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人生感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人生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蘇軾如是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人生感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爲”,百年人生,原本是一場徹底的大流浪!盛名、重利、高官厚祿……無一不是身外浮物。“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高。”人海茫茫,幾多沉浮,幾多漂泊!難得的是,在無止無休的漂流中仍然不變真實的自己。但世路多舛,命運多變,一旦遭受打擊,難免令人心灰意冷,生出“萬事到頭都是夢”的感慨,當死亡來臨,才令人真切地感受到只有此事此在是唯一的真實,終生忙碌不過是爲人作嫁而已。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世間有誰沒做過流浪者麼?流浪,從來都是靈魂的流浪。“天地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天地是人生的大旅館,人生是時間河流裏的一葉扁舟。生命降臨世間,等待你的便是那無法躲避的奔波,悠悠碧水,悠悠行舟,棲身於朋友之中的人倍感孤獨,回到故園的人是幸福的,但靈魂的家園又在何方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切皆流,無物常住,逝者如斯,生命終將沉沒於永恆的黑暗,人間萬事轉頭空,所有的歡樂與苦痛,相聚與離別,都會在帷幕徐徐落下的那一時刻裏,渺渺茫茫,如煙如霧,成爲一道遙遠的風景,帶着怕觸的疼痛,浮現於記憶的底層,“天下熙熙,皆秋利注”,名與得曾喚起無數人驚心動魄的慾望,歷史的車輪隨着追逐名利者掀起的流通滾滾紅塵緩緩前行,直至今天。“笑拍羣仙手,幾度夢中身”,爲什麼不能活得輕鬆一點,灑脫一點!明知“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卻無法擺脫無法逃避,這纔是最大的悲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孟子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知易行難儘管有人說,窮通有定,莫遣客儀瘦損。可是身居名利之場,得失去就之際,有誰能做到這般瀟灑,人生百年,不如意事常八九,超然於逆境之中的固然是達者,而那沉迷於舊夢的不也是對生命的執着麼?仙佛的境界是人們渴盼的,卻沒有人真的成仙或成佛。得失之際,誰能無動於衷呢?歌笑歌哭都是人生種種境界,人生本來就是這麼實實在在,要哭就哭,要唱就唱,只願那不慎摔倒的人能儘快站起,撣撣衣襟上的泥土,微笑着繼續前行。

偉大的人格往往寄寓於豐滿而睿智,敢於叩問和探索真理的心靈。在中國文人中蘇軾是一個富有激情的詩人,又是一個思辨型的智者。他的思考涉及宇宙無窮與人生的短暫,個體自由與社會律令,理想與現實,出仕與退隱等種種矛盾,其中最有藝術魅力的是對人生窮通和生命價值的終極思考:“休言萬事轉空頭,未轉頭時皆夢。”“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事淒涼,回首便是年。”“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這種對生命本身的憂思,被李澤厚先生稱之爲“人生空漠之感”,“它是對整個人生,世上的紛紛擾擾究竟有何目的和意義這個根本問題的懷疑”。這種懷疑與探詢正來自詞人對世事的洞明領悟,對生命本體的珍視與摯愛。因此他大膽的向世俗挑戰:“蝸角虛名,蠅頭小利,算來著甚幹忙。”勇敢地宣稱“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裏,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以真實的人性,生命的自由狀態,掙脫名繮利鎖的羈絆,是很多文人心中所想而不敢寫,更不敢做的事,在中國文學史上只有屈原,莊子,李白,蘇軾等少數人敢有此爲。他們任性放曠的人格風範,張揚主體的精神力量,共同構成了中國古典文學崇高美的特質,爲含蓄有餘,豪放不足的中國文學注入了活力。

在蘇軾看來,人之所以要對人間萬事超然曠達、隨遇而安,是因爲人生太渺小、太短促了。那”破荊州,下江陵,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的.曹操和”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的周瑜,”如今安在哉?”曹操、周瑜這些當年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隨着時間的推移,早已成爲歷史的煙雲,如今到哪裏去尋覓他們的蹤跡呢?歲月悠悠,宇宙無窮,人的生命猶如一顆稍縱即逝的流星: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人生短暫,萍蹤無定,人生的歷程如雪泥鴻爪,很快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沒有開不敗的花朵,也沒有看不完的好景,”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分明?”梨花怒放,柳絮飛舞,草色青青,滿城春色,人們在盡興地賞花遊春,可是”人生看得幾分明?”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少盡興賞花的機會呢?有限的人生給人們帶來多少惆悵和迷惘啊!既然人生勝景難逢,聚少散多,別時容易見時難,那麼,何必過分計較個人的名利地位、升沉榮辱呢?”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紛紛爭奪醉夢裏,豈信荊棘埋銅駝”,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很快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因此,汲汲於個人的物質利慾、富貴窮通,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就像在醉夢中仍你爭我奪,實在顯得太荒唐可笑。值得注意的是:蘇軾雖然意識到人生短暫,卻並沒有由此走到《列子》鼓吹的享樂主義、縱慾主義的道路亡去,也沒有像魏晉名士們那樣,沉浸於性命無常、人生如夢、歡樂苦短、憂愁苦多的傷感中不能自拔。蘇軾以清醒的理性精神對待人生,認爲人們應該”循物之理”,按照客觀事理和人的生命規律生活,隨遇而安,”餘以爲知命者,必盡人事然後理足而無憾”,只有遵循客觀事理和人的生命規律,才能盡人事,終天年,做到死而無憾。

人生是最漫長的旅程,每一段的風景都有鮮亮與灰暗的一面。單身路上,常常是喜悅與孤獨並存。

做人最難就是對生活始終抱有追求,對夢想,始終有期待。而我是幸運的,很久很久之前,就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並且一路堅持下來,到今天。

我總相信上帝會眷顧付出辛勞的人。因爲一直習慣了對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做出計劃,所以每一步,都走得艱辛,收穫卻豐厚。這些年,我經歷了一個人在外地讀書的艱難,也經歷了一個人在異地工作的辛苦。經歷事情太多,到現在,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反而可以降到最低。

目前的生活,正是我曾經嚮往的平靜。

我做人其實很簡單,沉實處事,溫厚對人。工作也一樣,敏於事,而訥於言。

不管將來的,會是無法預料的雷雨或者紛彩豔陽天,我想,自己都可以欣然接受。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