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對人生的感悟美文

對人生的感悟美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對人生的感悟美文1

我交了一輩子朋友,究竟喜歡什麼樣的人呢?

對人生的感悟美文

約略是這樣的:質樸、平易;硬骨頭,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不阿諛奉承,不背後議論;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無譁衆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考慮個人利益,也爲別人考慮。關鍵是個“真”字,是性情中人。

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每個人都想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

所以我說,不完滿纔是人生。

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對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來說:人生一無意義,二無價值。

如果一個人孤身住在深山老林中,你願意怎樣都行。可我們處在社會中,就要講究點人際關係。人必自愛而後人愛之。

沒有禮貌是目中無人的一種表現,是自私自利的一種表現,如果這樣的人多了,必然產生社會的不協調,千萬不要認爲這是個人小事而掉以輕心。

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只望有譽,不能有毀。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對人生的感悟美文2

會開車的朋友都知道,開車時方向是最重要的,方向不穩,左右搖擺,就容易發生車禍。人生就像行駛的汽車,無論選擇哪條道路,如果不能正確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盤”,難免在前進中遇上困難,甚至出“車禍”。

人生如行駛在單行道上的汽車,大多數人雖有明確的目的地,卻不知道沿途會經歷什麼。上下坡也好,曲直道也罷,要達到目標,就要把穩“方向盤”,把握好方向。方向對才能走得正、方向明才能行得快、方向定才能走到底。做到方向明確、正確,需要我們加強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補足精神之“鈣”,增添激情動力,就好比汽車備足了燃料、把好了方向,從容應對各種路況,全力以赴朝向目標前進。

人生豐富多彩,會“亂花漸欲迷人眼”,也會遇到各種坎坷挫折。這些都是無法迴避的,就像開車前行,會遇到不同的路段。然而,沿途風景的美與不美,卻完全取決於心境。成熟沉穩的人,就如同經驗豐富的司機,會清醒認識到人生無論順境逆境,都不過是一個個可以駛過的瞬間,在行駛的過程中,盯住前行路況的同時不忘欣賞沿途風景,讓自己有一個輕鬆愉悅的心情,把行駛的'過程當成一個享受人生的過程。

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有始終把目光放在遠處,車子才能行得直。這也啓示我們,目光短淺,只顧眼前,沒有遠大理想和目標,對未來缺乏規劃,只在乎眼前的得失,肯定成不了大事,沒準兒還會栽跟頭。就某一件具體的事情而言,如果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判斷和預計不夠,就可能對遇到的障礙準備不足,甚至因此而導致失敗。因此,人生需望遠,未雨而綢繆,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對人生的感悟美文3

有一女教師,在很多年之前,她的丈夫就在一場車禍中喪生了,而她一個人卻培育了三個博士生女兒。同時,她所教的很多學生也都成績優異,讓同事和朋友們都感到不可思議。

在一次採訪中,她向記者透露了她教學與教子的祕訣:不要指望別人都和你的見識一樣。 接着,她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十多年以前,她的小女兒正在上幼兒園。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兒的一張繪畫作品。當時,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總是充滿了想象,孩子的世界也應該是一個充滿了想象的世界。可是,在她女兒的一幅名爲《陪媽媽逛街》的畫中,既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車水馬龍,更沒有琳琅滿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數不清的大人們的腿……

奇怪!她拿着女兒的畫沉思了很久,終於解開了疑惑。原來,幼小的孩子只有幾歲,身高只能達到大人的腰部,走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羣將孩子遮掩着,孩子除了能看到大人們的腿,還能看到什麼呢?

女教師如夢初醒。是啊,孩子們上街看到的不是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而是大人們的腿,這是他們的身高決定的;學生對很多問題疑惑不解,這是由他們的年齡、智力和見識決定的;企業的員工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工資待遇和發展前途,而不是公司的整體運行和未來發展,這是由他們所處的位置和環境決定的……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和大人有相同的視角來看待社會;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和老師一樣有相同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並不是每個員工都能和總裁一樣站在公司的全局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

女教師說,不要埋怨別人無知,不要指望別人和你站在同樣的高度。其實,一個人所處的高度,決定了他的見識。與其埋怨別人,不如用一種親近的態度和平和的心態,去和別人交流、溝通、兼融……這樣,你就可以做一個好家長、好教師、好經理。

善待別人的高度,不要指望別人和你的見識一樣。教子、教學、爲人處世、管理一方,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我想,善待別人的高度,還應該有一層意思:不要總以爲自己是對的。

世上本沒有對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們應該學會常常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寬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求同存異。

對人生的感悟美文4

什麼是正確的道路?我覺得它應該與興趣有關,與熱愛有關,與開心有關,你不會厭倦,你會一直有探索的慾望,做的很專業時,自然也可以靠它吃飯,這就是我對自己正確道路的定義。

將你的時間使用在能爲你帶來能量的事情上,而不是在消耗你自身能量的事情上。

我在哈佛商學院上過一門課程,名爲《動盪時期的權力和榮譽》,由南希·科恩講授。我們研究了各種類型的領導,從亞伯拉罕·林肯和溫斯頓·丘吉爾,到馬克·扎克伯格和斯蒂芬·喬布斯,再到奧普拉和U2組合。南希·科恩簡直是個瘋子——她是如此激情四射而且學識淵博,涉獵頗廣。她可以一時興起全憑記憶背出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的篇章,和亞伯拉罕·林肯的書信。她是我見過的最牛逼的人。我最近一直在看一部關於亨利·福特的紀錄片,正琢磨“爲什麼這個聲音這麼耳熟?”然後突然意識到,這是南希·科恩的聲音!

在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一羣學生和科恩教授一起吃午餐。在她與我們講述一檔由她牽頭的PBS(美國公共廣播公司)節目,所有她在紐約時報撰寫的文章和書籍,以及她對騎馬的熱愛後,我問她:你是如何決定怎樣安排你的時間?

她回答道:“我只是做一些能給我帶來能量的事情。上一週,我在紐約爲一檔PBS紀錄片錄製,之後我是如此來勁以致我錯過所有站直達賓州火車站。我就想‘嗯,我應該再做點啥’。在我爲美國國家公共電臺錄製完節目,我是如此激動以致在步行取車時弄得鑰匙叮噹響。寫作對我而言如此困難。這是件寂寞而又絞盡腦汁的活,但是當我完成的時候,我非常興奮開心,因爲我做到了。我只是重視能給我帶來能量的事情而且確保我在這些事情上要做的更多。”

你持續選擇你更在乎的事情

我在哈佛商學院見到另一個牛逼教授,揚·穆恩,合作教授一門名爲《品牌和差異化》的課程。她的許多商業洞見都收錄在她寫的《Different》一書中。我覺得如果我在剽竊他人(的思想),那麼至少應該擺上他們的書籍。

在課程的最後一天,所有的哈佛商學院教授會做一個最後的演講,這是學校裏崇高的傳統:教授就有關個人和職業成功分享個人故事和給予誠懇建議。穆恩教授傳授了許多知識給我們,我在這裏最想說的是她分享的一件與此有關的事是關於她兒子的故事。

有一天她的兒子對她說:“你一直告訴我做一些自身激情所在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呢?”她回答:“如果你生命中的每一個選擇——做什麼工作,學什麼專業,定居於什麼城市——如果你人生路上每一個分岔路口你都選擇你更在乎的,選擇能令你激動、能激勵你好奇心的事情……那麼你會到達下一個十字路口,然後你再選擇你更在乎的……你將一直來到這些十字路口並且選擇你更在乎的選項,然後有一天,你醒來的時候意識到你正在做的事情正是你的激情所在。

尋找你的最佳平衡點

尋找屬於你的最佳平衡點,即你所熱愛的、你所擅長的和社會價值觀的交集處。我從《真實性領導力培養》課程上偷學這個概念,還做了拙劣的改動。

對我而言,確保一個人是否在正確的人生軌跡不是一個簡單的清單列表,也不是立竿見影的試金石,而是一系列明智決定的結果。或說這都不是系列明智決策的事情,更像是豐富多彩的經歷日積月累而後串聯起來的過程,正如史蒂芬·喬布斯在斯坦福畢業演講中提出的著名的點線言論。

“無論哪條路,如果在每個決策時候——選擇新工作,搬到新處所,開始新的愛好,教門課程——選擇能給你更多活力,更能激發你的好奇心,以及也是你所擅長的,你所熱愛的和社會認可三者的交集,那麼我可以想象你在自己的人生軌跡上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