受了。後來奶奶每次向我們講這段往事的時候都會很欣慰地說:“我那時就知道了你媽媽會是個好媳婦,因爲她沒有嫌棄這破油壺,她懂得生活。”媽媽嫁過來後,奶奶把家裏的家務交給了她。做菜時,媽媽會記住奶奶的交代,倒油時要慢要穩,這樣纔不會因爲倒得太多而浪費。

進入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後,國家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興起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奶奶的油壺每個月可以灌很多次油,鍋底也有了一層浮油。奶奶總是叮囑媽媽,即使富裕些了一不要大手大腳,一定要節約。後來各種桶裝油涌向市場時,我們兄妹便覺得沒必要再用那個破舊的小油壺了,炒菜時直接用油桶到,有時太重拿不穩,油“譁”地倒入鍋中,在鍋邊濺起很多油點。奶奶這時會顛着小腳很急切地跑過來責罵道:“日子剛好點就要敗家了?你們真是不懂的過日子的難啊!”罵完便從櫃子裏拿出滿是灰塵的油壺,讓我們把油裝進去。我和哥哥咧咧嘴,相視一笑,無奈地接了油壺。

前幾年,哥哥結婚了,嫂子是城裏長大的,從小家庭環境優越沒有受過苦。她嫁進來時,奶奶執意要將油壺傳給嫂子,這一次我們全家都爲難了,怕嫂子不理解不接受。好在嫂子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她覺得在現代社會中還用這種油壺不合適,但是她還是欣然從奶奶手中接了過來,並笑着說:“奶奶,我知道您是讓我們以後過日子要節約,要懂得持家,我會記住並照做的。但是您孫子是個能幹的人,來找他的人很多,這個油壺用的話不合適,我們放在竈臺上,讓它每天提醒我。我把這個故事也講給看它的人,告訴他們您的妙招,您說好不好?”奶奶笑開了花,直說好。我們也覺得這個辦法很好,同時也暗暗誇讚嫂子的聰明懂事。

就這樣,這個油壺擺在了竈臺上,時刻提醒着我們,即使生活富裕了也不要忘記老一輩們的辛勤,要懂得節約。勤儉節約纔是生活長久的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