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謎語 > 關於語文的謎語大綱

關於語文的謎語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關於語文的謎語1

謎面:語不驚人 (打一語文用語)

關於語文的謎語

謎底:普通話

解析:講的話很普通。

謎面:孫中山自傳 (打三字語文用語)

謎底:文言文

解析:“文”借指“孫文”,即孫中山。

謎面:不錯不錯 (打一語文用語)

謎底:對偶

解析:“不錯”是“對”,“偶”別指“不錯”有兩個。

謎面:七嘴八舌 (打一語文用語)

謎底:共同語

謎面:請勿動武 (打三字語文用語)

謎底:應用文

解析:請不要動武,應該用文的!

謎面:守口如瓶 (打二字語文用語)

謎底:別傳

解析:“傳”別解爲“傳播”。

謎面:“嶽老大是不行,老二是不錯的”( 5字語文用語)

謎底:第一自然段

謎面:我有言在先 (打一語文用語)

謎底:成語

解析:“我”扣“吾”,“吾”有“言”便構“成”“語”。

謎面:指名道姓 (打三字語文用語)

謎底:省略號

謎面:放翁自傳 (打二字語文用語)

謎底:遊記

解析:南宋詩人陸游號放翁。

關於語文的謎語2

魏晉南北朝文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隱語發展而來的字謎開始活躍,在整個社會中已經形成一股風氣,這跟當時的'社會形勢有很大的關係,頻繁地改朝換代,朝政多變,戰爭不斷,社會動盪等因素都導致了這一風氣的形成,也促進了謎語的快速發展和逐漸成形。

謎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快速發展分幾個方面,首先是記錄在各種文獻的字謎開始增多。例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劉敬叔的《異苑》、徐陵的《玉臺新詠》等等,其中以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曹操與楊修猜字謎的故事最爲著名,可謂盡人皆知;其次是字謎的種類增多,出現了拆字謎、實物謎、詩謎等;第三,制謎方法更加多元化。

另外,謎語在魏晉南北朝還是非常時髦的玩意兒,一般的文人雅士都會兩下子。南朝宋的文學家鮑照還把自己作的“井”、“龜”、“土”三則字謎收進了詩集。南朝宋的詩人謝靈運、謝惠連以及樑蕭繹、蕭巡等都曾製作過謎。這時還出現了專門研究謎語的著作《文心雕龍·諧隱》,作者劉勰在書中給“謎語”下了精確的定義:“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意思是:所謂“謎”,就是用改頭換面的詞句來迷糊對方)。謎語在這期間不僅普及到民間(樂府詩中也收有謎詩),而且開始流傳到宮禁。《啓顏錄》一書就有記載:“北齊高祖嘗宴近臣爲樂。高祖曰:‘我與汝等作謎,可共射之。’”

當然,在這個時期,謎語最大的用處還是被用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爲在當時,文士崇尚談玄,以清談避禍,他們有話不便直說,便通過謎語,更多的是字謎來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世說新語·簡傲》中記述:嵇康好友呂安一日拜訪嵇康,恰嵇康外出,嵇康的哥哥稽喜出門迎客。呂安見是稽喜,不肯進門,寫了一個“鳳”字走了,稽喜十分喜歡。殊不知呂安的“鳳”字,隱着一個字謎,即凡鳥。呂安暗示稽喜是凡鳥,不屑與他爲伍。

清朝趙翼在《陔餘從考》中說:“謎之爲技,六朝更盛行。”其實謎語不僅盛行在六朝,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都是謎語大發展的時期。魏晉時期的史書記載了很多出現於政治、軍事和外交場合的謎語。這是因爲在魏晉時期,謎語不僅僅作爲一種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更開始顯現它自身的政治作用。在宮廷鬥爭中,謎語被用來消滅潛在威脅,打擊政敵;在改朝換代時期,謎語被用來製造輿論;在軍事鬥爭中,謎語被用來傳遞情報;在外交過程中,謎語可以擺脫尷尬局面,爭取主動權等等。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猜謎不僅僅作爲一種娛樂活動盛行於世,在很多場合都已經成爲了一種必要的技能。